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沟金矿是大型石英贫硫化物脉型金矿床。矿区侵入岩可划分为四个花岗岩单元,矿体(脉)在平、剖面上都具有斜列的特点。含金石英脉的产出和分布严格受NNE-NE向断裂控制。金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EW向大断裂的派生断裂控制矿床,成矿构造序列划分为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构造对矿床(矿体)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等距性构造控制矿脉分布;断裂多期活动对富矿体的控制。分析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作用是以充填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下营坊一带主要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通过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元古界层状岩层因上、下界面的滑脱剪切所造成的变形效应以及所处的中温低压变形环境。不对称褶曲的翼部地层的顺层滑脱和转折端部位的虚脱为本区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了侵位通道和空间。向SWW倾伏的不对称褶曲的背斜转折端与EW向及NNE向复合  相似文献   

3.
云开地区构造演化的岩石组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研究测试云开地区岩石组构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云开地区至少有5期变形组构;晋宁期的组构表现为深层次NNE(N)-SSW(S)近水平伸展体制下的流变剪切滑脱,并发生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加里东期的组构表现为NNE(N)-SSW(S)挤压体制下的流变剪切,并在滑脱带形成大量同构造重熔型花岗岩;海西-印支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SE的挤压逆冲推覆;燕山早期的组构反映了NNW-SEE挤压应力场作用了的专  相似文献   

4.
铜陵地区矽卡岩型铜矿沿近EW向基底断裂构造-岩浆带分布,构成一条构造-岩浆-铜矿带,含矿岩体及矿田(床)常分布在盖层构造与基底断裂交汇部位。容矿构造可分为圈闭构造、热动(塑性)构造、岩体接触带、断裂与裂隙带及层间构造,几种构造并存的复合部位控制着矿体的定位及产状。  相似文献   

5.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研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划分断裂构造岩类型及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提出NE构造带(华夏系)是会泽铅放离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概括了构造控矿特征,以控矿断裂带中的构造岩、矿及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方向断裂的构造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按其特征和酝酿民分模式,将构造岩(矿石)划分为7种类型:Eu富集-开阔“W”型、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平缓型、HREE-LREE较富集-开阔“V”字型、Eu强亏损-下斜型,Eu亏损-下斜型、Eu亏损-平缓型、其中NE向断裂带中的Ce富集-Eu弱亏损-平缓型与Eu富集-平缓型模式的构造岩是成矿预测的微观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小南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TM卫星数字图象的处理与解译,结合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对区内的金矿控矿条件提出一和些新认识。东峰顶地区不仅是EW,NE,NW及NNE向断裂的交汇处,而且还是断裂与环形构造的复合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NW与NNE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两者各呈平行距状排列,组成“斜方格状结构”结构,每一结点可能具有对应成矿之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金厂金矿床位于甘肃西部安西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中朝板块(Ⅰ)北山陆缘活动区(Ⅱ)柳园—俞井子裂谷带(Ⅲ)内。裂谷带呈近EW向分布于柳园—俞井子一带,其南北两侧为前晋宁古地块。本区发育一组和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展布一致的近EW向断裂。自N...  相似文献   

9.
章程 《广西地质》2000,13(2):7-10
五圩矿田位于广西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端,主干构造为NNW向的不对称短轴北斜,其上叠加了NE、SN、EW个3个方向的褶皱,它们在丹池带上都有表现。文章通过大量共轭节理、层面探良、断层派生小构造、次级褶皱等构造要素野外观测,室内计算,恢复了五圩矿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4期构造应力场,各期主压应力方位依次为NEE、NW-SE、NWW-SEE及NNE向,前两期为印支期,后两期为燕山期。并探讨了其  相似文献   

10.
新金厂金矿床位于甘肃西部安西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中朝板块(Ⅰ)北山陆缘活动区(Ⅱ)柳园—俞井子裂谷带(Ⅲ)内。裂谷带呈近EW向分布于柳园—俞井子一带,其南北两侧为前晋宁古地块。本区发育一组和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展布一致的近EW向断裂。自N...  相似文献   

11.
Cam.  SDG 《广东地质》1998,13(3):69-78
香港中侏罗-早白垩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类侵入体,是展布于中国东南部的NE向燕山构造浆带的一部分,香港火山碎屑沉积充填线状排列的喇叭形火山口和椭圆形破火山口,岩浆是通过裂隙充填到复杂的断裂和剪切带中,形成岩墙杂岩体和花岗岩类侵入体,岩墙显示了破火山口的边界,火山口,破火山口,岩墙和侵入体的空间分布和几何形态,受到4期火山活动和侵入活动期间的构造所控制,EW向和NEE向的拉伸和转换拉张作用主导,随时间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泉下营坊不对称褶曲的厘定及控岩控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李运怀 《现代地质》1995,9(4):459-466
着重介绍了河北平泉下营坊一带主干构造格架──NE向S状不对称褶曲的几何特征、形成机制、变形环境及控岩控矿作用。区域应力场分析及岩组分析揭示了该区在NE向左行斜冲剪切机制下,夹持在块状太古代变质基底及侏罗系火山岩间的元古界层状岩层,因上、下界面的滑脱剪切所造成的变形效应以及所处的中温、低压变形环境。不对称褶曲翼部地层的顺层滑脱和转折端部位的虚脱为本区中酸性岩浆活动提供了侵位通道和空间。向SWW倾伏的不对称褶曲的背斜转折端与EW向及NNE向断裂的复合构造是控制下营坊南梁斑岩体及斑岩型铜矿的构造。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遥感影像特征与区域成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起汉  王雨 《矿产与地质》1996,10(6):417-422
大兴安岭东坡中段的铜多金属矿产分布,NE成带,EW成行,NW成列,并构成多个矿化-构造带、矿化-构造块体,矿化-构造结。主要是受到区域NE向与EW向构造带构成的构造大格局和NW向与SN向构造带形成的构造小格局组合而成的“菱格网”状构造所控制。区域构造格局是铜多金属矿成矿构造的基础,据此区域性的遥感成矿预测,指出北段以找铜为主,中段以扩大银铅锌远景为主,深部找铜以及南段深部找铜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黑山条垒南段的地质建造及构造形变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本区古生代晚期一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划分为3个构造阶段,即海酉一印支期、燕山期和四川期。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应力场等特征不同:海西-印支期以SN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NW-SE向挤压,平均差应力值为112.5MPa;四川期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E-SSW向,平均差应力值为101.4MPa。四川期为本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铅锌矿田火山岩覆盖区矿床主要有热液交代和热液充填2种类型。其中热液交代矿床主要呈似状产于不可三复式倒转背斜正常翼的下志留统灰岩夹层中;热液充填型主要呈脉状、瘤状产于NE向断和NNE向花岗癍 岩与下志留统及英安质凝灰熔碉的接触--断裂带内。构造控矿具有定向性、成带性、等距性及构造带形程度与矿化强度一致性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大黑山条垒南段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建平  万天丰 《现代地质》1994,8(4):467-473
根据大黑山条垒南段的地质建造及构造形变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本区古生代晚期一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划分为3个构造阶段,即海酉一印支期、燕山期和四川期。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应力场等特征不同:海西-印支期以SN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NW-SE向挤压,平均差应力值为112.5MPa;四川期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E-SSW向,平均差应力值为101.4MPa。四川期为本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照志 《甘肃地质》1999,(Z1):78-81
郝泉沟金矿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构造发育,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期构造。控矿构造主要是NNE向断裂构造,具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原生破裂构造(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热液运移演化而成。通过对成矿机制、蚀变岩体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探部探矿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为主  相似文献   

18.
郝泉沟金矿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构造发育,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期构造。控矿构造主要是NNE向断裂构造,具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原生破裂构造(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热液运移演化而成。通过对成矿机制、蚀变岩体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探部探矿应以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为主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古亚洲洋与太平洋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区内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建造和燕山期Au-Cu系列花岗岩广泛发育。前者为形成金矿集中区的首要前提,后者是矿源层(岩)中成矿物质活化的主要营力。在区域上金矿床由于受纬向隆起带、深断裂、NE(NNE)向构造岩浆活动带和NW向构造挤压带的联合控制,其分布呈菱形格局。区内金矿床可划分为绿岩建造、花岗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和沉积岩建造金矿床四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总结雪峰山中段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角度,采用X射线衍射法开展了成矿期控矿构造带的韧-脆性变形岩石且构的研究。根据X射线岵组图特征分析探讨了岩石变形时的力学性质、主应力方位,并结合宏观地质特征对控矿构造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出NE向构造带为压扭性导矿、控矿构造,运动方向为SE-NW,主压应力属NW-SE系统;NW向构造带为张扭性容矿构造,属NE向的伴生或派生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