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大量钻探及井下采掘揭露资料,探讨了下峪口煤矿2号煤层的赋存特征,分析表明2号煤属不稳定薄煤层,煤层总体厚度呈NE—SW向薄厚交替变化特点,区内可划分为两个相对的厚煤带和两个薄煤带。煤体结构以碎裂煤为主,兼有少量的糜棱煤及碎粒煤,,煤层顶以粉砂岩与砂岩顶板为主。通过对2号煤厚度变化分析,认为沉积环境、河流的同生冲刷及构造挤压是影响厚度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维地震、钻孔揭露及测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三李深部勘查区滑动构造面行迹为宽缓的倒"抛物线"型展布。研究表明:因滑动构造的挤压、揉搓作用使二_1煤层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了碎粒状、鳞片状等构造煤;煤层厚度及煤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厚煤带一般分布在煤层埋深的浅部或无煤(区)带的前缘地段,薄煤带和无煤(区)带则分布在中部地段;位于地堑之内的瓦斯含量较高(58.15 m~3/t)。  相似文献   

3.
高庄矿己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庄煤矿己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已发现的十几个薄煤区组成三个薄煤带,呈北西向延伸;薄煤带与厚煤带有规律的相间排列。煤层厚度的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第三纪末期发生的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挤压为主的应力,使煤系地层沿倾向向北东方向滑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禹县煤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下部的潮坪沉积中穿插有一支潮道砂体,其厚7~201m,由南向北呈树枝状分叉。其上覆对应部位,二1煤层出现了可采薄煤带和无煤带。砂体底部与海湾相泥岩接触,其上局部也有此类泥岩或L10灰岩,二1煤层的全硫含量在薄煤带和无煤带附近明显偏高;此部位煤层夹矸、顶、底板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硼含量及某些相关微量元素比值都与过渡相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确预测袁大滩井田首采区5煤层厚度变化及薄煤带范围,采用地震、测井和地质多学科结合的思路,综合采用常规时间剖面、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三种方法,圈定了5煤层薄煤带面积为0.68 km~2,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对比煤矿勘查、建井和生产资料,开展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对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发育及赋存特征,总结其聚煤规律,并与矿井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郭家河煤矿大部分地区发育河漫沼泽相沉积;东部发育河漫滩相沉积;中部地区的古洼地水体较深,发育河漫湖泊相沉积;在古隆起与河漫沼泽过渡区域发育冲积带沉积;煤层发育与含煤地层沉积呈正相关性,地层发育厚煤层亦厚,地层发育薄煤层亦薄甚至尖灭。区内可划分为三个含煤地带:富煤带(厚煤区)、稳定聚煤区和含煤过渡带,其中富煤带煤层最厚最好,含煤过渡带煤层最薄最差。通过与矿井工作面生产实际对比综合分析后,预测在矿井二盘区南部、北部位于古隆起的"山脊"处的含煤过渡带,煤层薄且变化大,采区工作面出现"孤岛状"无煤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景泰中生代含煤盆地(陆相聚煤盆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依据地质露头资料,探索了富煤单元的预测方法。通过研究,划分出本区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确定了富煤单元的形成条件和富煤带的分布部位:景泰盆地含煤段(J1、J21)可识别出4个成因地层单元;J1的煤1、煤2组富煤带分布于泥炭供给充足,且盆地沉降速度与泥炭堆积速度均衡的部位;J21的煤3、煤4组富煤带分布于盆缘与沉降中心之间,并靠近沉降中心的一侧。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规划布局四川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以成煤条件及地质构造背景为主线,根据四川主要含煤地层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及控煤构造等因素,对四川煤炭资源赋存区进行了合理划分。全省共划分为9个赋煤带,12个煤田和7个煤产地。简述了9个赋煤带赋煤特征,指出了占全川资源总量78%的川南、华蓥山、广旺、乐威、攀枝花及盐源等六大重点煤田的主要构造及其赋煤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磊 《中国煤炭地质》2011,(12):21-23,38
羊水河地区位于鱼卡盆地的中部,全区大部为新生界覆盖,通过钻探工程揭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含煤地层厚度向西有逐渐变厚的趋势;主要可采煤层M7位于大煤沟组上部,属于厚-特厚煤层,厚煤带分布在鱼卡向斜北翼至Ⅲ线鱼卡背斜南翼,向鱼卡向斜南翼有逐渐变薄的趋势;M5位于石门沟组含煤段底部,属于中-厚煤层,区内厚度变化较大,在中部煤层较薄,向Ⅰ线以西至深部逐渐加厚。通过分析含煤地层的发育规律,恢复中侏罗世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对区内煤炭资源勘查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永安市福溪地区位于福建省中含煤带向西含煤带过渡带中段。福溪地区聚煤环境好,地质构造有利于含煤地层保存,特别是发育在泥盆系、奥陶系盖层与煤系地层之间的推覆断层F1,以及火山岩盖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面较缓,认为在F1断层下盘和火山岩下赋存有煤系地层,在本区找煤是可行的,有望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1.
江汉复兴I号断块近地表石油微生物勘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志华  张杨  张玉清 《地质论评》2008,54(5):641-644
油气微生物勘探,作为一种新的油气勘探技术,因其快速而多解性小,日益受到勘探界的重视。通过对江汉复兴I号断块的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不仅对研究区内的S4正钻井成功地进行了快速评价,而且圈定了最有利富集区,同时,指明了勘探方向可向南部转移。最后,通过对研究区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之后所完钻的12口井中,其含油情况均与微生物异常结果相符,充分展示了油气微生物勘探新技术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Twenty-eight samples of peat, peaty lignites and lignites (of both matrix and xylite-rich lithotypes) and subbituminous coals have been physically activated by pyro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activated coal samples increases substantially and the higher the carbon content of the samples the higher the surface area.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ctivated coals for NO, SO2, C3H6 and a mixture of light hydrocarbons (CH4, C2H6, C3H8 and C4H10)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as measured on selected samples. The result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area and the gas adsorption. In contrast, the gas adsorption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The maximum recorded adsorption values are: NO = 8.22 × 10− 5 mol/g at 35 °C; SO2 = 38.65 × 10− 5 mol/g at 60 °C; C3H6 = 38.9 × 10− 5 mol/g at 35 °C; and light hydrocarbons = 19.24 × 10− 5 mol/g at 35 °C. Adsorption of C3H6 cannot be correlated with either NO or SO2.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O and SO2 adsorptions. The long chain hydrocarbons are preferentially adsorbed on activated lignites as compared to the short chain hydrocarbons.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area and the content of telohuminite maceral sub-group above the level of 45%.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8国道和潼江支流魏刘河二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EF)计算研究,总结了该研究区公路(Ro型)和河流(Rv型)二种EF值典型特征,同时指出该研究区河流为污染源的贡献者,而公路通过改变土壤物理结构,造成污染的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李育枢  李天斌  王栋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3):109-114,118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介绍试验模型相似关系、模型材料、模型箱体设计、测试方案和加载制度,对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洞门建筑以及洞口仰坡的加速度、动土压力、动态位移及动态应变反应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的地震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黄山铜镍硫化物矿床10号矿体形成机理及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铜镍矿床10号矿体是赋存在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内辉长苏长岩相中的浅富铜镍矿体,它是由含有高温气态的硫化物熔浆贯入--硫化作用成矿。矿体形成后受到成矿后断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NO2-容易和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质.现行的NO2-的测定方法灵敏度不高,采用对氨基苯甲醛与NO2-发生重氮反应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最后用微珠法目视比色,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最低检出限为2 ng,可用于地表水、土壤及食品提取液中NO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通二矿高应力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力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宝成  邵洪文  韦波 《新疆地质》2006,24(3):267-269
通过对大南湖煤田一井田含水层特征、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及地下水化学特征等因素的分析,确定该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矿床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硫酸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分,SO2与矿质颗粒物的非均相反应可能是硫酸盐和水溶性铁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对该反应途径的研究比较有限.本研究开展了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SO2((7.14±0.29)μg/L)、NO2((5.13±0.21)μg/L)与针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的非均相反应,定量分析了产物硫酸盐、硝酸盐以及水...  相似文献   

20.
湖南雄磺矿和七一五铀矿的长期开采和冶炼,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到了矿山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从2003年起,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财政部拨出了专款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其中对放射性和毒性元素污染的土地治理都是采用的机械物理复垦土地的方法,比起国外先进的原地微生物净化处理方法来,缺少科技含量。通过介绍保加利亚中部两个矿山采用微生物净化处理污染土壤的成功范例,提出了同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