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落成  吴楚材 《热带地理》2003,23(3):250-254
南雄市是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分水岭和联系通道,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与珠江三角洲有着密切的人文联系,具有交通要道、旅游资源等优势,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在韶关地区处于中游,在沿海则属于经济低谷地区.应该采取资源转换、外向带动、跳跃发展、重点突破发展战略加快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建立城市间的交通通达性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经济联系总量与交通通达性有直接关联,南昌最好;其次为赣北及赣西地区;而赣南、赣中及赣东北较小;各设区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明显的中心城市指向和地域相邻指向.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强各设区市经济联系的主要战略措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南昌—赣州—九江”多核发展模式、“一纵一横”发展主轴和“三纵三横”发展辅轴的空间格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人  相似文献   

3.
广西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有关地区经济发展计划部分,把全国分为沿海地区,内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即边远地区)三部分,并要求积极利用沿海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点,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赵紫阳总理指出:“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峽和清江河谷冬暖的成因及其与柑桔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三峡和清江河谷(以下简称河谷地区)的柑桔有无冻害发生,除了山脉的屏障作用外,还有受西南暖槽控制的天气气候学原因.求出河谷地区1977年1月低温冻害的重现期至少是25年一遇,该地区柑桔产量的周期为27年左右的长周期.经过比较指出,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里的气候优势,建立大面积柑桔生产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发展计划与交通运输投资战略中国和韩国都已经制定了数次多年发展计划,用以指导行业和区域的投资方向。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简要回顾这些计划及其对该区域内港口和海运发展的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1.中国的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之一是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继续改革开放以吸引外资,加强国际贸易,在工业中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这些将对环渤海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在这一地区有几个运输上的卡脖子区段正在困扰着中国港口和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速度型发展战略向效益型发展战略转换的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对于既能发挥地区优势,又能实现国民经济总体最大效益,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我们认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主导思想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区域开发任务组在1979年着手为保加利亚的锡利斯特拉地区建立一组区域经济模型。本文介绍这些模型之间的基本联系以及把它们连接成集成系统的经验。二、模型系统的特征 1、国家系统中的区域由于国家计划系统是集中化的,每一地区均要受其制约,因此区域模型系统必须把国家级计划考虑进去(图1)。  相似文献   

9.
黄雅静 《热带地理》2007,27(3):259-263
“汉三角”位于湖北、湖南、江西3省交界处的精华地带,属于中部发展中地区,具有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品种多样、人文气息浓厚等多种优势,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区。同时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在中部地区营造汉三角经济增长极,通过发挥其巨大潜力,不仅将完善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而且对促进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对汉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汉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浙地区与韩国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大战略,江浙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理应在全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江浙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城市体系现状,通过与韩国城市体系的对比,指出江浙地区的城市化要想走在全国的前列,必须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体系,必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别是注重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本文并根据江浙地区发展的动态变化和潜力分析,勾勒出该地区未来城市体系的蓝图,对于指导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环伶仃洋马蹄形沿海地带的核心区,但长期以来却是中山市的经济最落后地区。该地区有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海港交通的优势,有国家级的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包装印刷基地,是中山市最有发展潜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地区。该地区应充分发挥滨海的优势,开发深水港口、滩涂,发展港后工业和旅游业,使之成为中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借助SPSS 16.0和Arc GIS 10.0软件,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经济规模与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东多西少、东密西疏、沿长江和沿海呈"π字型"密集分布是国家级经开区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2)全国范围看,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在城市间和三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减小,但区域内部差异增减变化的情况不一。(3)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的绝对经济规模体系由"倒梨型"发展为"纺锤型",但规模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相对经济规模等级体系呈现为中部不断变粗的"纺锤型",极高和极低区在空间上发生东西倒置。(4)国家级经开区规模等级体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区域发展的均衡程度在不断提高。(5)区位、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区域政策和全国性产业转移是近年来影响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的主要因素。(6)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经开区将迅速发展,引起经济规模空间分异格局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样带等研究方法,分析2004—2013年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经济开放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经济开放度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经济开放度水平整体有所提升,总体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由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度高和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度低而形成的"东高西低"空间形态依然显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城市经济开放度较高且在空间上集聚;青藏高原地区、西北地区、云贵高原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黄淮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北部、东北地区北部沿边城市经济开放度提升较快且在空间上形成集聚;青藏高原东北部、珠三角外围以及云贵高原以南地区出现经济开放度下降较快的城市集聚区。(2)东部沿海、东北及西北部沿边、长江沿岸、陇海—兰新及宝成—成昆铁路沿线、京港澳高速公路样带城市经济外向发展路径差异明显。(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科研投入、国家政策、旅游配套设施、第三产业比重、投资强度、人才聚集度等是影响城市经济开放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决定在“七五”(1986—1990年)计划期间,把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南岛、西安、杭州、桂林和江苏(含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列为我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以下简称“七重”)。这对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七重”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发展战略,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建好新农村就必须因地制宜,协调发展。辽西地区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地区建设新农村就必须从辽西的实际出发,全力推进辽西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一、辽西五市第一村基本情况及特征一是都处在城市边缘,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城郊地区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农民的思想观念超前,有利于村民利用城市工业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发展经济。二是村办企业发展迅速,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脊梁。这些村的固定资产都达到亿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达100万…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的发展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普遍呈现出产业结构高级化特征。利用外商投资可以促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天津市服务业发展以及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天津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对资本积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就业程度及人力资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技术水平进步、就业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提升又将带动天津经济增长。天津市应发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发挥天津自贸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承揽国际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市域工业园区的基本特质和永川市发展工业园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概述.提出"城因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即突破了地域限制的城市与园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并基于该战略思想构建了永川城市与工业园区互动发展的基本模式,指出了实现"城园一体化"的根本途径:(1)完善产业体系,发挥合力效应.(2)整合城市资源,集中综合优势.(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高效组织协调机制.同时展望了永川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类型的特殊性并服务于增强其发展动力和乡村振兴,论文以原国家级贫困县吉林通榆县为例,运用熵值法、Getis-Ord Gi*指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村域尺度乡村多维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乡村主要优势条件和短板的分析,以乡村现有发展特点和未来主导战略命名乡村类型,并提出主次结合、多维协同的类型化乡村振兴战略。结果表明:(1)通榆县乡村不同维度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村落环境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靠近县域经济中心或靠近乡镇政府与交通干线的村庄区位交通和经济基础较好,易形成热点区,边缘或偏远地区的村庄形成冷点区,呈现出以县域经济中心为圆心的圈层式结构;县域中部靠近镇政府驻地且有交通线经过的村庄,社会活力指数较高。(2)通榆县乡村综合发展受村落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交通、经济、社会维度对乡村发展具有交互增强作用。(3)综合发展型乡村要“聚合力”、勇争先;内外联动型、特色发展型、农牧结合型乡村要“扬优势”、显特色;交通虹吸型、巩固搬迁型乡村应“补短板”、强弱项;弱质型、防范返贫型乡村应“育新机”、辟新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湘江经济走廊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区的划分,必须根据地域经济形成的条件和基础,全面考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特别是经济中心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发展,发挥地区经济优势,明确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尽可能完善的区域经济体系,即使之具有合理的内部经济结构、对外经济联系和相当吸引范围,同时与国民经济远景计划相结合,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湖南是一个拥有5600万人口和2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省。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只能作为一定层次的经济核心。  相似文献   

20.
河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政协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要求河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最近10年河南经济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都走到了中部地区的前列,从而在中部地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河南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也日益凸现出来,具有继续领跑中部经济的能力.在对中部各省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就河南的经济地位、区位优势、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等方面提出一些判断和看法.河南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