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胜利油田为例,地震勘探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历了二维单次覆盖技术、二维多次覆盖技术、三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等发展阶段。“九五”以来,胜利油田主要勘探目标转向复杂断裂带、潜山构造、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地表条件由简单地区转向复杂地区,勘探深度由浅中层向中深层延伸,探区由济阳探区向外围、新疆、合肥、东北等新区拓展。为适应勘探目标的变化,胜利物探开发和发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沙漠戈壁地震勘探技术、平原复杂地表地震勘探技术、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等有胜利物探特色的技术系列。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对象主要转向了地层、岩性等隐蔽油藏及深海油气藏,因而,地震勘探也要随之发展,时延地震技术、全波场地震技术、深海地震勘探技术等技术将成为胜利物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浅水油气勘探的普及和油气价格的不断提高,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深水油气勘查中的地震勘探技术和工程调查技术,指出深水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和深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的课题以及深水工程调查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同时,还概略地介绍了新的深水油气钻探技术和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译丛》2014,(3):100-100
宽频地震勘探技术是实现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获得薄层和小型沉积圈闭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实现深部目标体的清晰成像,提供更多的地层结构及细节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水平,同时提供更加稳定的反演结果。西方地球物理公司、CGG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宽频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并已在全球很多地区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AVO和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地震反射振幅理论模拟分析,在获得了南黄海盆地主要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振幅与偏移距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在采用大容量、长排列地震勘探的同时,应适时采用立体气枪震源、上下缆和双检地震等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同时开展大地电磁、OBS等勘探技术,以获得深部地层的有效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卢占武  张宏远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28-32,i002
20世纪末,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煤田勘探、工程勘探等多方面的应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结了近年来地震勘探在岩性、沉积相、构造体系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实例,用以说明地震勘探的多用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在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多种类型的震源和检波器交叉施工。因震源、检波器和地表条件不同,造成地震记录在能量、频率和相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叠加效果。在对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利用子波匹配方法,采用激发一致性校正和接收一致性校正联合的双一致性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激发和不同接收条件造成的子波差异问题。在国外某区块勘探资料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双一致性处理技术有效消除了滩浅海资料在能量、频率及相位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多种类型的震源和检波器交叉施工。因震源、检波器和地表条件不同,造成地震记录在能量、频率和相位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叠加效果。在对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利用子波匹配方法,采用激发一致性校正和接收一致性校正联合的双一致性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激发和不同接收条件造成的子波差异问题。在国外某区块勘探资料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双一致性处理技术有效消除了滩浅海资料在能量、频率及相位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对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表层结构调查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资料的可靠程度,常规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表勘探的需要。目前,岩性调查在表层结构调查中愈加重要。波速测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岩土测试技术。概述了单孔检层法的工作原理、现场施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过程,并结合LJ地区波速测试的调查实例,简述波速测试方法在第四系冲击平原覆盖区的应用,将其解释结果与岩性取心资料进行对比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 在南海, 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 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同一位置进行海洋地震勘探调查, 对两个设备采集的海洋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光纤水听器阵列采集的数据主频范围达到10~120Hz, 宽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的主频范围10~80Hz; 地震剖面分辨率优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光纤水听器阵列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地震勘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在南海,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同一位置进行海洋地震勘探调查,对两个设备采集的海洋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纤水听器阵列采集的数据主频范围达到10~120Hz,宽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的主频范围10~80Hz;地震剖面分辨率优于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光纤水听器阵列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地震勘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迅速发展的地震技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谱分解技术、AVO分析技术等综合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JDZ2区块目标区地震综合解释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区储层预测的关键有效的几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于深水沉积盆地,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因素,有些区域内勘探程度低或无钻井,在此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寻找有利区带,提高勘探成功率是最迫切的问题。为此,运用无井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对西非某深水盆地进行了研究。地震分频技术实现了在频率域内通过调谐振幅属性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规律,经分频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其解释分辨率高于常规地震主频所能达到的分辨能力,有利于确定含油气储集层边界、估算地层厚度。在无井地区开展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分频技术结果进行相互印证,预测了西非某深水盆地有利相带和储层的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3.
迅速发展的地震技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利用全三维解释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技术、地震分频分析、AVO属性分析、多参数综合判别技术等综合解释技术在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在勘探技术上已由单一的地震勘探发展到以地震勘探为主,重力、磁力勘探综合应用的格局;在地震勘探方法上,已由常规的单道、多道地震发展到多频地震、高分辨率二维、三维地震和海底多分量地震;在地震资料的处理上,已由常规处理发展到突出BSR特征的“三高”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上,已由速度、振幅结构研究发展到多属性判别、多弹性参数和多物性参数反演。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快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进度,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含气层,生物礁有利相带预测技术的研究对生物礁储层的勘探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有利相带预测技术的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表明: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时差分析技术为生物礁有利相带预测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关键技术;层拉平分析技术为生物礁有利相带预测的辅助技术,能近似反映古沉积环境;地震谱分解技术能够精细地刻画相带边界,但是对资料信噪比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留学期间参与的航次、科研以及文献资料,介绍了迄今为止国际同行,尤其是德国的科研工作者在黑海地区勘探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所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方法、浅地层剖面方法、旁扫声呐方法、多波束测深方法以及卫星成像海面调查方法,这些常用及最新的方法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借此,可以为中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工作以及勘探方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降低了油气的钻探风险。但在三维地震资料未完全覆盖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区域,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构造囤闭,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些难点,综合应用时间切片技术、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技术、地质模式指导下的构造解释技术、精细构造成图技术,在锦州20-A构造的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经钻探也获得了很好的油气发现。该套技术组合在类似地区的构造圈闭识别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Epos3.0是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油藏描述等为一体的勘探开发综合软件。其中,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中的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多属性体融合技术、分频处理属性技术及地震相划分技术在夏口断裂带的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消除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准确地划分出夏口断裂带沙三上亚段沉积相带的分布情况;识别细小断层及火成岩裂缝,划分出营子街地区沙三上亚段有利储层发育区,有效地指导了砂体描述,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区中、古生界地层发育,为南黄海盆地有利勘探区域。但由于区域性的高速屏蔽层的存在,导致地震波能量难以下传,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较差,信噪比低。针对该问题,选取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采用国产"海亮"高精度电缆采集系统在崂山隆起区域实施了地震采集,以达到增加空间采样率的目的,同时优化采集参数,提高目的层成像效果。实践表明,该方案明显提高了南黄海崂山隆起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中-古生界成像获得改善,为该区中-古生界勘探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相比,叠前时间偏移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信噪比和更好的波组特征,特别在构造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叠前时间偏移的优势更为明显。基于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考虑了地层的非均质性和复杂地震射线的传播问题,提高了对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精度。针对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中的成像难题和原始地震资料品质,通过处理攻关试验形成了以各向异性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为主体的成像处理流程和参数,改善勘探目标层的成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