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地台沉积型铝土矿成矿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甘德清 《沉积学报》1984,2(2):67-80
作者有机会曾参加过我国北方几个铝土矿床的找矿勘探和研究工作,也曾参观过河南地区的主要铝矿床,参考近十余年间国内外有关铝矿方面的文献,谈谈华北地台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的一些认识,不免有错误之处,希读者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2.
关于豫北太行山东麓的地质构造问题,有关刊物发表过多篇文章,在一些会议上曾有过多次争论。作者在此区工作过若干年,对构造形迹、构造体系,特别是对这里普遍发育的高角度正断层的成因,有一些看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有一些国内的冰川地质研究专家,曾在长沙白沙井以及浏阳河人湘江口处,发现过冰期砾石,并确定它们来自于湘江或者其支流,但找不到砾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北麓变质岩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育民 《地质论评》1960,20(6):258-261
一、引言 1958年度,笔者曾至豫、皖交界之大别山北麓做过地质测量。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体会,想在此做简单介绍,提供参考。解放前很少有人对本区进行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因此有关资料都很零星。1924年谭锡畴等人曾在商城、信阳间进行过调查,首次建立了“泰山系”及“五台系”两个地层系统,并将固始以南的煤系地层确定为侏罗纪。从现在资料看来,他误将上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划为五台系,而实际上泰山系应包括广布于商城一  相似文献   

5.
乌统旦  王广瑞 《地质论评》1982,28(2):138-144
阿尔卑斯型含铬超镁铁岩岩体,赋存有重要的铬矿资源,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专家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案,本文主要以新疆近800个岩体实际资料为基础,并参阅了国内外一些有关资料。提出  相似文献   

6.
在矿产资源评价中,Harris等人倡导的主观概率法曾经有过重大的影响。在七十年代发表的一些文章中,Harris(1973)Whitney(1975)等人,曾对北美的斑岩铜矿进行过系统的评价。据Clark等人1981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我国地质矿产部邀请在北京举办的矿产资源评价专题讨论会上介绍,这种主观概率法也曾成功地用于美国的“阿拉斯加矿产资源评价计划”。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对一个地区有经验的地质专家们的经验和判断,能集中许多人的智慧。伴随这些优点而来的缺点是对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宝山大陆次火山—火山活动和矿床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宝山矿区是个拥有多类金属矿床的矿区.我国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979年笔者与黄伯宏、曾世伟等在矿区进行了地质调查研究,认为本区中生代曾发生过大陆次火山-火山活动,产生了一套陆相侵入-次火山-火山杂岩(以前曾有人怀疑有火山岩存在),形成一个侵入喷发岩浆分异-部分表生再(改)造成矿系列.此后,我们继续做了一些矿床地质研究,进一步加深了认识.现按笔者的初步研究资料,并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对矿区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几十年来一直对玉璧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和不断深入地调查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认识,并在此作一些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三块铁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陽自远  佟武 《地质科学》1965,6(2):182-192
我们曾对河北商都、广西南丹和內蒙涼城鉄陨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形成条件作过初步讨论。本文着重叙述新疆准噶尔乌什克、內蒙乌珠穆沁和內蒙丰镇鉄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乌什克铁陨石的外形、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曾有过报导,乌珠穆沁铁陨石的矿物与化学成分也曾有过研究,但本文所述的三块铁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还沒有进行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某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内的淡红沸石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敏之 《地质科学》1965,6(3):295-302
淡红沸石(Stellerite)是辉沸石族矿物之一种,曾在白令海峡中的苏联铜岛、美国阿拉斯加的朱诺、芬兰和苏联东外贝加尔的一些多金属矿床发现过。前人对淡红沸石着重进行了结晶学和热分析的研究,而对其地质产状和成因以及与有关矿化的关系相对少一些。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沒有对淡红沸石进行过报导。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59,19(7):318-323
一、前言解放以来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全国煤田地质工作者为国家找出更多新的煤田和煤矿,探明更多的煤炭储量,因此煤田地质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煤田预测的研究)也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有关煤田预测的研究工作过去进行得甚少,解放前虽有人曾对一些煤田和煤矿作过调查,并作过一些有关全国煤田、煤矿资料的  相似文献   

12.
藏北西双湖地区的下三叠统前人曾做过一些地质工作。笔者去年测制了较完整的下三叠统地层剖面,与上覆中三叠统和下伏上二叠统均为连续沉积。其岩性组合及生物面貌均可与华南地区对比,产有丰富的瓣鳃类化石。地层出露于西双湖—热觉茶卡一带,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露头连续,发育完整。原中科院文世宣等曾做过路线工作,将这套地层划分为硬水泉组和康鲁组(详见地层对比简表)。  相似文献   

13.
冠才修 《地质论评》1960,20(4):179-181
柴达木盆地四周山系中有冰川地形的存在,这一点自从1955年以来先后到过盆地的许多地质工作者都曾予以肯定。王恒升在1956年曾对笔者指点过祁连山南坡冰川地形的发育情况;同年孙殿卿曾结合盆地冰川地形及冷湖4号构造北翼冰水沉积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曹荣龙 《地球化学》1976,(2):163-164
内蒙某斜辉辉橄岩体位于地槽褶皱带。岩体中产有豆荚状富铬铁矿,常见似脉状纯橄榄岩,属于典型的阿尔卑斯型含铬岩体。本区前人做过一些工作。过去,苏联人如Г.А.索科洛夫(Соколов)和Н.В.巴甫洛夫(Паалов)曾到矿区,他们对岩体和铬矿的成因有这样一些主要观点:1.岩体为岩浆成因。斜方辉石的定向排列代表原生带状构造,  相似文献   

15.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的细碧岩一角斑岩系,是解放以后在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和确认的.最早结合一些发现的黄铁矿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宋叔和等(1954,1957)曾作过一些报导,1956年中国科学院对祁连山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研究,并编著有《祁连山地质志》,对本区的细碧岩一角斑岩系也进行过相应的讨论.在60-70年代随着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门峡呈岩床状产出的火成岩侵入体,以前在国内鉴定,以其为近于闪长岩质的中性侵入岩,曾名为闪长斑岩。这个名词在许多有关的文献资料以及报刊上发表过。最近经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鉴定改称为闪长玢岩,这个名词引起了一些有关工作人员的疑问。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岩石名称加以最后确定。为此,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  相似文献   

17.
铁矿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铁矿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5—6世纪时我国就有了铁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更有了完善的冻铁炉,而在欧洲这样的炼铁炉直到中世纪才出现。但因长期的封建统治,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很慢,铁矿采冶事业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虽然有了近代地质科学,但在反动政府根本不重视发展工业的状况下,纵然有若干地质工作者调查和研究了国内一些铁矿产地,伹未曾做过任何系统的勘探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日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掠夺我国的地下资源,曾在东北、华北及华中做过一些较详细的调查工作,伹探明的铁  相似文献   

18.
1928年至1941年间,日本地质工作者远滕隆次、青地乙冶、森岛正夫、松下进等曾到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地区研究过震旦系,建立了一些新的地层专有名词和分层,但各人的意见颇不一致。解放后,我国地质学家慎重地处理过这些学术上的问题,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十分可贵的贡  相似文献   

19.
吴利仁 《地质科学》1959,2(11):321-327
笔者在苏联学习时,曾对科拉半岛中部的希宾硷性岩体进行过一些工作。当我国硷性岩研究工作开始之际,对这方面作点滴介绍或不无裨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准备探讨希宾硷性岩体的演化及成因。  相似文献   

20.
蔡乾忠 《地质论评》1959,19(9):419-420
一、引言 1920年到1930年间,日人山根新次和我国地质家赵亚曾、王竹泉、田奇?及侯德封等曾先后到过河北临城一带对该地的煤田地质及构造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以及构造类型均作了较详细的分层与描述,但从未提到有白垩纪地层的存在。1955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223队也曾在这里进行过煤田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