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主席西德女地质学家帕普罗特、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秘书长著名孢粉专家比利时斯台尔教授、著名有孔虫专家比利时康尼尔教授、比利时地理教员斯台尔夫人等组成的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一行四人,应地矿部的邀请,在帕普罗特率领下,于八五年八月十二日到广西宜山县峡口村考察。工作组此行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目前世界上有三个国家的泥盆—石炭纪剖面被列为国际候选剖面。我国贵州是候选剖面之一。工作组是在去贵州考察的途中到广西区调队驻地峡口村考察的。  相似文献   

2.
俞昌民 《地质学报》1989,63(3):246-254
本文从古生物、生物地层学、微相分析及沉积岩石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年龄测定及磁性地层学等方面对广西桂林南边村泥盆—石炭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进行综合评价。该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符合界线定义,基本上具备界线层型的选择标准和条件,包含的化石门类多达14个,构成多种性化石带、组合带及综合性多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总貌,具备磁性地层及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潜在优势条件,界线及点位在单相碳酸盐岩中,是稳定和连续的沉积,剖面位于交通方便的旅游城市,而且分布着不同相型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便于解决其间的对比问题,是一条不可多得的界线候选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3.
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该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不仅沉积连续,发育齐全,而且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属深水盆地相。该剖面除产有丰富的菊石、三叶虫、介形虫、微体脊椎动物等化石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牙形石动物,具有世界上最为连续完全的牙形石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大坡上剖面的上praesulcata带中产有典型的Siphonodella praesulcata以及S.praesulcata与S.rulcata之间的过渡型分子,这表明该剖面不仅可以精确确定泥盆—石炭系界线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实际证明S.pracsulcata与S.sulcata之间的真实的演化关系。本文除详细介绍大坡上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的发育情况外,还将该剖面与我国其它两条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笔者认为,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明显优于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可以推荐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4.
桂林地区海相泥盆—石炭系发育,剖面露头连续,具有不同沉积相和不同生物群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可与国内外同类剖面对比.本文对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桂林南边村剖面等作了介绍,依据牙形刺、菊石、有孔虫、介形类、腕足类、珊瑚等多门类化石的地质分布,以及生物事件、岩石(沉积)事件,对泥盆—石炭系界线作了探讨,为不同沉积相和生物群的泥盆—石炭系界线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正> 广西桂林南边村一带出露齐整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是反映和体现界线定义的一条理想的界线层型剖面。本书汇集丰富的资料和数据,包括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岩石地层、沉积学、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等方面,是作者等运用地层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对南边村剖面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进行全面、综合研究的结果。出版专著的目的是对南边村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  相似文献   

6.
该项成果研究了14个门类古生物化石的分类特征和生物地层特性,以牙形刺的研究为先导,综合建立牙形刺等多门类化石的生物带和组合带,组成综合性生物地层和格架,比较精细地确定了南边村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和点位,界线划分和对比的精度以厘米计;沉积岩石学及微相分析和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界线的沉积环境进行定量和半定量的估测,铷——锶同位素年龄值的测定,测得泥盆—石炭系之间的原始沉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有两条剖面被列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侯选剖面,这就是贵州长顺睦化剖面和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在1987年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期间,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主席Eva paproth代表工作组分别对我国的两条侯选剖面作了评论。她说,睦化剖面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剖面,沉积连续,化石丰富,不仅具有世界上最为完整  相似文献   

8.
湖南的泥盆—石灰系属典型的浅水珊瑚—腕足相沉积。传统的泥盆—石灰系界线以珊瑚为依据划在邵东组之底。笔者依据共生的牙形刺、有孔虫、孢子,以及弓石燕产出位置,论证珊瑚Cystophrentis带应属泥盆系,从而认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应位于孟公坳组和马栏边组之间;在湘南,界线通过桂阳组内部。湖南传统的石炭系上、下统界线,以大化石为依据划在梓门桥组之顶。但国际石炭系中间界线委员会推荐的中间界线以浮游生物为标志,因而湖南这条界线须重新研究。笔者对传统界线附近的四个牙形刺带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石炭系中间界线与传统界线相差不远。由于梓门桥组的顶界穿时,所以中间界线在其顶界附近浮动。  相似文献   

9.
<正> 早在1979年,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简称D/C工作组)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条泥盆-石炭系(简称D/C)的界线层型剖面;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条候选剖面具备国际年代地层界线层型剖面要求的所有条件。为此,D/C界线工作组最近还在号召  相似文献   

10.
四川龙门山石炭纪珊瑚组合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龙门山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生物化石丰富,是研究石炭系良好的地区之一。本文依据珊瑚化石演化序列,提出本区石炭系8个珊瑚组合序列。本区石炭系厚约220m,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界与二叠系为假整合;下界和泥盆系连续沉积。在其下伏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Quasiendothyra Communis(Rauser),可归入上泥盆统,相当于西欧的艾特隆层。因此本区的下界和西欧的泥盆—石炭界线是接近的。  相似文献   

11.
1978年,Sandberg,Ziegler等综合欧、美等地的资料,根据牙形类Siphonodella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建立了从泥盆系最顶部的praesulcata带至下石炭统下部的上crenulataisosticha带等7个牙形类生物地层带。1979年,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经过长期讨论、协商和野外考察,最终推荐了一个新的切实可行的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层位,其定义  相似文献   

12.
泥盆—石炭系界线问题争论由来已久,问题复杂,其根源在于泥盆系(Murchison&Sedgwick,1842)和石炭系(Congbeare&Phillips,1822)最初建立在英国的不同地区.由于英国露头剖面差,从而导致在法国和比利时建立了两个系的各个阶,并将泥盆纪的法门阶和石炭纪的杜内阶确立在不相连系的两个地区.自1927年第一届国际石炭系会议以来,石炭系下界多次修订,但仍未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 广西鹿寨寨沙系冯景兰教授1929年创建的榴江系原始命名地点。为解决原始命名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泥盆-石炭系界线等问题,笔者曾于1982年春系统采集了原始命名剖面的牙形刺样品。由于榴江群五指山组顶部地层出露不好,因而泥盆-石炭系分界问题未能获得圆满解决,当时采集的最高层位仅相当于牙形刺下styriacus带。同  相似文献   

14.
泥盆-石炭纪过渡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发生了地球气候系统从温室向冰室转型和生物灭绝等重大事件。准确且高分辨率的年代格架是理解这些事件的基础。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磁化率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贵州省长顺县睦化Ⅱ剖面和大坡上剖面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度里剖面的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深水沉积序列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识别出受到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控制的沉积旋回厚度分别为1.092.39、0.290.73、0.180.51 m。利用轨道短偏心率进行天文校准,结果证实泥盆纪晚期短偏心率、斜率、岁差周期分别为约100、32.227.2和20.915 ka。利用大坡上剖面已知的U-Pb放射性同位素年龄和天文校准结果建立高精度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并进行旋回地层对比。确定了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牙形类生物带和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的持续时间,并计算出泥盆-石炭系界线年龄为(359.58±1.9) Ma。  相似文献   

15.
王训练  徐力 《现代地质》1998,12(2):160-167
摘 要  运用综合地层学方法讨论了华南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年代地层划分。为了便于和国 际年代地层标准进行对比‚建议把华南岩关阶的底界提高到与国际上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相 一致的位置‚把上泥盆统锡矿山阶与修订后的岩关阶之间的地层归入邵东阶。邵东阶和岩关 阶分别相当于欧洲的斯特隆阶和杜内阶。这个方案使阶与地球演化的自然节律相对应。阶的 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吻合‚它不仅是一条生物地层界线‚而且有明显的事件地层标志。在邵 东阶和岩关阶之间的界线上古群落的分布模式和地层的磁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都发生了显 著变化‚可能代表一条自然界线。从层序地层学的观点来看‚邵东阶大体由1个三级层序组 成‚岩关阶由3个三级层序组成。上述各种地质事件中‚海平面升降似乎起着关键性主导作 用‚其变化导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研究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盆—石炭系界线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问题复杂。究其根源在于泥盆系(Murchison & Sedgwick,1842)和石炭系(Congbeare & Phillips,1842)最初确立在英国的不同地区。由于英国地层出露较差,结果导致在法、比海西褶皱带建立了两个系的各个阶,并且又一次将法门阶和杜内阶确定在不同的地区。从1927年第一届国际石炭系会议至今,石炭系之下界问题仍未圆满解决,下界的定义已经多次修订。本文仅择其讨论要点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泥盆—石炭纪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石炭纪地层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新疆研究石炭系的良好地区之一。目前海相泥盆纪地层中有化石佐证的只有中泥盆世,而早泥盆世地层存在与否尚难定论。描述珊瑚计22属22种。中泥盆统3属3新种,石炭纪19属12新种。塔里木盆地西—西南缘的中泥盆统称克孜勒陶组,上泥盆统为奇自拉夫组,属陆相沉积。石炭系自下而上为下统库山河组、克里塔克组、和什拉甫组;中统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上石炭统塔哈奇组、克孜里奇曼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一直将陕西省山阳县、凤县、旬阳县等地区的石炭系底界置于界河街组底部,认为该区石炭系缺失杜内期沉积,而把属于微宪期沉积的界河街组视为早石炭世的最低层位。近年来,笔者在参加《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工作中,曾多次对凤县瓦房坝熊家山剖面,山阳县板岩镇剪子沟—北沟寺山岔剖面,以及旬阳县冷水河南羊山和镇安腰庄河水田沟等剖面上的泥盆、石炭系介线,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地层研究,结果发现原划上泥盆统九里坪组或铁山组顶部有一套化石丰富、厚约26—50m 的地层,整合于现划上泥盆统南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大坡上剖面和广西南边村剖面为基础,介绍了我国泥盆—石炭系界线年龄研究现状。桂林南边村剖面属于斜坡相重力流沉积,牙形类的演化序列有些混乱。虽然前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定在‘56层’与‘57层’之间,但这些 ‘层’号实际上是牙形类采样号。‘55层’—‘58层’是一层介壳灰岩,采集了4个牙形类样品。研究认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该层介壳灰岩内不正确,在理论上也不科学,不能将介壳灰岩中的腕足类化石一分为二,即个体的下部属于晚泥盆世,上部属于早石炭世。用于测年的样品采自‘58层’和‘66层’,明显高于剖面中牙形类Siphonodella sulcata出现的层位,很显然,获得的(361.0±4.1)Ma界线年龄值不可信。贵州大坡上剖面属于深水盆地相沉积,也是我国唯一既产出Wocklumeria动物群又产出Gattendorfia动物群的剖面。刘永清等(2012)在王佑组底部2~4 cm厚的含凝灰岩黑色页岩中采集了1件凝灰岩测年样品,获得了1个锆石U-Pb测定年龄(359.6±1.9)Ma,该年龄值非常接近但又老于国际地层委员会2020年公布的(358.9±0.4)Ma的界线年龄值,表面看来,该年龄值基本可信,也是可接受的,但其误差较大、精度较差,需再次采样加以验证。研究认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界线年龄值(358.9±0.4)Ma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泥盆纪末期事件层的年龄值在360.0~361.0 Ma区间同样也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大坡上剖面和广西南边村剖面为基础,介绍了我国泥盆—石炭系界线年龄研究现状。桂林南边村剖面属于斜坡相重力流沉积,牙形类的演化序列有些混乱。虽然前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定在‘56层’与‘57层’之间,但这些‘层’号实际上是牙形类采样号。‘55层’—‘58层’是一层介壳灰岩,采集了4个牙形类样品。研究认为,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该层介壳灰岩内不正确,在理论上也不科学,不能将介壳灰岩中的腕足类化石一分为二,即个体的下部属于晚泥盆世,上部属于早石炭世。用于测年的样品采自‘58层’和‘66层’,明显高于剖面中牙形类Siphonodella sulcata出现的层位,很显然,获得的(361.0±4.1)Ma界线年龄值不可信。贵州大坡上剖面属于深水盆地相沉积,也是我国唯一既产出Wocklumeria动物群又产出Gattendorfia动物群的剖面。刘永清等(2012)在王佑组底部2~4 cm厚的含凝灰岩黑色页岩中采集了1件凝灰岩测年样品,获得了1个锆石U-Pb测定年龄(359.6±1.9) Ma,该年龄值非常接近但又老于国际地层委员会2020年公布的(358.9±0.4)Ma的界线年龄值,表面看来,该年龄值基本可信,也是可接受的,但其误差较大、精度较差,需再次采样加以验证。研究认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界线年龄值(358.9±0.4)Ma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泥盆纪末期事件层的年龄值在360.0~361.0 Ma区间同样也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