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交切法地震定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建超  赵爱华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0):3347-3354
地震定位是地震监测与减灾研究重要基础.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的交切法具有稳健和效率高的优点,但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为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我们提出适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将地壳速度模型由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扩展为三维复杂速度模型;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对应的原假设为球面或双曲面的震源轨迹通过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予以确定.确定震源位置的震源轨迹以到时差作为约束条件;将震源定位于震源轨迹交汇最密集的点处,即总的到时差残差(RDT)最小的点处.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可通过RDT值较小节点的空间分布予以定性表示.考察了准确速度模型、扰动速度模型、扰动观测到时及地震在台网外等4种情况下改进方法的地震定位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交切法可用于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综合利用P波与S波的到时差信息,可明显改善震源位置约束;使用多条震源轨迹进行定位,有助于减少由随机因素导致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2.
传统地震定位方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源位置,但基于均匀或横向均匀介质模型必然导致定位误差。为此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发展适用于三维复杂地壳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交切法。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技术,以离散方式准确计算三维复杂地壳速度模型中的震源轨迹,将震源定位于震源轨迹交汇的密集点。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地区地震重定位,得到较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震定位方法确定震源深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新疆地震台网地震观测资料,采用 MSDP 系统单纯型、Locsat、Hypo2000、hypoSAT 等4种定位软件和经典直观的中线法、石川法、交切法作图法及 BLOC86速度模型计算定位方法,对2010年1月18日19时35分呼图壁 ML 4.0地震分别定位。将各自确定的震源深度、震中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单纯型定位方法确定的震源深度太浅。  相似文献   

4.
交切法是最基本的地震定位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震源轨迹进行定位,不需要求解方程,即使仅有少量的地震记录,利用交切法也能获得有价值的震中信息.但另一方面,交切法的定位精度较低,特别是震源深度的误差常常较大.  相似文献   

5.
区域和全球地震定位越来越多地基于更接近实际的横向非均匀速度模型.速度模型主要来自于地震体波层析成像结果,分辨率不是很高.这样,模型宜于以稀疏网格剖分以减少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需求.当剖分的模型单元较大时,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复杂介质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方法——选取震源轨迹所经过单元节点(位于单元中心,称为震源轨迹节点)为轨迹参考点,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方法计算绝对残差场中连接轨迹参考点的射线路径作为震源轨迹——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难以满足精定位需要.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改进:不将震源轨迹节点作为轨迹参考点,而是基于插值技术计算每个轨迹节点其法线点对(即该节点与其周围残差正负极性不同的相邻节点组成的点对中梯度绝对值最大的那对)间残差为零的点作为震源轨迹参考点.算例表明:和原方法相比,改进方法计算的震源轨迹更为精细,计算精度提高数十(线性插值)至数百倍(非线性插值),而计算效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数量级,使利用震源轨迹进行直观、快速和高精度的区域或全球地震事件定位成为可能;壳幔界面反射纵波(PmP)对震源的约束和直达纵波(Pg)相似;同一台站PmP-Pg波到时差约束的震源轨迹对震源深度有很好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走时计算在地震定位、地壳速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结了水平层状介质中射线自震源追踪到台站的3种算法,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水平层状介质中的2点间射线追踪,为地震定位和平层介质速度确定提供了计算手段。对打靶法、p参数求解法和改进的p参数求解法的计算效率进行比较,发现打靶法和改进的p参数求解法可以对任意复杂的水平层状速度模型进行准确追踪,而p参数求解法只能进行小震中距的射线追踪。对于同样的模型,打靶法的计算效率较改进后的p参数求解法高。  相似文献   

7.
测定地方震参数的方法很多 ,如果已知 4个以上台站的 P波及 S波到时 ,通常用和达法、高桥法等经典方法 ,这些方法都未考虑台站的海拔高度及地球曲率的影响。笔者在文中给出了一种用“自由平面”定位地震的方法 ,消除了台站的海拔高度及地球曲率给震源参数带来的误差。1 原理方法的物理模型 :1假设震源为点源模型 ;2假设介质均匀、连续、具各向同性。在上述模型下 ,P波、S波射线为一直线 ,若已知第 i台 P波和 S波的到时差为 Ti,则其震源射线方程为Di=VTi .   (i=1 ,2 ,3 ,… ,n) (1 )式中 Di 为第 i台的震源距 ,V为虚波速度。设台站…  相似文献   

8.
正主要从汶川地震前后的地震b值变化探讨脆性层应力环境的演化,从GPS形变探讨地表应变的演化,从地震波速度变化探讨发震层介质演化,并进一步探讨应力应变演化和介质演化之间的关系。更精确的震源位置对更准确地计算b值和地震波速度变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模型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汶川地震区一维速度模型和绝对地震位置信息,然后利用双差定位方法提高地震位置的相对精度,在此基础上计算汶川地震区地震b的时间空  相似文献   

9.
选取江苏测震台网震中距2°以内18个地震台站记录清晰的波形资料,使用单纯形、LocSAT、HypoSAT地震定位方法,分别采用华南速度模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速度模型以及IASP91全球速度模型,重新测定江苏大丰海域MS5.0地震震源深度,对获取的深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地震定位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接近,约为11 ± 2 km;HypoSAT定位方法计算结果较为稳定,IASP9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模型均适用于该区域震源深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黄国娇  巴晶  钱卫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7):2846-2857
微地震监测被广泛应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水力压裂作业、油藏描绘和水驱前缘监测工程中.微地震定位采用的初始速度模型一般是基于地震测井记录和射孔数据建立,该速度模型的不准确性易引起定位误差.为降低这种定位误差,本文发展了一种微地震定位和各向异性速度结构同时反演的方法.研究对象为1-D的层状TI介质,其中对称轴方向任意.利用改进的分区多步最短路径算法计算qP、qSV和qSH波的到达时间和射线路径,结合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同时进行各向异性速度结构模型(每层的Thomsen参数和界面深度)和微震震源参数(空间坐标和发震时刻)的反演,并且对随机噪声不敏感,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DE算法反演地壳速度模型和地震定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差异演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设计了一种反演地壳速度模型和进行地震定位的方法,并给出了反演结果的具体分析.利用有限差分算法计算速度模型的走时场,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量,加快计算过程.反演得到的地壳速度模型和地震的震源参数可以直接用于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还可以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速度结构对地震重新定位,从而得到较为精确的震源参数.地壳速度模型的反演方法也可以用于三维速度结构的反演.  相似文献   

12.
Crustalstructureandaccuratehypocenterde┐terminationalongtheLongmenshanfaultzoneZHUZHAO1)(赵珠)JUNFAN1)(范军)SI-HUAZHENG2)(郑斯华)AK...  相似文献   

13.
文中简要介绍了郭增建提出的讨论地震成因的立交模式和对中国大陆地区10 a尺度进行地震预测的“静中动判据”方法。应用立交模式对我国黄海沿海地区的两组地震进行了检验。利用“静中动判据”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准确判断地震测定精度。目前辽宁台网使用的速度模型是利用华南地区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资料获得的两层平均速度模型。对近年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较大地震震相进行了提取、拟合、折合走时等分析,使用Hyposat定位方法计算出更适合于辽宁地区地壳结构的一维速度模型。研究表明,新模型在地震定位中比华南模型的定位效果更好,其走时残差和震中差都要优于华南模型,更加符合辽宁地区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15.
Acoustic emission (AE) monitoring is a non-invasive method of monitoring fracturing both in situ, and in experimental rock deformation studies. Until recently, the major impediment for imaging brittle failure within a rock mass is the accuracy at which the hypocenters may be located. However, recent advances in the location of regional scale earthquakes have successfully reduced hypocentral uncertainties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The least-squares Geiger, master event relocation, and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s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a series of synthetic experiments which investigate their ability to resolve AE hypocentral locations. The effect of AE hypocenter location accuracy due to seismic velocity perturbations, uncertainty in the first arrival pick, array geometry and the inversion of a seismically anisotropic structure with an isotropic velocity model were tested. Hypocenters determined using the Geiger procedure for a homogeneous, isotropic sample with a known velocity model gave a RMS error for the hypocenter locations of 2.6 mm; in contrast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is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location error of these hypocenters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We test uncertainties in velocity model of up to ±10% and show that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can attain the same RMS error as using the standard Geiger procedure with a known velocity model.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is also capable of precise locations even in a 40% anisotropic velocity structure using an isotropic model for location and attains a RMS mislocation error of 2.6 mm that is comparable to a RMS mislocation error produced with an isotropic known velocity model using the Geiger approach. We test the effect of sensor geometry on location accuracy and find that, even when sensors are missing,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is capable of a 1.43 mm total RMS mislocation compared to 4.58 mm for the Geiger method. The accuracy of automatic picking algorithms used for AE studies is ±0.5 μs (1 time sample when the sampling rate is 0.2 μs). We investigate how AE locations are effected by the accuracy of first arrival picking by randomly delaying the actual first arrival by up to 5 time samples. We find that even when noise levels are set to 5 time samples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successfully relocates the synthetic AE.  相似文献   

16.
We present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velocity model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th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in the Middle Kura Depression from the data of network telemetry in Azerbaijan.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allowed us to recalculate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hypocenters of the earthquake, to compute the corrections to the arrival times of P and S waves at the observation station, an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determining the coordinates of the earthquakes. The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VELEST program, which calculates one-dimensional minimal velocity models from the travel times of seismic waves.  相似文献   

17.
线性震中迁移交汇法和强震位置预报机理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保燕  刘耀炜 《地震》2000,20(1):17-26
由短期、长距离、线性震中迁移线交汇得到的稳定交汇区进行强震地点预报方法称为线性震中迁移交汇法。存在由源向场的迁移、由场向源的迁移及过源迁移3种多类型。这3种迁移的总特征是在未来震源区和其附近形成稳定的交汇区。着重讨论“交汇法”的物理基础,并用实例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震速报和快速预警实际需要,首先对Inglada线性单事件定位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 使其在仅有P波到时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定位,且求解过程仅需简单迭代而不用奇异值分解; 其次, 尝试将改进后的方法从单层均匀模型引入到分层均匀模型中的近源台网定位情形,并通过单层均匀和分层均匀两种不同模型的理论实验讨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 最后整合了质量高且分布较好的距离2008年汶川MS8.0地震震中最近的强震、微震, 以及川西流动台阵等观测记录资料,对汶川MS8.0主震初始破裂点的时空参数进行了多种模型的定位实验. 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线性单事件定位方法简单、快捷、易用,可广泛应用于近源地震定位,尤其是用于无法得到S波到时的中强以上直至巨大地震的速报、地震现场流动台网的快速定位以及地震的快速预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