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地震前观测到了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但该变化是否可靠?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关心。 本文研究了CG—2型重力仪的观测精度和仪器性能。详细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各种误差的作用规律和性质。通过对现在精度估算公式的分析,提出一个比较实用的精度估算方法。并应用了相关数据处理方法估算累积误差。也对气温、气压、地下水,开采煤矿所引起的干扰进行了估算。介绍了震前重力观测中所采用的一些作业方法的依据。 最后,本文指出唐山地震前的重力变化是可靠的。但是,由于唐山地区在测网布局上存在着其它地区难以达到的有利条件。所以,今后在测量方法、仪器观测精度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地震予报必须考虑观测资料的精度。鉴于前兆资料方差计算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时间序列观测值,本文提出了用一阶差分估算方差的公式。从讨论和试算结果可知,公式精度较高,计算简便,易于使用。除了它与通常由最大或然性方法所得出的方差公式一样,具有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外,当观测值中含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时,也能给出较为理想的结果,这是同类公式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丹江口无线传输地震台网选勘资料,进行最小二拟合,得到在给定无线传输设备仪器条件下,接收端无线电波场强估算的经验公式为 E_o(db)=1.55F(U)-20log△+151.0(±5.6)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我国20个地倾斜基本台站的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日均值作了富氏谱分析,并以自相关函数进行了卓越周期测定。 文中对卓越周期的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解释,并依B·古登堡公式推导了地倾斜的热倾斜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维尼迪可夫调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平差方法导出了一个精度估算公式,然后用这个公式去计算误差,并且和原来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用导出的公式计算出振幅因子δ和相位滞后φ的误差比原来计算的误差小2~(1/2)倍。  相似文献   

6.
重力段差是构成重力网的基本元素,又常作为分析重力场的局部变化的依据;故正确估计重力段差的精度是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CG_2型石英弹簧重力仪的特点,建议目前在估算段差值精度时,应顾及段差观测的偶然误差、重力仪格值的测定误差和格值随温度而改变的系统影响等三项因索;并按获得一次最终段差值的可能情况,给出相应的段差值精度估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表明,由公式对段差值的误差估计,是比较合乎实际的。因此,应重视重力仪格值与温度关系的分析研究;目前一些仪器所求得的格值温度系数,已能实用于精度估算公式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钻孔法相对地应力测量元件间夹角为任意数值时,估算附加应力参数(σ_1、σ_2、Q_1)精度的通用公式,并讨论了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了近地面气温周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距的最佳时刻,在该时刻内沿测线可以得到±0.1°~±0.2℃的测温精度,达到0.5·10~(-6)·D的测距精度。为了事先估算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的最佳观测时刻,推导出最佳观测时刻的估算公式,经初步检验,时间精度为±15分,在该时间范围内沿测线有±0.1°~±0.2℃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9.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作为衡量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区域环境状况和改善情况,因此准确估算植被GPP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及日本涡度通量观测数据,构建了基于CatBoost算法融合地形特征的GPP估算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具有复杂地形特征的福建省,实现了该省GPP长时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地形特征是GPP机器学习估算的重要参数,融合地形特征建模的GPP模拟结果精度明显提高,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16%。(2) CatBoost GPP估算模型有效降低了传统GPP估算模型和常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GPP估算模型中存在的高估和低估现象,模型拥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本文GPP模拟精度:决定系数(R2)为0.888,RMSE为1.164 gC·m-2·day-1,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773 gC·m-2·day-1。(3)基于CatBoost GPP估算模型模拟的福建省多年GPP变化与GOSIF GPP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三度体反演重力资料估算地壳厚度的公式。其优点是:1,正、反演可互相校核,使计算精度满足预定的要求;2,适用异常线复杂的地区;3,整个计算区只需一个起始点;4,易于编程序计算。  相似文献   

11.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和抽水试验,并以1号抽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为典型,研究地裂缝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采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以及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计算公式等3个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地表浅层土体沿地裂缝走向和垂直于地裂缝走向的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利用MADIS有限元软件模拟场地内建筑物对地基土施加应力,探讨了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个公式计算,都得到沿地裂缝方向土体的渗透系数比垂直地裂缝方向的土体稍大;在同一落程中,利用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大,利用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次之,利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小,这主要是由井损造成的;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素填土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粉质黏土层以下影响则逐渐减弱,影响深度在18 m左右;由于建筑物长期对地裂缝上盘土体施加荷载,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土固结压密,导致地裂缝上盘土体的渗透系数较下盘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最佳逼近的观点出发,导出了当积分数据有误差时的斯托克斯积分公式。并利用兰州-天水-武都重力网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试算,得出以下结论:(1)当积分数据没有误差时,最佳积分公式与传统的斯托克斯积分公式完全一致。(2)当数据误差阶方差与重力异常协方差函数阶方差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最佳积分结果与经典积分结果相差几个厘米。(3)当观测误差阶方差比重力异常协方差函数阶方差大得多时,所求大地水准面差距趋近于零,参考椭球即为大地水准面的最佳估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推导,指出在平行断面法资源/储量估算中,在块段相邻剖面不具有相等对应边的情况下,梯形体公式只是一个近似估算公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而截面圆锥体公式则是一个精确的通用公式,其使用不受相对面积差大小的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放弃使用梯形体公式,而统一使用截面圆锥体公式。  相似文献   

14.
叶面积指数(LAI)是衡量植被生态状况和估算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指标。LAI的反演是定量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经验统计反演方法基于单一观测角度的遥感数据进行,忽略了地物反射率的方向性。若在反演中加入多观测角度的信息,则有可能提升LAI反演的精度。以2008年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实验区为研究区,利用欧空局的CHRIS/PROBA多角度高光谱数据对比分析了传统植被指数NDVI、RVI、EVI的变化规律及其反演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并根据NDVI随观测角度的变化规律,构造出新型多角度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分别对实测叶面积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估算LAI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新型MNDVI指数相比于传统NDVI、RVI、EVI对LAI的反演精度有了显著提升,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716,精度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127,平均减小了33.3%。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鹤壁市地震办公室池顺良研制的、安装在香山地震台的YRY-2型压容式钻孔应变仪的观测情况,导出了钻孔中水平径向线应变固体潮维尼迪可夫调和分折方法的有关公式,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良好的观测条件下,这种钻孔应变仪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调和分析计算结果的单位权中误差为10~(?)量级,M_2波响应系数的相对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顾及水汽衰减因子的PWV估算模型,通过输入地面大气水汽压和水汽衰减因子获得PWV,并选取2018年中国地区85个探空测站和7个IGS测站1 a的观测数据用于验证新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已知当日水汽衰减因子的情况下,模型估算的PWV精度约为2 mm;也可通过GPT2w格网内插得到任意位置的水汽衰减因子,其结果精度与传统的一次多项式模型相当,但新模型的作用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测角后方交会中的折迭图形、精度估算公式、交会角、检查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后方交会中折迭图形与基本图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对于后方交会的交会角给出了新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指出对两个观测角的限制或不限制都是有问题的,鉴于检查方向的不可靠,提出后方交会应改用两组图形进行坐标计算。这些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解算三维地面形变量的方法,编制程序,应用本程序将唐山市7.8级地震前后拍摄的航片,在立体座标仪上测得同名地物点的观测值,在电子计算机上计算出震后三维地面形变量△X、△Y、△Z,从而绘制成唐山市东南区水平和垂直地面形变图。可对大震后地面形变作定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叶面积指数(LAI)是估算作物生长的关键参数。基于物理模型的LAI反演,被认为是当前最为可靠的方法,但其反演复杂。本文提出了将物理模型和神经网络相结合,从地表反射率反演叶面积指数的算法,利用MOD IS地表反射率和4-scale模型反演作物LAI。(1)利用4-scale模型模拟不同LAI与地表反射率的关系,生成训练数据;(2)利用模型模拟的LAI训练神经网络;(3)以MOD IS地表反射率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反演LAI。估算的LAI与其他LAI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估算的作物LAI和MOD IS及CYCLOPES LAI产品空间和时间分布一致,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994和0.6558。以2004年衡水的作物LAI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直接验证,估算的LAI与研究区地表植被分布一致,但是,三种卫星LAI产品都小于地表测量,故需针对华北平原浓密作物设计模型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FHD分量质子磁力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磁总场F、水平分量H(计算得出垂直分量Z)、相对磁偏角D的数字化分量质子磁力仪,观测中发现,作为绝对连续观测F、H、Z分量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引起漂移的因素有记录墩的倾斜、温度的影响等。通过观测实例与理论计算得出:1)由于观测墩倾斜造成的漂移,水平分量H增大,垂直分量Z减小,地磁总场F基本不变,绝对值变化H大于Z,且影响量可通过数值模拟估算得出;2)由于场地铁磁性物质造成的漂移,水平分量H增大,垂直分量Z减小,地磁总场F减小,绝对值变化Z大于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