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是江苏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后备土地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该区域一直是我国沿海开发的软肋和经济洼地.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江苏沿海包括射阳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客观分析了射阳滩涂开发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规划先行、整合资源、依靠人才、科学开发等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家东 《海岸工程》1994,13(1):58-59
简要介绍了射阳县以港兴县,构建沿海新工业群、发展滩涂高效农业、加快滩涂深层开发和改善投资环境,建设“海上射阳”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位居江苏省和盐城市海岸线中心,滩涂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均居全省前列。多年来,我们在组织射阳经济工作的实践中感到,射阳要发展、要振兴,基础在农业,主体在工业,潜力在滩涂,希望在港口。加快沿海的开放开发,既是响应省、市提出的建设“海上苏东”、“海上盐城”的具体行动,又是我们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射阳在“九五”期间将全力以赴加快构建“海上射阳”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位居江苏省和盐城市海岸线中心,滩涂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均居全省前列。多年来,我们在组织射阳经济工作的实践中感到,射阳要发展、要振兴,基础在农业,主体在工业,潜力在滩涂,希望在港口。加快沿海的开放开发,既是响应省、市提出的建设“海上苏东”、“海上盐城”的具体行动,又是我们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射阳在“九五”期间将全力以赴加快构建“海上射阳”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一) 盐城市滩涂面积大,资源丰富。全市有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等五县(市)地处黄河之滨,标准海岸线长582公里,老海堤外的滩涂面积为684.92万亩。其中:潮上带751.56万亩、潮间带24.10万亩、东沙等辐射沙洲190.26万亩。而且射阳河口以南仍在不断淤长,每年还要增加3—5万亩滩涂。开发利用好这块天赋的宝地,对于发展沿海滩涂的创汇农业,推动和  相似文献   

6.
射阳县位居江苏省和盐城市海岸线中心,滩涂面积和海岸线长度均居全省前列。射阳要发展,要振兴,基础在农业,主体在工业,潜力在滩涂,希望在港口。因此,要把加快构建“海上射阳”作为跨世纪的战略工程来抓。 1 高起点构画“海上射阳”的建设蓝图 总的奋斗目标是:打通黄金水道,开放二类口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沿海经济,使沿海成为连接国内外两大市场、辐射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新区。到1998年,沿海经济总量达到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风光秀丽,发展前景广阔,被人们誉为黄金海岸。在大改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滩涂经济,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开发形式,大力开发滩涂旅游资源,发展滩涂新兴产业,带动和促进滩涂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初步设想是:通过兴办国际仙鹤、麋鹿节,开办旅游线路,培植和发展旅游景点,建立沿海滩涂旅游经济带,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滩涂观光、投资,做到旅游搭台、经贸唱  相似文献   

8.
射阳县地处沿海,具有发展海洋经济极为优越的条件。近年来,我们把加快“海上射阳”建设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大念海洋、海涂、海港”三海经”,唱活海洋捕捞、海涂垦殖、滩涂养殖“三业戏”,推动了射阳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湿地资源丰富独特 射阳县虽然成陆较晚,但特殊的自然条件、特定的地理位置、特别的民俗文化,造就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 罕见的湿地资源 湿地号称"地球之肾".射阳湿地主要包括海涂湿地和河荡湿地两种.其中,726平方千米的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人间净土,是"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沿海湿地上有着大量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植被原始,令人心驰神往;滩涂上更有小蟹、泥螺、文蛤等各类生物近百种,若是亲手采撷,更是野趣无穷.河荡湿地资源主要集中于射阳河口景区:明湖全长18千米,河宽300~500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达13米,其长、宽都足扬州"瘦西湖"的两倍,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两岸各有50~100米宽的河岸湿地带,芦苇丛生,河艾遍布,飞鸟成群,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0.
一、盐城沿海概况 盐城海域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濒黄海。全市海岸线长582km,是江苏省海岸线长的60%,滩涂及其辐射沙洲面积46.8hm^2,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70%,盐城市境内的海岸均为粉砂淤泥质海岸,射阳河口以北为侵蚀型海岸,潮间带海滩较窄,一般宽0.5-1km;射阳河口以南为堆积型海岸,沿岸潮间带浅滩宽10-13km,目前该岸段仍处于淤长趋势,平均速率新洋港至王港一带约50m/a左右,港附近约100m/a左右,盐城管辖的海域面积约1.7万km^2,其中内水面积约1.1万km^2。  相似文献   

11.
秦皇岛地区侵蚀性海滩的演化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地区的旅游海滩大部分处于侵蚀状态,沿海河流入海沙量的减少是引起海滩侵蚀的主要原因。对比不同时期的海岸剖面资料,论述了侵蚀性海滩滩面变窄、滩砂粗化和滩面变陡等问题。在讨论海岸侵蚀与海滩侵蚀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基础上,依据海滩的岸坡物质对秦皇岛地区侵蚀性滩海进行了分类,侵蚀性海滩的保护及恢复的关键问题是海滩发育空间及物源,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侵蚀海滩,提出了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近海砂矿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砂矿产出的宏观海洋环境、矿种、形成时代、成矿作用和微地貌形态等要素,将山东省主要近海砂矿划分为2大类、13类、32亚类。初步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种有建筑用砂、石英砂、锆石、贝壳、球石、砂金等6个矿种,各类砂矿床约计86个。主要分布在莱州湾-荣成-青岛-岚山头一带的滨、浅海地区。近海砂矿资源将是山东省利用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方百寿 《海岸工程》2002,21(4):66-72
青岛旅游商品开发拥有辉煌历史,曾经领导全国消费潮流。但从旅游经济产业结构来看,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存在如下问题:缺乏品牌和特色商品,小规模开发与经营,品种和质量有待加强,流通渠道不畅,购物环境不理想和商品的旅游后影响力不强等。提出相应开发对策;政府宏观指导,名企参与开发,丰富品种和特色,完善购物环境,使物流渠道畅通,将市场分类分层,利用节庆造势,周边联合连动和形成购物胜地。  相似文献   

14.
论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平  张军 《海岸工程》2002,21(1):45-50
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普及型、特色型、精品型三个层次的海洋旅游产品,以此优化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结构,使之层次丰富,品种多样,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塑造“海洋旅游名城“形象,推动青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发青岛旅游商品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玲 《海岸工程》1999,18(2):76-80
青岛旅游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纵观旅游商品市场无论从学是从深度来看,与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同其他省市和国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七地区相比,则差距更大,主要是旅游商品市场馈乏,对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够,营销队伍不成熟,因而旅游商品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甚少。本文分析了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大亚湾大鹏澳菱角石沿岸的波浪、潮流和泥沙资料,探讨了菱角石沿岸泥沙来源、泥沙活动水深和破波带,估算了破波带沿岸输沙率和非破波带底沙单宽输沙率,说明了沿岸泥沙运移以破波带沿岸输沙为主,验证了赵子丹提出的估算沿岸输沙率的关系曲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青岛滨海旅游工程建设规划构想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是举世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目前的滨海旅游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工程设施还不足。本文在分析青岛滨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滨海旅游工程的建设规划作了构想,提出了有利于滨海旅游业发展四种方案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慎丽华 《海岸工程》2002,21(2):13-20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旅游经济的主体是旅游业,通过论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市场形态阐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预见旅游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0.
杨开良 《海岸工程》1996,15(4):33-36
概述了射阳港对江苏省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射阳港的发展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规划及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