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梁湧 《南方国土资源》2003,(9):42-42,47
钦州市是新兴的滨海城市,位于广西—北海—防城港沿海经济区的中心枢纽,是大西南的便捷出海通道。近几年来,钦州市紧紧围绕“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极大地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在“两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钦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市  相似文献   

2.
伴随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建设的进一步纵深推进,盘踞西南出海大通道重要地理位置的钦州市,其独特的区域优势日益显现,钦州凭借天然深水良港、密集迅捷的高速路网,引来了国内外众多投资商的目光.钦州电厂、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东油扩建项目、钦州港鹰岭10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滨海公路等一大批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建设正热火朝天.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背后,或许鲜有人知道,为了保障落户钦州的建设项目用地、用海和城市建设用地,钦州市国土资源局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  相似文献   

3.
广西作为惟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大开发中惟一有海的地区,具有临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既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区域,也是联接西南与东南亚的重要纽带.在经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纲要》中被规划为北部湾海洋经济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结合广西的实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通过创建特色海洋经济区域,努力推进广西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西江是连接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与粤港地区的"黄金水道",是西南出海通道的"桥头堡",是广西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掀起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广西牢牢把握住"二次创业"机遇,大力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西江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国土资源局以保护资源为抓手,把握新常态下资源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各项工作。一是对于区内产业园区用地项目,在工业项目规划阶段严格控制各项规划条件。鼓励提高容积率和建设标准厂房,要求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进驻大西南临港工  相似文献   

6.
促发展,集中指标保重点 从去年开始,河北省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使用上,由过去的"保重点项目"调整为"保重点发展区域,保重点产业项目",优先保障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产业带和重点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用地.今年,河北省进一步调整用地指标分配办法,加大了各设区(市)统筹力度,将71%的计划指标(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年初一次性预分下达各设区(市),由各地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重大民生项目用地、重要社会事业建设用地,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产业带等重点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倾斜.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来宾市国土资源局将围绕"双核驱动"战略,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厅和来宾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围绕三江口港产城新区等建设,全力保障"三大攻坚战"建设用地2017年,随着来宾市全力建设三江口港产城新区,以及一批产业项目、脱贫攻坚项目的启动,用地量将快速上升,预计全年需要新增建设用地800~1 000公顷。为加大用地保障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前期工作的督促指导,  相似文献   

8.
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成立于2014年4月,原称贺州市西湾(平桂)工业区,是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西湾园区、旺高园区平桂分园2个园区.该项目将大力发展大理石板材及工艺品、碳酸钙粉体、人造岗石、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机械制造及配套、物流及商贸会展6大产业,倾力打造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沈铁工业走廊是辽宁连接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与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和节点,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重要区域,是一条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带,是连接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以来,广西扶绥县把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列入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一是积极跟踪,主动服务,完善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扶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各项产业政策主动向项目业主宣传用地政策,讲解相关用地审批程序;主动邀请项目业主和用地前置条件相关部门进行对接,细化用地保障节点和措施,安排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济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区用地结构不合理,整体容积率较低,村庄建设用地量大,采煤区塌陷所引发的人地矛盾,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等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该文通过对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提出了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用地,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广西建设用地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出具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等提供现势依据,广西自然资源厅、广西发展改革委、广西教育厅、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广西商务厅、广西卫生健康委等7厅(委)联合印发了《控制指标(2021年修订)》,旨在严格执行用地新标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柳州市工业产业快速发展,在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和耕地占补平衡双重压力下,柳州市“保增长、保发展”矛盾尖锐。为保证建设项目按时落地,同时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柳州市以增减挂钩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双保”工作。2010年以来,柳州市按照国土资源部以及广西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对本行政区内包括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等在内的农村建设用地展开专项摸底调查,全面摸清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分布状况,并申报成为广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市,于2010年正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2019年底,广西1 211个自治区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中,具备用地条件的568个项目均已全部落实用地,累计落实用地指标1.93万公顷,实现了具备用地条件项目100%保障的目标。2019年,广西自然资源厅部署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攻坚突破"四个一"行动,通过组建一支服务队伍、制定一套保障制度、编印一本宣传手册和建立一个考核体系等措施,主动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个一"行动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广西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快速阶段,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在园区土地利用中,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问题仍然存在。笔者分析广西现有各类产业园区的集约用地现状,并就产业园区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2013年6月18日,为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土资源部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市根据实际探索出符合桂林的旅游产业用地新制度,创造了"6个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被誉为旅游产业用地改革的"桂林模式",目前成果已在广西20个旅游名县创建县中推广应用。2015年12月,广西审议通过的《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通知》出台的背景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的闲置及浪费现象并存,为了统筹城乡用地,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旨在探索新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广西成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来,国家累计下达广西周转指标6 266.67公顷。目前,广西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有123个,涵盖了全区  相似文献   

18.
正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12年8月,下辖26个行政村,全区区域面积75.003平方公里。该区是湖州市、吴兴区重要的产业园区,承接了省、市、区重大的产业项目。高新区是吴兴区发展的主战场之一,用地需求大,供求关系存在一定矛盾。因上级调整了土地指标分配模式,用地空间不能只停留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1日,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在西平县召开了全市项目建设用地座谈会,会议围绕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就如何做好项目建设用地工作摆问题、理思路、找对策。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快,招商引资由一头热变成了两头热,特别是伴随第七次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召开和市、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预计一大批建设项目将要落地驻马店。解决土地供需矛盾,保证项目建设用地是当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牢牢抓住实现中原崛起、天中崛起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安全的、相对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光伏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在能源产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精准扶贫领域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项目业主认为光伏方阵用地面积大,在农用地上布设并未大面积破坏耕作层,若全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用地报批成本过高,因此出现了光伏发电站项目用地行为不规范、用地不符合规划,有的项目甚至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