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昆仑金水口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能  金巍  葛文春  龙晓平 《世界地质》2005,24(2):123-128
东昆仑金水口二级电站附近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包括堇青石二长花岗岩和黑云花岗闪长岩。两类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元素特征:较高CaO、FeOT、MgO含量,低Na2O,K2O,DI>88,A/CNK>1.1,刚玉分子C>1.2;有区别的稀土元素特征:δEu分别为0.41~1.01,0.81~2.51,(La/Yb)N分别为3.18~4.74,4.18~18.56;相同的Nd-Sr同位素组成:εN(dt)为-9.0~-12.8,87Sr/86Sr为0.7205~0.7570。两类花岗岩均为典型的S型过铝花岗岩。其Nd模式年龄为1.7~2.1Ga,表明金水口花岗岩可能为柴达木地块元古宙基底部分熔融的产物。金水口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
广西铝土矿的物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特征广西上二迭统底部的铝土矿,产在下二迭统茅口阶灰岩起伏不大的侵蚀面上,与粘土矿、黄铁矿、煤层密切伴生,构成独特的矿床组合(总厚2.4~19米,局部达30多米),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严格受古地理环境、基底平缓凹陷构造中的岩溶地形控制.在岩溶凹陷稍深、含矿层厚度较大的地段,其底部有时见有O.7~5.4米的粘土矿(岩),而多数情况下发育的是黄铁矿(厚0.1~3.7米)或富含黄铁矿的铝土页岩及铝土岩.其上依次为铝土矿(0.19~23.7米)、黄铁矿(O.6~2.1米)或含黄铁矿的  相似文献   

3.
合金鑽头的镶焊,尤其是其中切制水口,在地质勘探的机修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过去镶嵌合金,其切口均以鋼鋸鋸,每鋸一个合金切口需2~3分钟。为此,我們用旧料装配一架铣切合金口和水口的銑口机来切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減輕了体力劳动,由过去2分鐘縮短到3—5秒钟,銑切一个110毫米的合金鑽头,計六个切口並包括輔助时间共只需4~5分鐘,且此机构造簡单,制作容易,一般的修配间均可配制。一、铣口机簡单构造銑口机主要由底座、皮带輪、主轴和工作台等组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与冈底斯带相媲美的巨型岩浆岩带,但该带是否具有形成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还不清楚。最近在东昆仑金水口地区发现了锂铍矿化伟晶岩,暗示其有可能成为以锂铍为主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区。本文以矿化伟晶岩空间上紧密共生的金水口层状花岗岩体为研究对像,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代,探讨其成因和找矿意义。金水口层状花岗岩下部为弱过铝高钾钙碱性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上部为高分异强过铝二云母正长花岗岩、石榴子石碱长花岗岩和钠长花岗岩。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6~395Ma, LA-ICP-MS独居石U-Pb年龄为396~391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正长花岗岩、石榴子石碱长花岗岩和钠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为-6.52~-4.48,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t)为38.187~38.219,207Pb/204Pb(t)为15.627~15.652,<...  相似文献   

5.
堆场疏浚淤泥含水率分布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场淤泥的沉积、固结过程直接影响到后续淤泥的处理方法和经济成本。通过在南水北调东线白马湖现场使用绞吸式挖泥船疏挖白马湖底泥,吹淤进入堆场,研究了堆场内淤泥含水率随时间、沿程和堆场深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场内疏浚淤泥含水率随时间逐渐降低,随沿程逐渐升高,130 d后吹淤口处含水率降低到20%~50%之间;160 d后,距离吹淤口100 m距离吹淤口200 m处和处含水率维持在100%~150%和100%~170%之间;随深度逐渐降低,到40 cm深时,含水率降低减缓,维持在140%左右;疏浚泥中黏粒含量随着距离吹淤口距离的增大而增多,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减小,疏浚泥的渗透系数随着距离吹淤口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产有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和甲生盘等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间歇性海底火山喷发。已分别在霍各乞、东升庙和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已找到岩性不同、并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或显微球粒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层,它们是确认该裂陷槽裂解过程的有效标志。依据(1)西部炭窑口矿区容矿岩组中发育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K_2O(4.23~5.93%)>Na_2O (2.15~3.14%)、Na_2O K_2O=6.51~8.08%、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2.8~7.2),酸性火山岩的K_2O(6.22~4.83%)>Na_2O(2.78~3.87%)、Na_2O K_2O=8.63~9.00%、长石斑晶为钠长石(No.=0.2~0.7)、长石微晶主要为钾长石;(2)东升庙矿区则发育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Na_2O(3.84~4.30%)>K_2O(2.49~3.80%)、Na_2O K_2O=6.44~7.92%、长石斑晶为更长石(No.=11~25),酸性火山岩的Na_2O(3.64~5.31%)>K_2O(1.19~2.75%)、Na_2O K_2O=6.28~7.68%,长石斑晶与基质均为钠长石(No.=0~1.1);(3)霍各乞矿区发育基性火山岩,其Na_2O(1.36~3.78%)>K_2O (0.30~2.16%),Na_2O K_2O=2.03~4.09%;(4)炭窑口、东升庙与霍各乞矿床三矿区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蛛网图的标准化曲线有相似性和显著差别;(5)炭窑口、东各庙和霍各乞矿区基性火山岩的Sm-Nd模式年龄依次为1857~1877Ma和2006~2132Ma、1740~1867Ma、1486~1606Ma;(6)容矿岩组中有多层凝灰岩与火山碎屑及少量含火山碎屑的矿石,再结合该裂陷槽内各矿床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和甲生盘矿区只有少量凝灰质夹层,可以揭示该裂陷槽在中元古代的不均匀裂解过程,表现出从西部炭窑口→东升庙→东部的甲生盘一带先后裂解、狼山南侧早于北侧裂解以及从狼山→渣尔泰山同沉积期火山活动由明显→微弱的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滇东北码口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其成因以及母岩浆起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该玄武岩SiO2的含量为48.88%~52.80%,为基性熔岩。在TAS图解中大部分样品点落入碱性玄武岩中,小部分为亚碱性玄武岩。其镁指数I(Mg~#)平均值为0.45%,比原始岩浆的0.67%~0.70%低,表明原始岩浆经历了一定分异;相对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REE/HREE=6.69~8.07),轻重稀土发生了轻微分异作用,可见轻微的负铕异常(δEu=0.72~0.93);在蛛网图中可见K、P和Sr等元素不同程度上的亏损,Ti/Y比值(Ti/Y含量为490.06~627.77)该玄武岩属于高钛玄武岩。研究表明,码口地区玄武岩为下地幔石榴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物,形成于板块拉张环境,与地幔活动有关,在成岩过程中遭受地壳物质混染,并且发生了橄榄石、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钓鱼台组沉积岩碎屑锆石进行了测试,根据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探讨了两地的沉积物源和沉积时代的上限。辽东半岛青白口系细河群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年龄主峰值为1.6Ga,最小年龄为1075Ma,说明钓鱼台组的沉积时代要晚于1000Ma,沉积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模式说明该组与华北古陆为不同物源,其时代有可能不一致。同时,根据2009年11月24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扩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和最新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对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年表进行重新标定:即长城系(Ch,Pt21)限定为1.8~1.6Ga,蓟县系(Jx,Pt22)限定为1.6~1.4Ga,待建系(Pt23-4)限定为1.4~1.0Ga,青白口系(Qb,Pt31)限定为1000~780Ma,南华系(Nh,Pt32)限定为780~635Ma和震旦系(Z,Pt33)限定为635~542Ma。  相似文献   

9.
31、卧式泵叶轮口环间隙大小对能耗有什么影响? 答:卧式泵叶轮的口环是装在水泵叶轮正面(有的背面也装有口环)进口处,防止水泵内部漏水提高水泵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口环内径与叶轮进口外径之间的间隙,称为口环的径向间隙,其值大小因口环内径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口环内径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恩口、斗笠山两煤矿区的三次大规模矿井抽(排)水试验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这两矿区地下水位呈有规律的、连续不断的波状起伏变化。每天出现两个起伏,起伏在时间上基本一致,但幅度大小不一,一般仅0.2~0.3米左右,并且这一起伏变化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吸引力作用的结果,笔者称它为地下水潮。显然,在作水文地质计算时,必须估计这一影响。现将这种地下水潮的特征介绍于下,并试论其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一、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恩口一斗笠山煤矿区为一大致北东~南西向的复式向斜盆地,矿区内各种性质的断裂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在石炭系的煤层中发现成煤期后的低温热液金矿化一般人们很少将金矿化和煤相联系.据RodGayer等报导,在英国的南威尔士中石炭统威斯特伐利亚阶的煤中含有金,其含量为0.054~0.1849/t,煤灰份口金的含量为0.10~4.42g/t。金是用原子...  相似文献   

12.
在乌鲁木齐冲洪积扇的中下缘,第四系地层厚达300多米,主要为卵砾石层。卵石粒径5~10cm,最大20cm 左右,其成分为砂岩、灰岩等。我公司在该区承担八口水井的设计施工,设计井深280米,终孔井径550mm;0~100米井斜不大于1°;下部井斜不大于2.5°。本文想就此工程谈谈使用阶梯牙轮钻头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朱士兴  刘欢  胡军 《华北地质》2012,35(2):81-95
根据新的测年资料,原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部的下马岭组被厘定为中元古界延展系(1400~1200Ma)地层。对上部现在尚未获得精确年龄的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本文通过它们与下伏地层界线性质的研究,以及它们与辽南和华南等新元古代典型沉积盆地不同发展阶段沉积特征的比较,认为它们并不是象过去K-Ar年龄所指示的那样属于青白口纪(或拉伸纪)的晚期地层,而可能是在全球罗地尼亚超大陆开始进一步裂解背景下形成的南华纪(或成冰纪)早期沉积,年龄可能在780Ma和660Ma之间。因此,燕山地区的原“青白口系”可能都不是真正青白口纪(1000~800Ma)的地层,燕山地区的原“青白口系”可能要被全部解体。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人们在德国北部盐底辟分布范围内,用冷冻法开拓了两口新竖井。一口位于博克罗盐丘上,为西格蒙特哈尔(Sigmundhall)钾盐矿的考伦费尔德(Kolen-feld)通风进(1966~1968);另一口位于海尼克森-瓦特林根盐丘上,为下萨克森-里德尔(Niedersachsen-Riedel)钾盐-石盐矿的里德尔(Riedel)通风井(1980~1981)。本文论述的是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贺兰山地区分布有大规模的古元古代S型花岗岩,它们可以为进一步解析孔兹岩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制约。本文选取出露于贺兰山中段的黄旗口花岗质岩体开展系统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m-Nd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黄旗口岩体主要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黄旗口岩体为至少存在两次岩浆事件的复式岩体,早期岩体时代为2056±24Ma,晚期岩体时代为1965±14Ma。黄旗口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呈现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具有高的SiO_2(62. 77%~74. 79%)、Al_2O_3(13. 67%~18. 05%)和K_2O(2. 37%~7. 20%)值,低的NaT_2O(1. 36%~3. 47%)和FeO (0. 15%~8. 82%)值。岩体的A/CNK(1. 10~1. 42) 1. 1,含有S型花岗岩特征矿物(白云母、石榴子石和堇青石),表明岩体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体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70. 0×10-6~259×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6. 25~21. 5,(La/Yb)N=6. 75~54. 5),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0. 33~0. 9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岩体εNd(t)值(+1. 26~+3. 78)和εHf(t)值(+0. 7~+8. 7)均为正值,二阶段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tDM2,Nd=2. 12~2. 34Ga和tDM2,Hf=2. 09~2. 82Ga。黄旗口两期岩体与孔兹岩系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表明贺兰山地区变质沉积岩为黄旗口S型花岗岩的主要源区物质。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的εNd(t)和εHf(t)值均为正值,表明源区物质除古老地壳物质外,还有一定量新生地壳成分的加入,其中晚期岩体具有更高的εNd(t)和εHf(t)值,表明新生地壳物质的贡献更为明显。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本文认为黄旗口早期岩体形成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的早期阶段,暗示两个微陆块初始碰撞时间早于2. 05Ga,晚期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阶段的峰期,表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阶段的持续时间很可能大于80Myr。  相似文献   

16.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地区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变质结晶基底和中-新元古代沉积盖层,记录了重要的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信息。近年来的年龄研究结果表明原认为是中-新元古代的汝阳群-洛峪群可能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1. 75~1. 60Ga),而沿着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拼合带(洛南-栾川断裂带)分布的新元古代盖层(主要为栾川群)的形成时代尚不明确。华北南缘新元古代栾川群主要由大理岩、片岩、千枚岩和碱性火山岩组成,其上部大红口组火山岩以碱性粗面质岩石为主,高硅富钾,与侵入到栾川群中下部的辉长岩构成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栾川群大红口组三个粗面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40±4Ma、845±5Ma和846±6Ma,结合已有的栾川群下伏地层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结果(~1000Ma),限定栾川群归属于新元古代早期(1000~840Ma)。大红口组岩浆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区域构造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栾川群火山岩与北秦岭同时期的岩浆活动共同指示了华北南缘与北秦岭在~845Ma均处于板内拉张阶段。  相似文献   

17.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灰岩中的灰涌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组的灰岩中发育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构造,我们将其称为"灰涌"(lime blow),因为它们在形态、结构及成因上非常类似于由地震喷沙形成的砂涌(sand flow).这种灰涌形态上呈蘑菇状或伞状,由涌道、涌盘及涌口三部分组成,但后者有时可以不发育.涌道呈直立圆柱状,高30~50cm,直径0.2~2cm,但常因灰泥的流动而"愈合";涌道之上为涌盘,大部分呈铁饼形,直径在5~40cm,高1~8cm,多数在3~5cm.部分中心有一凹坑(涌口),凹坑直径在1~3cm,深度一般不超过1cm.涌盘内部具有纹层结构,由黄褐色泥灰纹层和浅灰色泥晶灰岩纹层交互所形成的.研究表明,前者系沉积所形成,而后者系地震喷涌所形成.结合模拟实验推测灰涌的成因可能与地震有关.通过对1号灰涌层的研究发现,有的灰涌是由二十次左右(5个幕)地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矿局区调大队二分队,在1979—1983年进行1:100万改则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西藏北部迎春口(东经89°30′~90°00′,北纬34°50′~35°20′);果干加年山至西亚尔岗(东经86°00′~88°40′,北纬33°15′~33°35′)地区,首次发现含兰闪石类岩石,现就其产出地质背景及特点,作一概略介绍。 (一) 迎春口地区的含兰闪石类岩石特征: 该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系若拉岗日群,它是一套厚约8000~10000m的浅变质岩系,主  相似文献   

20.
吕梁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框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耿元生  李惠民 《地质学报》2000,74(3):216-223
通过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初步建立的吕梁山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是:界河口群形成在2600~2400Ma期间。吕梁群近周峪组火山岩形成在2360~2350Ma期间,2124Ma时野鸡山群白龙山组火山喷发。赤坚岭杂岩约在2150Ma时侵位,随后发生了钾质花岗岩的侵入(2031Ma左右),界河口群和吕梁山群都爱到这次构造热事件的影响。芦芽山紫苏花岗岩在1800Ma左右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