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六五”期间,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以来的两年中,完成近40个大中城市以航磁、重力和电测深等传统物探方法为主的,比例尺为1:5万级的区域物探扫面,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下水和地热资源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适应近代城市建设的广泛而多方面需求,提出了新一轮城市区域物探工作内容、方法和程序的目标,其中包括地震烈度小区划,断层活动性调查,地基岩土力学分层与区划,基岩裂隙水和隐伏地热区域调查.新一轮城市区域物探工作内容、方法和程序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区域物探工作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图象识别在重磁资料地质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地球物理资料的地质解释工作以图象识别的形式提出来并加以处理,试图从中探索出一条合理利用综合地球物理信息解释区域构造的途径。根据图象识别的基本原理,调试了一套适应重、磁和化探资料处理需要的程序,初步形成了重磁资料解释的图象识别系统。最后,结合某地物化探资料,采用本系统进行处理,识别出了该区的构造分布形态,并对该区进行了产预测。矿  相似文献   

3.
熊盛青 《物探与化探》2002,26(1):1-5,16
简要回顾了“九五”以来我国国土资源系统航空物探的工作概况、主要技术进展与应用成就,并对今后我国航空物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深化解释提高区域重力调查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区域宽力调查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特别是编制了符合“五统一”要求的图件,解决了不少地质问题,但资料研究和解释中存在不少问题。深化解释是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发展到今天的客观需要。本文指出深化解释的目标是解决更多的基础地质问题和矿产预测问题,特别是工作区内的关键问题。对重力资料深化解释和重力与其他方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以及地质解释深化提出了要求。另外还对重力资料的处理和某些解释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看法。最后就实现深化解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理论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系统解析。提出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进一步设计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制定为开展区域“发展质量”精确评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略述了近期固体矿产物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继之分析了固体矿产物探当前发展的新趋势和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指出了物探找矿的战略思想应该由单一直接找矿转变为直接和间接找矿并重。文章进而指出:今后应全面地建立和积累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用模型指导全部工作;正确而灵活地综合运用现有方法,发展实用的新方法;正确选区和合理确定物探任务;通过立体填图、发展深部找矿方法,实现深部找矿;加强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再解释,把异常查证后的“第二轮”工作作为物探普查工作系统中的必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物探”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建立了相应的概念;论述了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必要性,指出模型与模式是不同的概念,并提出了建立模型的步骤及流程;根据矿床的物性特点及埋深的不同,提出四种物探找矿方案、具体任务和可采用的方法,为找深部矿提出用物探立体填图加井中物探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杨达祥 《物探与化探》1992,16(2):142-142
本文主要论述复杂条件下垂向电测探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非无限水平展状均匀介质”,例如在金属矿、岩溶地区等“有限电性体”上开展垂向电测深时的一些解释方法。还介绍了一些“有限电性体”在ρ0断面等值线图上的异常特征和野外实验。对ρ0断面等值线图的编绘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云南勐野井岩盐(钾)矿区物探成果再解释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禄 《物探与化探》1989,13(4):290-299
勐野井岩盐(钾)矿床普查、初勘和补勘经历了13年。在矿区及其外围两次开展野外工作,对成果反复进行解释,补勘后再次做了研究。本文介绍了各阶段物探工作所取得的地质效果。地质普查前期开展物化探方法试验,确定了重力配合电测深为直接找盐的有效工作方法。根据物探工作成果推断岩盐体深度、厚度、空间形态及估算远景储量,多为初勘证实。补勘前再次开展物探工作,对异常回防收集矿区资料,物探成果进行再解释,圈定了矿体边界,提出了矿体钻孔已打穿岩盐层,北侧深部不含盐的论点,为地质“探底摸边”提供了资料。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有效地划分了钾盐层。物探结合地质、盐泉水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划分盐(钾)的成矿远景区。通过岩盐(钾)物探工作,总结了一套合理的地质、物探工作程序,在全省盐(钾)普查中起到了缩小找矿靶区、加快工作进程、节约投资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工程地质钻孔信息模型及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结构规范统一的工程地质勘察信息数据库,提出了“用户”与“系统”两级数据库相互映射的技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开来。其中用户数据库面向用户的需要,系统数据库则满足信息管理的要求。在系统数据库中采用“块-层”结构的地层数据模型,对钻探区域进行了“地层层序”优化。“块-层”模型把钻探区域的“优化地层层序”作为一个基本块,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地表达了复杂多变的地层信息,将有不同地层层序的各个钻探点统一成相同的结构,解决了在地层模型中难以表达地层翻转、缺失信息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后续的信息处理和钻孔数据插值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12.
赵明  刘福臣  曲淑华  张明山 《吉林地质》2003,22(4):19-23,79
分析了柳河安口镇-头道沟一带区域地质背景以及金矿化地质特征,作了区域地球物理场研究和地球化学场分区,初步总结出本地区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对今后在该区进一步找矿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通过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安吉某矿区勘探中的应用实例,初步实践性的认为该系统在勘探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野外地形复杂的地方,相比其它常规物探方法又更具有设备轻、速度快、费用低、精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区岩石地球物理参数特征,并利用综合测井资料深人研究了地层划分、岩性识别,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the retrieval of hidden or secondary information on complex spatial variables from geophysical data. Typical situations of obscured geological or geophysical information are the following: (1) Noise may disturb the signal for a variable for which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2) The variable of interest may be obscured by other geophysical processes. (3) The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may formally be captured in a secondary variable, whereas data may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a primary variable only, that is related to the geophysical process of interest. Examples discussed here include mapping of marine-geologic provinces from bathymetric data, identification of sea-ice properties from snow-depth data, analysis of snow surface data in an Alpine environment and association of deformation types in fast-moving glaciers from airborne video material or satellite imagery. Data types include geophysical profile or trackline data, image data, grid or matrix-type data, and more generally, any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or discretizable data sets. The framework for a solution is geostatist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which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alculation of vario functions (which may be of higher order or residual type, or combinations of both), (2) derivation of classification parameters from vario functions, and (3) characterization, classification or segmentation, depending on the applied problem. In some situations, spatial surface roughness is utilized as an auxiliary variable, for instance, roughness of the seafloor may be derived from bathymetric data and be indicative of geological provin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components of the geo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a summarizing and synoptical manner, motivated by applied examples and integrating principal and generalized concepts, such as hyperparameters and parameters that relate to the same physical processes and work for data in oversampled and undersampled situations, parameters that facilitate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data types, data sets and across scales, variograms and vario functions of higher order, and deterministic and connectionis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7.
智利的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程度相对偏低,对矿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不够,矿床的分布特征了解得不透彻。笔者通过物探地面磁测和电磁法,对智利第一大区X矿区的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相对高磁或弱磁低阻异常带及其周围、深部是找矿的地球物理异常标志,本地区构造(破碎带)是下一步成矿规律的研究重点。地球物理方法对实际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述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区域地球物理场与铀矿化的空间分布关系,代表性铀矿床(田)的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组合类型,指出了“多位一体”的地球物理场组合是铀成矿的最佳组合。根据组合类型,对全带矿床、矿点进行分类排队,并为全带远景评价提供了依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瑞江 《世界地质》2010,29(4):640-645
经3 m空间分辨率TerraSAR图像在四川攀枝花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基于TerraSAR图像的应用影纹-结构影像单元进行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介绍了TerraSAR图像的解译分区、解译标志的建立方法、地质体影像单元的划分及三大岩类和构造的解译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不将TerraSAR图像作为区域地质调查的首选数据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证据权法实现滑坡易发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托“5.12”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以汶川地震12个极重灾县市为研究对象,在1:5万滑坡详细调查、编录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DEM数据,ETM影像及基础地质数据,使用证据权法完成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制图以及相关性统计分析,实现了1:5万的滑坡易发性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