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长江”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大家会唱《长江之歌》吗?回答是:“会”。于是由我指挥全班唱了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在1952年10月视察黄河时讲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过来也是可以的。”19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指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的,即将江、淮、河、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规划……”,这便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认识长江""赞美长江""诊治长江"三个探究活动,运用"导学达标"模式来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一条河,有人称她为沱沱河,有人称她为通天河,有人称她为金沙江……她是?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导入“歌”中乐“水资源”一节进行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导课的:播放歌曲《离不开你》MV(荣获第29届奥组委帆船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歌曲奖),“五个娃娃”组合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着学生。我建议学生跟随MV字幕一起歌唱。孩子们在清唱前一段时还比较害羞,随着五音不全的我的加入,他们放声歌唱,气势磅礴。“生命不能没有了你,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们把你视为珍珠,你是镶嵌在地球上的皇冠……”歌声飘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  相似文献   

5.
向长江,入东海,滔滔赤河浪。千年流,万年淌,滚滚不尽望。赤水河,你由千溪万沟汇集,有战士宽广坦荡的胸怀。你在云贵之巅发出,有英雄气冲霄汉的胆量。你是长江的儿子,领略过历史的惊涛骇浪。你是长征的丰碑,谱写过红军四渡的诗章。你是祖国山水的一分脉搏,同华夏儿女的心脏一起跳荡。赤水河,你为什么叫赤水河?相传,远古,云贵高原还是茫茫汪洋,有一条赤色巨龙在这一带弋游戏水。山河巨变,沧海桑田,赤龙就化做了河流,缠绕在滇、黔、川边境,孕育了千万生灵,滋润着莽莽群山……传说虽不可信,但赤水河久远的历史是有据可查的。赤水河汉代称大涉水,…  相似文献   

6.
一、洞庭湖的演变过程1、松滋溃口前洞庭湖的演变据清代同治五年《石首县志》记载:“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马林江堤溃,至今未筑”,至咸丰十年,荆江大水,在原溃口以下河道冲刷扩大,形成藕池河。据民国十年《松滋县志》记载:“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庞家湾黄家铺堤溃,是时洪水泛滥,……同治十二年黄家铺复溃,自此决口不塞”形成了松滋河。与在此以前已经形成的虎渡河的太平口与华容河的调弦口,构成了一百多年来荆江四口分流的河势。藕池与松滋两河形成以前,道光五年(公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8.
长江第一湾     
听到这充满激情和深情的旋律,人们都知道这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它通过对长江的赞美、歌颂,表现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曲折东流,行程6300多公里,注入东海。  相似文献   

9.
《水经注》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一书有许多错误。不论其他,只从河流水道而言,错误也是极多的。黄宗羲在《今水经序》中说:“余越人也,以越水证之,以曹娥江为浦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在余姚,沔水至余姚入海,皆错误之大者。”陈澧在《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序》中也说:“郦道元身处北朝,其注《水经》,北方诸水尺致精确;至西南诸水,则几天一不误。”的确,只要稍稍仔细地核对一下,《水经注》所记载的南方诸水,从发源到入海,全篇无讹的是没有的。陈澧的话不错,而黄宗羲举的例子,确是“皆错误之大者”。 《水经注》记载的北方河…  相似文献   

10.
黄河河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举世闻名的巨川。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的河源在哪里?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进行过多次探讨,积累了许多宝贵资料,但是,历代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长期争论不休。公元前三世纪秦汉以前,《山海经》、《尔雅》等书,有河出昆仑之说,《禹贡》则谓:“导河积石”,这些都是最早提到河源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  相似文献   

11.
《地理研究》2017,(4):F0002-F00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教人[2011]10号)有关规定,经北京大学推荐、通讯评审、会议答辩、人选公示、评审委员会审定、聘任合同签订等程序,《地理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期为2017年3月-2022年2月。贺灿飞教授是全国人文地理学岗位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2.
张馨月 《中国地名》2014,(12):60-60
辽宁与“羊”有关的地名有8个。辽宁有“羊河、羊肠河、羊角台、羊山镇、羊拉寨、羊官堡、羊圈子、羊肠河堡”8处带有“羊”字的地名,并被收录到《东北古今地名大词典》中。羊河,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全辽志》中称为五重河,《嘉庆一统志》里称其为哨子河,这条河出自岫岩,是丹东凤城和大连庄河的界水,距庄河90公里,流入黄海,现在称“大洋河”。关于大洋河还有一段传说,从前大孤山下住着一个石匠,女儿叫洋菊。南海龙王的三太子因犯宫规,被贬到大孤山。  相似文献   

13.
达坂城镇     
正新疆人向往外边的世界,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一首动听的《达坂城的姑娘》,让一个新疆小镇红遍世界几十年:中国有两个名镇:南有周庄,北有达坂城……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西瓜是大又甜,那里的姑娘辫子长,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上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坐着那马车来……"提到达坂城,人们自然就会想起王洛宾创作改编的《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由于节奏欢快、曲调流畅、歌词幽默而被广为传唱。今天的达坂城,  相似文献   

14.
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可由王勃诗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设问:“此句中‘星移’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自然引入地球的运动,在讲完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后,可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小结,并要学生分析该句蕴含的地理意义(诗中“日”为“太阳日”,“八万里”大致点出赤道的周长及赤道处的自转线速度,“巡天遥看一千河”隐含在赤道地区可观察全天星座。)这样的导入和小结,形式独特,学生兴致很高。  相似文献   

15.
打开《辞海》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可以知道豫北安阳是战国后期由“宁新中”更名而来的。在明清以来的《安阳县志》和《彰德府志》中还可以查到宁新中更名安阳的说法出自《史记》一书。《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月,张唐攻郑拔之。十二月,“(王)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卒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张)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这最后一句话,便成了安阳名称来源的根据。“宁新中更名安阳”之说被后来的史志书籍广为引用。然而若把《史记…  相似文献   

16.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同精彩的电影序幕预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人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谜语导人就是其中一种“扣人心弦”的课堂导入方法。学习《地球》一章时,我是利用谜语导人的:“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  相似文献   

17.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18.
“长江”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七年级地理新教材“河流与湖泊”专题中的一节。教材在介绍长江概况之后,重点介绍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特点。本课设计力求将学生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掌握本课主要内容,并通过视频和音乐等展示的长江之美油然而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五岳,据《尔雅·释山》载:“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今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周礼·春宫·大宗佰》始言五岳。“五岳独尊”,泰山也。泰山,以其独有的古老礼仪——封禅大典,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巍巍泰山,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兴衰,见证着历代帝王的荣辱成败……游山如读史。泰山,一座“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存在的两大分流,各在其下游段形成九河分流系统,即冀州九河与兖州九河o《尔雅》释九河,实属兖州九河即《汉志》河下游分流水系,在今高唐、黄骅、利津之间。《禹贡》河所播冀州九河,在今深县、黄骅、天津、容城之间。古白洋淀消亡的关键因素是《禹贡》河泥沙的长期堆积,其消亡过程即为《禹贡》河九河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