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水开发中油层结垢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层结垢是油田注水开发中主要油层伤害类型,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田结垢伤害问题,国内外各油田采用了机械除垢、化学除垢等多种方法,并开发了针对不同油田、不同垢类的除垢、防垢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易行,并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该难题,首次提出了一种防治结垢新方法--油田水源混配防垢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地层水或油田污水与注入水在地表提前以最佳比例混配,用Ca(OH)2调节pH值,一方面可去除水中的Ba2+、Ca2+、Fe3+、SO2-4、CO2、HCO-3、CO2+3、S2-等成垢离子,避免地层水和注入水在油层内相遇而结垢,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铁进入腐蚀钝化区,防止输水管道结垢与锈蚀.此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防垢、除垢思路,把地层水或油田污水作为除垢的沉淀剂, 通过在地表提前消除混合水中的成垢离子,实现了对各种成垢物的一次性清除,不但防止了油层结垢伤害,而且解决了输水管道结垢与锈蚀问题,同时还可实现油田污水的利用.该法可大大降低采油成本,并适用于任何油田.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拉申指数和雷兹诺指数等指数法对山西省汾渭裂谷带8个地热水样的碳酸钙结垢趋势进行计算,并预测了硫酸钙结垢趋势,又采用WATCH程序软件进一步进行热储矿物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地下热水有结垢的可能性,主要结垢物是碳酸钙和硫酸钙,在参考温度范围内所有地热水样同方解石矿物处于过饱和状态,方解石可能会引起地热井结垢;引起晋中中酸性地热水结垢的矿物还有无水石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地质系统218例粉尘作业工人卫生追踪调查,证明了矽肺发病率与作业环境粉尘的浓度及接触粉尘的时间长短有关。提出了地矿行业坑道工人通过轮换工种,可以减少发病率的发生。同时发现矽肺病人的死亡与矽肺的轻重程度不成比例,而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则对降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模拟注蒸气油藏条件,开展催化剂与碱性缓冲液作用下欢喜岭油田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模拟实验,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稠油、水、催化剂、碱性缓冲液和油层矿物,在160~300℃温度下反应24~240h,测定反应前后稠油黏度、SARA族组成和元素组成,考察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油层矿物及铵盐碱性缓冲液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溶性催化剂FeA2作用下,欢喜岭油田稠油在水热裂解反应后黏度显著降低,添加0.010mol/L的催化剂FeA2在240℃下反应24h可使稠油黏度降低62.4%;铵盐碱性缓冲液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具有协同催化作用,添加0.010mol/L的催化剂FeA2和质量分数为3.0%的铵盐碱性缓冲液在240℃下反应24h可使稠油黏度降低90.1%.稠油井经过水热裂解处理后周期产油量明显增加,周期油气比大幅提高,并且催化剂与碱性缓冲液协同处理的开采效果要明显好于催化剂处理的.添加催化剂与碱性缓冲液的水热裂解开采技术可应用于提高蒸气吞吐和蒸气驱等热采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断层H2浓度与气温、气压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气温与断层H2浓度的回归方程.通过R值评分方法对断层H2浓度回归残差进行映震效能检验,结果表明:1)气温为阿克苏断层H2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断层H2浓度呈高度正相关;气压对阿克苏断层H2浓度变化影响较小,与断层H2浓度呈中低度负相关.2)断层...  相似文献   

6.
采集中国北方某砂岩型铀矿床中的含铀矿石样品,共进行7组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探究氧化-还原条件、HCO-3浓度、有机质和微生物对铀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对铀迁移转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含氧入渗水带来的氧化环境使含水介质中沉淀态铀大量氧化溶解;HCO-3的促解吸作用及铀酰络合物的强迁移能力对地下水中铀迁移转化影响较大;有机质会参与含水介质中矿物吸附点位竞争,从而造成铀的解吸;微生物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在氧化剂氧化沉淀态铀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氧化作用、解吸作用和溶解作用对地下水中铀迁移转化的贡献比例分别为65.28%、23.91%和10.81%。  相似文献   

7.
P改性ZSM-5-MCM-41的性质和催化乙醇脱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ZSM-5为硅源,采用水热法制备ZSM-5-MCM-4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并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对它进行磷酸(P)改性;根据XRD、NH3-TPD和Py-IR等分析技术,对改性ZSM-5-MCM-41进行表征和催化乙醇脱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磷酸(P)改性未影响ZSM-5-MCM-41的晶相性质,但使其L酸量显著增加、B酸量减少;与未改性的ZSM-5-MCM-41相比,磷酸(P)离子交换法改性ZSM-5-MCM-41的催化乙醇脱水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在常压、温度为295℃、液时空速(LHSV)为2h-1的条件下,在P改性ZSM-5-MCM-41催化剂上乙醇的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大于98%,连续反应100h催化剂的活性未下降.P改性ZSM-5-MCM-41可作为工业规模乙醇脱水过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煤岩压裂后裂缝导流能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实验,分别考虑裂缝闭合压力、时间、铺砂浓度、煤岩天然裂缝及煤岩性质对煤岩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闭合压力是影响煤岩裂缝导流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闭合压力下,裂缝导流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下降的趋势;高铺砂浓度下的导流能力明显高于低铺砂浓度下的;煤岩中天然裂缝对导流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较高闭合压力作用下,支撑剂的嵌入和煤粉的产生对质软的煤岩裂缝导流能力伤害更为严重.煤岩裂缝导流能力表现出与砂岩裂缝不同的一些特征,在煤层气开发中需要考虑煤岩裂缝的特性,从而获得较高导流能力的煤层气井压裂裂缝.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色巴夫藻 ( Pavlova viridis)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2 ,4— D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早期比后期明显 ,最适浓度为 0 .1 m g/L ;6-BA质量浓度≥ 1 mg/L时对绿色巴夫藻有致死作用 ,质量浓度为 0 .1~ 0 .8mg/L时 ,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促进生长的最适质量浓度为 0 .5mg/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促进绿色巴夫藻的生长 ,提高叶绿素含量 ,增加试验藻的干重。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回填地基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楚煤矸石回填地基对复垦区的环境效应,以开滦矿区吕家坨复垦新村为例,介绍了地基回填煤矸石工艺,分析了煤矸石化学成分及其含量;采用室内淋溶实验,对pH、总硬度(CaCO3)、F-、SO2-4、Pb、Cd和Cr6+浓度等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了煤矸石回填地基对水环境的影响;讨论了煤矸石回填地基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参照《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规定,评价了回填地基煤矸石的放射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通过现场振动压实试验确定了回填地基分层充填、分层振动压实参数及碾压趟数,确定按照煤矸石与土体积之比5∶2进行回填,若回填一层厚500 mm煤矸石,则要回填一层厚200 mm粉煤灰或土,地表覆土厚度确定为0.5m;煤矸石中SiO2和Al2O3含量较高,属基性岩类,同时煤矸石含有炭、铝和CaO等物质,易发生水解和风化等现象;地基分层回填压实的复垦工艺减少了煤矸石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量,降低了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地基回填煤矸石也显著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研究区煤矸石不属于放射性废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东半岛大沽河下游咸水体修复过程中含水介质物理堵塞的问题,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悬浮物质量浓度和粒径对咸水体含水介质物理堵塞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人工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的时空变化,定量分析和评价含水介质物理堵塞的机理和程度.结果表明:悬浮物质量浓度和粒径是影响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关键因素;在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200 mg·L—1的条件下,含水介质的等效渗透系数分别为其初始值的38%、20%0和10%;随着注入悬浮物质量浓度、注入时间的增加和入渗深度的减小,相对渗透系数不断减小;悬浮物的粒径越小,迁移距离越大,造成渗透系数下降区的厚度越大;随着悬浮物粒径的不断增大,粒径大的颗粒容易被截留在表层,造成表层渗透系数下降幅度增大,其余各层渗透系数下降幅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降温降水对池塘水环境影响及诱发鳜鱼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气候变化(降水、降温)与养殖鳜鱼(Siniperea chuastsi)池塘水生态因子关系问题。结果表明,降水、降温会引起藻类种群的改变,进而溶氧变化,最终影响鱼的健康,低溶氧是诱发鳜鱼疾病的首要水化因子。所以,气候变化是生态因子变化继而诱发鳜鱼疾病的催化剂。水中营养盐浓度影响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红细胞微核、核异常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细胞的遗传毒性。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染毒,质量分数分别为0. 05、0 .08和0. 12mg/kg,结果(经t检验)表明除草剂丁草胺在较低浓度时( <0. 05mg/kg)基本上不表现诱变性,但0. 12mg/kg浓度组可显著地提高黄鳝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P<0 .01),对黄鳝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和结构畸变率也有影响(P<0 .01)。这表明除草剂丁草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黄鳝具有明显的遗传学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磺酸甜菜碱型两性聚丙烯酰胺/铬凝胶的自修复行为,分析体系中聚丙烯酰胺的类型、酸的种类,以及重铬酸钠、硫脲的质量分数、硫酸钠质量浓度对凝胶自修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甜菜碱型两性聚丙烯酰胺/铬凝胶的自修复行为主要与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有关,凝胶经剪切破碎后,聚合物分子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导致凝胶的重新聚集而实现自修复;无机盐硫酸钠质量浓度是影响凝胶自修复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20~1 600mg/L;酸的种类与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无关,主要是影响凝胶的成胶时间,其中乳酸能够形成有机铬,铬离子经过水解和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再与聚丙烯酰胺中的—COO—配位形成网络结构的凝胶;重铬酸钠和硫脲为体系提供Cr3+,它们的质量浓度与凝胶的自修复行为无关.南5-10-P50井组应用结果表明:60d后凝胶黏度恢复率超过60%,调剖后启动压力平均提高3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氯化铁对小球藻絮凝采收效果的影响,并优化采收工艺条件。【方法】分析FeCl3浓度、小球藻初始浓度和絮凝时间对小球藻采收效率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利用FeCl3采收小球藻的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FeCl3质量浓度为0.6 g/L、小球藻初始质量浓度为0.42 g/L和絮凝时间为30 min时,小球藻的采收效率最高。响应面法分析表明,小球藻初始浓度对小球藻采收率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采收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小球藻初始浓度>FeCl3浓度>絮凝时间;FeCl3浓度和小球藻初始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小球藻的采收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FeCl3浓度二次项对小球藻的采收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利用FeCl3采收小球藻的最佳工艺条件:小球藻初始质量浓度为0.55 g/L,FeCl3质量浓度为0.6 g/L,絮凝时间为38 min,此时的采收效率为(98.6±1.9)%。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SiO_2对W-Ni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将SiO_2以硅溶胶形式引入AlPO_4—5/Al_2O_3复合载体,制备W-Ni催化剂,对改性的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BET、NH3-TPD、DRS及LRS方法表征,采用二苯并噻吩的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脱硫活性进行微反评价。结果表明:将SiO_2引入AlPO_4—5/Al_2O_3复合载体,可改善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酸强度,促进金属组分的易还原性;SiO_2质量分数为12.0%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高,说明适当加入SiO_2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质量分数为12.0%的SiO_2改性复合载体制备的催化剂Cat-NiW/Si12AP对大庆催化柴油加氢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脱氮及芳烃饱和性能。  相似文献   

17.
注水开发中油层结垢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层结垢是油田注水开发中主要油层伤害类型,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田结垢伤害问题,国内外各油田采用了机械除垢、化学除垢等多种方法,并开发了针对不同油田、不同垢类的除垢、防垢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易行,并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该难题,首次提出了一种防治结垢新方法——油田水源混配防垢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地层水或油田污水与注入水在地表提前以最佳比例混配,用Ca(OH)2调节pH值,一方面可去除水中的Ba^2 、Ca2^2 、Fe^3 、SO4^2-、CO2、HCO3^-、CO3^2-等成垢离子,避免地层水和注入水在油层内相遇而结垢,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铁进入腐蚀钝化区,防止输水管道结垢与锈蚀。此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防垢、除垢思路,把地层水或油田污水作为除垢的沉淀剂,通过在地表提前消除混合水中的成垢离子,实现了对各种成垢物的一次性清除,不但防止了油层结垢伤害,而且解决了输水管道结垢与锈蚀问题,同时还可实现油田污水的利用。该法可大大降低采油成本,并适用于任何油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4种Hg2+浓度对细基江蓠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g2+抑制了果孢子附着却促进了四分孢子的附着,但0.0025 mg/L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Hg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0025、0.0050、0.0075、0.0100 mg/L)影响了孢子的正常萌发,使孢子不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刺激了孢子脱落,并且使盘状体的形态发生变异;`Hg2+不同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Hg2+浓度越高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改进重铬酸钾法快速测定水样CODc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硫酸锰代替贵金属硫酸银作催化剂,在H2SO4-H3PO4介质中,重铬酸钾回流法测定水样中CODcr的新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MnSO4浓度为1×10-1mol.L-1;混酸溶液(H2SO4:H3PO4)=5:1(体积比);回流时间10min.并与标准方法进行了对比,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标准法相近,大大节约了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20.
探讨气候变化(降水、降温)与养殖鳜鱼(Siniperca chuastsi)池溏主要水生态因子关系问题。结果表明,降水、降温会引起藻类种群的改变,进而溶氧变化,最终影响鱼的健康,低溶氧是诱发鳜鱼疾病的首要水化因子。所以,气侯变化是生态因子变化继而诱发鳜鱼疾病的催化剂。水中营养盐浓度影响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