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地处于浙江省东南沿海飞云江下游,南、西、北三面有山,东临东海。在早晨或午间近30度上空经常出现“荚状高积云”(Aclent)或“荚状层积云”(Sclent)。荚状云是由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我地荚状云最容易出现在山地背风坡区,且多出现在西南、正西以及西北背约25—35度上空,这种云一出现,约十来分钟左右就消散。出现这类云系时,常  相似文献   

2.
地形云     
《气象科学进展》2021,11(4):封3-封3
地形云(orographic cloud)是指潮湿空气经地形抬升至饱和而形成的山地云.气象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第二版)》收录了该词条并翻译为地形云. 由上坡风形成的云通常为层状云,由山地上升气流引起的多为荚状或波状云,而由热力作用,例如热源抬升或背风面辐和效应,形成的则多为积云.  相似文献   

3.
发展旺盛的Cb云,当云底有灰白色云条或上升气流区有荚状碎云出现时,常伴有冰雹的降落。冰雹是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现象,由于其坚硬不易碎,下降时末速度较大,因此其危害性强,地面观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李如祥  黄世鸿 《气象科学》1996,16(4):362-367
本文利用云内成雨清除模式和云下雨水冲刷清除模式讨论了云内和云下致酸物质的清除、酸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雨不酸化主要是在云内形成、而云底之下雨水对清除酸化过程是不重要的。而对流引起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污染层内致酸物质的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焕斌  王思微 《气象学报》1986,44(3):314-320
超级单体风暴出现与一个独特的垂直环流的形成相关联着,其特点是一支强的云内上升气流与一支紧靠着它的湿下沉气流相伴。在条件不稳定大气中,一支强湿上升气流的形成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一支湿下沉气流的发生则比较复杂。看来在湿下沉气流发展中有二个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一是云体要有一个预发展过程,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对流云体和产生大量的凝结水;二是在云的移向后侧有突发性的干冷空气的平流突入,而不是经常起阻尼作用的湍流和夹卷混合。为了试验这一设想,设计了一个双路一维时变对流云模式,一支描述云和降水发展过程,并供给水凝结物,另一支描述干冷环境气流的中层突入和下沉气流的发展。试验结果表明,这一设想原理上是合适的,说明云和降水发展过程在中尺度垂直环流形成中起重大作用,而且干冷空气突入量,水凝结物供应量,以及凝结物的微结构等影响着下沉气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春季冷锋云系降水个例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常规天气资料,结合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深入研究了2007年5月22~24日一次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锋面云系降水过程和云宏微观结构特征以及降水产生的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冷锋云系降水分布不均匀,锋前中低层有弱的上升气流,云水比含水量较大,雪和霰几乎没有。冷锋过境时,垂直速度迅速增大,中低层有下沉气流,不利于云水形成,出现云水含量几乎没有的干层区,雪水比含水量迅速增加,降水形成应是通过雪和霰的融化过程。处于锋区时,垂直速度和雪比含水量继续增大,降水的形成主要是雪的融化过程。锋后,上升气流迅速减弱,云内雪比含水量减少,降水的形成主要是雪的融化和暖云微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亚洲上空夏季平均环流的结构及其热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运用Boogaard的资料(对国内部分经过补充订正)和用连续方程计算了亚洲地区各层的垂直运动场。另外设计了一个间接计算热源的方法并计算了该地区的大气热源。在此基础上对亚洲地区夏季(7月)平均环流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在30°N以南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下沉主要来自东侧高空气流,也来自南侧的Hadley环流的上升支和高原及大陆上升气流,后两者均在300mb以下。而30°N以北,高原及大陆上升气流除了部分下沉于西太平洋地区外,主要在太平洋中部槽槽后下沉。(2)亚洲夏季(7月)大气热源中心在孟加拉湾北岸,而不在西藏高原的上空。  相似文献   

8.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近年出版的大气对流专著中 [1 ,2 ] ,引入了一个新参数——下沉对流有效位能 DCAPE。现根据有关文献及我们的理解 ,对其加以介绍。1 对流风暴中主下沉气流的分支情况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Knupp[3 ]在关于美国高原地区对流风暴低空下沉气流的综合分析中 ,提出了一个如图 1所示表示主下沉气流分支情况的概念模式。他们将主下沉气流分为以下几类 :发源于行星边界层 (PBL )内的先上升后下沉气流 (a) ;发源于行星边界层以上的先上升后下沉气流 (b) ;发源于中层的下沉气流 (c)。图 1 对流风暴中主下沉气流的分支情况 [3 ]  在降水积云中…  相似文献   

9.
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特征和数值模拟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首先利用多普勒雷达分析了影响广州的超级单体的典型特征。从反射率因子产品中可以观测到指状回波、V型缺口、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截取沿着风暴低层人流方向并通过反射率因子核区的垂直剖面,分析出云内存在两支对峙的上升和下沉气流。随后利用三维对流风暴云模式模拟了此次过程。模拟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为75dBZ,60dBZ回波核区厚度超过了14km,比实际探测值偏大,这是模式本身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衰减的影响,也可能是模式初始扰动偏大和粒子非球形的影响。模式还给出了超级单体强盛时的流场结构:近地层以辐合气流为主,为雷暴出流;其上上升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为辐合风场;但在顶端没有给出携带降雨粒子的出流所产生的云砧。另外,模式较好地模拟了云内垂直运动的演变:开始时,地面辐合形成有组织的上升气流;随后上升运动加大,具有倾斜性,促使单体进一步发展;之后,单体内出现了下沉气流,与上升气流并存,但上升气流占主导地位;风暴强盛时近地层辐散加强;此后,下沉气流逐步控制云体,单体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10.
1.引言经典的飑线模型把飑线看成为与风切变垂直,排列成带状的由对流性上升和下沉气流形成的系统(Ludlam,1963).一般地理解,飑线的演变结果取决于上升气流的倾斜方向.压向垂直风切变的倾斜(逆切变倾斜)上升气流,把降水倾泻到下沉气流区,由于蒸发增强了地表冷空气堆;另一方面,顺切变倾斜的上升气流把雨水直接注入低层流入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测雨、测风雷达和相对垂直气流仪,所获得的冰雹云体重要部位的雷达回波、垂直气流、水平气流和探测器空间轨迹等资料,研究了冰雹云的上升气流、下沉气流及颮锋等雹云气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云电码编报中 ,从云所反应的天气意义考虑 ,将低云族中的雨层云和堡状、荚状层积云均作 CM云。因此 ,Nh云所编报的云量与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低云量”有时是不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 ,不少同志 ,甚至不少台站由于理解错误或受错误习惯影响 ,将 Nh的云量误认为“有低云时编报低云量 ,无低云时编报中云量”,只有在定时观测时出现 Ns、 Sc cast、 Sc lent三种云之一 ,并且当时天空中还存在其它低云时才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理解上的错误。由于实际观测中这种情况出现次数不是很多 ,整个站组往往忽视了这种记录 ,形成整体出错。如 :云量 :1…  相似文献   

13.
78810冰雹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甄长忠 《大气科学》1981,5(4):456-460
本文研究了1978年8月10日发生在甘肃省永登地区的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简称78810冰雹)的特征。根据雷达回波资料,入云探空资料以及地面降雹实况和其它气象资料的分析,这个超级单体是由多块小单体在一个主要单体上并合而成的,它的右侧有一个指状回波。整个指状回波及其根部附近的主体回波都是强降雹区。文中着重描述了超级单体入流缺口处的气流结构。中下层反气旋式旋转、中上层气旋式旋转的上升气流将一部分冰雹粒子带到右侧降落,形成了指状回波。  相似文献   

14.
正荚状云(lenticularis/lenticular cloud)是一类特殊的云种,其形状宛如光滑的透镜或杏仁,通常单独出现,其外轮廓线很清晰,有时会呈现虹彩。气象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第二版)》收录了该词条并翻译为荚状云。商务印书馆2016出版的《综合英汉科技大词典(第2版)》也将其翻译为荚状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高原地区不同经纬度剖面垂直环流场的特征和分布. 配合夏季高原高层强大稳定的反气旋高压带,高原主体地区为整层上升气流区,但ω场有东西两个上升中心,它们是两个对流活动上升中心,两部的中心位于狮泉河和改则之间偏北的地区,东部的位于那曲一带. 本文给出了高原地区三个主要的经向环流圈(南北两侧下沉的小环流圈、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的经度位置和高原地区与西太平洋之间发生遥相关的主要纬度位置,发现在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中,在赤道以南的下沉气流主要来自高原与15°N之间,从高原上升的气流仅在对流层上部(200hPa左右)跨过赤道.从高原西部上升的气流往往从非洲至印度尼西亚一带跨过赤道,而从高原东部及其东侧我国大陆上升的气流往往下沉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经过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订正过的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对1979年7月月平均进行分析,计算了垂直速度、散度、垂直剖面函数和速度势函数等物理量以及上升气流轨迹,给出了夏季高原主体地区环流场的主要特征和详细的高原地区不同经纬度剖面垂直环流场的特征和分布. 配合夏季高原高层强大稳定的反气旋高压带,高原主体地区为整层上升气流区,但ω场有东西两个上升中心,它们是两个对流活动上升中心,两部的中心位于狮泉河和改则之间偏北的地区,东部的位于那曲一带. 本文给出了高原地区三个主要的经向环流圈(南北两侧下沉的小环流圈、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的经度位置和高原地区与西太平洋之间发生遥相关的主要纬度位置,发现在跨赤道的季风环流圈中,在赤道以南的下沉气流主要来自高原与15°N之间,从高原上升的气流仅在对流层上部(200hPa左右)跨过赤道.从高原西部上升的气流往往从非洲至印度尼西亚一带跨过赤道,而从高原东部及其东侧我国大陆上升的气流往往下沉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  相似文献   

17.
AMS词汇     
荚状云(lenticularis/lenticular cloud)是一类特殊的云种,其形状宛如光滑的透镜或杏仁,通常单独出现,其外轮廓线很清晰,有时会呈现虹彩。气象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第二版)》收录了该词条并翻译为荚状云。商务印书馆2016出版的《综合英汉科技大词典(第2版)》也将其翻译为荚状云。  相似文献   

18.
利用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的模拟资料研究了发生在江淮流域梅雨期的2007年7月8日的一次无层状云(NS)线状对流系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NS对流线在热低压和冷高压之间的梅雨锋附近发展起来。之后,梅雨锋南侧低压向东南方移动,受到武当山的地形作用,北侧冷高压南移受到阻挡,高低压之间强迫减弱,系统在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减弱。WRF模式成功地模拟此次过程,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NS线状对流线在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减弱阶段的结构特点。在系统的成熟阶段,前部是向后的入流引导的上升气流,气流在斜升过程中在中层遇到对流后部入流,一部分形成了对流区下层的下沉运动,另一部分上升气流则与中层及高层后向入流一起继续向对流层高层的系统前方运动。通过2009年6月3日弓状回波(BE型)对流内部结构的对比分析,揭示了NS的结构特征以及系统没有或较少产生层状云的原因可能是后部中层以上的后向入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的宏观特征是把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许多特征,如云的外貌、生命史,云内的温度、湿度、含水量和气流分布等。而云中水滴的大小、分布等特征则属于云的微观特征。在云雾研究中一般将云按形状和形成系统分为积状云(或称对流云,简称积云,包括积云、积雨云、卷积云、卷云)和层状云(包括高层云、层云、雨层云和卷层云,高积云和层积云也归于这一类)两大类;或按云中的相态分成冰云、水云和混合云;或按云中的温度分为暖云(高于0℃)和冷云(低于O℃)。这一讲将对积状云和层状云的一些主要宏观特征作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1998-05~1998-08再分析资料,得知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准定常结构和瞬变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月平均西太平洋副高中心为上升气流,逐日资料则表现出下沉气流,下沉气流主要是由西太平洋副高北侧雨带中降水潜热释放效应所致的上升气流在高空下沉产生的。据此认为夏季中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季风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所致的上升气流在西太平洋副高中心区的下沉运动是西太平洋副高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将逐日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