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作者在四川石棉矿广元堡采区发现一种产于含棉蛇纹岩中的深绿色板条状(似粗纤维状)的蛇纹石,经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电镜分析等确定为羟基Povlen型的纤蛇纹石。Povlen型纤蛇纹石由Krstanovlc等根据它的电子显微象为板条状形态特征而命名,并在第三届国际石棉会议上被确认为新的结构类型。它的晶体结构已为E.J.W.Whittaker  相似文献   

2.
我国几种石棉矿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前言石棉 (纤蛇纹石石棉、角闪石石棉等)乃是一类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在我国非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石棉矿产的找矿和开发,扩大其用途,我们在完成“我国蓝石棉矿物及其基本物化性能研究”课题之后,于1981年开始对我国主要石棉矿物的成分、结构及基本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选用样品有:纤蛇纹石(温)石棉7个矿区13件样品;海泡石—坡缕石石棉4个矿(地)区4件样品;水镁石石棉,3个矿区4件样品及叶蜡石石棉1个样品,共计15个矿(地)区22件样品。1985年底提交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温石棉矿床的石棉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高分辩率透射电镜研究,拍摄到清晰的晶格象和电子显微象,发现茫崖型和小八宝型的温石棉纤维的晶格条纹、晶格缺陷及纤维形貌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成棉地质条件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1年9月11日世界贸易中心(WTC)被攻击之后在各学科领域的环境特征研究结果。文中提交的信息被世界贸易中心应急小组在2001年9月18日(热点信息)和2001年9月27日(制图和组成成分结果研究)使用。实验数据由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航空航天局(JPL/NASA)于2001年9月16、18、22、23日在世界贸易中心(WTC)通过机载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的高光谱遥感仪器获得。2001年9月17日和18日晚上,由两人组成的美国地质勘探局小组在世界贸易中心方圆1km之内收集了超过35个位置点的粉尘和空降碎片样品,其中为了避免受9月14日的暴雨影响选择了两个室内样本收集点,另外还收集到了两个有钢梁涂层的世贸残骸样品。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面工作人员在白天进行了实地反射光谱测量,用于现场校准AVIRIS遥感数据。AVIRIS数据的辐射定标和校正工作在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航空航天局(JPL/NASA)完成;表面反射率校准、光谱测图和解译工作在位于丹佛市的美国地质调查局成像光谱实验室完成;灰尘/碎屑和钢梁涂层样品的各种矿物学和化学参数的分析工作,在位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实验室完成,分析中使用了反射光谱法(RS)、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SEM)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等。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世贸中心大楼倒塌释放的粉尘主要有:玻璃纤维、石膏、混凝土、纸张以及其他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混合材料。(2)在实验室用RS、SEM和XRD方法分析发现,在三分之二以上的灰尘和空降碎片样本中只检测到微量的温石棉(小于总重量的1%),而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粉尘样品中还没有检测到角闪石类石棉矿物。(3)对钢梁涂层样品分析发现,在世贸中心碎片中检测到的温石棉(蛇纹石矿物)占涂层材料总体积的比例高达20%,同样在这些钢梁涂层样品中也没有检测到角闪石类石棉矿物。(4)在地面仪器低百分比检测的限制下,AVIRIS矿物图主要是用来检测可能存在的石棉状矿物,图中并没有显示温石棉或闪石类石棉的大范围分布。从图中的孤立像素点或像素群(像素大小约2m×2m)可以看出,世贸中心周围地区的石棉状矿物含量变化范围大,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都有可能。由于AVIRIS数据中的某些光谱吸收强度和温石棉钢梁涂层的光谱相似,因此吸收特征图只显示出了蛇纹石矿物的存在,而不能说明蛇纹石是石棉状的,因为非石棉状蛇纹石矿物在建筑材料中也是非常常见的。AVIRIS矿物图可以显示含石棉量较高的区域和小范围非石棉状矿物的区域,但需要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分析来验证石棉的存在。另外,AVIRIS矿物图只能检测地表矿物,而不能检测地下掩埋的矿物。(5)AVIRIS矿物图中角闪石类矿物是几个孤立像素点,而不是像温石棉那样的像素群。少数几个世贸中心地区的角闪石像素点和整个城市的角闪石像素统计噪声水平相似。AVIRIS吸收特征图只显示了角闪石矿物的存在,而这些在非石棉状建筑材料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所以需要进行现场采样来确认石棉的存在。野外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与矿物图上的蛇纹石温石棉和角闪石矿物是一致的。(6)实验分析和AVIRIS矿物图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尺度的个别样品,还是世贸中心一定方向和距离范围的大空间尺度,粉尘的成分都是多变的。通过对同一样品多次重复进行矿物学和化学物质分析发现,多变性可能是因为粉尘是由不同材料的不均匀混合造成的,这种空间差异是在几十米的大尺度到厘米甚至更小尺度范围下观测到的。AVIRIS矿物图还显示了位于东南偏南的2号大楼倒塌中心的物质铁含量较高,温石棉的分布主要(但并不唯一)呈向西和北方向不连续的放射状,也可能分布在超过世贸大厦遗址四分之三公里的东方向。(7)迄今为止,在粉尘和空降样品中只检测到微量的温石棉,但在有钢梁涂层的世贸中心碎片中温石棉含量达到总体积的20%之多,而且AVIRIS矿物图中温石棉可能存在的区域也表明在局部点可能发现石棉。(8)2001年9月16日收集到的AVIRIS数据显示,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区域有若干热点存在,在核心区就有超过36个不同大小和温度的热点。分析数据发现,这些热点的温度都高于800°F,有些甚至超过了1300°F。截止到9月23日,从飞机上观察到的火灾点大部分已经消除或者减弱。(9)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的灰尘样品有微量石棉的结论与美国环保署(www.epa.gov)进行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说明:①高含量石棉可能存在于钢梁涂层和AVIRIS矿物图中显示的局部区域;②粉尘和钢梁涂层中的石棉只含有温石棉,而不含有角闪石类石棉。根据毒理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矿物学专家近20年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表明,闪石类石棉矿物比温石棉更易致癌(Ross,1999;Skinner等,1988;Van Oss等,1999:McDonald,2001)。但是,这一结论还没有被科学界普遍接受。Nolan等(2001)的文献中对这些问题有最新的深入探讨。(10)利用矿物学特性研究AVIRIS矿物图得出以下结论:温石棉占世贸中心残骸中有钢梁涂层材料总体积的20%之多,这些温石棉可能是在清理过程中作为灰尘无意释放到空气中的;AVIRIS矿物图显示石棉可能出现在粉尘的局部小范围集中区。这些为美国环保署和纽约公共卫生局清理粉尘和世贸中心残骸的工作提供了有用的建议,即在清理时应该采取合适的呼吸保护和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我国四大矿区天然温石棉致大鼠肺部损伤作用及肺组织中HO-1和HSP-70的表达差异。从我国四大天然矿区采集4种天然温石棉,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其粉尘形貌、表面活性基团和化学组分。将90只初断乳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甘肃阿克塞、青海茫崖、四川新康、陕西陕南温石棉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组),用2. 0 mg/m L温石棉粉尘悬液0. 5 m L(1次/月)对大鼠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染毒。于1、6、12个月分批处死大鼠6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蛋白(TP)含量,采用qRT-PCR检测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化合酶1(HO-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O-1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阿克塞、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LDH及各温石棉组AKP和TP在各时间点均比阴性对照组高(P 0. 05),且随染毒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 0. 05)。染毒1月时,各染毒组HO-1、HSP-70 mRNA和HO-1、HSP-70蛋白表达量比阴性对照组高(P 0. 05);染毒6月时,各染毒组比阴性对照组高,阿克塞和陕南温石棉组低于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P 0. 05);染毒12月时,阿克塞和陕南温石棉组高于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P 0. 05),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低于阴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正>纤蛇纹石石棉尾矿又称温石棉尾矿,是温石棉矿在选矿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渣。除了含有少量的短纤维温石棉外,主要由蛇纹石组成,蛇纹石族矿物属1∶1型三八面体层状硅酸盐。它的理想晶体结构可以描述为:每一结构单元层  相似文献   

7.
黄伯钧  闵育顺 《矿物学报》1989,9(3):202-210
四川石棉矿产出四种蛇纹石矿物:纤蛇纹石,Povlen型纤蛇纹石、利蛇纹石和叶蛇纹石。它们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和红外光谱各具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纤蛇纹石以纵纤维脉和横纤维脉形式产出,以斜纤蛇纹石为主,含少量正纤和副纤蛇纹石。纵纤维蛇纹石可能由地壳浅层中的大气热水形成。Povlen型纤蛇纹石是蛇纹石族矿物的一个新变种,其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都不同于其他蛇纹石矿物。  相似文献   

8.
蛇纹石族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国外早已有所研究。近年来,国内也有文章对蛇纹石族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对于纤蛇纹石及与其共生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均未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就中国蛇纹石石棉矿山中常见的纤蛇纹石共生矿物组合的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研究的样品主要来自四个矿区:四川石棉矿、新康石棉矿、陕西大安石棉矿和吉林集安石棉矿。约200多个石棉样品。我们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红外扫描并对所得图谱进行了鉴定和对比。选出了具有代表性共生组合的红外图谱。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我国常  相似文献   

9.
通过FT-IR和XRD对四川新康、陕西陕南、甘肃阿克塞和青海茫崖四大矿区温石棉的物相成分、谱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种温石棉纤维粉尘染毒A549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和探讨了四大矿区温石棉纤维粉尘抑制细胞增殖能力的大小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四大矿区温石棉的主要物相是斜纤蛇纹石,新康温石棉成分比其他3种温石棉的复杂,阿克塞和茫崖温石棉的成分相似;四大矿区的温石棉化学基团基本相同,阿克塞和茫崖温石棉纤维的表面结构较陕南和新康温石棉的完善。4种温石棉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茫崖组凋亡率最大(22. 56±2. 56)%,陕南组凋亡率最小(19. 57±3. 07)%;细胞周期阻滞均以G2/M期阻滞为主,新康、陕南、阿克塞和茫崖组处于G2/M期细胞比例分别增加8. 90%、8. 58%、9. 13%和10. 44%。4种温石棉导致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能力:茫崖新康阿克塞陕南。  相似文献   

10.
叶蜡石常呈致密块状(如我国著名的寿山石)或片状产出;石棉状的叶蜡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1980年5月,我们在广西德保县发现了此种矿物,经矿物学研究和性能试验表明,它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并在某些方面优于温石棉(蛇纹石石棉)和蓝石棉,是一种新的优质石棉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三年来,在对蛇纹石矿物学及矿床研究中,在四川石棉矿发现了波伏稜型(Povlcntype)(即直径>500)羟基纤蛇纹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矿物学工作,并用高分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晶格象。之后,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于四川石棉矿又发现一种波伏稜型纤蛇纹石。本文对两种波伏稜型矿物做了对比研究,尤其是深入研究了波伏稜型羟基纤蛇  相似文献   

12.
万朴 《地球化学》1988,(2):169-173
科马堤岩型温石棉矿床产于太古代绿岩带内。其蛇纹石矿物组合简单,利蛇绞石只出现IT多型。成矿过程中,Al表现出较大活动性,CaO大量带出,MgO/SiO2比率明显变化。Munro温石棉矿床是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在四川石棉矿尖石包采区有一种浅粉红至浅紫色的纤维状矿物,它产在含棉蛇纹岩中的铬尖晶石聚集的裂隙中。经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及照像、红外光谱、差热等多种手段分析,确定为水滑石。与国外报道的资料相比,其成分较纯,结晶较好。通过对加热样品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分析,获得了水滑石的相交特征资料,并阐明了该矿物在矿区产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扭折又称膝折,系指一组面理(层理、劈理、片里)急剧旋转和弯折的构造现象。C.T.Clough(1897)将两条以上扭折面组成的构造带(即扭折带,kinkband)称为应变带。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微(薄)层的均质岩石(如板岩、千枚岩、片岩)中发育有扭折带,它们可以是面理在一定方位上忽剧弯折、破裂面(剪节理)、矿物充填的裂隙,也可以是应变矿物组成的变质带等一种类型所显示。就在显微镜下,同样发现一些矿物(云母、石英、方解石等)晶体呈显出类似的变形纹。不仅如此,大型扭折构造在区域地质测量中也有发现。这样,在构造地质学中,扭折带作为一种形态构造类型就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1984年,笔者在大安石棉矿区实地考察中发现蛇纹石石棉、水镁石石棉和透闪石石棉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境内近期发现了新玉石矿,玉石以白-浅绿色为主,偶见糖色、青色,多呈蜡状-弱油脂光泽。通过对采自该矿玉石样品的镜下观察,配合FTIR及XRD等大型仪器分析,确定其主要为透闪石矿物所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与新疆和田玉基本一致。SEM观测结果揭示,该矿软玉中透闪石矿物主要呈纤维状、柱状和片状变晶结构,晶粒(片)粒度小,结构致密。其中具纤维状交织结构的软玉质地最为细腻,质量较好,与新疆和田玉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茫崖地区目前有两处滑石矿床,为野马滩滑石矿及茫崖石棉伴生滑石矿,两处滑石矿床的赋存地层及成矿类型不同。野马滩滑石矿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组的大理岩段中,主要含矿岩性为白云石大理岩,由于构造多期叠加、热液活动强烈,滑石矿床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属区域变质叠加热液交代型;茫崖石棉矿床中的滑石矿体集中产于岩体中下部的蛇纹岩中,受超基性岩体及控岩构造的控制,成因为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型。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性及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进行对比,了解区内滑石成矿类型,为寻找高品质滑石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越来越多的证据使人们意识到,吸入含石棉的灰尘会使从事与石棉有关的几种职业(如石棉采矿、造船和石棉产品组装)的工人患上几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石棉沉着病,肺癌和mesotheliuma)。为此已经制定了若干规定,以控制工人们在特殊的制造、采矿和其他工作地点与石棉尘埃的接触。比较间接的是控制和管理"天然产生的石棉"(NOA),这一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管理机构、健康机构和居民团体的注意。NOA包括在自然状态下原地找到的被描述为石棉的矿物,例如在基岩或土壤中的这种矿物。NOA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如果含石棉的岩石受到自然侵蚀或人类活动(例如修路、城市开挖、农业、采矿、压碎和碾磨)的影响,就有可能暴露并变成空中尘埃的微小纤维。天然石棉矿床的规模差异很大,从薄的四散的细脉一直到大的矿体。它们的地理分布与地质条件直接有关。石棉产出的地质背景是含镁丰富的主岩,这些岩石受到低压低温的变质作用蚀变而成。已知的容矿主岩包括变质的和已被交代的超基性岩(尤其是蛇纹岩)、一些基性火成岩、变质白云岩和变质的铁建造。石棉形状的角闪石在几种热液蚀变型的碱性火成侵入体中也能作为副矿物存在。石棉形成于可预见和可鉴别的地质环境。这种认识是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使公众健康机构可以执行有情报根据的屏蔽和管理规划。第一步是在区域的或国家规模的尺度上确定和描述已知的(报道过的)石棉矿床。第二步是对容纳已知石棉矿的单位进行填图,以划定可能的其他石棉矿化的范围。这种地质研究使有关机构对遇到石棉的可能性做出规划,而尽量节省在不太可能遇到石棉矿的地区的管理费用。对石棉地质条件的认识可以事先应用于岩石和土壤的挖掘项目,而不管挖掘的规模有多大。这种对石棉管理的科学探索能有助于缓解对挖掘所发现的自然石棉矿床的连续不断地做出反应。因此,通过对很可能含有石棉矿床的地区做填图,规划者可开发出一些控制尘埃的程序,这些程序适用于工人和附近居民最容易暴露于空气携带的石棉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温石棉的种类、结构特点和重要的工业技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6种温石棉变种,其中波伏棱型正温石棉系国内首次发现。文中对我国温石棉主要性能进行的测试和研究,对温石棉的工业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天峨县隔红水河相望。该县已发现金属矿14种、非金属矿6种,其中,硅石、天然水晶、蓝石棉和辉绿岩已进行开采。在蓝石棉矿浸染的石英脉岩中,发现一种灰绿色的石英矿,该矿物不透明至半透明,颜色有灰绿、浅绿和蓝绿色,表面具有绢丝纤维状平行条纹,沿纤维条纹垂直方向切割加工成圆形或椭圆形宝石戒面,在阳光或钨丝灯光照下,反射出一条聚焦耀眼的灰绿色光带,呈现出猫眼效应[1]。该矿物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资源环境测试分析中心和贵州工业大学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矿物物性测试,结果表明为石英猫…  相似文献   

20.
集安石棉矿床,以往一直被认为属白云岩型蛇纹石石棉矿床。但该矿床的成因与国内外这类矿床迥然不同。典型的白云岩型蛇纹石石棉矿床的成因,都毫无例外的与中基性脉岩或酸性侵入体密切相关,受接触变质作用,为中温热液交代形成的石棉矿床。该矿床则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即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蛇纹石和石棉形成时的二氧化硅和结晶水来源于混合热液,氧化镁来自围岩(白云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