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崂山风景区旅游沿线主要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崂山现有的崩塌灾害治理工程大多采用清除、加固、支挡等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但在旅游风景区内的治理效果往往不佳。针对崂山风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的特点,并坚持工程效果的环境协调性原则,在对大平岚危岩体崩塌灾害治理中,应用了柔性防护系统(SNS)进行危岩体边坡治理。该系统良好的治理效果充分体现了工程主体的环境协调性,以及能够在消除隐患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坡面生态环境,维护景观的视觉美感。对于崂山风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来说,SNS系统在大平岚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崩塌治理思路和具有示范性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俞建 《探矿工程》1991,(2):32-34
水电站的水库,铁路、公路、露天矿采场及山城等,由于自然条件及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边坡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有滑坡的危险.因此治理边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工程的寿  相似文献   

3.
系统查阅谷德振先生的生前论著,发现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而且还是我国工程地震研究的开拓者。早在治淮工程开始就注意工程建设中的地震问题,1959年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后,特别关注工程地震问题,提出了工程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科学思路与技术方法,提出了活动断层的新概念,建议把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称为活断层,并提出了从区域构造发展历史出发识别活断层的方法,提出了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库水体荷载与沿断裂带库水下渗引起的强度弱化和孔隙压力共同作用的科学观点等。他把上述观点、思路与方法,成功应用到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治理、葛洲坝工程与丹江口工程坝址勘选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工程水库塌岸与工程治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辉明 《第四纪研究》2003,23(6):648-656
水库塌岸(岸坡再造)是影响三峡水库移民工程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问题.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塌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近期库区塌岸治理工程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论述了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方法.以兴山县高阳镇库岸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岸坡稳定性分析、岸坡再造范围预测、库岸稳定性分区和工程治理方案论证的方法、步骤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横卧于叶县境内干江河上游的燕山水库,是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也是河南省重点工程。水库共占用叶县保安镇土地34000余亩,需搬迁村庄16个,迁移村民14000多人。自200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叶县国土资源局保安国土资源所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6)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使堤防临背差达2~4 m,"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渭河南山支流治理中支流堤防工程、华县南山支流入渭口防御渭河洪水倒灌工程和应急分洪工程三大防护工程进行介绍,提出应坚持防御洪水、控制洪水、利用洪水的防洪、减灾、兴利的综合性治河理念,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效益,实行多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并举,重视和加强非工程措施,深入研究工程体系及上游水库防洪调度规律,充分挖掘潜力,配套建设调度设施,形成长期有效的调度运用机制,确保渭河下游南山支流防洪安全,保障沿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芳 《地下水》2019,(1):224-225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小(2)型水库,水库建成于1967年1月,由于修建时间久远,现阶段水库在运行管理方面问题较多,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针对欧力版水库在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不完善、节水建设滞后、用水效率低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提出应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完善库区水质监测体系和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等措施,保护下游人口和耕地,提高区域水环境、水生态管理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2)
为推进柳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工作进程,针对柳河彰武县段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柳河两岸重要保护目标的防洪安全,应研究防洪工程体系及洪水调度方案,通过对上游的闹德海水库拦蓄削峰、加强柳河县城段堤防保护和沿河两岸的险工控制河势,进一步保护两岸村庄和耕地免受洪水顶冲。以保证河势健康和防洪安全,保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城区河道防洪景观生态治理工程行洪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维 《地下水》2011,33(3):116-117
作为城市河道蓄水景观工程,如何解决蓄水与行洪的矛盾,是蓄水景观工程的难点,一方面要保证汛期洪水、泥沙的安全下泄,另一方面又要蓄水形成景观水面,但一般蓄水景观最佳时段与汛期基本重合,二者矛盾更为突出.武威市杨家坝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河道现状和已建堤防高度,结合上游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综合考虑河道行洪、排沙...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已经成为水库能否长期按要求正常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统计分析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库区巴东县15个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了其工程防治方案,总结了大型涉水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以抗滑桩工程、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为主的技术特点,并根据多次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普遍存在的宏观变形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治理流程、现场调查结果,考虑后期运营时可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兼具时效性和预见性的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综合评价值设定了评价标准,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分级。最后,以巴东县XL01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评价为实例,检验此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对巴东县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大型涉水滑坡工程治理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于焕民 《地下水》2005,27(6):429-432
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漳河上游入河排污口分布、度污水入河量及污染物入河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入河排污口的治理措施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1 绪言精河下天吉水库工程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精河出山口上游500m处,距精河县城27km,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环境保护、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加快恢复艾比湖生态平衡,巩固和扩大该区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库正常高水位701 5m,终期水库总库容3300万m3,调节库容2480万m3,最大坝高94m,坝顶长度337m,附属建筑物主要有导流洞、溢洪道。工程等级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于1997年4月开工。2 基本地质概况坝址区河流呈“S”形展布,为不对称河谷,谷底宽80m,现代河床20~30m,坝顶高程706m,谷顶宽度310m。两…  相似文献   

13.
李平  黄跃飞  李兵 《水科学进展》2018,29(5):677-684
为研究梯级水库漫坝连溃的风险,并探索贝叶斯网络在水库连溃风险分析中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洪水作用下双库连溃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选取四川省大渡河上两相邻梯级水库进行分析,以推求水库漫(溃)坝概率及评估连溃风险。分析过程表明贝叶斯网络方法能直观、简便地分析多风险源共同作用下的水库群连溃风险问题。结果表明,两水库天然洪水漫坝条件概率的数量级均为10-6,洪水引发单库漫坝风险较小;正常蓄水位以上,上游水库溃坝洪水致下游水库漫坝条件概率超0.8,即上游水库溃坝导致水库连溃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14.
徐碧学校滑坡处于沉积碎屑岩与侵入岩接触带上,属中层中型土质滑坡,由工程开挖形成高陡临空面、持续降雨诱发,表现出较明显的牵引式滑坡特征。为消除滑坡隐患,对滑坡进行了勘察、设计及工程治理。滑坡工程治理设计主要依据滑坡特征及破坏模式,结合在建徐碧学校规划设计,滑坡前缘采取抗滑桩支挡措施,中后部采取削方减载形成宽平台,后缘采取放坡+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治理方案,滑坡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福建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频繁暴发泥石流,给当地居民带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了防范泥石流带来的危害,文家沟治理工程采用了"上游水砂分离、中游固底护坡、下游拦挡停淤"的总体思路并完成治理。在治理工程经历了5个雨季的考验之后,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模型以及Bootstrap方法和ELM,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治理工程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生存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治理前生存概率降低至0%时,治理后仍为55.6%;治理后暴发泥石流的最大小时降雨量为治理前的2.571倍,降雨总量为治理前的1.232倍,降雨历时为治理前的5.435倍;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泥石流防范的重要作用。Bootstrap方法以及ELM模型结果表明,在假设没有治理工程情况下,2011~2015年的10次降雨事件暴发泥石流概率为100%,远高于真实情况的30%;且预测的泥石流冲出量远远大于真实的冲出量;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3)
为了改善大伙房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强水库水源地保护,对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实施水土保持林、面源污染防治、保护耕作及封育保护等措施,以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将其建成生态系统向顶极群落正常演替、系统更加稳定、生物多样性增加、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更强大的绿色森林宝库。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4)
后河为洞庭湖水系的支流之一,丰水期水体总磷、氟和氨氮明显超标,严重影响洞庭湖水体质量。该文以贵州省福泉市后河为研究对象,以实际的勘探和试验资料为支撑,分析后河丰水季节污染的成因,基于“清污分流”的治理理念,提出了在污染源上游采用工程截流地下水的工程措施,在污染源和龙井湾大泉之间采取截排水沟及自动提泵站排水的工程截排清洁的地表水体,减小龙井湾大泉的污染水量,达到丰水期污水不外排至后河的效果。隧道截排工程竣工后,进行了隧道截水能力测量与分析,隧道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占比29. 7%。预计治理工程全部实施后,治理工程累计消减洪峰流量占比可达48. 2%。福泉市后河水环境治理,可为同类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3)
库车河是一条山溪性河流,暴雨洪水灾害时有发生,而铜场水库是治理库车河洪水的龙头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功能,水库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监测运行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水库上游流域实时水雨情信息并发出预警。文章对水库现有水雨情遥测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造升级措施。通过实施铜场水库水雨情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建设一套集信息采集、实时水雨情分析预警、调洪计算于一体的先进的水雨情遥测系统,极大提高水文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为库车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孔祥光  姜志群 《水文》1996,(1):60-63
沂沭泗流域“57·7”暴雨洪水及其现状工程的行洪分析孔祥光,姜志群(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1957年7月,沂沭泗流域发生了雨量大、历时长、范围广的连续大暴雨洪水过程。当时南四湖堤防及人湖河道堤防标准低,骆马湖西、北大堤和上游大中型水库尚未修建,全流域...  相似文献   

20.
《山东地质》2008,(5):52-52
为做好2008年“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青岛市崂山国土资源分局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预防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纳入该局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为此,崂山国土资源分局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4个国土资源所和全区16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对促进崂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和非煤矿山矿产资源管理的进一步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