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希斌  周详  郝梓国 《地质通报》2010,29(1):105-114
根据罗布莎铬铁矿工业矿体主要产于蛇绿岩壳-幔边界(即岩石莫霍面)以下的一定层位、一定岩相构造带内及其显示的矿带分布规律,认为当前找矿的首要目标在于牢牢把握矿带这个大方向。鉴于以往找矿勘探主要限于地表和浅部"就矿找矿"的找矿方法,进一步加大矿带中深部中下矿段隐伏矿体的找矿力度乃是当务之急。对各区段提出了不同的找矿任务和靶区选择的意见,并预测该区(包括罗布莎、香卡山和康金拉3个矿区)铬铁矿远景规模有望大大提升现有储量规模的等级。  相似文献   

2.
郭国林  杨经绥  刘晓东  徐向珍  武勇 《岩石学报》2016,32(12):3673-3684
本文对罗布莎三个矿区的铬铁矿进行了详细的原位PGM研究,发现罗布莎各个矿区的铬铁矿中PGM组合和显微结构不同,暗示PGM能够记录铬铁矿形成与演化过程。罗布莎矿区的PGM显微特征显示铬铁矿结晶于高温、低硫逸度的环境中,可能系岩石/熔体反应和结晶分异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康金拉矿区的原位PGM主要为组合型包裹体,有少量产于铬铁矿裂隙之间的贱金属硫化物和合金矿物,为不同来源的熔体混合作用的结果,并暗示铬铁矿成矿后还受到热液流体的改造;香卡山矿区的PGM表明铬铁矿成矿之后遭受到还原性流体的交代作用,铬铁矿中早期结晶出来的硫化物或者铂族矿物被还原改造,形成铁镍矿等次生矿物,保存于铬铁矿粒间或者铬铁矿的裂隙中,这个过程可能与蛇纹石化或者晚期构造流体改造作用有关。罗布莎原位PGM研究表明,PGM矿物贯穿于铬铁矿结晶成矿过程的始终,PGM的矿物及其组合能够记录铬铁矿结晶时母熔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甚至还能反映铬铁矿成矿后所经历的后期构造热液事件。因此,结合单矿物分选和原位调查两种方法,查明铬铁矿中PGM的赋存类型及微观结构,对全面理解铬铁矿的成矿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毅恒  曾乐  邓凡  胡建中 《地学前缘》2018,25(3):138-147
铬铁矿是我国急缺的战略矿产之一,主要来源依靠进口,由于资源储量和生产量有限,供需缺口连年加大。本文在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成果基础上,对全国铬铁矿资源进行潜力预测。通过对我国铬铁矿产分布特征、成矿类型的系统分析,进行了成矿区带划分,划分出4个Ⅰ级成矿域、11个Ⅱ级成矿省和20个Ⅲ级成矿带。综合成矿规律,归纳出预测要素,建立了两种预测评价模型,分别为与超基性岩有关的侵入岩体型铬铁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似层状岩浆型铬铁矿。在充分收集整理各省铬铁矿地质资料基础上,以GIS的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为手段,开展了预测区的圈定与优选,重点筛选出3个预测资源量较大可达到500万t以上的铬铁矿三级预测区,进行了简单的资源评价,探讨铬铁矿资源潜力,提出找矿建议。评价数据显示,全国铬铁矿资源总量7 215.32万t;累计查明铬资源量共计1 565.59万t;预测铬资源量共计5 649.73万t。综合分析铬铁矿研究区已有工作成果和找矿进展,结合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在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甘肃大道尔吉等地区资源潜力巨大,是主要找矿方向,可作为重点找矿部署区。  相似文献   

4.
对老资料再研究,发现商丹对接带中的秦王山基性岩体含磷、稀土、钴等有益组分并可回收。矿石可选性好,选矿试验结果:铁精矿品位TFe 60.10%,回收率52.65%;磷精矿P_2O_5品位37.86%,回收率86.96%。稀土赋存于磷灰石中,钴赋存于含钴黄铁矿中。在地表圈出3个矿化地段,23个含磷钴稀土磁铁矿体。按超贫磁铁矿工业指标,估算地下400m以上,铁(磷)矿石资源量4.24亿吨,REO资源量为4.7万吨,Co资源量6.10万吨。  相似文献   

5.
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特征,有别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经历了两个期次的成矿作用阶段。第一期成矿的分凝-堆积型矿床为高mg、Cr矿石,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为高Al矿石有明显不同。第二期成矿,形成当今开采的工业铬矿床。即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  相似文献   

6.
2007年,河南省灵宝市地矿局将全部固体矿产列入储量动态检测范围,检测矿山42个,占已设采矿权总数的82%。储量动态检测结果表明,全市共消耗金金属储量13.9吨,新增金金属量17.4吨,消耗硫铁矿矿石储量13.5万吨。截至目前,全市保有金金属储量89吨,硫铁矿矿石储量4607万吨,石墨矿石储量756.7万吨。  相似文献   

7.
结合罗布莎铬铁矿区Ⅶ矿群实例,对地下电磁波CT的方法技术、解释推断作了概括,指出地下电磁波CT在铬铁矿区的应用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确定矿体在两孔间的位置、延伸、产状及见矿连通情况,以及发现孔间盲矿体.  相似文献   

8.
罗布莎蛇绿岩体南部边界,呈断层与围岩三叠系接触,宏观上岩体产状不协调。中部香卡山段岩体直接逆冲于三叠系之上,断层面倾向北东。西部罗布莎段和东部康金拉段。围岩三叠系直接逆冲于岩体之上,断层面倾向南西。本文以衬观察取证,阅读前人资料并结合平面和剖面综合分析为出发点,对断层性质和岩体产状不协调从成因上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石中的合金成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中 ,揭示出包含 70~ 80种矿物的一个地幔矿物群 ,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含有多种合金。本文报道了已发现的合金类型和它们的化学成分。这些合金矿物主要通过人工重砂选矿提取的 ,少数合金在矿石光片中可以见到。本文报道的部分合金系有 :Ni(Fe) - C- Cr系 ,W-Cr- Co系 ,Al- Fe- L a系 ,Fe- Si- Ti系 ,Ag- Sn- Si系 ,Ni- Ir- Fe系 ,Fe- Pd- Pt系 ,Fe- Ni- C系。这些碳化物、金属硅以及铁合金等表明它们形成于还原环境 ,然而主岩铬铁矿石则形成于氧化环境 ,认为罗布莎铬铁矿是从玻安质岩浆中结晶的。这样合金矿物可能是外来晶体 ;或者它们形成于地核被后来上升的地幔柱带到浅部 ,包在铬铁矿中 ;或者是滞留在地幔中的成核物质后来被铬铁矿捕获。  相似文献   

10.
正白银厂铜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属祁连山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矿地层为寒武-奥陶纪的一套海底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已发现矿床均产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中,火山机构及NWW向的复式倒转背斜控制着矿床的分布,矿化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等。主要矿石类型有块状黄铜矿、块状铅锌矿、条纹条带状铜铅锌矿、网脉状黄铜矿等。白银铜矿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发现折腰山、火焰山、小铁山、四方山、铜厂沟、四个圈等6个矿床,累计查明铜金属资源量142万吨,铅锌金属资源量224万吨。近年通过深部勘察实现资源量新增。白银厂铜矿的开发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和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露天矿开采早已结束,现已建成白银国家矿山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1.
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叶马铬铁矿产于雅鲁藏布江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拉昂错岩体之中,为富铬型豆荚状铬铁矿.本文主要讨论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根据对拉昂错岩体岩相特征分析、姜叶马铬铁矿区已发现的豆荚状铬铁矿带和矿点的研究、以及与西藏罗布莎和东巧铬铁矿床的对比,总结了矿体分布和赋存规律,指出该地区具有形成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呈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在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过金刚石,但迄今仍有人因为自己所取的小试样中没有分离出金刚石而否定罗布莎等地金刚石的存在。由于金刚石涉及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和蛇绿岩、铬铁矿成因等问题,笔者重新在罗布莎铬铁矿中取样,经过选矿,又在1500kg样品中选出了25粒金刚石和近70种伴生矿物。这就表明西藏金刚石是的确存在的,而且它和蛇绿岩的铬铁矿同是深部成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闫金禹  熊发挥  徐向珍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23,97(11):3802-3824
向着地球深部进军是未来地质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之一,微区则是探寻深部地幔元素迁移和物质循环的关键。分子、原子级矿物的分析研究将在解密深部地幔物理化学条件、物质组成中扮演重要角色。蛇绿岩中豆荚状铬铁矿是微米级矿物的主要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单晶衍射仪、微区衍射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了一系列微米级矿物,为揭示地幔物质组成和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铬铁矿中发现新矿物的矿床包括中国西藏的罗布莎铬铁矿矿床和希腊中部Othrys矿床。其中,罗布莎铬铁矿矿床中发现包括罗布莎矿、林芝矿、那曲矿、藏布矿、雅鲁矿、曲松矿、自然钛、青松矿、巴登珠矿、志琴矿、经绥矿、康金拉矿及文吉矿在内的13种新矿物;Othrys蛇绿岩的Agios Stefanos矿床发现的新矿物有arsenotu? ekite、eliopoulosite、tsikourasite和grammatikopoulosite。这些新矿物以过渡族元素(Fe、Cr、Ni、Mo、V等)、钛的硅化物、碳化物、镍的磷化物等自然元素及金属化合物为主。它们多以矿物发现地或为地学研究做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名字命名。微米级矿物的发现拓展...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超级铬铁矿精矿,为新工艺直接用铬铁矿代替铬铁冶炼合金钢的节能工作中,我们对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中的铂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和回收的途径等进行了一些研究。罗布莎铬铁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境内,属晚期岩浆贯入式矿床,矿体赋存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斜辉辉杆岩夹纯杆岩异离体的超基性岩岩相带的中下部。地质勘探及有关研究表明,在本矿的铬铁矿矿石中伴生有含量较高、储量丰富的铂族元素Os、Ir、Ru、Rh等。全矿区共有大小矿体231个,成弧形矿带分布,自西向东分为Ⅳ、Ⅶ、Ⅲ、Ⅱ、Ⅰ、Ⅴ、Ⅵ七个矿群,其中以Ⅰ、Ⅱ号矿群为主,有93个矿体,位于矿区中东部。Ⅰ、Ⅱ号矿群东西长约900m,南北宽300~500m,铬铁矿矿量具一定规模,占全矿区矿量的65%左右。Ⅰ、Ⅱ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09,(10):47-47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找矿突破工作取得新进展,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基本查明勘探储量5000万吨以上,煤炭勘探今年可望新增资源量10亿吨以上,全省首个大型钒矿提交五氧二钒资源量100万吨以上,《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勘查(2008年度)勘查报告》顺利提交并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6.
藏南罗布莎铬铁矿床铬尖晶石矿物学与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是我国目前研究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地幔橄榄岩相对新鲜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主要工业矿体产于蛇绿岩壳-幔边界(即岩石莫霍面)以下方辉橄榄岩相带一定层位中,主要有块状、浸染状和豆状等矿石类型。罗布莎铬尖晶石成分变化范围大,依据铬尖晶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学研究至少可识别出3个期次铬尖晶石:(1)成矿前期铬尖晶石,主要以熔蚀残斑晶、出溶晶及少量自形晶形式产于方辉橄榄岩中,以富Al2O3为特征,Cr#值变化范围大(17.19~66.30),且大部分小于60,并与Mg#值呈负相关关系,由出溶晶,残斑晶到自形晶铬尖晶石,总体表现向富Cr、Fe的方向演变;(2)成矿主期铬尖晶石,可分为早、晚2个阶段。早阶段铬尖晶石主要以它形晶产于不同类型铬铁矿石中,部分呈自形-半自形晶产于铬铁矿体的纯橄岩外壳中,主要以富铬为特征,矿石中Cr#值变化范围小(70.08~87.03),均大于60,其中块状铬铁矿具有最高的Cr#和Mg#,由纯橄岩外壳中副矿物铬尖晶石向豆状、浸染状矿石以及块状矿石演变过程中,铬尖晶石化学成分总体向更富Cr、富Mg方向演变;晚阶段铬尖晶石:主要以自形-半自形晶产于具堆晶结构的纯橄岩相带中,成份上以更加富而贫Al2O3,且具有最低Mg#(18.79~44.77)值为特征;(3)成矿晚期铬尖晶石,主要以网状集合体产于豆状-网脉状(眼眉状)矿石中,以更贫Al、富Fe为特征,具有最高的Cr#值和低的Mg#值。综合研究表明,罗布莎铬铁矿中的铬主要来自原始地幔岩本身,且主要来自于地幔橄榄岩中2种辉石的不一致熔融和对副矿物铬尖晶石的改造,原始富铬矿物可能来自地幔深部的八面体硅酸盐矿物。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多成因、多种构造背景下成矿特征,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由大洋中脊(MOR)扩张环境向岛弧体系俯冲环境的转变过程,洋内俯冲带之上(SSZ)的弧间盆地环境是形成冶金级豆荚状铬铁矿的最为有利构造环境。研究提出了罗布莎铬铁矿的"三阶段"成矿模式,即,经历了大洋中脊预富集阶段,俯冲带之上主成矿阶段及之后的构造抬升改造阶段。纯橄岩与方辉橄榄岩接触带之下的方辉橄榄岩相带是寻找较大规模铬铁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7.
龚德奎 《江苏地质》2014,38(1):106-109
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Eski爧ehir)铬铁矿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中西部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是典型的阿尔卑斯型铬铁矿。该地区是土耳其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区。通过对该铬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总结了土耳其阿尔卑斯型铬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铬铁矿产于以辉橄岩、方辉橄榄岩为主要岩相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矿体大多呈豆荚状、囊状、脉状、透镜体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和稠密浸染状,主要矿石矿物为镁铬铁矿、铁镁铬铁矿,矿石品位富,铬铁比高,为富矿矿石。  相似文献   

18.
最近提交的“福建省大型隐伏铜矿床预测”研究成果表明,上杭紫金山铜矿田铜远景储量达364.34万吨,在该矿田继续寻找隐伏铜矿床大有潜力。该成果估算上杭成矿远景区铜资源量为505.77万吨,其中紫金山矿田达364.34万吨,并求得C D级储量104.81万吨。指出在矿田中继续寻找潜火山中低温热液硫酸盐型铜矿和斑岩型隐伏铜矿仍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19.
<正>新矿物藏布矿(Zangboite)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村)矿山,位于拉萨市东南大约200km,经纬度:29°5'N,92°5'E。产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罗布莎蛇绿岩块体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呈包体含于铬铁矿矿石中,并与其它类  相似文献   

20.
西藏蛇绿岩地幔中的主要自然金属矿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蛇绿岩块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中 ,揭示出一个由 70~ 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 ,包括自然金属、合金、硫 (砷 )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等。这些矿物呈包裹体或脉石产于铬铁矿石中 ,经人工重砂分析 ,自然元素矿物有自然硅、自然铁、自然锌、自然铅、自然铝、自然铬、自然锡、自然镍、自然钨、自然钛、自然锇、自然铱、自然钌、自然钯、石墨、金刚石、自然金和自然银等。文中选择一些自然元素矿物 ,探索这些地幔矿物特点以及蛇绿岩和铬铁矿的形成机制。根据共生矿物群以及罗布莎地幔橄榄岩为新鲜的未蛇纹石化的岩石 ,认为罗布莎自然元素矿物与蛇纹石化作用无关。它们可能是在地核形成时期滞留于地幔中的成核物质 ,抑或是核幔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 ,后来被铬铁矿矿浆捕获 ,并同铬铁矿一起由地幔柱作用和板块作用侵位于浅部并仰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