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伟建 《矿床地质》1987,6(1):79-87
本文将铀矿床赋存的构造形态划分为层控、断控和体控三种模式。层控模式包括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层状铀矿床、顺层发育的后生带状铀矿床和与不整合面有关的铀矿床;断控模式包括各种产于断裂带(层间断层除外)的铀矿床;体控模式的铀矿床则分为与侵入体构造和火山机构有关的两种情况。所有模式均具有三个特性,即模式保存的完整性,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和模式形成的复合性。铀矿床的构造模式特征对矿床评价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述华东南中新生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祖伊  黄世杰 《铀矿地质》1990,6(6):349-358
在华东南产出大量中新生代热液型铀矿床,其主要地质特征与世界上众所周知的元古代不整合型铀矿床十分相似。作者描述了这些热液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其地质背景及可能的成矿机制,并认为,这类铀矿床可命名为中新生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3.
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岩相与铀矿床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赣火山岩分布广泛并且产有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赣杭构造带发育有五十一个火山岩型铀矿床)。通过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与其相对应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即潜火山相对应于次火山岩型铀矿床、火山通道相对应于火山角砾岩筒型铀矿床、火山侵出相及火山喷发相之喷溢亚相对应于火山熔岩型铀矿床、火山喷发相之爆发亚相对应于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喷发沉积相对应于沉积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说明火山岩相与铀矿类型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研究火山岩相与其相对应的铀矿床对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浙赣中生代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的描述,划分出与其相应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即潜火山相对应于次火山岩铀矿床、火山通道相对应于火山角砾岩筒型铀矿床、火山侵出相及火山喷发相之喷溢亚相对应于火山熔岩型铀矿床、火山喷发相之爆发亚相对应于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喷发沉积相对应于沉积火山碎屑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俄罗斯原子能部的数据库资源,对非中央集权经济国家和中央集权经济国家的铀资源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矿产资源可定义为可靠资源(RAR)和估算的附加资源(EAR)两部分。根据地质背景的不同,将铀矿床划分为8种类型。在中央集权经济国家内,尽管存在着寻找与前寒武系相关的铀矿床的潜力,但几乎没有这样的铀矿床;而该类型铀矿床在非中央集权经济国家中所占比例却较大。中央集权经济国家中与古生界有关的铀矿床占世界铀资源量的11%;在这些国家内,铀矿床数量最多的是脉型铀矿床,而资源量最大的是砂岩型和碱交代岩型铀矿床。研究表明,对于寻找大型铀矿床来说,最具潜力的地区当数大型的地向斜盆地、裂谷盆地和古老地台上的构造-岩浆活化区。  相似文献   

6.
店头铀矿床是产于中侏罗统直罗组下岩性段顶部褪色蚀变带与灰色砂岩过渡部位的砂岩型铀矿,矿化严格受褪色蚀变带与灰色岩石界线的控制,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并出现一套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同时发现少量硒铅矿。铀成矿年龄为98~110Ma1,41.8±9.3Ma,51.0±5.8Ma。通过对店头铀矿床与东胜铀矿床主要特征研究,店头铀矿床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和铀矿化特征与东胜铀矿床较为相似,两个矿床可以对比。但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店头铀矿床岩石成岩程度较高,东胜铀矿床则较低;店头铀矿床油气显示以中质油为主,而东胜铀矿床以天然气为主。店头铀矿床同东胜铀矿床主要形成于盆地由成盆坳陷向隆升剥蚀转变的过程中(K1末—N2),铀成矿作用由早期渗入层间氧化或层间—潜水氧化作用为主导,转变为晚期深部渗出的含油、气低温热液与地表渗入含氧含铀水相互作用改造、叠加富集铀成矿作用。第三纪晚期之后不再有新的铀矿物生成,主要存在逸散油、气的还原保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南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断陷红盆发育,在空间和时间上与热液型铀矿床关系密切,尤其是花岗岩体外带上覆盆地型铀矿床。文章通过综合分析断陷红盆中铀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探讨了该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流水地貌与铀矿床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盛富 《铀矿地质》2003,19(4):232-236,219
渗入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现代河流附近,并与深大河谷关系密切。本文从追溯铀矿床的主要含矿砂体的物源、探讨河流对铀矿床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论证流水地貌的控矿作用,即流水地貌不仅为铀矿床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控制层间氧化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型铀矿床与中、新生代盆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旁侧往往有中、新生代盆地分布,笔者通过对其中两个较典型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铀矿床与中、新生代盆地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联系,进而总结这类铀矿床的基本特点和利用这些特点作为找矿标志寻找新矿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本文在论述了区城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白岗岩型铀矿床,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铀矿床之一,与纳米比亚罗辛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成矿背景和特征。笔者以该铀矿床中的黑云母矿物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床中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黑云母等蚀变矿物开展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黑云母对成岩成矿的意义。1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  相似文献   

13.
扬子陆块区东南缘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重要矿集区,其中沉积一外生改造型和沉积一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床均分布在断陷红盆边缘或附近。通过红盆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边缘断裂的沟通效应和控矿机制,旨在强调红盆在找矿实践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流体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典型砂岩型铀矿床实例分析,本文阐述了砂岩型铀矿床的分类特征及其与盆地流体演化的关系,以及盆地流体演化史分析在砂岩型铀矿床找矿中的重要性,同时对铀在流体中活化、迁移、沉淀机制及砂岩型铀矿床流体作用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特殊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具有诸多与国内外砂岩型铀矿床不同的地质现象,文章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与国内外砂岩型铀矿床的对比分析,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经历了预富集阶段、古层间氧化作用阶段和油气后生还原作用阶段而形成的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油气活动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提供铀源和还原剂的双重作用,在矿床形成后的后生还原作用对岩石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断裂构造对矿床的空间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属砂岩型铀矿床新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寻找大型、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70年代以来,国外通过地质找矿、成矿模式研究、物化探新方法的应用先后发现了一批超大型铀矿床。深入开展与寻找超大型铀矿床有关的地质研究,已引起国际地学界的高度重视。争取在我国发现更多的大型超大型铀矿床是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分析了世界超大型铀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我国寻找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7.
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铀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和探索大型,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时空性是建筑此类矿床的关键。作者在立体剖析国内我一些典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如中国的邹家山,460富大铀矿床,俄罗斯斯特烈措夫,蒙古多尔诺特超大型铀矿床,澳大利亚林匹克坝Cu-U-Au-REE超大型矿床)后综合得出:①大型,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与大地构造单元这渡带具空间一致性;②,大型,超大型陆相火  相似文献   

18.
丹凤地区是我国伟晶岩型铀矿床的重要产区,光石沟铀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铀矿床之一,大毛沟岩株与光石沟铀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成因联系。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定年方法测定了大毛沟岩株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代表大毛沟岩株形成年龄的锆石谐和曲线加权平均值年龄为418.3±8.8 Ma,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当,说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该岩株的形成时间相当。同时,残留锆石中1980.5±19.47 Ma年龄的发现,说明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的物源可能与中下地壳秦岭群有关;E颗粒内核465Ma的年龄则可能代表灰池子岩体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表明大毛沟岩株与灰池子岩体的形成年龄之间存在约30 Ma的时差。  相似文献   

19.
伟晶岩型铀矿床由于其易规模化和便于开采的特点成为非常重要的铀矿床类型。该矿床类型在我国以商-丹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经过近几年的铀矿勘测,在豫西柳树湾地区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铀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勘测以及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豫西柳树湾矿体的形态为脉状或透镜状;赋矿层段由于强烈的钾化作用而表现出肉红色,具发育烟灰色石英以及矿物颗粒明显增大等特征;主量元素显示研究区整体具有富Si、K和Al过饱和以及低氧逸度等特征,含矿伟晶岩段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呈现右倾型、强烈Eu亏损的特征,且∑REE、δEu、Th、Ti、V、Zn、Pb等特征元素含量与U关系密切。通过对研究区与光石沟铀矿床和小花岔铀矿床进行对比显示,发现这3个地区在矿体形态、矿物组成和岩石学特征方面极为相似,但在副矿物类型上柳树湾地区出现铀钍石;柳树湾与小花岔铀矿床的SiO2含量与U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但光石沟铀矿床呈现负向相关关系;柳树湾与小花岔铀矿床非含矿层段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均呈现平滑特征,但光石沟铀矿床呈右倾特征。由于小花岔铀矿床形成的时间最早,且光石沟与小花岔铀矿床更靠构造中心,使其在时间尺度、岩浆侵入和构造作用的联合控制下造成了柳树湾、小花岔和光石沟赋矿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波希米亚北部地区脉状铀矿床的分布规律,研究了脉状铀矿床的基本特征,得出了铀矿床发育程度与地质构造强度成正消长,对于每个具体矿床,首先取决于控矿区域断裂的深度、“开启”的强度、厚度和饱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