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植物的水分平衡过程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认为植物的水分平衡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蒸散是土壤、水面和植物组织的液态水变为水汽并与大气相混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确定农作物生产潜力以及自然界植物分布的能量交换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的蒸散观测,对于灌溉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农田灌溉事业的开发,水稻水分平衡的  相似文献   

3.
对干草原羊草群落的水分平衡及水分利用进行了探讨 ,结果为 :1 羊草群落水分亏缺主要出现在雨季前 ,全年水分亏缺 5 7mm ;2 土壤含水量通常在 6、7月份较差 ,植物易受到干旱胁迫 ;3 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前期高后期低。在水分充足时 ,水分利用效率受植物生长节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降水截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资源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水分来源,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降水不仅影响自然植物物种分布,也影响植物生产力。由于未考虑植物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在水资源评估和农田水分平衡研究中往往高估降水作用,因此,讨论降水截留在水文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中均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介绍降水截留的观测方法,包括间接测量法中各分量测定方法、直接测量法详细过程及应用各种方法需注意的问题;系统回顾有关森林和农作物对降水截留的研究成果;探讨在植物对降水截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截留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截留测定结果差异显著,没有完善的方法导致测定结果准确性不足,植物种植密度不同导致截留差异,降水强度不同导致截留差异,风速、植物形态结构、叶片表面特性等因素也会影响降水截留的大小。降水过程中植物叶面蒸发问题、降雪的截留问题、风的影响、研究尺度、研究方法以及综合模拟模型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估算自然蒸发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 《气象》1977,3(6):26-26
自然蒸发是地球表面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返回到大气中去的水分,平均约占年降水量的75%。由此可见,研究自然蒸发对于了解水分平衡、作物生理需水状况以及农田排灌等问题,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决定自然蒸发量的因素,不仅有降水、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而且还有下垫面性质,如地形、植被、土壤性质等,所以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分盈亏量及旱涝客观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姜爱军  董晓敏 《气象》1992,18(10):28-32
从农田水分平衡原理出发,建立了适合江苏省的农田水分平衡方程。得出一种较为实用、时空尺度适当、分作物类别的确定农田旱涝的客观定量指标。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农田的水分供需情况,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利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陆面水分的凝结现象及收支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强  王胜  问晓梅  南玉合  曾剑 《气象学报》2012,70(1):128-135
中国黄土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理区域,其陆面水分过程比较特殊。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的陇中黄土高原定西陆面过程综合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陆面水分凝结现象及其出现频率与局地微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露水(霜)量及其出现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受降水和天气阴、晴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降水、露水、雾水和土壤吸附水对陆面水分的贡献率,讨论了涡动相关法、蒸渗计和蒸发皿观测的陆面蒸发量的差别及其与陆面水分来源的年平衡关系,给出了半干旱区陆面水分平衡的日循环特征。发现露水对风速、大气湿度、近地层温度梯度的依赖很强,一般在风速为1.5 m/s、相对湿度大于80%和逆温强度为0.25℃的情况下露水(霜)量最大;刚降水后的晴天露水量比较大;实际蒸散量与蒸发力的差距十分明显,陆面水分平衡特征表现为一个"呼吸"过程。  相似文献   

8.
最大蒸发量的计算、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力 《气象学报》1982,40(2):219-228
本文利用潘曼(Penman)公式E_0=(ΔH rE_a)/(Δ r),计算了宁夏各地自然蒸发量E_r值,分析了E_r的时空分布特征;以E_r/r的比值(干燥指数)作为划分宁夏农业气候区域的指标,并根据E_r=L_iE_0的关系式,订正了宁夏地区春、夏、秋各季的转换系数K_i值;以计算出的农作物各生育期内自由水面蒸发量E_0值和实测田间蒸发量′fc的比例系数(′fc/E_0),作为土壤-植物-近地表层这个系统的水份状况的重要指标,鉴定出了宁夏灌区小麦、水稻、小糜子等主要作物生育期的蒸发系数j_t值和耗水量。用水分平衡方程式,求出了作物灌溉量和生育末期土壤水分储水量,为研究宁夏农业气候区划及建立农作物水分平衡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为例,利用该省1952—2010年森林火灾(简称林火,下同)次数资料和全省气象站资料,分析该省林火次数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水分平衡法和统计回归方法建立林火次数气候影响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水分平衡模型建立林火指数时间变化序列。结果表明,林火次数与降水、相对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水分平衡模型的气候影响评价效果优于统计回归模型;近62 a来吉林省林火指数和次数均呈增加趋势,表明气候变化有利于林火发生;2000年之后进入春、秋季林火多发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气中平均水汽含量与水分平衡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陆渝蓉  高国栋 《气象学报》1984,42(3):301-310
本文利用我国1960—1969年整编的100余个台站高空资料及200多个气象站地面资料(除降水量站),根据大气中水分平衡方程,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全年和各月的降水量、蒸发量、大气水汽含量及其变化量、地气间水分交换量和大气水汽输送量的时空分布,提供了我国大气中水分平衡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邱传涛  罗克勇 《高原气象》1990,9(2):190-193
Ⅰ.引言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灌溉农业区,水资源十分宝贵。研究该地区水分平衡,无论对天气气候的形成,还是对水资源的工农业潜力的估算都有重要意义。蒸发是水分平衡方程的重要分量,而实际蒸发(蒸腾)量是与  相似文献   

12.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次根据试验资料就水稻作物的缺水敏感系数进行研究计算, 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分平衡的桑斯维特估算法是研究地表水分资源问题的著名气候学方法之一。尽管人们对这一方法有各种批评意见,但因它所需的输入数据仅限于一些最易获得的常用气候数据,故至今仍为人们经常采用。为了计算水分平衡各分量,桑斯维特等设计了几组查算表。其中重要的一组是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水分平衡的角度 ,探讨生态变化原因及如何增加土壤含水量、阻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 ,使已退化的地区逐步恢复原有生态平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进一步确证了桑斯维特和马瑟采用的累积可能水耗(Acc WL)与土壤持水量(ST)的相互推算公式,并且提出一组递推公式。通过递推~迭代过程,完全可以摆脱原文冗长繁多表格的限制,从而使桑斯维特的水分平衡计算方法能够公式化和电算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区域气候预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基于从气候场长期演变提取预测信息的观点 ,从热力学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出发 ,导出了描写地表气温、降水和高度的模式方程组 ,着重考虑了非绝热加热作用和水汽运动形成降水。进一步构造成一个预测区域气候的自忆模式 ,它不同于当今普遍使用的数值嵌套模式。初步计算表明 ,该模式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为短期区域气候预测提供了一个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记忆模式试报我国汛期降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大气运动是一种不可逆过程的观点,引进了记忆过去时次资料的记忆函数。进一步阐明了大气运动的自记忆概念,导出了大气运动的自记忆性方程。基于自记忆原理,从大气热力学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一个用于短期降水预报的数学模式。对6-8月我国汛期降水预测作了12年的回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的预测评分比目前的月预报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个长期降水预报的热力学模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首先从大气水分平衡方程和地气系统热平衡方程出发,导出了描写降水和地温、气温相互联系的方程,然后根据土壤热传导方程,得到地温的预报方程,由此建立了一个长期降水预报模式。另外还对方程中与气候平均状态有关的参数的量级,根据实际资料进行了估算,对模式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为长期降水数值预报提出了一个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蒸发和蒸散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水面、陆面蒸发和作物地段的蒸散,不仅涉及气象学和气候学,而且与地球物理学的其它学科,如陆地水文、海洋和地质等密切相关。这些学科都从不同角度对蒸发、蒸散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蒸发是水分平衡、热量平衡方程中的主要项,同时蒸发过程的机制,又联系到空气近地面层中乱流交换的特征及规律,因而蒸发  相似文献   

20.
施其仁 《气象》1994,20(7):9-13
分析了淮河上游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和暴雨区的水分平衡。结果说明,暴雨区除有大量水汽净通量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分来自云的净输送,尤其是大暴雨中心附近,积雨云团的净通量决定降水量的大小。因此,分析云的移动和变化是暴雨预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