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指南所涉及的地球科学的范围,包括地理学、土壤学、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地学。 近三十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代表是以“活动论”为特征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引起了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当前,国际岩石圈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全球地球科学断面计划、大陆深钻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地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进展》1989,4(1):2-11
本指南所涉及的地球科学的范围,包括地理学和土壤学,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地学。 近三十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的代表是以“活动论”为特征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引起了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性变化。当前,国际岩石圈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全球地球科学断面计划、大陆深钻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地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其目的在于改善预测全球变化的能力。这些都是八十年代下半期和九十年代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发展的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计划(GLOB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预计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就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主体,在地球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控制地球表面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作用,因而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LOICZ)、全球海洋真光层研究(GOEZS)、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ISLR)和全球海洋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6~29日,由"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其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联合组织的"压力下的星球——迈向解决方案的新知识”(Planet Under Pressure2012:NewKnowledge To-wards Solutions)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一门新的综合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道一 《地质论评》1989,35(6):574-577
80年代初期,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SCU)提出筹组90年代新的国际科学规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该计划主要研究全球变化。世界各地科技组织都在积极筹备和提出计划方案。美国和加拿大是这一计划的主要发起国家,并在国内从组织上、经济上积极推行和实施这一计划。最近,美国的科学家正式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并对它作了较系统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化中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气相互作用是全球变化中最活跃的部分,研究海气之间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其主要内容。具体介绍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中国地圈生物圈计划”应该优先研究的课题项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生才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153-1156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分别侧重研究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领域主要的国际性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1986年9月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了制定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来,经过计划特别委员会二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1988年10月(ICSU)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咨询委员会上讨论通过了IGBP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9.
Turn.  BL Skole  D 《地学前缘》1997,4(1):26-33
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以着重提高替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包括三大部分: (1)EOS科学研究计划; (2)EOS数据信息系统(EOSDIS); (3)EOS观测(平台、仪器)系统。 一、EOS科学研究计划 科学研究是EOS的基础,这一工作早已在进行,由NASA及其它美国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的地球科学研究是其前奏。在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 GCRP)及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共同支持下,在美国本土EOS科学研究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简介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下属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组成了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4个小组,并提出了各自的研究大纲:①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的相互作用;②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的相互作用;③古代和现代的各种地质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或动力学)的认识,以着重提高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对“全球变化”的预研究 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组织进行“全球变化研究”。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各自的全球变化国家委员会,近20多个国际学术团体成立全球变化研究小组,积极开展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使世界面临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巨大压力,如何建设一个富裕、健康、安全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引起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也是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热点,更是地球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近20年来,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家广泛投入了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相似文献   

15.
据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研究计划"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计划研究表明:与过去的3亿年相比,目前全球海洋的酸化速度正在加快。该成果的论文《海洋酸化的地理编录》发表在《科学》201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6.
1986年9月,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决定实施一项新的跨学科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叫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研究”(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agramme——Astrdy of Globle Change”,简称IGBP)。1987年元月,ICSU执行委员会任命了一个特别季员会负责IGBP的组织,协调工作。早在1983年,就组成了以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四个小组,并提出了各自的大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综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变化研究是80年代兴起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迄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其目的是研究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即研究造成这些全球环境问题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当今日益显见的变化的意义,从而提出措施以减缓或适应全球变化的结果。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计划(HDP或HDGECP)组成。本文浓缩介绍了这三个计划及其核心计划的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期限、预期成果等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海洋通量研究海洋通量(OceanFlux)是80年代中期提出筹划、90年代实施的国际海洋科学前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1990~2000)是为此而设置的研究计划,为全球变化研究项目“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全球变化研究的背景与科学依据,具体阐述了我国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编制原则、中心科学问题,近期与远期目标,说明了计划应该包括的观测、地质记录、过程研究、模式和数值模拟等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开展研究的组织、经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是当前地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活动之一,其核心项目“古全球变化”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的全球变化问题。而PANASH计划是当前PAGES活动的焦点。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三个PEP大断面,建立气候变化的序列和相位关系。文章对PANASH及其三个PEP项目的主要科学目标和科学问题进行介绍,并对它们共同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