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盐城市射阳港对虾养殖公司继1990年试养82亩(1亩=666.6 m~2)两茬对虾获成功后又于1991年养殖了441亩两茬对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217.1 kg亩盈利823.59元,比该公司单茬养虾亩盈利提高401.83元。  相似文献   

2.
对虾池立体混养贝类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祖祥 《海洋科学》1991,15(4):8-10
浙江省普陀区于1985年开始进行对虾池立体混养贝类试验。其面积为52亩(1亩=666.6m_2,后同),1986年面积增加到830亩。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混养虾池对虾每亩可增产10kg,12cm规格对虾产量提高5~8%。每亩还能增收其他副产值400~600元。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科技兴海”示范县——赣榆县近日传出喜讯:该县无性对虾养殖获得成功。经专家测定发现,五个养殖点的150亩无性对虾经过100多天的喂养,个个健壮体大,平均体长15.3厘米,最高单产达214公斤,大大超出普通对虾的产量。专家们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盛赞赣榆为沿海对虾养殖探索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9月上旬,在江苏省水产局受农业部技术推广总站委托组织的“全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江苏宋庄示范区”验收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受挫的养虾业复兴有望。 江苏省赣榆县宋庄乡是全国闻名的对虾养殖乡。该乡对虾养殖场500亩虾塘被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确定为“全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对虾,是中国对虾的简称,是我国福建以北各省市养殖的主要品种。1959年我国人工孵育虾苗成功,使对虾人工饲养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辽宁省濒临黄渤两海,海岸线长2000多公里,滩涂面积辽阔,适于筑池养虾的滩面约有100多万亩。如何  相似文献   

6.
文登市为探索在中国对虾病毒病流行情况下的对虾适养品种,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虾池资源,实现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不断加大名特优养殖品种的引进力度,于今年6月底从台湾空运体长为0.7厘米~1.0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600余万尾,在1200亩养殖池试养获得成  相似文献   

7.
1986年,地处沿海的宋庄乡,在8000亩滩涂上仅用250多名养虾能手担负养殖对虾的任务,就夺得年总产几百吨的最新水平;多余的千余铝养虾能手出县、出省承包近两万亩滩涂,生产对虾产量也很高。而本乡的18000亩粮田,仅投入不足40%的劳力,就创年总产1656.3万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平均单产创413.3公斤的最高纪录,位于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养虾生产中存在着虾池“老化”,沿岸水域受到污染,养虾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有害生物泛滥等问题,给对虾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1 改善虾池环境,稳步发展对虾养殖 据有关资料介绍,100亩(1亩=666.7m)的池内养虾5000kg,人工饵料以虾体重的5%计算,每天有  相似文献   

9.
海洋二所科技人员首次在肖山进行的斑节对虾海水淡养示范项目已取得成功。到8月下旬,该示范基地海水淡养的20亩斑节对虾已长到11厘米~15厘米,估计每亩可产活虾75公斤以上,这与今年舟山等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大面积病害、经济损失严重的情况形成了明显对照。  相似文献   

10.
沿黄低洼盐碱地对虾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研究了沿黄低洼盐碱地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南美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结果表明:沿黄低洼盐碱地养殖用水经适当的岛子调节,可明显提高2种对虾虾苗的存活率;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半精养池塘2种对虾养殖平均产量为163.5lkg/亩,平均投入产出比为220%;精养池塘分剐为395kg/亩、244%,而且南美蓝对虾的成活率、产值、纯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比南美白对虾的要高。提出在沿黄低洼盐碱地推广抗病力强的南美蓝对虾健康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将中国对虾移植至原本没有自然分布的象山港,首先需要了解放流海域的生态环境,掌握一整套生产性放流技术。这是研究移植放流虾群在新海域环境中栖息、摄食、移动、洄游、繁殖等方面的适应与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对虾配合饵料中以1‰~2.5‰的比例添加“对虾克毒王”药物,在整个养成期投喂含“对虾克毒王”的药饵,从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在福建漳浦、广东深圳、山东莱州、文登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和示范区外的大连庄河市、天津汉沽区、山东日照市等养虾点进行大面积药物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试验,收效显著,能完全控制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可使养殖期延长1~2个月,并可促进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幼虾的生长试验,研究对虾生存和生长与水环境 K+,Ca2+,Mg2+,Na+/K+ 及 M/D(离子系数)的相关性,为内陆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 10.32~38.50 mmol/L,盐度 1.02~3.34,pH 8.5~9.5 的试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 0.01),体重特定生长率(SGRW)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率和 SGRW 值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存在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其简单相关系数都受到其他因子组合的负效应影响.存活率与 K+,Ca2+,Mg2+ 质量浓度和 Na+/K+ 及 M/D 的相关性不显著;SGRW 值与 Ca2+,Mg2+ 质量浓度和 Na+/K+ 及 M/D 显著相关,与 K+ 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很小(P>0.05).投施 KCl,CaCl2 及 MgCl2,可以改善内陆碱水水域 K+,Ca2+,Mg2+,Na+/K+ 及 M/D 的组成结构,有利于对虾生存与生长.  相似文献   

14.
李宏宇  陈波 《海洋科学》1987,11(5):48-49
为了探讨网箱养虾的可行性,研究网箱养虾技术,1986年我们在普陀县六橫岛进行了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的网箱养殖试验,并在1只9m~2的网箱里养成对虾45.2kg。即5.0222kg/m~2。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养成规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把对虾养到多大的规格出售才最为合适?这是养虾业所关注的问题。迄今未见对此问题的报道。作者通过对有关数据统计、分析和比较,认为把对虾养至12cm和14cm最为适宜。 一、计算的依据 1.中国对虾生长的数学模型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生长数学模型是这项研究的基础,依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有关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特点、配方、营养要素、加工工艺,以及投喂方法,可供对虾养殖生产单位加工饵料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口服免疫型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8  
于1992年8-9月在山东乳山县海阳所镇虾场,使用复合口服免疫药物防治中国对虾病害,在现场观察对虾的发病情况,生长及增重速度;在实验室测定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研究,对虾服用“口服免疫型”药具有明显的抗病防病能力及促生长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对虾配合饲料中镉含量超标的现象以及现行标准中对虾配合饲料的镉限量要求严格而又缺乏相应研究数据支持的现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uanname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氯化镉和乌贼内脏粉作为相应的无机镉、有机镉来源进行养殖对比实验,对对虾体内的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饲料进入对虾体内的镉主要蓄积在内脏中,同等浓度的有机镉和无机镉饲料,在对虾体内前者的残留量要小于后者.同时通过养殖试验数据推算得到目前我国对虾配合饲料中镉应以总镉形式限制≤3.0 mg/kg,这一限量要求是适合于当前水产养殖生产的,也能够保障对虾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次氯酸钙和二氯异氰尿酸钠两种代表性含氯消毒药物,为含氯消毒剂应用于细菌性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表明:有效氯在海水中的丧失随温度上升、pH值下降而加速。常见对虾病原菌对有效氯非常敏感,有机物增加、pH值上升使杀菌率下降。两种药物对实验中国对虾的48h半致死浓度为2.74~2.88mg/L有效氯。长期施以高于安全浓度的药物对实验虾之存活率、增长率等指标无不良影响,施药组发病率远远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亲虾越冬系统的外蓄水池、预热池水、虾池水、亲虾用饵料、虾体及其病患作细菌分析,发现从外蓄水至虾体这五个环节存有细菌等微生物富集过程。稳定的环境、过多的营养、残饵、污物、病虾等是亲虾池细菌富集的要因;不健康亲虾富集并扩散病原微生物。对虾病病因、种类、亲虾成活率等的分析,发现至少31%的疾病与细菌等微生物有关。亲虾成活率与环境微生物一些参数,如几丁质降解菌含量、C/H%和V/H%间有很好的负相关。结果表明,监测亲虾越冬期各类细菌消涨势态,防治病害等是提高亲虾质量数量乃至育苗成功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