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低盐度地下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研究了用低盐度地下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可行性和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向地下卤水中添加适量的K^ ,调节Na^ /K^ 比值,能明显提高仔虾的成活率;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获得低盐度地下餐水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高产高效,其中精养池平均成活率,平均产量和投入产出分别比半精养提高25.23%,148g/m^2和0.4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在沿黄低洼盐碱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微生态制剂对盐碱地养殖水环境有明显的净化作用,能有效降低水环境中的氨氮、化学耗氧量和碱度,提高对虾的养殖产量。其中施加BZT活性水质净化剂实验组对虾养殖存活率、纯利润和产出投入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5%,84.9%和57.5%。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又称万氏对虾 ,主要分布于美洲太平洋沿岸 ,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我国大陆地区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养殖 ,因其肉质鲜美 ,具有耐粗饲、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 ,适于人工高密度养殖 ,并且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因此近几年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在半精养、精养系统中 ,虾饵———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 ,占到生产成本的50%以上 ,为使对虾养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迫切需要营养全面而价格低廉的饵料。本文仅就近年来关于P.vannamei对微量营养素需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为高质量饵料的研…  相似文献   

4.
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民杰 《台湾海峡》2002,21(2):224-227
于2001年进行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生长速度,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存活率,饵料系数和抗病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斑节对虾,适合于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啸尘 《海洋科学》2003,27(10):79-80
探讨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22℃范围内。南美白对虾能够适应逐渐降温和逐渐升温,存活率分别达100%和97.92%。降温后。10℃充氧密封24h,对其生存无影响,存活率100%。此后逐渐升温至22℃,并在22-23℃中暂养3d,对虾存活率95%。  相似文献   

6.
几种优良养殖对虾杂合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黎中宝  吴仲庆 《海洋科学》2002,26(12):45-4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养殖群体杂合体缺乏及过量。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Est-2(F=0.705),Aat-2(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Adh-3(F=-1.000),Sdh-2(F=-1.000),Mdh-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日本对虾在Est-1(F=0.258),Sod-1(F=0.467)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斑节对虾在Est-1(F=0.254),Sdh-3(F=1.000)两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新对虾在Aat-1(F=1.000)位点上存在杂合子缺乏,在Est-1(F=-0.158),Sod-1(F=-1.000),Me-4(-F=1.000)三个位点上存在杂合子过量。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从而降低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巴西是世界上引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非常成功的国家。目前,该国的南美白对虾商业性育苗生产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1995年4月,作者受巴西SIBRA集团的邀请,前往该集团位于巴西东北部Pernambuco州的虾苗生产实验室(Labora-torio)和位于PIAUI州的对虾养殖场进行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方面的合作研究。两年来,作者广泛调查了解了巴西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虾苗生产情况。1 虾种资源巴西地处大西洋西岸,沿海自然分布的虾种约有十多种。现已开发养殖的当地虾种有4种,即小褐对虾(P.subtilis)、南方白对虾(P.schmitti)、…  相似文献   

8.
养殖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南琼山患红体病的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肝胰脏和肌肉中分离出2株细菌,经纯化培养后的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2株菌均为引起对虾红体病的细菌性病原菌;根据对这2株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检测结果,确定这2株菌分别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氮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7种抗生素对抑制这2种致病菌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北美和中南美洲普遍饲养的一种对虾,它不但具有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易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江苏省大丰市等地区的养殖试验表明,该对虾与中国对虾同池混养,在中国对虾陆续染病死亡的同时,该对虾却健壮活泼、生长旺盛,是值得我国大力推广的对虾养殖新品种。由于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我国无天然资源,因此,采取全人工育苗技术解决该虾苗种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表明,该种雌虾在日常蓄养条件下性腺不会成熟,在驯养条件下其成熟也无规律(Yono,1990)。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有南美白对虾池养雌虾促熟措施方面的报道。为此,我们在1995年工作基础上,于1996年3-5月,对池养南美白对虾雌虾进行了摘除眼柄、强化营养、控制光照等促熟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种之一,与中国对虾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繁殖季节长,可以周年进行苗种生产;2.离水存活时间长,可进行活虾贸易;3.抗病、抗逆能力强,可进行高密度养殖;4.营养要求低,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5~30%即可满足正常生长的要求(中国对虾要求45%以上);5.含肉量大,加工出肉率高达65%以上(中国对虾为60%以下)。但是,南美白对虾雌虾不具纳精荚,其人工繁殖是对虾属中难度最大的虾种之一。为了给我国海水养殖业增加一个新的养殖品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早在1988年就将…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水团与水文结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根据2011年春季(4月)夏季(8月)两个航次调查的CTD温盐资料,获得观测期间黄、东海主要水团特征:(1)夏季黄海冷水团10℃等温线在黄海海域中部30m以深,影响范围西至122°E南至34°N,最低温度为6.2℃,比气候态平均冷水团温度低约2℃;(2)夏季冲淡水以长江口为中心,呈半圆形向外扩展,并无明显NE转向,30.00等盐线在32°N断面上东至124°E,南至29.5°N,扩展范围与往年相比偏西1°左右,而在SE方向较往年有明显延伸扩展。水文结构特征为:(1)春季,温跃层主要在南黄海中部以西,跃层强度仅为0.10—0.40℃/m;密跃层主要在长江口以东,跃层强度0.20—0.30kg/m4;(2)夏季,温跃层强度最高值在长江口东北,跃层强度达到2.41℃/m,上界深度5.5m,厚度2.5m;黄海温跃层强度普遍强于东海,主要是冷水团区域表底显著的温度差异造成;密跃层强度高值区在33°N断面西侧海区,强度达到1.38kg/m4,上界深度5.5m,厚度约为1.5m;沿长江冲淡水舌轴方向的密跃层强度为0.30—0.60kg/m4,自西向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北部潮间带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64-1976年在黄河河口区选取的两条潮滩断面水准测量和底质粒度分析资料,并对样品用激光粒度仪进行分析,探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滩对黄河口南迁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开敞程度较高的断面,潮间带狭窄,水边线附近形成贝壳担,从高潮位到低潮位粒径变细、分选性变差,表现出波浪作用特征;在开敞程度较低的断面,潮间带较宽,由高潮位向中潮位沉积物逐渐变粗,再向下粒径基本不变,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分选变好,潮流作用较为显著。此外,两断面下部均形成了波浪侵蚀陡坎。这些特征说明黄河改道后,这晨岩滩波浪作用加强,其侵蚀效应已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山东针对滨洲沿海滩涂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效益低的问题,研究了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本文主要从池塘选择、地质、水质指标、苗种培育、养成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入手,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滩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文蛤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山东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利用开辟一条行走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两种含沙量(8.28千克/米~3和31.56千克/米~3)的模拟黄河水进行了在不同频率(3.2—20千赫)下的声衰减测量。结果表明:声衰减系数与频率之间基本上成线性关系,其斜率与含沙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治理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对黄河三角洲实施大规模开发。随着黄河上中游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进入河口地区的水沙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防洪、防潮、水资源利用、滩涂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建议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是利用海捕日本对虾,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在室内水泥池内采用模仿自然条件,在不损害其生理机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其性腺成熟所需要的生理生态条件的方法,即在自然水温下,采用弱光(在501X以内),雌雄比1:1,池底铺砂(铺砂面积占全面积的1/2,厚度为10~20cm)以及投喂新鲜牡蛎等进行人工越冬促熟。本试验,越冬的水温最低为14.2℃;比重为1.0215~1.0240;pH为8.0~8.5;亲虾越冬池为15m×2m×1m。其结果:越冬亲虾的存活率为85%;成熟率为74%;亲虾的产卵量为15×144~30×104粒;受精率为95%以上;孵化率为90%~95%。试验表明,不采用切除眼柄的方法,同样可达到日本对虾性腺成熟的目的;个体较大(20cm以上),其成熟率和存活率都较高,产卵量亦较多,因此应选用个体大的对虾进行越冬促熟,效果较好。本试验进行了日本对虾生产性育苗,其育苗工艺与其它虾种大同小异。育苗时,幼体的饵料应多样化;当变态进入Z2时,就兼投少量的刚孵出的卤虫幼体,能提高幼体的存活率。采用本方法进行越冬促熟,操作和管理方便,易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盐田卤水池塘养殖卤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8年和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盐场利用盐田卤水池进行了卤虫池塘养殖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微藻培养试验、卤虫群体生长能力试验和间捕法养殖卤虫试验。通过试验在6个投饵池塘获得的鲜活卤虫产量为423.5—551.0公斤/亩(平均491.6公斤/亩),在4个不投饵池塘获得的产量为240.5—299.5公斤/亩(平均272.3公斤/亩)。本文报告了以上三个试验的内容和结果,并对卤虫养殖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属于过度开发的河流.长期以来。重视经济社会效益,而较为轻视环境和生态效益;上世纪80~90年代,下游出现连年断流及"二级悬河"两个突出问题。过量引黄,引黄总水量大大超过母亲河的承受能力,生产用水与社会用水大量挤占冲沙用水及生态用水,是上述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保持河流永续利用,根本对策是在全流域建设高效、节水、防污型社会。节制社会经济用水;变粗放灌溉为科学灌溉;工业广用循环水;城市绿化及冲洗采用中水。制止对水质的污染。我们认为恢复黄河生态良性维持应包括三方面的指标:(1)下游排洪主槽通过调水调沙逐步恢复到6000m~3/s的过洪能力;(2)河水污染程度应稀释和降解到至少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3)保证湿地及河、海、空中生物的良性生长环境。只要全流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经过10~20年的努力,上述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