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波变换在气象卫星云图压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翔  王新 《应用气象学报》2010,21(4):423-432
该文分析了卫星云图和自然图像在小波系数分布上的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气象卫星云图压缩方案。方案选择对卫星云图压缩效果较好的、具有双正交性的Odegard 9/7滤波器组对卫星云图进行五级小波分解和重构;根据卫星云图小波分解系数相似性强、低频分量能量更为集中、分量系数层次衰减性明显的特点,使用改进后的零树编码算法对小波系数进行编码运算;最后,采用高效的自适应算术编码对输出数据流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该方法对卫星云图的压缩效果要优于经典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在失真允许情况下,对红外云图的最大压缩比可达40:1,水汽云图达60:1,可见光云图达35:1。  相似文献   

2.
驻马店地区气象局研制的气象卫星云图远程传输显示系统,经对卫星云图的压缩、显示,可使远程用户共享卫星云图资源。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数字遥感云图数据量庞大 ,信道传输和存储均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对其进行数据压缩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可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卫星云图作为资料保存 ,必然要求压缩是无损的 ,许多气象业务也不希望在压缩过程中有任何信息丢失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完全可逆的信息保持型编码。然而 ,从信息论中的率失真理论可知 ,信息保持型编码的压缩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压缩与还原过程是在通用计算机上用软件实现的 ,对处理速度也会有一定要求 ,进一步限制了算法的复杂度。因此 ,卫星云图数据的高效无损压缩 ,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有一定难度。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4.
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故障检修4例赵承旭(吉林省装备处,长春130062)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是一种极轨、静止卫星兼容的气象卫星遥感接收机,它能接收美国的泰罗森NOAA极轨卫星、中国的风云一号极轨卫星的气象数字信号,又能接收日本的GMS...  相似文献   

5.
黄元勋 《气象》1980,6(1):22-23
目前我国卫星云图的接收、显示都是在各个地面接收站上进行的。这类接收站配备有从天线、接收机到传真机的成套地面接收设备。本文介绍利用电话线传输接收机收到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低分辨率图象信号,使其在一定距离之外,多点同时不失真地显示和记录云图资料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利用电话线传输低分辨率云图时,地面接收站上只要给接收机加一个补偿放大器,各用户只需一台118传真机作为终端设备即可。  相似文献   

6.
Fy2c云图处理接收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两部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程序;气象卫星云图处理应用系统。接收程序负责从卫星上下载云图,并能做云图的简单浏览。而云图接收处理应用系统不光能浏览5个通道的云图,还能够生成例如降水分布等扩充产品,此外还能够在云图上叠加micaps数据图。利用该系统结合天气图可以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7.
在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中,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外层空间监测地球风云变幻的卫星,那就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以在太空拍摄地表的地貌、云图、水汽等照片,经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便可对未来天气的变化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张小星  刘榴娣 《气象》1991,17(2):18-22
本文研究了气象卫星云图的灰度分布、信息熵、冗余度、二维傅里叶谱、一维及二维自相关函数以及卫星云图在差分域中的一些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卫星云图的一维自相关函数不满足负指数单调下降的规律,不能用一阶平稳马尔科夫过程描述;云图的灰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频谱主要集中在空间频率较低的区域,差分图象的相关性明显减弱,但仍具有一定的冗余度,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差分图象进行压缩编码而不丢失图象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2012年3—12月FY-2E气象卫星云图出现4次明显的白色亮带异常状况,分析4个红外通道白色亮带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机理。根据异常白色亮带出现的时间、亮带区域内的内容及亮带过后数据序列的特点,确定是月球出现在卫星视场外左侧临近区域引起的异常情况。以FY-2E气象卫星观测模式分析月球干扰云图的机理和过程,月球通过直流恢复导致云图中出现白色亮带,基于FY-2E气象卫星工作参数定量计算月球干扰云图的准确时间,确认在2012年3月—2013年1月FY-2E气象卫星共有12次受到月球干扰,而业务系统仅发现4次。根据异常数据分析干扰时间的计算精度,确认卫星的电子学随机误差和月球天平动是引起计算精度的重要原因。重新发现的异常云图显示了对月球干扰现象分析的合理性以及对干扰事件过程的计算准确性,有助于数据用户对FY-2E气象卫星云图的准确认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12日—19日在武汉召开了“全国气象卫星接收和分析应用经验交流会”。本期刊登了“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一文外,还选登了几篇交流会上介绍的经验,供夏季预报时参考。“全国气象卫星云图会议论文集”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者  相似文献   

11.
气象卫星云图的分形编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Jacquin基本的自动分形图像编码方法与方块编码(BTC)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一种新的图像编码方法,并针对气象卫星云图的特征,设计卫星云图的数据压缩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重建云图质量的前提下,与基本的自动分形图像编码方法相比,编码时间和压缩比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ree techniques, line run coding, quadtree DF (Depth-First) representation and H coding for compressing classified satellite cloud images with no distor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se three codings, the first two were invented by other persons and the third one, by ourselves. As a result,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ir compression rates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se image compression technique to satellite data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data looks promising.  相似文献   

13.
风云三号 (FY-3) 极轨气象卫星数据传输系统需通过广域网链路,将海量卫星观测数据从卫星接收站快速传送到资料处理中心。该文研究广域网加速技术,解决广域网链路中传输气象卫星海量观测数据延迟高、带宽利用低等难题。文中针对FY-3气象卫星观测数据传输量大、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分别分析了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和协议优化3种不同加速技术对卫星数据的传输优化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象卫星数据的广域网传输加速架构。该架构结合3种不同加速技术设计了TCP代理模块、数据段索引模块和HS-TCP传输模块以及相应算法分别实现了数据压缩与缓存和协议优化等功能。通过测试和实际运行表明:在该加速架构下卫星数据广域网传输速率提高了50%~243%。  相似文献   

14.
极轨气象卫星自动地标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实现了一种极轨气象卫星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地标导航能够纠正由于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首先根据当前轨道遥感卫星图像中海洋、陆地、河流等地物特征能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利用全球模板,建立地标库,然后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计算地标偏移量,从而获得姿态偏差,之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姿态偏差对遥感卫星图像重新导航,获得地理定位结果。利用FY-1D扫描辐射计的遥感数据对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可以有效纠正由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达到像素级的定位精度。该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地标导航方法需要丰富的遥感卫星历史资料的限制,拓展传统地标导航方法的适应范围。该方法已在我国2008年5月发射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号上得到应用,并将在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4号上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5.
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用硬件完成放大、增强、注释、合成和网格地图叠加等,同时还能从传真机得到图象硬拷贝。此方法已在GMS卫星展宽云图接收和处理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CloudSat卫星及其在天气和云观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2006年4月28日成功发射的第1颗以对云层特性进行全球主动遥感测量CloudSat卫星的观测仪器、工作参数、运行方式、数据产品及“A—Train”卫星群等基本概况。CloudSat卫星主要有效载荷是94GHz(3mm波)云雷达,它可以“切开”云层,获得许多有关云的最新气象数据,主要数据产品包括了云的宏观物理参量和微观物理参量。介绍了CloudSat卫星已获得的典型天气和云的初期观测结果:从首次观测的云三维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极洲上空风暴云的垂直剖面结构特征;从首张获得降雪云的垂直剖面图像可以得到降雪云层的发展状态以及结构特点;使用CloudSat统计数据可分析全球水凝物的分布特征。将TRMM卫星上的测雨雷达与CloudSat卫星上的云雷达联合观测研究,可以获得从薄云到浓厚云及降水的精细垂直结构特征。通过下载的CloudSat观测资料,对我国典型台风和层状云系等两类不同天气条件下云的宏微观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以看到台风眼区附近云系的垂直结构随台风发展不同阶段的演变;从层状云系的垂直剖面可以清楚地发现云层的内部分层结构及不同相态的垂直分布特征等。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MCC云图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伍星赞  纪英惠 《气象》1996,22(4):32-36
利用伪彩色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对1994年6月中旬造成华南地区特大洪涝的5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活动规律、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其在该地区不断衍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得出它们的云图特征和成因。  相似文献   

19.
气象卫星云图统计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小星  刘榴娣 《气象》1991,17(2):18-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