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国外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0年日本研制出单管旋喷注浆法(CCP法)后,相继又研制出二重管(JSG)、三重管旋喷注浆法(CJP)和SSS-MAN多管注浆法.这三种方法自80年代以来,已在我国推广使用.但是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城市应用时返出的泥浆排放是一个问题,日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日本高压喷射注浆已向大直径、多方位喷射方向发展.本文将介绍国外最近研制的几种高压喷射注浆工法.  相似文献   

2.
韦漠  尹欣  余兴中 《探矿工程》2006,33(7):39-40
广西苍梧县城区防洪堤防渗墙遇较厚的砂卵石层,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注浆工艺,钻孔采用潜孔锤、硬质合金与金刚石回转钻进相结合,取得良好的防渗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抚顺石油一厂办公楼挖孔桩底高压旋喷注浆地基加固工程实践,介绍了采用单管法、三重管法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地基施工工艺及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顺川  金爱兵  高永涛 《岩土力学》2007,28(7):1353-1358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岩土工程施工方法,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在简要分析袖阀管注浆原理及注浆机制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岩土颗粒流程序,从微观上模拟了单孔条件下不同注浆压力对土体改性效果的影响,认为随注浆压力的提高,土体出现显著的压密效应,拉应力增加且范围扩大,并产生劈裂注浆效应,尤其是注浆孔周围土体,空间置换率较大;同时模拟了多孔状态下浆液扩散、土体压密及劈裂效应产生的过程,认为对于土体改性存在一合理的注浆压力,浆液挤压土体并在土体中产生劈裂缝,在多孔之间贯通、交叉,形成网状浆脉,土体得到整体改性。模拟结果与现场注浆试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土体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奉节库岸崩坡积物旋喷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压泥浆泵将纯水泥浆以高速喷射流切割周围松散岩土体,使水泥浆与岩土体搅拌混合,达到改良岩土体性质提高其强度的目的。试验表明,通过高压旋喷注浆对崩积体地层进行改性技术试验后,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旋喷固结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99MPa,远远高于岩土体强度;旋喷固结体具有稳定的加固效果并有较好的耐久、耐侵蚀性能。声波测试显示灌浆孔周围动弹模量有明显提高。微观分析表明,加固体的抗崩解性能强,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但旋喷固结体抗剪性能较差,微孔隙还比较发育,设计时应扬长避短,可考虑在浆液中添加适量的补强、抗蚀成分(石膏等),以进一步提高桩的抗剪强度和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高压旋喷注浆能适用于三峡库区内松散堆积层工程地质性质改良,主要用于增加地基强度、增加土的摩擦力及固着力、防止洪水冲刷、降低土的含水量和防渗帷幕等工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云南省丽江飞机场场道软土地基处理中,首次采用了三重管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处理后的质量为优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工程概况丽江机场1992年开始兴建。场道为南北向,两端均为填方区,南端填方厚度达9.00~14.00mm。1994年6月...  相似文献   

7.
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丰  沈水龙  谢永利 《岩土力学》2016,37(4):1083-1088
水平旋喷桩施工期间,大量高压流体注入土层,引起土层内部产生较大的膨胀作用,致使周围一定区域的土体发生变形。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土体变形可以归结为压力膨胀和体积膨胀共同作用的问题。依托单根水平旋喷桩施工的现场实例,建立了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数值模型。将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简化为圆孔的膨胀问题,可以统筹考虑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的影响。首先需要确定注浆压力的影响半径和注浆流量引起的体积膨胀比,然后可以通过数值模型计算膨胀引起的土体变形。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表明,当注浆压力影响半径为成桩半径的6倍时,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姜全兵 《探矿工程》2007,34(1):30-32
通过介绍三重管高压旋喷灌浆工艺在金盘水库坝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从工程质量和孔内安全角度,强调了在大深度高喷工程中应用三重管旋喷灌浆工艺对施工设备及灌浆管具选型的重要性,并从钻孔和灌浆两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于常规高喷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三重管旋喷灌浆工艺在大深度高喷工程中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桩在真实受力状态下的抗滑特性,开展了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桩和群桩加固滑坡的足尺模型试验,以及重力注浆微型单桩加固滑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注浆能够劈裂桩周土体,在滑动带形成树根状的胶结体,显著地改善滑坡土体的力学性能,增强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减小桩体的弯曲变形,致使滑动带土体抗剪强度增加了152.5%;较重力注浆微型桩,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群桩加固滑坡的水平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37.8%、71.2%;极限状态条件下,高压注浆钢花管群桩中后排桩承受的水平推力和弯矩最大,前排桩次之,中间桩最小,从坡体后缘向前缘弯矩最大位置处桩身混凝土由挤压破坏转变为张拉破坏。  相似文献   

10.
张浩  施成华  彭立敏  雷明锋 《岩土力学》2020,41(4):1313-1322
针对常规注浆施工中串浆、跑浆严重,对地层加固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模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开始在隧道超前注浆施工中得到应用,但目前模袋注浆压力的确定多以经验为主。考虑模袋在注浆过程中始终保持柱形扩张,同时在周围被挤密土体中形成一个由弹性区和塑性区组成的应力影响区。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在周围土体的塑性影响区内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得到了表征模袋注浆过程中浆体初始半径R0、浆体现时半径Ru和土体塑性区半径Rp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此可以解出模袋注浆压力P的理论计算公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模袋注浆压力值受土体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初始应力的影响显著。将所得的模袋注浆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人民会堂站的模袋袖阀管注浆工程中,由浆体扩张半径Ru随注浆压力P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当浆液对周围土体的挤密效果最佳时,模袋注浆压力 ,浆体最终扩张半径R' = 20 cm。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模袋注浆膨胀构造的止浆岩盘成功实现了对浆液扩散的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域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某岩溶矿山电耙机基座塌陷形成条件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  赵恰 《中国岩溶》2013,32(4):433-436
某电耙机基座位于南方某岩溶矿山,地基由粉质黏土、卵石及壶天群灰岩组成。2009年6月发生塌陷,平面上塌陷坑长约3 m,短约2 m,造成电耙机大部被埋入溶洞内,严重威胁到周边尾砂堆场及水泥罐的安全。调查分析及土洞塌陷过程模拟表明,该电耙机基座塌陷主要由于壶天群灰岩溶蚀裂隙发育强烈,地下水位在岩土界面附近上下波动,以及日常生产中电耙机基础旁长期受冲水综合作用,致使基岩面上的土层颗粒被潜蚀带出进而形成土洞坍塌。针对以往塌陷治理多以回填为主,复塌比较频繁,本电耙机基座塌陷采用孔内旋喷造浆注浆方法处理,即先根据孔深的不同向水泥浆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速凝剂,然后将添加速凝剂的水泥浆液快速送入孔内,并利用高压和高转速切割周边土层,使得单纯的水泥浆成为水泥黏土浆液,在高压下浆液劈裂土层,从而达到快速封堵溶洞口和加固土层的目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快速地封堵基岩面溶蚀裂隙或溶洞口并加固土层,消除塌陷的基本条件,而且工艺成熟,成本远小于注浆加固,适合在岩溶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建军  殷琨  刘大金 《世界地质》2005,24(4):388-391
为提高水泥土强度,通过对影响深层搅拌桩水泥土强度(水泥掺入比、水泥土养护龄期、水泥强度等级、土体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外掺剂以及施工工艺等)诸因素进行探讨,对各参数的取值进行优化。当水泥土的掺入比在7%~15%,养护龄期90d,加入外掺剂,且施工采用复搅法和喷搅法时,水泥土强度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Knowledge on the stresses in shotcrete tunnel shell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to assess their safety against severe cracking or failure. Estimation of these stresses from 3D op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requires shotcrete material models, which may preferentially consider variations in the water–cement and aggregate–cement ratios. Therefore, we employ two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s within a continuum micromechanics framework: the first one relates to cement paste (with a spherical material phase representing cement clinker grains, needle-shaped hydrate phases with isotropically distributed spatial orientations, a spherical water phase, and a spherical air phase; all being in mutual contact), and the second one relates to shotcrete (with phases representing cement paste and aggregates, whereby aggregate inclusions are embedded into a matrix made up by cement paste). Elasticity homogenization follows self-consistent schemes (at the cement paste level) and Mori–Tanaka estimates (at the shotcrete level), and stress peaks in the hydrates related to quasi-brittle material failure are estimated by second-order phase averages derived from the RVE-related elastic energy. The latter permits upscaling from the hydrate strength to the shotcrete streng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resonant frequency tests, ultrasonics tests, adiabatic tests,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nanoindentation tests suggest that shotcrete elasticity and strength can be reasonably predicted from mixture- and hydration-independent elastic properties of aggregates, clinker, hydrates, water, and air, and from strength properties of hydrates. At the structural level, the micromechanics model, when combined with 3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predicts that a decrease of the water–cement ratio increases the safety of the shotcrete tunnel shell.  相似文献   

15.
许多重要的软土工程譬如基坑、路基工程在破坏后需要快速修复,磷酸镁水泥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现代建设的要求,但不同地区软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同,而有机质的含量对固化土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研究磷酸镁水泥加固不同有机质含量软土的加固规律,本文通过向烘干后的软土中添加腐殖酸,人为制备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样,并取相同条件下PO水泥加固软土作对比,通过相关力学试验得到以下规律:两种水泥在加固不同含量有机质软土的过程中,加固效果都会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磷酸镁水泥在快速修复和凝结方面明显优于PO水泥,但磷酸镁水泥中长期加固有机质软土的效果却不及PO水泥。同时利用SEM试验对得到的规律进行了解释并分析其微结构演化特征。该研究成果独到地分析了有机质含量变化对磷酸镁水泥加固效果的影响,证明了磷酸镁水泥可以应用于软土的抢修工程建设中,对加固软土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超细水泥含量对水泥固化软土的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在普通水泥中加入不同掺量的超细水泥组成复合水泥固化剂用以固化软土。具体研究不同超细水泥掺量、不同初始含水率、及不同养护围压条件下,复合水泥固化剂对固化软土早期抗压强度及刚度的影响。采用自制K0围压养护装置(施加不同轴向压力的方式)、无侧限抗压强度仪(UCS)、X射线衍射仪(XRD)、电镜扫描仪(SEM)和低场核磁共振孔隙测试仪(NMR)等试验手段获取复合水泥固化软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刚度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揭示其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轴向压力作用下,随着超细水泥掺量的增加,固化软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提高,其中复合固化剂中的活性颗粒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大量胶凝产物用以黏聚土颗粒和填充孔隙,惰性颗粒用于填充土颗粒间的孔隙;(2)随着含水率的提高,固化软土中孔相对发育,从而使固化软土结构致密性减弱,抗压强度降低;(3)在K0围压养护7d时,固化软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轴向压力的提高而增加,表明养护围压对软土颗粒的压缩作用能提高固化软土的密实性,同时围压对固化软土产生有效应力,与水化产物共同促进固化软土形成密实的土骨架,进而使其在7d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基于试验结果,建立轴向压力、含水率和超细水泥掺量等多因素的固化软土强度预测公式,并提出复合水泥固化软土结构模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size of the sand particle, thickness of the interface layer and ratios of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n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a mortar is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a weak or soft interface layer in the mortar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if the modulus of the interface layer approaches to that of the cement paste and the modulus of the sand particle (or aggregate) is 4–10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f the cement paste, the concrete will possess a much higher strength and thus has a better property.  相似文献   

19.
土体腐殖酸组分对水泥土强度影响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工程实践发现水泥固化软土受土体腐殖酸成分的影响。当前,土体腐殖酸组分对水泥土固化影响已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在实际工程采样对水泥加固土腐殖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对比试验分析,以研究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地域水泥固化土腐殖酸组分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红外光谱(IR)试验表现在水泥环境中胡敏酸组分的羧基量增多,水泥土阳离子交换量(CEC)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在5%、10%、20%水泥掺入比之水泥土中,由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证实,富里酸组分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效果较强。水泥土腐殖酸组分可与水泥产物Ca2+、AI3+反应,在水泥土环境生成钙、铝键等复合体,它们可能影响水泥水解水化反应,削减水泥所能达到的固化效果。 关键词:腐殖酸组分;红外光谱(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阳离子交换量(CEC);水泥土。  相似文献   

20.
水泥土强度试验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土中掺入不同量的水泥,以不同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制成的水泥土试块在不同的养护条件下、不同的龄期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试验。分别讨论了掺入比(水泥和湿土的质量比)、水灰比及养护条件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