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方法及业务化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对西安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择了表征大气扩散能力的地面、高空气象直接、间接因子,把地面天气形势分为12种形势,在分冬、夏半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个形势下SO2、NO2、PM10的72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12年吉林省高空温度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高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和平流层温度的季节变化、垂直分布以及年较差的垂直分布均呈反向变化;1961-2012年期间,年平均温度均呈对流层低层温度显著升高,平流层低层温度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对流层中下层和平流层上层的年平均温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着反相变化。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空气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2年全年的SO2、NO2、PM10的逐日平均浓度资料和武汉市观象台地面四个时次、高空两个时次的观测资料及2002年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武汉市空气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天气气候学和动力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的主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SO2;冬季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最高,其次为秋季,夏季最低,冬季各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最好。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过程、地面冷空气从河西走廊南下影响武汉地区时,在一定的高空系统配合下会对武汉市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SO2浓度的分布及其可能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舵  王淑民  桑修诚 《气象》2000,26(4):29-32
根据乌鲁木齐市 1994~ 1997年 SO2 浓度和气象监测资料 ,分析了 SO2 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并对各监测点 SO2 污染等级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7年第11号和2011年第09号两次直接北上型台风在吉林省过境时产生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次台风在影响吉林省前,高空均有一自内蒙古中部至辽宁西部的西风槽存在,对北上台风起引导作用;强降水落区出现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侧,高空急流右后方,垂直螺旋度大值区内;高、低空急流强度及相互配置是造成两次北上台风在吉林省登陆后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动力条件和冷空气配合是台风影响吉林省产生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寒潮期间高空波动与东亚急流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东亚寒潮爆发过程中,高空波动和高空急流的相互作用,得出如下结果:(1)高空波动的动量和热通量输送,使高空急流迅速加速并同时导致急流入口区质量环流的加强.(2)质量环流引起中高纬度对流层顶下沉并使高空锋区加强.(3)对流层顶下沉和高空锋区的加强促使平流层下层的气流沿对流层顶折叠处下伸进入对流层,造成对流层中、上部层结及位涡分布的改变.(4)位涡分布的改变制约了斜压波发展的能量源,致使高空波动减弱.  相似文献   

7.
本溪复杂地形条件下三维多源SO2浓度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差分方法求解三维大气平流扩散多源方程,模拟了本溪地区SO2浓度的时空分布。通过1999年1月19日的模拟结果与监测值对比表明:模拟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SO2浓度的实际变化情况;由模拟计算可知,本溪地区SO2的污染很严重,且SO2浓度的时空分布有明显的日变化。10:00以前的浓度值比较大,10:00之后浓度值逐渐减小,到18:00左右浓度值又慢慢变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0-2007年吉林省11个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共计100次雨凇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雨凇天气南多北少,丘陵地带及长白山脉的迎风坡一带为雨凇的频发区。雨凇多发于冬初和初春,并且雨凇出现几率在减少。吉林省的雨凇天气的温度层结结构与中国南方省市雨凇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雨凇天气并不存在融化层和逆温层等结构。通过对地面形势的分析,将雨凇天气分为低压后部型、高压前部型、低压南部型和低压型。它们的共同点是高空均有较深厚的后倾槽移过吉林省,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近地面层先升温后降温,850 hPa相对湿度为70 %左右,而地面相对湿度均可达到80 %或以上。强雨凇天气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地区,强雨凇天气出现时的地面及高空形势与一般的雨凇天气发生时的形势基本相似,但850 hPa和地面的相对湿度比一般情况偏大10 %左右。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作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其降水变化特征对该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79~2016年吉林省47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探究了长白山天池站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相关的环流异常,并与吉林省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池夏季降水量以及年际变率高出吉林省其它站点一倍左右。此外,天池降水年际变化对应的环流异常与吉林省降水一致,即6月东北亚气旋式异常和东亚高空急流的增强,以及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和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偏北,均可引起吉林省和天池降水偏多。另一方面,天池降水变异还表现出其独特的环流异常,与吉林省降水对应的环流异常显著不同或者甚至近乎相反,究其原因为长白山地形所致。本文的结果说明山地的气候和大气环流的关系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3年11月呼和浩特市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同期天气图资料与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物(SO2、NO2、PM2)浓度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与气象条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地面和高空天气形势对应空气污染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东亚地区春季硫氧化物浓度分布及其收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了2001年3~4月间东亚区域二氧化硫(SO2)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在浓度形成中的作用。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侧重分析了4月9~12日SO2的输送和转化过程。在这一期间,SO2浓度观测资料显示,日本的观测站Happo、Oki和Hedo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先后经历了一次SO2浓度高值。模拟结果表明,日本东京附近的三宅岛火山喷发严重影响了日本列岛和周边海域SO2和SO42-气溶胶的分布,是引起观测站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SO2浓度高值的主要原因。3月1日至4月31日间的硫收支分析显示,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在SO2的氧化过程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模拟区域排放的硫氧化物中有约42%(其中约25%为SO2)被输送到模拟区域以外,约57%(约35%为湿沉降)沉积在模拟区域内。  相似文献   

12.
乌海市空气污染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07年乌海市区大气中SO2、NO2、PM10浓度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乌海市大气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乌海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是SO2;从2005—2007年日平均值看:SO2、PM10呈下降趋势,NO2略呈上升趋势。SO2、NO2、PM10的浓度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1引言引导气流的概念不但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得以广泛应用,在用雷达回波制作降水短时预报时,通常也是把高空风作为引导气流的[1]、[2],由此可见高空风与雷达回波的移动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实际工作中。对于选用哪层高空风作为回被移动的引导气流效果最佳,高空风与雷达回波移向、高空风速与雷达回波移速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这对短时预报员来说是需要知道的。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吉林省气象台713雷达在1983和1985两年6—8月观测的雷达回波与同一时期的高空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按雷达回波的尺度、高度和触发机制分类,分析了雷达回波移向与…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吉林省雷电预报预警的可闻函数(雷达回波参数方法)、高空物理要素组合因子方法、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模型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冬季SO2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冬季SO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大气污染的总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本文利用RAMs三维非流体静力大气动力模式模拟的气象场驱动中尺度大气扩散模式(HYPACT),模拟出SO2的浓度分布及每个污染单元对于地面浓度的分担率。根据SO2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称质量标准),用线性规划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了兰州市冬季典型日条件下SO2的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5-2012年吉林省逐时降水资料及相应的北半球高空、低空、地面观测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总结了冷涡影响类、高空槽类、副高后部类三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中尺度概念模型,为预报员今后预报此类天气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酸雨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长春与四平2个气象站从1992年1月开始进行酸雨观测工作,已积累了每场降水的pH值和电导率等大量资料。所获得的酸雨资料基本反映了吉林省中部酸雨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简要介绍了资料整理与检验及建立省级酸雨历史资料数据库的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酸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变化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大量观测事实、统计相关分析表明,气象条件包括气压形势场、相对湿度(高空露点温度)、气温、风速和大气的稳定性等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PM10、SO2和NO2浓度扩散程度的影响是明显的有规律的。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地面和高空气象因子作用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污染源因季节冷暖程度不同,排放量很难掌握,因此,气象条件对污染的影响有不确定的一面,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东胜区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东胜区主要污染源排放情况以及2005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每日SO2、NO2、PM10浓度监测值和2005-2007年SO2、NO2、PM10平均值,分析了东胜区主要污染类型、污染物来源以及东胜区近3年SO2、NO2、PM10监测值日、月、季、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了消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吉林省强降水日进行天气分型的基础上, 对各型降水的日本数值预报中高空环流形势预报的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该模式预报的系统误差是有差异的。这项工作旨在找出误差规律和特点, 从而提高我们对高空环流形势发展、演变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