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储层产能预测既是提高油气田勘探效果的关键环节,又可为开发的部署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以平面径向流理论为基础,从影响产能的各个参数入手,同时,充分考虑储层内的非均质性,将一个储层分成几个相对均匀的亚层,应用该方法对朝阳沟油田井的自然产能进行了预测,预测的产能级别与测试的产能级别符合,符合率为100%。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单层测试,也适用于多层合试。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预测油气产能关系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有效制定。目前,常用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MDT)资料进行产能预测。由于MDT的测试时间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因此直接使用MDT测试数据计算储层产量会导致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小波分析手段提取了MDT压力测试数据的小波系数之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小波系数与钻杆地层测试(DST)产能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用该模型对其产能进行了预测。将所构建的这一整套MDT产能预测方法应用于XJ油田的产能预测中,预测结果与DST测试产能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对工区内的储层产能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能够满足油气田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产能预测是油田生产中的关键一步,而定量预测储层产能存在难度。因此通常先对产能级别进行划分,为储层产能定量预测提供基础。通过分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储层产能影响因素,利用能够反映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191块岩心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将储层类别划分为3类,然后将储层分类和产能分级相结合,将储层米采油指数的分级界限确定为12和2 m~3/(d·MPa·m),提出储层宏观与微观物性参数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数Z来划分储层产能,最终利用储层品质因子RQI来识别全井段储层产能级别。利用该产能分级与识别方法对研究区所有测试层产能级别进行划分,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可尝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长期以来,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储层因其固有的非常规性,导致储层识别和产能预测较为困难。本文从该类储层的特征出发,根据川西坳陷7口井24层生产测井解释成果,提出了致密储层产能预测的四种方法,丰富了储层识别的内涵,使储层识别与产能预测有机的联系起来。经矿场验证表明:对川西致密碎屑岩未知层段的天然气产量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东营南坡东部沙河街组四段储层成因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东营凹陷南坡东部沙河街组四段储层的预测研究为切入点,针对研究对象具有分布范围广、岩性变化大、单层厚度薄、钻遇沙河街组四段油藏井的产能变化大等特点,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了沉积相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南部缓坡带薄储层的沉积特点和成藏规律,根据不同储层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区储层预测方法,并取得显著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和产能的识别预测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之中最重要也是基础的工作是单井裂缝和产能的建模工作,本文以XZ气田沙溪庙组致密储层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运用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进行裂缝和产能单井建模的方法,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建立裂缝和产能的灰色遗传过程识别预测模式打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洞—裂缝型储层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来预测双孔结构碳酸盐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碳酸盐岩剖面中双孔结构储层的地质和测井特征,提取与储层产能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和地质参数,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产能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及产能数据的变化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其储层产能的预测模型,由此处理了轮南地区的多口井测井资料。所预测的储层段产能与试油产能较为一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大庆深部致密砂砾岩含气储层产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层产能预测是气藏工程研究中用于指导气井以及气田合理生产的重要工作和任务,它在气田整体评价和高效开发进程中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讨论了大庆深部致密砂砾岩含气储层的产能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根据测井资料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含气储层产能的方法。利用已知气井测试结果和测井资料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根据网络学习训练结果,输入储集层的测井资料等静态参数,可预测该储集层的产能。根据这种关系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测井对产能的预测评价,从而为大庆深部致密砂砾岩含气储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致密储层中气水干层识别和产能预测准确率较低这一难题,提出偏最小二乘神经网络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输入自变量集进行主成分提取预处理,消除重叠的输入信息,用可变学习速率反向传播算法(VLBP)和附加动量方法(AMOBP)构建BP储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网络模型。以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五。储层气、水、干层识别问题为例,选用19口井分层测试的92个已知样本,在提取物性、测井和储渗特征等方面的14个特征参数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提炼得到电阻率(Rlld)、声波时差(△t)、产能系数(kh)、储渗因子(KФs)、介质类型因子(EE)等5个主成分控制特征参数,消除了信息的重叠。以此为神经网络输入元,以样本储层的类型与产能级别为输出,用VLBP和AMOBP算法建立储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BP网络模型。模型的吻合率迭100%,均方误差比传统三层网络降低约50%。表明该模型的计算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为致密储层的准确识别探索了又一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天然气储层产能的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鄂尔多斯某区块石盒子组第一段为主要研究层段,以测井数据体为实际利用资料,通过对测井数据资料的聚类分析,建立了对应产层的评价参数,以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天然气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的标准模式,从而达到从定性到定量对天然气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目的层段的产能级别可分为两类,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差,其无阻流量小于5 000 m3/d,达不到国家工业气流标准,无开采价值;而另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好,其无阻流量大于5 000 m3/d,多在10 000 m3/d以上,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研究验证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油气储层产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储层产能作为一个表示动态特征的参数,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测井资料进行产能预测是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个新的拓展方向。文中讨论了测井产能预测的原理,采用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种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预测系统,并给了成功的预测范例,从而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压裂技术已经在薄层、低渗透油气藏以及页岩气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产能预测方法是进行油气层评价、合理高效开发的基础。在对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致密砂岩油气藏和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评价方法;认为除了对储层基质以及裂缝内流动机理进行表征外,裂缝的分布规律以及储层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应重视大量钻井资料与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结合,以提高产能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长井段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产液能力不确定给低油价下效益开发带来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利用渗流系数、存储系数与含油饱和度作为fisher判别函数参数对研究区不同储层产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通过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函数对比,理论模型整体判别符合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了油藏开发需要,为后续油藏的单层砂体投产治理、产能部署及储层预测动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秀珍 Bask.  DK 《世界地质》1994,13(4):125-132
本文讨论了南加利福尼亚海湾蒙特雷地层储集层中,在钻杆测试前,预测API石油比重的经验。通过确定含有低比重、无生产能力石油(<14API)的层段,以避免昂贵的钻井测试。在整个桑塔巴巴拉和桑塔玛丽亚海湾地区,证明此关系在精确预测范围在3°~35°API的石油比重上是非常成功的。主要资料包括硫的重量百分比和储层岩样化学抽提沥青的岩石评价热解数据。一般来说,在含有较高比重、可生产的石油储层中,沥青有机硫含量小于5wt.%,岩石评价沥青的民值大于450mgHC/g沥青,岩石评价沥青S_1/S_2比值大于1.0。这些资料通常由储层岩石的岩石评价热解分析获得,岩石的S_1/S_2比值大于0.3,通常指示伴生油比重大于14°API,这种分析组合给出了在设计的钻杆测试层段内预测石油比重的综合方法。应用该方法,精确预测了南加利福尼亚海湾地区50多个钻杆测试层段的石油比重。这项技术也被用来重新评价老井的API石油比重,在这些井中,蒙特雷地层储层不是主要的勘探目标。此外,若石油比重的范围不是由于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而且可以获得足够的岩石和石油样品来建立适当的关系,则这项技术还有其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渤中19-6气田潜山裂缝性储层的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很强,且制约产能的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从而造成潜山裂缝性储层的产能预测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综合岩心、测井、地质等资料分析了潜山裂缝性储层的特征,并基于CT扫描实验定量表征裂缝,研究裂缝微观特征,形成了以裂缝渗透率为核心的一系列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潜山裂缝性储层的产能预测模型,大幅提高了潜山裂缝性储层的产能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渗透率主要由裂缝的长度、宽度及连通性控制,与孔隙度的大小无明显关系,可以通过斯通利波反演的总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差计算得到,其中基质渗透率计算的相对误差为28.50%,总渗透率计算的相对误差为15.56%;综合考虑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渗透率、裂缝纵向连通性和有效厚度,建立了渤中19-6气田潜山裂缝性储层的产能预测模型,其中裂缝渗透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决定了潜山裂缝性储层产能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川东沙罐坪石炭系气藏测井储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裂缝~孔隙型气藏。在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给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储层评价带来了较大困难。这里使用神经网络建立岩芯刻度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模型,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与岩芯物性分析值基本吻合。根据现场提供的储层分类标准,并结合本地区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各类储层电性测井响应交会图版,首次归纳出各类储层的电性响应特征范围,综合运用神经网络参数解释模型、交会图版和电性响应特征标准表,对工区内各井进行处理识别,评价识别结果与产能测试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为进一步的产能评价、气藏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钱志  魏国华  孔庆丰  罗平平  陈雨茂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65-67z1066
正NZ洼陷W井区浊积砂岩储层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为典型的"薄、小、深、隐"类型致密砂岩储层。受砂岩含灰质影响,常规预测方法储层精细描述精度难以达到。针对这一开发现实难题,该文提出了井震约束低渗浊积砂岩储层定量预测技术,通过井驱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技术,提升地震资料品质;利用正演模型模拟砂岩含灰效应,建立相控灰质影响概率体作为约束条件,减少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结果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18.
曲流河、辫状河储层在我国的陆相盆地中广泛分布。由于曲流河相沉积砂体的单层薄、横向变化;辫状河相沉积的砂体迁移快、垂向加积等特点,增加了在勘探过程中对其分辨的难度。因此,对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的识别与预测,必须综合多种与其相关的地质资料,结合地震数据体中给出的信息来判断分析,以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控模型进行井间参数预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桂峰  马正 《地球科学》2001,26(1):49-53
储层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展布,一直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难点,利用分形和蒙特卡洛方法,在精细的沉积微相及小层对比研究基础之上,预测了井间的岩石相分布,并根据取心井资料,建立了各种岩石相的渗透率相控模型,从而预测出井间渗透率的分布。该方法以地质特征为基础,将地质资料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渗透率在井间既具有连续性,同时变化又非常剧烈的特点,为储层物性空间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煤层气开发方案的部署和煤层气井的产量。本文以山西沁水盆地寿阳ST区块为例,基于地质数据、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资料,提出了井震约束条件下煤储层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构造模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煤层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建立研究区岩相模型。通过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模拟煤层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分布规律,建立反映煤层气特征的精细三维属性模型,预测了相关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地质模型划分了产能潜力区,结合产能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煤层气井单井产能预测。本文划分的煤层气产能潜力区与产能预测结果,与目前区块内煤层气开发部署和实际产气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