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5.12"特大强烈地震后汶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笔者在汶川县城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经验,分别从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分阶段实施、对致灾地质体调查评价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三个方面对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地震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包含工程枢纽多、涉及范围广、评价内容复杂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别就评估级别、评估范围、评估区划分及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所不包含的灾种,如水库诱发地震、地下洞室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质是否应包含在地灾评估中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是北京地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期为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邢岩  张琦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4):245-247,252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选择积分法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类型,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有崩塌灾害—种类型7处,属危险性小的级别,对其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地形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与地震和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丘陵型水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单元评价,以辽宁省西丰县诚信水库为例,建立了丘陵型水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值,运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质灾害分区进行定量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每一单元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评估对水电站建设极为重要,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候,应结合资料收集与野外勘查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对拟建电站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两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对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提供一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是水电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应结合项目本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以云南省盘河口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确定评估区范围、评估重点的方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盘河口水电站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请类似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9.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岩  张琦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3):186-187,192
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市政工程、铁路工程及其它)重要性进行了评估级别的划分。尝试确定了评估范围。提出危险性分区可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点,结合桂林市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用层次因子分析法对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用地质成因历史分析法、赤平投影法对不同类型危岩进行评估,并用实例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杨益国 《吉林地质》2006,25(1):82-84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公路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一些常见的基本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图件的选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范围的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测绘、描述、记录以及评估报告编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襄樊至武当山段为例,提出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评估重点的确定方法,就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涵义展开讨论并给出了明确定义。结合工程实践,对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的要点、方法展开论述,提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同时提出以防灾工程投入比大小评估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3,20(2):115-117
目前,对已建项目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追溯到选址阶段来进行。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估难免有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本意,而且,评估所提出的有关防治措施不切合实际。评估应该实事求是面对客观现实来进行,除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外,还应加上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益评估等内容。构成这类已建项目灾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完整内容体系,以区别于目前对建设项目在选址阶段进行的单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建铁路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特点往往是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常规方法不易客观定量的体现各区段在危险性方面的差异。本文在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建铁路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防灾减灾,研究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势在必行。以云南省某县的建设项目为例,将GIS技术引入,综合考虑研究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有关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判断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逐一论述,将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并针对拟建项目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得出: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加剧、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至大,建设用地总体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相似文献   

16.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利用野外踏勘及相关资料,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8个移民社区及配套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发育和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土壤盐渍化、风蚀沙埋和洪水冲蚀。现状评估结果:土壤盐渍化和洪水冲蚀危险性均小;风蚀沙埋有1处危险性中等,其它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地质灾害评估技术人员在评估实践中,往往不注重各评估对象的差异性,采取同一评估模式,结果达不到评估的目的。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评估时,野外调查的重点,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危险性现状、预测及综合分区评估等与大型水电站、路线工程、矿山开采、民用建筑等工程有所不同。湄尼多河小型水电站工程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马吉乡境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评估级别综合为二级。文章以该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与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理解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都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1999年12月1日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为《技术要求》。笔者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实践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认识与理解,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 引言 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3月以第4号令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同年11月又以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标志和创举.  相似文献   

20.
首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在沪提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完成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经省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上海市地质矿产局认定,已作为该工程审查报批的附具材料之一上报国务院审批建设用地,这是国土资源部1999年3月2日发布并实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与《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后第一份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用地提交的专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