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当-两郧地区主要赋矿地层及其成矿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两郧地区的金属矿床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通过对中新元古代武当岩群、新元古代耀岭河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和泥盆系等主要赋矿地层的赋矿特征及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点的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常常与该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原始浓集系数相对较高有关.武当岩群和耀岭河组中的成矿元素(如Au)浓集系数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其成矿元素已发生迁移,并用于成矿或形成异常;陡山沱组、水沟口组和泥盆系具有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条件,特别是中泥盆统中产出的锑矿显然与较高的锑初始浓度有关.武当-两郧地区是环太平洋银成矿带西侧的银金比值低值区中的异常高值区,具有形成大型银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凌源-阜新金矿成矿带是辽西及辽宁省至关重要的金成矿带.区内出露的各时代地层较齐全,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构造运动发育从太古宙到中生代均有较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同时这些构造运动也控制了岩浆岩的侵入和金矿的形成与分布.成矿带内发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和次火山热液型金矿两种类型的金矿.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床特征分析,总结了凌源-阜新金成矿带的金矿的赋矿层位、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及侵入岩与金矿的时空关系等3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对金矿成矿作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含金建造是富含C、S、Fe的沉积岩系或火山沉积岩系,根据形成环境和演化特点,将含金建造划分5种类型.认为金元素地球化学二重性决定其成矿作用具有二重性,含金建造是各种类型内生金矿床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成矿热液来源于建造水.对独立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强调含金建造的存在是金矿成矿的基本条件,运用液态矿源说和二次迁移论探讨了成矿作用机制,并建立了金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碳和有机质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九玲  亓锋  徐庆生 《矿床地质》1996,15(3):193-206
在众多关于黔滇桂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本类型金矿含碳及有机质的特征;金能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原子簇化合物的特征的研究。提出金以金属有机化合物形式在本区上二叠统富含生物成因有机质的煤系地层中形成预富集;在区域热变质作用中,金以气相金属有机化合物方式向上运移,蓄积在上二叠统至中三叠统各层位的背斜和穹隆部位;动力变质带的断裂活动引起物理化学突变,使金的气相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构造断裂带解体、裂化从而形成了含细分散碳质的微细浸染型含金硫化物原生矿化;并探讨了主成矿期后与有机质解体有关的叠加热液活动和表生氧化作用对原生矿化的改造。从而从有机质演化角度初步建立了此类型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矿带主要类型金矿床的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受矿源层破同位素背景值制约,成矿与不同时代花岗岩侵入或混合岩化作用引起的成矿物质活化作用有关。深成作用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平衡分馏效应使矿石硫稍富S~(34)。热变质过程中的硫同位素扩散分馏效应使矿石流稍富S~(32)。该区太古代层状岩系为金的潜在矿源,具有发现新矿化集中区和新类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根据金矿床硫同位素变化规律可进行深部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
康如华 《地质与资源》2001,10(4):210-214
掉水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泥盆系半山组岩石特征有利于金的储存富集,1-3结构式沉积建造对金成矿最为有利.基底断裂、穹隆构造联合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北西向基底隆起和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含金蚀变带的空间分布及金矿体的产出.区域上具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金矿田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与金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秦岭金矿田变质岩是由表壳岩经过区域变质、深部重熔、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典型特征是低钾富钠,具有太古宙TTG岩石特点.Au元素在太华群岩层、岩石中分布不均匀、多重母体分布是造成现今太华群金丰度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Au元素在太华群地层和侵入于其中的花岗质岩石遭受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曾经历了非均一化作用并产生早期活化转移,在一些部位贫化,在一些部位富集,富集部位就可能形成矿床.硫、铅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证实了成矿物质来源于该套古老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8.
凤太矿集区金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了较大成果和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对比矿集区内典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特征,总结了凤太矿集区的成矿规律.凤太矿集区金矿的矿化类型多样,但其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具有统一性,成矿深度较浅的金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较高,而成矿深度较深的金矿流体来源则具有更多的变质...  相似文献   

9.
杨钻云 《地质与勘探》2013,49(5):846-854
新台子金矿区在成矿区带上属于海西期构造剪切带金成矿带,该带受丹巴弧形构造、大渡河韧性剪切构造及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共同影响,以分布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特征,是扬子地块西缘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文章综合分析了区内矿床地质、控矿构造、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等成矿地质条件,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确定为浅层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两种矿床类型均受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具备形成小-中型规模金矿床的有利条件:①新台子金矿区及其邻区贵金属成矿带的成矿物源主要是前震旦系康定群;②深大断裂是多源成矿物质迁移的主要通道,壳源岩浆活动为成矿物质活化提供了热源;③泥盆系危关群炭质绢云板岩、千枚岩等黑色岩系作为有机化学障,使自下而上的含矿流体内的金元素沉淀、聚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医,医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