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碳酸盐岩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些沉积—改造铅锌矿床.其主要改造作用目前一般概括为地下(热)水作用.本文通过比较地下水改造成矿作用与岩溶作用之间的关系,论证岩溶在矿床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即地下水改造富积成矿作用主要为岩溶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碳酸盐岩系分布广泛,岩溶类型复杂。近年来,大家把位于东半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划分为北方岩溶区,相当于暖温带亚干旱、亚湿润气候的溶蚀——侵蚀岩溶类型。 北方岩溶区,岩溶充水矿床水害问题严重。据煤炭部统计,华北型石炭二迭系煤田,计有100余亿吨优质煤炭资源在“奥灰水”(即中奥陶系碳酸岩岩溶水)的威胁下;另据冶金部资料:全区23个生产、基建和规划设计中的大水矿床,90%以上均属受“奥灰水”威胁的岩溶充水矿床。 因此,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北方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探讨和改进其勘探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水平,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于1991年首次提出荒沟山金矿床为典型岩溶矿床.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带大理岩一侧.矿体呈穹状、管状、漏斗状等形态.矿石由岩溶洞穴沉积物构成,具有洞穴堆积构造、角砾状构造、栉壳状构造.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为大气水,硫碳同位素说明成矿物质来自围岩.上述矿床地质特征较充分说明该矿床是典型岩溶矿床.岩溶成矿新认识的提出为老岭地区找矿拓宽了思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马鞍肚铀矿床与(古)岩溶的成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闵茂中  孔令福 《地质论评》1987,33(4):331-338
马鞍肚铀矿床赋存于岩溶发育的泥盆系灰岩中,尤其它的部分矿体产于古岩溶角砾岩带中。本文在论述该矿床中角砾岩的古岩溶成因特征,以及将该矿床与岩溶矿床的特征进行对比后认为,马鞍肚铀矿床不属岩溶矿床,古岩溶构造仅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部分储矿空间,另外古岩溶作用也拓宽了灰岩中原有的断裂、裂隙,并使之成为良好的导矿构造。近代岩溶曾部分地改造了该矿床中的早期铀矿体。  相似文献   

5.
磷铜矿在我国的产出地点在文献上尚未见报导,因此铜鼓塘找到磷铜矿是其意义的,它产出在湖南衡阳的红色盆地的南缘第三系底部红色岩系的浅色砂岩的铜矿床的氧化带中;矿床属沉积型含铜砂岩矿床,主要矿物为次生富集带的辉铜矿,以及少量的铀矿物,矿床氧化带非常发育。其中的含铜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水胆矾、赤铜矿、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地质学会、广西自治区地质学会在湖南省慈利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岩溶矿床学术讨论会》.会议以交流岩溶矿床研究的学术思想、展示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广泛邀集了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碳酸盐岩层十分发育。在碳酸盐岩或其邻近岩层中,常分布有各种不同成因的矿床,这些矿床中以岩溶含水层为主要矿坑充水来源的,我们称之为岩溶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大部分集中在我国东半部,主要在中朝地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地区重晶石矿床的成因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地区的重晶石矿床,是在浅层条件下,以岩溶地下热卤水溶液为介质,岩溶作用为主导成矿作用形成的。本文主要从碳酸盐岩的含矿性、可溶性和成矿介质来源、矿液性质和迁移、沉淀作用等,探讨了重晶石的岩溶成矿过程。并根据矿床的产出形态和成矿特征,将岩溶型重晶石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岩溶洞穴充填型、岩溶(溶隙、孔隙)充填一交代型和岩溶砂矿型。   相似文献   

9.
斯米尔諾夫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一書中談到:在硫化矿床氧化带条件下的銅矿物,除完全淋滤的情況外,几乎在每一个銅矿床的氧化带中都能直接遇到的而且分布最广的銅矿物是:孔雀石(2Cuo·Co_2·H_2O)、矽孔雀石(mCuO·nSiO_2·PH_2O)和一部分石青(3CuO·2CO_2·H_2O)。其次是赤銅矿、土黑銅矿、輝銅矿、銅藍和自然銅。而后者又能按下序列逐漸变成孔雀石。黃銅矿→輝銅矿(銅藍、斑銅矿)→赤銅矿(磚紅銅矿)→土黑銅矿、土瀝青銅矿→孔雀石(矽孔雀石、石青)。队上述情況我們就可以得到結論:在硫化矿床氧化带的条件下銅主要是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我們都知道,孔雀石、石青等都是铜的硷式碳酸盐类。因此,在这类矿物中提取鋼就比較容易。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适当的採用比較弱的溶剂來提取銅。而化探工作中所採集的土样都是取自氧化带条件  相似文献   

10.
范承钧 《云南地质》1993,12(3):235-246
云南省境内各地质时代的碳酸盐岩层颇为发育。本文将云南的岩溶矿床分为:①现代岩溶矿床,②古岩溶矿床,③层间岩溶矿床。列举了一些矿床实例,论证了这些矿床的形成过程和识别特征。在云南,除直接暴露于地表或沉积间断面上的岩溶砂矿或古岩溶砂矿外,大部分岩溶矿床都与层间岩溶或古岩溶遭受后期热液改造有关,即岩溶直接形成于地下热水循环过程中,富集成矿与热水沉积关系密切。本文从岩溶成矿角度探讨了某些所谓“高温热液”,成因的锡一多金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的银一铅一锌、“超低温热液”成因的汞—锑—砷等矿床。以往由于忽略了对这些矿床在空间上受岩溶控制这一主导因素,往往造成勘查过程中事倍功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刘启仁 《中国岩溶》1988,7(4):355-339
我国岩溶充水矿床分为三种类型:(1)溶隙充水矿床;(2)溶洞充水矿床;(3)暗河管道充水矿床。第一种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矿床常赋存于巨大的岩溶水系统中,矿井突水淹井经常发生。但岩溶水又是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第二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岩溶塌陷是矿床开采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第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主要问题是雨季暗河突水。 本文总结了各类岩溶充水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对岩溶水的防治与利用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明溪花园石灰岩矿区为岩溶水直接充水为主的矿床。矿区地下岩溶以溶洞为主,线岩溶率1.92%,属岩溶不发育地区。矿区岩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性隆升控制着溶洞的发育高度与层数。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其与岩溶系统的开闭程度,水的循环交替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总结经验,指导矿床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作者在分析研究了我国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回访调查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岩溶充水矿床相互间的关系和基本规律,并提出了我国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意见。现介绍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岩地区岩溶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溶型金矿床是碳酸盐岩地区一种新的重要矿床类型。它是在浅层条件下,以岩溶地下热(卤)水溶液为介质,岩溶作用为主导成矿作用形成的。本文主要从碳酸盐岩石的矿质和岩溶含矿介质溶液的迁移、沉淀作用研讨了岩溶成矿过程。根据矿床的产出形态和成矿特征,将岩溶型金矿床划分为岩溶洞穴充填型、岩溶(溶隙、孔隙)充填交代型和岩溶砂矿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典型岩溶金矿床——吉林省荒沟山金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于1991年首次提出荒沟山金矿床为典型岩溶矿床。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带大理岩一侧。矿体呈穹状,管状,漏斗状等形态。矿石由岩溶洞穴沉积物构成,具有洞穴堆积构造,角砾状构造、栉壳状构造,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为大气水,硫碳同位素说明成矿物质来自围岩。上述矿床地质特征较充分说明该矿床是典型岩溶矿床。岩溶成矿新认识的提出为老岭地区找矿拓宽了思路,有  相似文献   

16.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许多金属,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常赋存在可溶岩之中,或以该类岩石构成矿床的顶、底板成为岩溶充水矿床。由于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强,常给矿山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认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要治服岩溶水,必须从调查岩溶特征做起。不同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正是不同岩溶特征的归并。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绿铜矿东段次生矿是一个中型孔雀石矿床.矿床产在石绿-石根向斜轴部,与侵入于向斜西翼的石英闪长玢岩、夕卡岩关系密切(图1).空间上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混杂堆积.矿体底板是变质的黄龙群灰岩——大理岩,由于断裂控制,构成一个向北西倾斜、两头高中间低的山前坳槽. 关于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1.省地质局704队暂定为喀斯特洼地次生富  相似文献   

19.
当碳酸盐类岩石位于地下水的活动带时往往发生岩溶。在云南金顶岩溶作用改造了早第三纪热液期形成的原生铅锌矿石,而金顶穹隆促进这种作用的进行。最后,在岩溶系统中重新形成了岩溶型矿石。碳酸盐岩石的溶蚀改造,既能为其后的成矿作用提供有利的容矿空间,也能提供成矿物质,形成一类特征的矿床——岩溶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在岩溶及其伴生的成矿作用发生的同时,来自溶解岩石中被分离出的有机质、地表水携带的陆生植物及由含矿卤水自深部或它地搬运的有机化合物与其它岩溶液填物一起沉积于岩溶洞穴中.根据它们的不同来源及受到岩溶成矿的影响程度,可区别出改造型、继承型、搬迁型、原生型有机质.由于有机质的热稳定性低,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岩溶的性质、演变过程及其中成矿的特点.研究岩溶型铅锌矿床中有机质的类型、变化、分布规律,有助于矿床成因研究,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