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性地面沉降已逐渐成为滨海软土地区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并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工程建设和发展。2000年以来,宁波相继开展了工程性地面沉降调查,建立工程性地面沉降监测网,并开展了工程性地面沉降特性和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宁波市地面沉降现状,从地层结构、软土的工程特性、主要压缩沉降层、地面沉降与建筑容积率的相关性及工程性沉降机理分析等方面,对工程性地面沉降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建设活动及第一软土组压缩变形是产生工程性沉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宁波市地面沉降的新特征,从专项监测、机理分析及预测预警、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防控管理及长效机制方面,探讨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对策,综合防控工程性地面沉降发生发展,促进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波市地面沉降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价需求,结合2017—2020年的InSAR遥感监测数据与沉降点监测数据,对近年地面沉降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地面高程、沉降易发程度、地面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城市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重等6个评价因子为主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其中沉降易发程度为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为活动影响后的综合性评价因子。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地面沉降无高易发区,中、低易发区主要与区内全新世软土层厚大、历史上大量开采地下水、局部高强度城市建设以及沿海围垦工程等因素有关。最后,划分了地面沉降中风险区、低风险区、风险防控带,并提出了相应的地面沉降风险区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浙江省地面沉降现状及危害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人为活动等引发地壳表层松散土层压缩,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近四十年研究证明,浙江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的主因是地下水开采所诱发。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得到初步控制之后,沿海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就显得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上海城区建筑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工程性地面沉降同步增长。建筑密度越大,建筑容积率越高,地面沉降越显著。分析了一定间距的荷载共同作用的宏观效应,提出了等效影响荷载的概念,进而揭示了城市工程建筑与大面积等效影响荷载的关系。据此对文献中观测得到的上海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解释。有关分析对软土地基上城市建设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沧州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地下水》2010,32(6):41-42
沧州市是资源型缺水地区,随着深层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继而产生了地面沉降,并引发了城市内涝积水、城市供水、供气管网屡遭变形破坏,河床下沉行洪能力降低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沧州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初步分析表明,地面沉降量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运用相关理论,对地面沉降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面沉降是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害环境地质现象。文中强调城市建设和规划,必须考虑地质环境问题。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市城市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的情况。以及地面沉降给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八个方面的危害。文中指出现有的各工程建筑设施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工程建设施工要求,经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对所选定的地基进行了评价和改造,从而确保了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但是因地  相似文献   

7.
地面沉降规律预测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讨论了地面沉降当前一般研究及其防治措施;提出了若干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概括了地面沉降区的几种重要沉积模式和沉降机理。以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美国加州中部谷地和规模较小的中国浙江宁波市地面沉降为例,重点对其动态规律作了概要讨论;以其监测数据为背景,采用Verhulst氏生物模型原理和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分别对两者进行了控制预测及预测控制。结果表明,在一定控制条件下,可以预测出二者沉降寿命分别为140年和90年;若严格予以控制,宁波市可望免于沉没海水面之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及汾渭地堑地区为重点提出开展全国地面沉降防治的建议。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引发的一种区域性的缓变地质灾害,成灾慢,但损失大,不易治理。同时,在上述三大地区由于地面沉降还伴发了地裂缝灾害。粗略统计,1949年以来,我国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累计高达4500—5000亿元,其中,年均总损失为90~100亿元,年均直接损失8~10亿元。文章建议:利用10~15a时间,综合研究第四系结构、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环境、基底地形与断块构造特征,建立三维可视化数字平台;查明全国地面沉降灾害分布状况和演化规律,开展地灾风险评估及地质环境安全功能区划;建成全国地面沉降现代化监测控制网络;开展地面沉降防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含水层修复等减灾工程。文章总结了禁采或限采地下水、优化地下水开采层位、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人工回灌与含水层修复等地面沉降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约有20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宁波、常州、苏州、杭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特别严重,如上海自1921年以来发现沉降量达3000毫米;宁波市自1965到现在沉降量达300毫米;天津市中心自1959年到现在沉降量达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质》1996,20(2)
为了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化和地质灾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江苏省地质矿产厅,于1982年在常州市地面沉降的中心区域内,建立了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和地层分层监测标系统。当年总投资约50余万元。这是我省目前、唯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系统。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系统是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 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和地层分层监测标系统,是一套高精度的垂向位移变化量监测  相似文献   

11.
董迎春 《地下水》2018,(6):68-69,76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是一种缓变型地质灾害。安徽省宿州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供水长期依赖下水,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了地面沉降危害,制约了宿州市规划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地面沉降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地面沉降易发区进行了详细划分,提出应通过压缩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开采层位、将供水系统由集中型改为分散型和加强组织管理等控制措施,防止地面沉降灾害的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物覆盖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变异性大,使得不区分地物类型的沉降监测难以准确反映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地面沉降特征.受到SAR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以往利用PS-InSAR技术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无法实现PS(永久散射体)监测点的属性分类.本文选取地面沉降严重、工程建设强度大的天津塘沽作为研究区,利用1m高空间分辨率的Ter...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温泉区地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灾害现象,是一种难以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福州市温泉区存在大面积沉降现象,给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威胁。本文对温泉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地面沉降现状及表现形式以及与地下热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地下热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存在极好的相关性.过量开采是导致地面沉降的直接诱因,最后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宁迪  骆祖江  葛伟亚  贾军元 《地质论评》2019,65(6):1549-1557
针对江阴南部地面沉降问题,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城市建设规划,根据比奥固结理论,引入黏性土流变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拓展至黏弹塑性,并考虑土体的土力学参数和水力学参数随应力场的动态变化,建立江阴南部地区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值模型,分别模拟预测了江阴南部地区2015年12月3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建筑荷载、地下水开采单独作用及二者叠加作用三种情况下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建筑荷载为引起江阴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主因,其次是地下水开采,二者的主压缩层分别为第Ⅰ黏性土弱含水层和第Ⅱ黏性土弱含水层,分别占总压缩量的42.94%和62.60%;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下引发的地面沉降具有耦合效应,二者叠加量小于单独作用引发量的线性叠加。  相似文献   

15.
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大量开采深层淡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展,并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关闭自备井和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前后地下水漏斗扩展方向和-50 m漏斗封闭面积的变化,以及地面沉降年沉降速率的变化,论述了自备井关闭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征及其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是我国北方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40余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损失加剧了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正确认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控沉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基于对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和阐述,认为不合理开发地下流体资源是导致天津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城市地面沉降预测方法过度依赖沉降数据、模型单一等问题,以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多时序多因子角度提出一种改进BP神经网络在城市地面沉降中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主城区地面沉降监测值,然后通过SPSSAU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选取主城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获取的沉降监测值从多因子多时序角度构建GA-BP和PSO-BP预测模型,最后,得出最优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BAS-InSAR能有效监测城市地面沉降;GA-BP算法相比PSO-BP算法在城市地面沉降预测中性能更好、精度更高;该方法可对长时间、大范围城市地面沉降预测和对某一沉降点多期沉降趋势进行预测。该方法可作为城市地面沉降预测的有效手段,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陕西地质》2010,28(2):98-103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中,地质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看,1976年到2006年的30年间,仅仅因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给西安城区(200 km2)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亿元。地裂缝与地面沉降主要造成住宅、厂房、车间的破坏;天然气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的爆裂、破损;公路、铁路、地铁、桥梁的破坏;还有城市水灾、安全高程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分析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吴江盛泽地区科学防控地面沉降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比奥固结和地下水渗流理论,建立了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模拟预测了在建筑荷载单独作用、地下水开采单独作用及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三种情况下,2015-09-01—2030-08-31盛泽地区逐年地面沉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建筑荷载对盛泽地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大于地下水开采。第Ⅰ黏性土弱含水层和第I承压含水层分别为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单独作用下的主压缩层,单层压缩量占比分别为43.04%和54.06%;第Ⅰ承压含水层及其上覆第Ⅰ黏性土弱含水层是二者叠加作用引发土体变形的主压缩层,其压缩量之和占总压缩量的71.30%。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单独作用下引发的地面沉降量的线性叠加之和大于二者叠加作用下引发的地面沉降量,建筑荷载和地下水开采叠加作用引发的地面沉降具有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的地下水灾害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类在域市的岩土工程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中,由人类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水灾害问题日趋显著,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展,地下水永喷逐年下降,是当前城市环境岩土工程中日益突出的地下水灾害中最广泛、最严重的两大问题。它们已严重威胁着域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居民的正常生活。文章概述了地面沉降及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对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建设工程性地面沉降的机理以及城市建设中可能引起的地下水点污染问题等进行了分析,针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城市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