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学旅行的核心诉求是要完成对学生的培育,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备“研学性”,因此在以村镇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展研学旅游产品或线路设计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可供研学的价值即“研学性”进行评估。本文以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典型地学旅游资源为例,基于“内在价值-外在条件”的分析架构,建立以资源禀赋、教育价值、体验价值、外在条件为标准层的研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研学性评价标准,为后期乡村地学旅游资源研学旅行开发潜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阅了有关资料和文献 ,结合本职工作 ,就“数字地球”、“数字福建”和“数字地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着重阐述了“数字地震”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地震预测、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莉莉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22,68(5):1603-1771
为推动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工作的开展,根据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 学会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第一批精品地学 研学课程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陕西省留坝县因汶川“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与地震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特点。留坝县“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根据崩塌体母体所在位置,可将其划分为山巅型和山腰型,两者崩塌母体所处的地形有明显差别,运动距离、方式及危害也有明显的不同。作者结合留坝县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得到关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防治等方而的一些启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安全岛”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安全岛”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在重大工程选址中研究它的重要作用。该课题从60年代至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研究发展阶段,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学科领域。文章探讨了区域地壳稳定“安全岛”理论和评价方法,归纳为三种评价方法:主要指标分级评价法;分区评价法;区域稳定(CRUSTAB)专家系统及风险度评价法。最后提出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的识别标志以及从地表构造、深部构造和地震活动图象三方面与“地震空区”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7.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8.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9.
孙莉莉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479-68041480
为进一步规范地学类研学路线、课程建设与管理,顺利开展地学研学路线、课程的推荐与评选,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修订了《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并经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水利部水文司组织的首次“水文宣传通讯员培训班”和“水文勘测站队结合技术管理研讨班”,于1989年11月9~28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同期举办。 “水文宣传通讯员培训班”主要学习了《新闻通讯写作》、《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报纸编辑学》四门课程,并举办了“怎样采写新闻”、“水文宣传重要性”等讲座。参加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1.
水库诱发地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总结了水库地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后,以工程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地震地质学,对水库地震进行了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坝施工期与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并根据库坝区的诱震地质条件,正确评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步骤分为3步:水库地震可能性评价、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地震与水库地震监测,并依据世界水库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构造断裂型、地表卸荷型与岩溶塌陷型3种主要水库地震类型的判据.其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水库地震综合性分区评价及水库地震强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库诱发地震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在总结了水库地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后,以工程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地震地质学,对水库地震进行了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坝施工期与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并根据库坝区的诱震地质条件,正确评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步骤分为三步:水库地震可能性评价、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地震与水库地震监测,并依据世界水库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构造断裂型、地表卸荷型与岩溶塌陷型3种主要水库地震类型的判据。其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水库地震综合性分区评价及水库地震强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黔南碳酸盐岩地震“亮点”,“平点”与“暗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秉让 《贵州地质》1998,15(4):338-344
黔南海相沉积地区,在可控震 与炸药震源的地震普查勘探中,地震反射剖面上,出现的振幅异常,有“亮点”、“平点”与“暗点”显示。研究认为:“亮点”可能为油气层的显示;“平点”可能是含气储层与不含气层之间形成的波阻抗界面;“暗点”可能为岩性变化的层间反射。  相似文献   

14.
刘浩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20,44(4):422-428
“5?12”汶川大地震使震中汶川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地震前后多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将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分为地形因素(高程、坡度、坡向)、自然因素(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指数)和气象因素(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3大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即加权综合评分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价因子的影响权重。利用评价因子分级和权重计算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对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分级,综合比较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总结汶川地震前后1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受地震影响,经历了破坏、修复和超过震前水平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万迪堃等在《华北地震科学》第8卷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建点以来所取得的资料表明,同样是承压水,静水位和“动水位”的映震能力有明显不同,“动水他”的映震能力明显优于静水位。“动水位”观测是将自流井的流量观测转变为“水位”观测的方法。“动水位”是指在一定放水量条件下,井管中的水面相对于排水管中心的高度,与水文地质学中动水位的概念是不一致的,不是真正的动水位,它的变化反映排水量的变化。“动水位”观测较静水位观测更“灵敏”的原因初步认为有四个方面:首先“动水位”观测实质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园区已知地质遗迹包括2大类6类8亚类。5·12大地震对彭州园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银厂沟地质遗迹损毁尤其严重,同时又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在中、高山峡谷区保留了部分规模较大灾害类地质遗迹、在城镇附近小鱼洞地震遗址、白鹿中学遗址等,彭州园区地质遗迹类型更加丰富,增加到3大类6类14亚类,使彭州园区不仅是研究推覆构造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研究5·12地震成因的关键区域和地震科普教学场所。  相似文献   

17.
季强  陈少坤  刘傲然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28-2024030028
本文简要回顾了“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和所谓“许家窑人”的研究历史及其名称的沿革过程,并对“许家窑人”名称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前人将考古遗址名称确定为“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与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村相邻,相距不远;同时该名称是经国务院1976颁布确定的,是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的。但从古人类学角度来看,将侯家窑村(74093地点)发现的古人类命名为“许家窑人”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因为传统上古人类的名称都是以化石发现地来命名的(俗名),正确的做法应该将侯家窑村发现的人类化石冠以生物学名称(学名),如直立人、智人、龙人等。实际上,山西许家窑村(73113地点)根本就没有发现过任何人类化石。根据一些学者在文中提供的化石描述、测量数据及化石图片,笔者等倾向于认为,河北侯家窑村发现的人类化石可能属于‘龙人’的一个亲缘种(Homo aff. longi),在更新世古人类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故教授潘别桐负责的、武汉钢铁学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十几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冶钢录山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与合理采矿方案论证报告”荣获 1993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连续生产时间最长、采选冶兼备、保存最完整的古矿冶遗址.确保遗址的安全和永久保存,已引起世人瞩目. 依据国务院《关于研究铜录山铜矿遗址保护问题的会议纪要》的精神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办函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故教授潘别桐、武汉钢铁学院李征夫教授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研究,并提出了“大冶钢录山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与合理采矿方案论证报告”。该报告从社会历史、科学价值、古铜矿遗址的不可再生、不能替代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对原地保护的巨大作用等方面,充分论证了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的必要性和不可搬迁性。  相似文献   

19.
П.П.克利门托夫所著“水文地质学”一书于1955年在莫斯科出版。(中译本于1956年在北京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特点即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和“矿山水文地质学”两个组成部分。由这一特点反映出本书是针对矿产地质勘探各专业的“水文地质学”课程的要求而编写的。由于著者与卡明斯基、奥弗琴尼科夫同为苏联水文地质教学工作的权威者,苏联地质勘探学院的水文地质教学大纲都是由他们编审的,所以著  相似文献   

20.
“十五”计划是我省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五年计划 ,建设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是福建省防震减灾“十五”计划的重点 ,从我省震情、闽东南及闽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闽台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来看 ,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 ,进行“一个防震减灾中心、三大地震观测台网和三大基础工程”的建设 ,使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 ,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防震减灾十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