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恐龙足迹重建攀西地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攀西地区没有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记录,对该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组合的认识尚属空白。1991年,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了恐龙足迹,此后陆续发现了8个足迹点。这些足迹点共发现9种不同的非鸟恐龙足迹(6种非鸟兽脚类、1种蜥脚类和2种鸟脚类足迹),以及翼龙和龟类足迹。共11种足迹形态类型由185道行迹(与孤立足迹)组成,可能代表着同等数量的造迹者。其中飞天山组的组合多样性最强,小坝组和雷打树组较弱。这个相对全面的足迹数据库,为该地区白垩纪四足类的古生态学普查提供了动物群的组成信息,这在该缺乏骨骼化石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缝洞型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特征及油井生产规律。结合实验结果,利用J.Cruz-Hernández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拟合,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流体的渗流机理,J.Cruz-Hernández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和流动速度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提出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分异作用、溶洞比例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4.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地处西藏腹地的拉萨市西北部当雄县,发育了丰富、典型、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在野外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念青唐古拉山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纳木错、羊八井地热田和念青唐古拉山冰川地貌为代表的3大类7类11亚类.它们沿该区特有的盆-山构造体系聚集展布,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全球范围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和国际对比意义.这些丰富的地质遗迹与佛教建筑融合的文化遗产、高原腹地的生态系统相生相成,全面展示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系.基于此,从自然文化、范围边界、管理机构、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和利益相关者需求等方面分析认为,念青唐古拉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优势显著、切实可行、意义重大,进一步提出采用“以地热田为主题的念青唐古拉山世界地质公园”建园方案,采取政府支持、借鉴经验、普及理念、科研保护、旅游产业和社区发展等多维对策,对利用区域绿色地质遗迹资源,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