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明雄 《水文》1995,(1):51-53
南河开峰峪河段特殊水流条件下水面曲线的分析与应用罗明雄(湖北省襄樊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见的水面曲线大致可分为直线、折线、曲线(单一线)三种。除此之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种特殊水流条件下的水面曲线。南河开峰峪水文站在“75·8”特大洪水后,沿测...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古海水温度记录──珊瑚Sr/Ca比值韦刚健,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SST记录Sr/Ca比值,珊瑚礁1弓】言研究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了解过去的气候演变规律,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而依据地质...  相似文献   

3.
无定河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的临界现象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炯心  孙季 《水科学进展》2006,17(5):610-615
以1956-1969年作为“基准期”,基于该时期的资料建立了流域年产沙量与若干降水特征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运用该方程计算出了“措施期”(1970-1993年)在假定无措施的条件下的历年产沙量。由此得到该年的水土保持减沙效益百分比,并点绘了减沙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显示,水土保持效益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总体趋势上表现出3个阶段:①缓慢增大;②急剧增大;③保持不变甚至于减小。点绘了减沙效益与各年末的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累积保存面积的关系,也显示出非线性变化,可以用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来拟合。两条直线之间的转折点反映了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临界值,两条直线分别代表水土保持增益高回报区和低回报区。该曲线可以为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抱板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抱板群的最新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戈枕村组、峨文岭组。戈枕村组由片麻岩类变粒岩组成,厚度大于2381m,具混合岩化。该组测得锆石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1824±77)Ma,混合岩脉体RbSr等时线年龄(1637±31)Ma,推测形成于1600~1800Ma之间,相当于长城纪早期。峨文岭组以各类片岩为主,其次是石英岩和变粒岩,无混合岩化作用。侵入该组的变质花岗岩体,测定3个锆石UPb一致曲线年龄分别为(1456±66)、1441、(1364±25.67)Ma;另一件锆石蒸发法207Pb/206Pb峰值年龄为(1407±20)Ma。以上数据表明其形成年龄为1600~1400Ma,相当于长城纪晚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由直线或圆曲线等组成的建(构)筑物在穿过道路曲线(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时,其交点坐标的计算方法。本文所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有解算原理简单、计算过程简捷、便于计算机编程、通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Q—S曲线,即管井涌水量曲线方程式在水文地质工作中应用普遍。曹丁涛同志在“Q—S曲线的判别、外推检验与下推”一文中对其进行了探讨(下简称前文),提出了宝贵的结论和建议。本文在此也就Q—S曲线问题谈谈个人之浅见。 1 也谈曲线类型的判别与方程建立 众所周知,Q—S曲线有直线型、抛物线型、指数型及对数型。直线型易于判别和建立,其它三种曲线类型也可采用直线判别法,但是作者认为,鉴于直线斜率为常数,因此判别曲线类型  相似文献   

7.
试论构造因素对泌阳断陷陆相层序形成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作用是控制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关键性因素,它制约着低频层序(盆地充填序列、构造层序、层序组及层序)的发生、发展与形成。区域性构造运动控制着盆地充填序列及构造层序;盆地边界断裂的脉动性控制着层序组及层序。在陆相断陷湖盆中,盆地基底构造沉降是非线性或间断函数;由盆缘控盆边界断裂向盆地中心,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呈“反铰链式”沉降。在从假定湖平面变化呈一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且匀速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分别模拟了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的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的发育和形成。  相似文献   

8.
湖南凤凰寒武纪Fischer点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世球 《地球科学》1997,22(5):511-514
湖南凤凰早寒武世为外陆棚环境,中、晚寒武世为台缘斜坡,经过一定校正编绘的Fischer点图获得的海平面变化曲线显示寒武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海洋可容空间不断加大,这与三叶虫演经有耦合关系,早寒武世区域性三叶虫多,生物分区明显,三叶虫带不能进行洲际对经,晚寒武世则相反,两个重要海进面(536Ma和517.2Ma)是统间界线最佳线点,与北美R2曲线比较可确认515-517Ma 寒武大海泛期(长山期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精细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将三叠纪标定了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9个。提出并厘定了层序旋回的等级系列:一级(200—400Ma),二级(10—100Ma),三级(1—10Ma),四级(0.1—0.2Ma),五级(0.2—0.05Ma)和六级(±0.02Ma)层序旋回。将三叠纪盆地划分为被动边缘(T1+2)和前陆盆地(T3)阶段。进一步标定了古构造沉降对有效容纳空间及层序形成的贡献。提出并规范了高频层序的内涵本质及其划分方案。建立并标定了不同物质背景之下的高频层序四种鉴定类型:三角洲河口坝或滨岸旋回序列型;波痕指数垂向有序变化型;厚层灰岩或白云岩与薄层灰岩或白云岩有序叠置偶合型和砂屑灰岩与砂、泥岩层偶型。高频层序行为堆叠样式及其所携带的信息可深刻地揭示三级层序的内部构架,提高地层对比精度。为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定量编制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非饱和土壤渗透方程的简化差分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仁东  吴昊等 《水文》2001,21(3):20-22
在对进查北(L.A.Richards)渗透方程提出的近似精确基础上,研究了菲利普(J.R.Philip)以粘土为例的渗透速度计算公式,并对非饱和土壤中长时间渗爱时出的误差及及原解的缺陷加以修正,提出了更简捷合理的无时间差分变量计算模型,给出了渗透速度随时间的过程线、渗透深化度与土壤湿度的变化曲线。该方法经过大量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它对砂土、壤土中的渗流也适用,与常用的时间差分方法比较,该法得出的土壤渗透湿度深度曲线是正确的,且计算时间显著和,消除了时间迭代误差。  相似文献   

11.
软岩的蠕变寿命是岩石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影响岩土工程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根据Goodman原理,蠕变破坏点位于全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破坏段)上。当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用分离变量函数表达时,证明了对于给定应变 处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模量比和割线模量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将破坏段曲线简化为直线,等时应力-应变曲线与破坏段的交点(蠕变破坏点)近似等于等时应力-应变曲线上某点 的切线与下降段直线的交点,进而推导出了该交点的蠕变寿命的表达式。 越接近峰值应变,误差越小。这样,可由短时蠕变曲线簇变换到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通过拟合方法求出给定应变 下模量比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再由全应力-应变曲线求出峰值应力与应变、给定应变 下的应力与切线模量、下降段直线斜率等参数;即可得到软岩的蠕变寿命和长期强度。利用本文方法,对某泥岩的蠕变寿命进行了求解,得到了蠕变寿命随应力水平变化的表达式和长期强度值,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拉伸盆地的热机史(thermo—mechanicalhistory)在确定盆地烃蕴藏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变化,模拟这样的发育史需用一种适应性强的方法。一维有限无法特别适合这种用途。它的应用表明当沉积速率超过约100m/Ma(约300ft/Ma)时,温度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生烃的三种模式中最有利的温度在100~225℃之间,但这并非普遍规律。在界面相当平坦的那些地区内,这种方法以非常小的成本产生极好的结果。与以往相比,它更加清楚地表明了沉积、温度和沉降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能同时分析含水层具有直线隔水边界条件下,抽水试验中抽水―恢复阶段降深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建立这种方法时,将表示抽水和恢复阶段水头降深表达式中Theis井函数的级数表达式的前3项作为其近似表达式,经过推导,分别得到抽水和恢复2个阶段的直线方程。2个直线方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均为观测数据的函数,而直线常数为待求参数的函数,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只要将试验观测数据分别转化为直线方程的因变量和自变量数据,就能够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分别计算2个直线方程的常数,而利用直线常数的表达式,能够推导得到计算含水层参数和映射井到观测孔间距离的公式。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14.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治平 《水文》1994,(4):30-35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熊治平(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一、引言河流泥沙工程学中 ̄[1],扩散理论是用来研究悬移质运动的基本理论之一。建立在扩散理论基础之上的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即悬移质含沙量随时空变化的微分方程,目前一般只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中。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雅冰帽中Ca^2+含量变化的分析揭示;1)古里雅冰帽中的Ca^2+主要来自它周围较近的地表矿物中的可溶性Ca(HCO3)2;2)对同一根冰芯而言,Ca^2+含量较高,反映出当时该冰川作用区较干旱,反之则较湿润;3)冰芯中的Ca^2+含量,呈上升状态反映出当时的气候环境往干旱方向发展,而呈下降趋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气候环境较湿润;另一种是工期或重度干旱造成,穸竟是何种原因,可结合其它方法,如  相似文献   

16.
重大地史事件、节律及圈层耦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讨论了岩石圈的联合古陆事件,生物圈的重要生物类别的出现、生物爆发事件和集群绝灭事件,水圈和大气圈的海平面变化事件和气候的变冷、变暖事件。联合古陆事件包括陆核型联合古陆(2500Ma)、初始原地台型联合古陆(1900Ma)、成熟原地台型联合古陆(1450Ma)、地台型联合古陆(850Ma)和大陆型联合古陆(250Ma)事件;生物圈事件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后生动物、带壳后生动物的出现事件,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奥陶纪—志留纪之交(439Ma)、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367Ma)、二叠纪—三叠纪之交(250Ma)、三叠纪—侏罗纪之交(208Ma)、白垩纪—第三纪之交(65Ma)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并从遗迹化石的角度,阐述了后生动物及其行为习性的起源和演化的新观点。水圈和大气圈事件包括晚震旦世、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晚石炭世的自节律海平面变化事件,奥陶纪和白垩纪的他节律高海平面事件,震旦纪—寒武纪和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耦合节律海平面变化事件,并以泥盆纪为例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些事件是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发展、演化的重要里程碑。上述事件的重要特征是,在时间上的节律性和在成因上的圈层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十八顷毫金矿区的黑云母、角闪石用阶段升温法进行^40Ar/^39Ar年龄谱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黑云母的这似直线年龄谱的坪年龄(227Ma)及角闪石稳定坪年龄(288Ma)代表了韧性剪切带最新活动的时代;角闪石矿物年龄谱反映的后期热扰动(268Ma)反映区域退化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269 ̄277Ma的年龄可能代表了退化变质同时的金矿化时代。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热力学定律的土体动力Hardin-Drnevich模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霞  迟世春  林皋 《岩土力学》2008,29(9):2335-2340
从Masing二倍法构造的Hardin—Drnevich模型的卸荷再加荷滞回曲线出发,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考虑了塑性中心的移动为直线和骨架曲线两种情况下的耗散函数表达形式,应用Ziegler正交条件,通过对耗散函数求一阶偏导,得到耗散应力空间中的屈服函数表达式,并引入耗散应力和真实应力之间的差别项即转移应力,从而得到真实应力空间中的屈服函数。屈服曲线的绘制表明了对于塑性中心的不同转移规律,屈服曲线遵循同样的变化规律:应变在某一范围内,剪切形的屈服曲线是直线形式;当应变超过某一阈值时,剪切形的屈服曲线呈现弯曲。此外,还给出了应变的阈值。  相似文献   

19.
地幔脱气作用和大气圈惰性气体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惰性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幔脱气作用和地球大气形成与演化的有效工具。根据惰性气体提供的信息,地球大气圈中惰性气体主要由地幔脱气形成。地球有三个截然不同的惰性气体储集库:MORB(洋中脊玄武岩)型地幔(大量脱了气的地幔),Loihi(夏威夷洛尹黑海山)型地幔(少量脱了气的地幔),和大气圈+海洋+大陆地壳。为了探索这三个气体储集库之间的联系,国外学者已建立了三种地幔脱气模式:①整体脱气(BD)模式,②溶解度控制脱气(SCD)模式,和③稳定态脱气(SSD)模式。其中SCD模式能较好地解释各储集库中惰性气体同位素体系特征。SCD模式认为地幔中各种气体的脱出程度和脱出历史不完全相同,主要受气体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所控制,因而认为地球大气中的各种气体的演化史也不完全相同。从地球形成时算起,大气中惰性气体主要形成和演化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0Xe为(21±7)Ma,36Ar为(56±19)Ma,3He为(310±120)Ma,40Ar为1500Ma,4He为800Ma。  相似文献   

20.
陈穗生 《广东地质》1995,10(3):39-42
地下介质对探管仪测深结果的影响。一般采用开挖对比定出的修正系数加以修正。但此法效率低,还受开挖条件限制,代表性也不够。经研究,介质影响的强弱程度反映于水平地场强度曲线的特征点的比值上,用特征比值来修正管线中心埋深,可使探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