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阎五成 《河南地质》1996,14(2):89-94
文章通过对西虎岭黄铁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大致可分为6种基本蚀变类型,5个蚀变阶段,3个蚀变带,各蚀变带以矿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同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并指出围岩蚀变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元岭金矿蚀变破碎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为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为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的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的亲硫铁族元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含矿性提供  相似文献   

3.
小秦岭金矿带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叙述了该矿带主要围岩蚀变类型和特征,以蚀变分带、蚀变种类、强度,以及围岩岩性和控矿构造关系、蚀变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探讨了矿带围岩蚀变的产出规律。指出黄铁矿化是区内直接找金标志,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为区内间接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围岩蚀变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灵山沟金矿围岩蚀变以碱交代为主,成矿热液为壳源深熔花岗岩浆演化期后热液,并指出围岩蚀变的发育程度与金矿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孙淑娟 《吉林地质》1992,11(1):43-52
山门银矿床围岩蚀变呈面型及线型分布,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蚀变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蚀变矿物组合在时间上表现由复杂到简单,由高温到低温的演化特点,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伊利石—绢云母化极为密切。文中探讨了不同蚀变岩段蚀变岩带化学成分变化、元素的带入以及微量元素,成矿元素由红化带到硅化带逐渐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我国特大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围岩蚀变作用及其特征。总结了矿床围岩蚀变的分带及其特征,对围岩蚀变带内化学成分的带出带入,亦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对矿区主岩体和蚀变带的实验数据,选用尽可能反应真实面貌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杨勤娟 《广西地质》2013,(9):30-32,36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不同类型的矿床围绕花岗岩体呈带状分布,由于围岩岩性、空间位置不同,围岩蚀变呈现多样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大厂矿田围岩蚀变地质特征——蚀变带特征,以及蚀变与不同岩性围岩和岩体的空间关系、蚀变带与矿床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青顶金矿床地质、蚀变岩石类型、蚀变矿物、蚀变岩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岩石英包体的物理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确定了主要金矿体、主要成矿阶段的围岩蚀变岩的分带特征.研究了围岩蚀变岩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壳源深熔花岗岩-热液流体-碱酸交代作用的蚀变岩带形成模式.指出了围岩蚀变岩带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海南抱板金矿田围岩蚀变带中绿泥石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肖志峰  卢焕章 《矿物学报》1993,13(4):319-324
通过对海南抱板金矿田围岩蚀变带中绿泥石成分的分析,讨论了蚀变带中绿泥石的成分变化,并由此确定围岩蚀为形成于290~300℃和氧逸度为10^-26~10^-34的条件下,结合含金石英脉的体包裹体研究,从蚀变到成矿物质沉淀,热液的温度和氧逸度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烈善  彭省临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3):151-155,160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围岩蚀变一般较弱,主要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绢云母化为主;围岩蚀变与容矿岩石类型及其岩性组合密切相关,化学组分的变化因围岩的性质而异;金矿化强度与围岩蚀变强度和蚀变组合复杂程度成正比,金矿体出现在蚀变中心部位或蚀变分带的内带.  相似文献   

11.
李志伟 《矿床地质》1998,17(Z4):651-654
从东川类型铜矿含义出发,分析了东川类型铜矿主要容矿蚀变围岩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变化特点。讨论了围岩蚀变与成矿之间的联系。指出因民组内发育的黑云母化,绿泥石化、钠化与铁铜矿关系密切;萤石化对稀土、Nb、Ta的迁移与富集具有重要作用。而褪色化、硅化、碳酸盐化在落雪式、大箐式铜矿成矿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上述的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刘幼平 《贵州地质》1993,10(2):155-162
本文通过对贵州独山锑矿区围岩蚀变的研究,认为借助于围岩蚀变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该区锑矿的预测找矿。文中阐述了围岩蚀变的物化作用是该区锑矿化的先决条件,将围岩蚀变的演化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围岩蚀变在空间的分布可分为三个带——中心带、过渡带和外缘带,最后归纳出围岩蚀变类型、强度等五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王取义 《江西地质》1995,9(2):124-131
该文着重介绍了武夷山西坡主要与锡矿化有关的成矿花岗岩的蚀变类型,蚀变分带、蚀变带矿物组成,标志矿物及化学成分等特征,同时还指出了不同矿床类型地表矿化标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胶东15个金放床围岩蚀变带内30个云母类矿物的地质产状,空间分带,与矿化关系地质调查基础上,着重对各类型金矿床蚀变带内云母类矿物进行了单矿物提纯,矿物化学定量分析,物理性质鉴定,X光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晶格常数计算,形成条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蚀变岩带内有9种云母类矿物,5个矿物化学-多型系列,新鉴定出5种云母类矿物,绿鳞石(Celadonite),铁绿鳞石(Ferian Celadonite),铁铝绿磷石(Ferian-Alumino Celadonite),铝绿鳞石(Alumino Celadonite)和伊利石(Illite),总结了云母类矿物各系列的演化特征,查明了金矿床各蚀变-矿化带内所出现的云母类矿物晕,指出了各云母类矿物晕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例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耐在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化化、白)绢)云母化、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讨论374富铀矿床蚀变带的特征,指出了前提蚀变的分带性和近矿蚀变展布的一致性,蚀变带内矿物共生组合的变化与主要造矿元素含量的变化相互对应,且演变规律有序,是富矿形成的重要条件,近矿蚀变蛋黄色水云母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河北东坪金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坪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预测了矿区可以找到新矿体的区段,并认为接触带应是矿化中心地带。合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岩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塔斯特金矿床产于华力西中期深源岩浆侵入的二长花岗岩中破碎蚀变带内。该矿围岩蚀变发育,蚀变类型较多,并以较强的磁铁矿化和绿帘石化为特征。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中心向两侧蚀变带常呈对称状分布,并往往有多期蚀变叠加。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受蚀变带的规模和强度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花山花岗岩体中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蚀变模式。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认为在豫西寻找金矿床,应拓展到花岗岩体中。  相似文献   

20.
沽源-红山子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蚀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章着重对沽源-红山子地区几个典型铀矿床的近矿围岩蚀变特征、蚀变期次及蚀变带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山子铀矿床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发育碱性蚀变,主要包括钠长石化、赤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它铀矿床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则发育酸性蚀变,主要包括水云母化、硅化和萤石化。蚀变带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U与Pb、Zn、Mo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而与Cu的相关程度较低;蚀变带岩石出现Cd、Sn的含量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