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理清地面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识原理,并进一步提高对判别记录存在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能力,确保视程障碍现象记录质量,该文从视程障碍现象判别所需观测要素、参照判别标准和记录形成流程3个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地面视程障碍现象记录的自动判识方法。并对自动判识记录常见异常问题进行总结,将其归纳为现象多判别、少判别、错判别和霾特有问题4类,总结了每类问题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处理规定提出应对处理意见,强调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对地面观测工作中遇到的常见视程障碍现象进行准确区分,确保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鄯善站1981—2013年人工观测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和2014—2016年能见度仪自动观测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资料,对新型自动站ISOS软件判识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人工与自动观测存在差异性,同时就错误判识结果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断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能见度观测数据的几种记录格式,对其计算方法等进行分析,并简要阐述了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断的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特殊情况下的记录处理。  相似文献   

5.

轻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现象,使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在日常观测中要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能见度观测数据的几种记录格式,对其计算方法等进行分析,并简要阐述了视程障碍现象自动判断的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特殊情况下的记录处理。  相似文献   

7.
赵胡笳  马雁军 《气象科技》2011,39(4):468-472
利用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鞍山、沈阳、本溪、抚顺4个市区的器测能见度和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分别按照不同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等情形下,对两种观测数据资料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无视程障碍天气情形相比,出现具有视程障碍天气情形时,器测、目测能见度差异较小;总云量越多,两种观测值差异越小;PM10质量...  相似文献   

8.
浮尘、轻雾与霾都是水平能见度<10.0 km的视程障碍现象.在日常的地面气象观测中,它们之间极容易混淆.本人根据观测实践,总结出区别它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蔡恒容 《气象》1991,17(6):2-2
视程障碍现象都有能见度标准,而有效能见度是指视野1/2以上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因此,同一时间只能记录一种视程障碍现象。这一点近年已基本取得共识,但同一时间能否存在两种视程障碍现象却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10.
周建龙 《湖北气象》2005,24(1):40-41
根据十堰市2000-2001年出现的干质视程障碍现象的相关气象要素特征,结合其形成机理,可得出如下结论:十堰市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且不同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出现时,测站相关气象要素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霾出现时,日最小相对湿度在35%-68%之间,当浮尘、扬沙出现时测站的最小相对湿度则小于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