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989年11月,从法国引进的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NPAC投入使用,北京设置了网络管理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安装了节点机,沈阳、天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深圳、北京分别安装了集中器.目前,我国从加拿大引进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正在建设,湖北省内至各地市县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也即将开通运行.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可通过数字或模拟电路实现计算机之间、终端设备之间及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其基本  相似文献   

2.
迅速发展的气象通信技术给气象业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者因长期在省局电信台工作 ,对电信业务有所了解 ,现将主要的、与气象服务应用密切的业务知识作一介绍。1 分组交换数据网 (Chinapac)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由于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还可以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它提供给用户交换型虚电路 (SVC)、永久型虚电路 (PVC)的业务 ,具有差错校验、重发功能和自动选择迂迥路由的…  相似文献   

3.
1概述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  相似文献   

4.
1前言 为了使气象电报能实时可靠地传输到有效地点,我们进行了分组交换网络工程的建设,分组交换是利用公用数据网(X.25),采用报文交换的”存储一转发”机制,把报文分成较短的、规格化了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的方式。它有很多优点适合我们气象部门使用,例如:可靠性高、经济性好、传输时延较小等。2分组交换的原理2.1数据交换方式 交换方式是指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或各终端之间为交换信息所用信息格式和交换装置的方式。目前有下列三种交换方式:2.1.1电路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通过呼叫,在交换双方之间直接…  相似文献   

5.
气象部门使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之我见何广林(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5年4月,我省九地市气象局与省气象台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开通,地市气象局可以直接登录省台NOVELL网调用资料和预报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观测资料送到省台...  相似文献   

6.
前言数据通信网(datacommunicationnetwork)是指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电信网。由某一部门建立并操作运行,为本部门提供数据传输的电信网称为专用数据通信网;由电信部门建立、经营,为公众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电信网称为公用数据通信网。邮电部门提供DDN数据电路和普通电话网的模拟电路供用户组织专用数据传输业务。气象系统将利用卫星电路建立专用数据通信网,但备用数据通信网究竟加入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还是租用普通电话网提供的模拟电路或是在公用交换网中建立虚专用网(VPN)?从保护已有投资和交换数据量方面考虑,维持费用哪种方…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简称分组交换网)具有覆盖面广、网络环境好的特点.现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区及县城.还可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网互连。它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性能稳定.处理能力强,扩充灵活.维护方便。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低误码率、低延迟等可靠的网络性能指标.确保用户通信质量。它的分组多重通信功能,使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与多个计算机进行通信。基于上述主要的技术性能,结合气象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方向,我们选择了该网作为沈阳市县级终端系统的通信平台.并于1995年11月完成了所属各县站的安装调试,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8.
发展省地数据通信发挥气象中心效益贾茂生,邵志忠(省气象局通信台兰州730020)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成,标志着我省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由过去的人工操作、微机转报等落后方式,发展到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和交换信息。现在西北各省台...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黑龙江省于1998年起,逐步在县级气象台站开通了利用电信分组数据交换网络传送实时气象信息的业务,实现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访问和互联。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简介1.1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方式是把长的报文分成若干个较短的报文组,报文分组是交换单位,它与报文交换方式不同的是,主要负责分组编号,各组报文可按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当各组报文都到达目的节点后,目的节点按报文分组编号重组报文。分组交换的特点:(1)数据传输灵活对中继节点存储容量的要求相对较少,由于报文被分组后,一个长报文被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沈阳市市-县气象业务实时系统的介绍,给出了公用分组交换网应用于气象业务的实例,由于分组交换网是当代数据通信的得要手段之一,故该系统所采用的方法可推广到其他类似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通信中,调制解调器(MODEM)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省、地、县计算机通信网逐步建立,调制解调器的使用日趋频繁。加之尚未建立计算机远程终端的地(县)局仍需购置调制解调器(MODEM)。因而如何正确使用及如何正确选购调制解调器值得探讨。下面就将MODEM的几个重要概念及使用常识,使用技巧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正确选购和正确使用有所帮助。1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分类依传输方式的不同,分为如下两大类:①无线MODEM:适用于无线短波信道。②有线MODEM:适用于有线信道。有线MODEM根据所用带宽不同…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方式都要求社会传播为之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社会传播机制的变革。传播媒介发展史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气象灾害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的安全幸福,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作用重大。为使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减灾决策和有关部门安排指挥生产以及各种公众活动,首当其冲是有效传播这些信息。计算机数据通信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学习掌握和应用数据通信技术既必要又十分迫切。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0)的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通信体系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论述计算机通信中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际互连技术。用层次分析的观点来认识网桥、路由器、中断器和网关的作用和互连机制。在公用数据通信网方面,结合OSI模型,对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DDN)、帧中继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CHINANET)的基本性质、特点、功能和业务开通状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这将对广大业务科研人员学习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高效传播气象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所研益。  相似文献   

13.
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于1997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运行。该系统的安装适应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建设需要,取代了原有专线拨号通信方式,采用先进的分组交换网技术,可以为气象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服务;同时,该系统也可为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提供地面备份保障。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功能齐全,安装简便,应用效果较好。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特点及构成1.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先分组、再存贮,然后按一定的格式进行交换传输的通讯网络。所谓分组就是把一组包含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的二进制数作为一个组合整体加以转接。这些数据、呼叫控制信号及可能附加的差错控制信息是按规定的格式排列的。分组交换是指把报文分解成若干个较短、被格式化了的报文分组,以报文分组作为单位独立地、单个地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市、县级气象局都申请了X .2 5分组交换业务 ,通过X .2 5专线将全省气象局连成一个大的广域网。只要通过相关的设置 ,广域网内就可以进行通信。本文结合气象部门的业务 ,介绍实现地市局与县气象局X .2 5分组通信的配置过程。1 X .2 5分组交换X .2 5网是采用X .2 5标准建立的网。X .2 5是联网技术的标准和一组通信协议 ,它是所有分组交换技术的鼻祖。分组交换又称包交换。分组交换机客户传送的数据按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段 ,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 (或包 )”。传输过程中 ,需要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识 (即分组头…  相似文献   

15.
自动气象观测站远距离数据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以太网技术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采集器与上位计算机的数据通信,解决超远距离数据采集,对调整站网布局、特殊环境下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布设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1.更新沂山二级中转设备。 2.省~地无线通信网增加有线无线转接设备。 3.选择一个市地台进行省~地无线数据通信试验。 4.开通省台至省计委、省农委、省财政厅的微机远程终端。  相似文献   

17.
在现在的气象部门中,计算机应用已日益普及。从气象预报到数据通信都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预报员们正在从手工之中解放出来,热衷于从计算机中取得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通信从有线、无线到卫星传输,都依靠着计算机的高速和精确。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是否发现不管是数据的处理、打印还是传输,数据必须通过内存处理才能得出结果。所以,一台计算机内存的好坏关系到数据最终的处理结果。当内存出错时,处理出来的数据、存盘的档案、传输的资料都会出错,这会给气象预报的正确性、档案的完整性、对下面指导预报的参考性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在灾害性的天气中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进行重大数据处理前,必须保证计算机内存的正确性。计算机内存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列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我局于1993年3月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终端,实现了对广州中心气象台气象信息的程控调用,在实际工作中初见成效。1计算机网络终端的功能我局计算机使用ASTPP4/33彩显,开通方式为有线程控调用(速率9600bps)。功能程序I:调用近时次卫星云图,广州雷达回波图,全省雨量、温度分布、省台预报意见;程序II:调用08时500、700、850hPa、东亚地面各层传真实况和预报图;程序III:调用台风路径图。值班预报员根据不同的天气类型、不同季节,按需要调用各种图。当天气较简单时,选调程序I,复杂天气时增调程序II,台风进入防区后加调程序II…  相似文献   

19.
转报系统技术说明刘坤生,李雪滨,高常斌,马向民1.概论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数据控制和交换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通信技和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使得信息处理和交换发生了质的飞跃,微机电报交换系统是根据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采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四平市气象局在省地远程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基础上开通了“他一县数据通信网络”远程计算机终端,使省局的各种实时气象资料经市局利中转,全部下传到县级台站。目前,四平气象局县级台站基本上都配备了两台386计算机,除一台用于网络通信外,还有一台宏议机没有很好利用上。作者根据MS-DOS6.2版本提供的Interlnk命令,用7线串行电缆成功地实现了两台计算机连接通信,组建成县级远程计算机终端本地网,使县级计算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并在网络客户机上安装小屏幕预报图形工作站。1系统环境及电缆线连接1.1系统环境使用Interl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