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智能监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中的应用是未来土木工程和减灾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光纤传感技术在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抗震防灾方面的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对光纤传感器应用于埋地生命线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实施埋地生命线系统智能监测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综述了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震后恢复过程优化以及抗震防灾对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南市供水设施施工图、管线普查和地质勘探资料,采用确定性方法对供水系统的主要构筑物和管网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提出了应更新改造抗震薄弱管段、提高重点设施抗震设防和灾后应急保障级别、设置应急供水点等抗震防灾对策,以实现供水系统"小震不坏,中震正常使用,大震保障重点供应"的抗震防灾目标。考虑不同震害影响下对供水系统分级保护的抗震防灾策略,既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可满足震后救灾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有利于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山东省胶州市抗震设防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抗震设防工作方面实施的减灾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对策和建议。认为,通过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使胶州市城市总体布局和机制逐渐朝着有利于抗震防灾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命线地震工程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通过统计中英文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分析了生命线地震工程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埋地管道和隧道与地下结构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梳理了埋地管线抗震研究中大型试验、精细化模拟和理论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生命线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发展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的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确保它们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几年地震中输电线路的倒塌破坏情况。然后,从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分析模型研究、抗震研究、振动台试验研究以及振动控制研究等几个方面,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抗震研究的发展进行了重点的论述。最后,对输电塔-线体系抗震需要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炼油厂区位于天山褶皱系与准噶尔坳陷区的交界部位,这里属地震活动性较强烈的北天山地震带,基本烈度为8度,是新疆的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也是抗震防灾设防的重点区。为对群众进行普遍的抗震防灾教育和训练、增强抗震防灾观念和能力,独山子矿区于1989年9月15日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抗震防灾演习。演习以模拟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生命线地震工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抗震设计准则,对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地下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生命线工程系统受灾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最后还建立了一个计算生命线工程系统直接经济损失和第一次间接经济损失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沙角A电厂主厂房(一期)进行了抗震鉴定,计算结果表明其抗震能力满足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要求,最后提出了一些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虑强震作用下地震动参数的空间相关性,是生命线工程、道路、桥梁等呈空间分布的大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问题。由于强震观测历史和观测设备的限制,符合设计标准的地震波较为匮乏。因而,人工地震波成为结构抗震时程计算分析的一个重要技术。小波包技术将地震波进行时域和频域分解及合成并通过区域化的强震记录,得出小波包参数在时域和频域的统计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无观测记录场址的地震动小波包参数进行最优估计,从而合成人工地震波。能较好地模拟人工地震波的区域空间相关特征,将为重大工程结构的防灾抗震仿真计算和动力优化设计提供实用可靠的地震波输入。  相似文献   

13.
生命线工程震害对策的网络分析及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市供水管网为例,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生命线工程进行分析,提出生命线工程中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的关键元件,研究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对策,提出已建城市生命线网络系统抗震加固的最优决策方案,以求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减灾效益。结果表明,网络分析法能克服其它方法所带来的不完整性和人为因素大等诸多问题,也是生命线工程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综合介绍了中国抗震防灾工作,包括抗震修复与加固、抗震设计规范,城市抗震防灾,工程抗震科学研究、震区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生命线工程系统依赖性逐渐增强。地震后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灾后生活和生产的恢复以及抢险工作的进行,因此对生命线工程系统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主要介绍2种求解大型网络抗震可靠度算法———最小路递推分解算法和最小割递推分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这2种算法对沈阳市供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使用这2种算法可以有效的进行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年实地调研考察和近20年的文献资料,对云南纳西族和汉族地区农村典型民居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合传统工艺中的抗震构造措施,分析了这种典型民居建筑形式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云南典型民居建筑在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抗震新问题和实施抗震加固工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区域整体抗震防灾能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网络分析法研究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对策,找出已建城市生命线网络系统抗震加固的最优决策方案,以求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冕宁县历史上多次遭受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在我国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上划为Ⅸ度和X度高烈度区,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区。八十年代末,中国建研院抗震所和冕宁县抗震防灾领导小组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对该县城厢镇和泸沽镇进行了地震灾害和损失预测。为两镇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冕宁县建筑物震害预测在以下几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科学技术厅"地震综合拓展研究"的一个环节,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于1996年开始大力推进"安全抗震、防灾的研究".该研究包含4个研究项目:①与包括原子能设施在内的产业设施的安全抗震有关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②设备减震研究;③与防止地震灾害有关的实时地震防灾和④紧急时刻信息传输方法.下面介绍其中的"实时地震防灾研究"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企业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比较,总结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特点,并且在总结近几年企业抗震防灾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