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蓝颖春 《地球》2014,(8):94-9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养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她流经中国腹地,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治理黄河的故事,从神话就开始,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治理黄河的故事。历史上涉及治理黄河的人物有: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陈潢、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等等。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就是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来源以及量化源贡献,选取鄱阳湖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14种重金属(V、Cr、Co、Ni、Cu、Zn、Sr、Mo、Cd、Sb、W、Pb、Hg和As)的含量,分析其污染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除V和Cr外,Cd、Mo、Hg、Cu、Pb、Zn、W、Sr、As、Ni、Co和S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江西省土壤背景值的5.7、2.2、1.9、1.8、1.5、1.5、1.4、1.3、1.3、1.2、1.0和1.0倍; Cd、Hg、Cu、Mo、Pb、Sr和Zn超出江西省土壤背景值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00%、100%、100%、100%、97%、97%和93%,所有沉积物样品中Cd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比例为51%; V、Cr、Co、Ni、Cu、Zn、Sr、Mo、Sb、W、Pb、Hg和As含量呈未污染至弱污染水平,而Cd含量属于中等污染水平,接近于重污染水平.总体而言,Cd的污染相对较严重.重金属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其中Cr、Cu、Zn、Sr、Pb、Hg和As的空间分布十分相似,表现为在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入湖口附近区域含量较高,而Co、Ni、Mo和Sb明显在湖区南部、东北部和修水入湖附近这3个区域聚集,Cd和W的空间变异性相对较大,V的含量分布相对较均匀.PCA和PMF解析结果都表明鄱阳湖丰水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受4种来源的共同影响,其中,矿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最大,相对贡献率为38%,其次是尾矿和废渣,相对贡献率为28%,再是农业活动,相对贡献率为19%,最后是自然来源的相对贡献率为14%.  相似文献   

3.
袁立明 《地球》2011,(11):79-80
百年地质人才的涌出,为中国今天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的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王烈、何杰、乐森、王嘉荫、谢家荣、杨钟健、孙云铸、张文佑、王仁、何作霖、马杏垣、高之狄、潘钟祥、侯仁之、郭文魁、涂光炽、刘东升、王鸿祯、董申保……  相似文献   

4.
王铸金 《地球》2013,(5):50-53
正仿佛真应了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预言,2012年,长沙、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合肥、鞍山、广州、沈阳、哈尔滨、南京等地频繁发生地陷现象,让人们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恐慌。如今2012已经过去,虽然世界并没有末日,但是地陷危机依然令人"步  相似文献   

5.
孔佳仁 《地球》2019,(9):86-89
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交汇处,有一座秘藏于茶马通道和汉藏走廊,如今被人遗忘的民族风情小镇——五彩卓尼,一个带有民族韵味的地名,一座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地域辽阔的卓尼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自然生态文化、觉乃民俗文化、土司历史文化、洮砚产业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之大成,兼惊、险、奇、秀之特征,以多样性、原始性、神秘性著称。  相似文献   

6.
40年来,河北的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震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为建立、推进和发展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综合防御、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绩。认真、全面、科学地对河北省40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我们发扬成绩、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收集整理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烈度衰减关系资料,得到182个烈度衰减关系公式,与现用地震快速评估系统、“十五”评估系统中烈度衰减关系参数进行对比,可知:(1)北京、上海、河北、吉林、甘肃、福建、江苏、海南、贵州、安徽、湖南、浙江、黑龙江、宁夏、天津、广西、辽宁、山东、江西、广东、陕西等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具有优化性;(2)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地域性广,地震频发,沿用已有烈度分区结果;(3)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中部、重庆、湖北、河南、山西等地有多个衰减公式,依次甄别,优选适用对应区域的衰减关系公式,以达到优化参数的目的,为震后影响场快速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0 前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地势由西北向倾斜,平均海拔3100m。据记载,历史上在海北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9.
刘丹 《地球》2011,(4):69-71
1、崩塌 崩塌经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壁,岩土体突然垂直下落.岩块顺山坡猛烈翻滚,跳跃,相互撞击,最后堆积在坡脚。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开挖坡脚、爆破、修筑水库、开矿泄洪等人为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崩塌。崩塌会损害农田、厂房、水利设施和其它建筑物,导致人员伤亡。铁路、公路沿线的崩塌.会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损毁、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10.
岳尚华 《地球》2012,(8):36-39
进入7月份,我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强降雨,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数十年或数百年不遇的降雨情况。暴雨引发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加重了受灾情况。除北京、河北、天津外,湖北、重庆等地均涝灾严重,道路堵塞、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农田被淹……经济损失巨大,也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情况。湖北6月25日入梅来,湖北省持续出现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降雨时间集中、  相似文献   

11.
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3,自引:3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属性的研究大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震属性的解释可获得许多有关地层、断层、裂缝、岩性和相的变化的重要特征信息,我们结合地震属性特征参数的意义,从实际应用出发,把地震属性分为了振幅、频(能)谱、相位、复地震道、层序、相关六大类,并根据在地层、断裂、岩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讨论了属性分析技术原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最后通过对断裂、河道、火成岩、古潜山等几个实例的详细描述,证明了相干、阻抗、振幅等地震属性的应用效果,说明了地震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青藏高原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垂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选取西藏东南部最大的高山冰川堰塞湖之一的巴松错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1月(枯水期)和2018年9月(丰水期)在湖心利用挂锤式深水采样器进行浮游植物垂直分层采样,共设置7个断面,采集水样84个.应用浮游植物功能群、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巴松错浮游植物功能群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巴松错水体稳定性强,水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枯水期在30~60 m处形成温跃层,丰水期在1~15 m和30~60 m处形成双温跃层;2)巴松错浮游植物群落共鉴定7门76属242种,物种组成均表现为硅藻蓝藻绿藻型结构;3)根据浮游植物功能群分类方法,可划分为25个功能群,分别为A、B、C、D、E、F、G、H1、H2、J、L M、L O、M、MP、N、P、S1、S2、T、W1、W2、X1、X2、X3和Y,优势功能群从枯水期的MP、D、L O、P转变为丰水期的D、F、L O、MP、N、P,其中MP功能群为巴松错浮游植物群落绝对优势群;4)通过RDA表明,不同水情期浮游植物功能群垂直分布特征受环境因子影响差异较明显,整体上,pH、总氮和氨氮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段雯娟 《地球》2014,(6):44-47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呈现出加剧的态势,人体血铅超标、尿镉超标等时有报道,重金属污染出现了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从水土污染到食品链转移,由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进入突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的爆发阶段,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刘焕启 《地球》2013,(5):72-75
正地质信息技术是找矿、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质工作勘探、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地质信息技术工作贯穿于矿产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以社会  相似文献   

15.
淤泥生态浮床的构建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月湖清淤底泥为主要原料,配以膨胀珍珠岩为轻质材料、灰渣胶凝材料为粘合剂制得淤泥生态浮床,并考察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湖泊淤泥、膨胀珍珠岩、灰渣胶凝材料掺量分别为60%、15%、25%时,浮床模块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达到797.2kg/m3、1.02MPa、0.21MPa、13.2%和85.5%,满足设计需要.在为期32d的净水试验中,淤泥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较好,TN、TP、NH4+-N、PO34-P、CODMn、Chl.a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31.1%、38.6%、37.2%、36.9%、39.7%和48.8%.淤泥生态浮床有效解决了湖泊清淤底泥的处置问题,并且可对富营养化水体取得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岩石的速度、密度、磁化率、电阻率等物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有用信息建立统一的物理 -地质模型。在统一的物理 -地质模型之上 ,进行重、磁、电、震单一方法的反演 ,分析各种物探方法反演结果的相容性与相背性 ,重新修改模型并进行重、磁、电、震的联合反演 ,最终确定深部地层的地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刘焕启 《地球》2014,(8):62-65
盐湖资源是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世界上主要的盐湖一般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区域,如柴达木盆地、阿塔卡玛盆地等。中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区,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盐湖有731个,在这些盐湖中,钾、锂、硼、镁和钠的液、固盐类矿产储量十分巨大。在中国盐湖中,青海的盐湖以数量多、资源富、类型全而著称于世,更以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分布集中、开采方便的特点成为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盐湖。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即便是其中一个大湖的盐,也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因而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考古地磁法,对北京地区汉、三国、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砖标本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标本的剩余磁性,并做了逐步加热的实验,从而推算出上述各时期北京地区的磁倾角值和磁埸强度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近两千午来磁倾角是在51°-66°之间变化,并且有循环性特征,其周期为一千余年;而地磁埸强度则是逐渐减小的,汉、三国、唐、宋、元、清各时期的地磁场强度分别为现代地磁埸强度1.57,1.41,1.42,1.29,1.21,1.12倍。  相似文献   

19.
王琼  卢聪  范志平  李法云 《湖泊科学》2017,29(2):297-307
通过对太子河流域46个采样点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性无机磷、总氮、总磷、电导率、p 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回归分析判别氮、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冗余分析判别河流水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评价太子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氮、磷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上游浓度较低且变化较平稳,辽阳段浓度逐渐上升且波动增大,鞍山段浓度最高.冗余分析显示氮、磷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海拔、河岸缓冲带宽度、植被多样性密切相关.叶绿素a浓度与氨氮、硝态氮、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性无机磷、总氮、总磷和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营养盐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浮游藻类的增长.太子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显示,太子河流域"中"营养状态点位有27个,占58.7%,"富"营养状态点位有19个,占41.3%,没有"贫"、"重富"和"极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20,(2):26-33
雄黄又名"薰黄"、"石黄"、"鸡冠石"等,成书于西汉末年的医书《神农本草经》最早把矿物作为药剂,其中就包括雄黄,书中写道:"雄黄味苦平,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知道,作为一种天然产出的矿物,雄黄具有解毒、杀虫、除恶疮的功效,可治疗疮痛、蛇虫咬伤、疟疾寒热等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