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报道作者采自我国沿海管体星虫属共计4种。其中富岛管体星虫Siphonosomafunafuti(Shipley)在我国是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2.
本文连续报道南海西沙群岛星虫类的第三部分即石管星虫属(Lithacrosiphon)。本属系1902年由Shipley氏订立。据文献记载属中的种均分布于热带海,通常钻孔于珊瑚石中。作者仅鉴定了马岛石管星虫(Lithac-rosiphon maldivensis Shipley)一种。本属在中国海是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3.
西沙群岛星虫类研究Ⅲ石管星虫属Lithacrosiph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连续报道南海西沙群岛星虫类的第三部分即石管星虫属(Lithacrosiphon)。本属系1902年由Shipley氏订立。据文献记载属中的种均分布于热带海,通常钻孔于珊瑚石中。作者仅鉴定了马岛石管星虫(Lithacrosiphon maldiuensis Shipley)一种。本属在中国海是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方格星虫属(星虫动物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作者采自我国沿海的方格星虫属共计5种,分隶于2亚属。反孔亚属印度方格星虫和方格亚属裸体方格星虫、挪威方格星虫、强壮方格星虫、拟安氏方格星虫。  相似文献   

5.
广东大鹏湾星虫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鹏湾的星虫类(sipuncula)过去未曾报道。作者自1980—1983年进行了我国南海星虫类区系分类的调查采集。本文就1983年5月至6月在大鹏湾采集的标本共132个,初步鉴定为5种,分隶于4属。  相似文献   

6.
在整理鉴定南海口足类标本中,发现构造特殊的两个新种,标本采自潮下带较深水域(50—260米),形态特征与已描述的属显著不同,经研究确认是一个新属,命名为华虾蛄属Sinosquilla gen.nov.隶指虾蛄科 Gonodactylidae,为假虾蛄组合 Pseudosquilla complex 的成员。其模式种为华虾蛄(新种)Sinosquilla sinica sp.nov.另一近缘种为多刺华虾蛄(新种)s.hispida sp.nov.以下为新属及新种的描述。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华虾蛄属(新属)Sinosquilla gen.nov.体平扁,表面光滑。头胸甲宽而短,前侧角圆形,颈沟不跨越背面,侧板后部有宽的边缘脊,不向前延伸。额角板为强大的粗刺,基部宽,末端尖,有中央纵脊。第一触角柄第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鹏湾的星虫类(Sipuncula)过去未曾报道。作者自1980—1983年进行了我国南海星虫类区系分类的调查采集。本文就1983年5月至6月在大鹏湾采集的标本共132个,初步鉴定为5种,分隶于4属。 一、裸体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图版Ⅰ,图1—2) 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1766,p.1078;Baird,1868,p.77;Selenka,1883—1884,p.92;1885,p.22;Ikeda,1904,p.31;Sato,1930,p.2;1935,p.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南海中南部花水母亚纲一新属四新种:南海宽管水母,新属、新种Laticanna nanhaiensis gen.nov. et sp.nov.,芽拟原帽水母,新种Protiaropsis gemmifera sp.nov.,南海潜水母,新种Merga nanhaiensis sp.nov.和顶室无球水母,新种Rhabdoon apiciloculus sp.nov.。编制了深帽水母科已知属分属检索表和拟帽水母属、潜水母属以及无球水母属已知种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星虫类广泛分布于三大洋中,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和近岸水域。有许多种类栖息于珊瑚礁间。关于我国西沙群岛星虫类的研究,迄今尚未见报道。1980年作者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浪花礁、赵述岛、东岛等地采得不少此类标本,作为第一部分报告。这里共提到6属9种,其中3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近海的玉蟹科Leucosiidae 两新种:尖齿拳蟹(新种) Philyra acutidens sp.nov. 及假珍珠玉蟹(新种) Leucosia pseudomargaritat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拳蟹属Philyra及玉蟹属Leucosia系玉蟹科中种类较多的两个属,我们收藏上述两新种的标本数量较多,前一新种产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后一新种产于南海,尤以北部湾数量较多;它们与亲缘种十分相似,甚至容易造成误定。本文除详细描述新种特征外,还与近似种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西沙群岛马尾藻种类较多,我们已在本刊12集上发表了“西沙群岛马尾藻科研究Ⅰ”,报道了五个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继续报道以下六种(其中包括四新种和两新记录),即:叶囊马尾藻S. phyllocystum sp. nov.,细囊马尾藻S. parvivesiculosum sp. nov.,西沙马尾藻S. xishaense sp. nov.,陀螺叶马尾藻S. turbinatifolium sp. nov.,粉叶马尾藻S. glaucescens J.Ag.,厚叶马尾藻S. crassifolium J. Ag.。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异糠虾Anisomysis是糠虾亚科Mysinae中体形较小的一属,一般体长3-5mm,因此不易被人们发现。本属迄今已知其28种及亚种。本文为南海异糠虾属两新种的描述,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75年西沙群岛调查在珊瑚岛南的近岸浅水区和1982年陈清潮教授在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沿岸水域所采的标本。两新种分别命名为四刺异糠虾 Anisomysis quadrispinosa sp. nov.和短尾异糠虾A. brevicauda sp.nov.。新种的正模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副模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相似文献   

13.
戈芬星虫属隶属于方格星虫纲、戈芬星虫目、戈芬星虫科,世界共报道10种,其中2个种各有2个亚种。本文报道我国沿海戈芬星虫属共计3种,即:珠光戈芬星虫、长戈芬星虫和普通戈芬星虫。  相似文献   

14.
南海玉螺科两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素萍 《海洋与湖沼》2009,40(6):808-812
在整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玉螺科标本时,经形态分类和齿舌解剖学研究,发现了属于玉螺科的2个新种,即:马氏玉螺Natica maxiutongi sp.nov.和南海窦螺Sinum nanhaiensis sp.nov.。两新种均分布于南中国海,其中马氏玉螺采自海南岛陵水和黎安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海砂质海底,壳面褐色或栗色,体螺层上有3-4条深褐色的螺带;南海窦螺分别采自广东近海和南沙群岛海域水深105m和102m的泥质沙海底,贝壳小,呈长卵圆形,壳面白色或淡黄褐色,表面螺肋和生长纹细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革囊星虫属(星虫动物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我国沿海革囊星虫属共计14种,内有3种P.onomichianum;P.formosense和P.iaponicum分布在台湾省。陈义(1963年)曾记述过海南岛的9种,其中有3种是同物异名。分布在我国的西沙群岛、海南岛和大陆各省沿海的共11种。现将这些种的区系分布、分类和生态特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核平腹虫(新种)的研究及平腹虫属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微波 《海洋与湖沼》1993,24(2):143-150
于1991年4,5月在山东潍坊一对虾育苗池中发现一小型盾纤目纤毛虫,经鉴定确定为一新种——双核平腹虫Homalogastra binucleata nov. sp.。借助各银染法及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其分类及形态学特征作了描述。新种的特点为:体呈倒梨形;胞口位于体后半部;约16列体纤毛,其第n列贯穿尾极后交于背方第8,9列纤毛间;具独特的两个大核。鉴于该属系国内首次报道,同时由于迄今对本属描述所存在的混乱,文中另对平腹虫属的定义、系统地位及与相近种属的关系做了补充和探讨,将其同物异名圆尾虫属(Urocyclon)并入本属并由此建立起两个新组合Homalogastra filificum nov. comb., H. chesapeakensis nov. comb.。  相似文献   

17.
在整理鉴定采自我国近海有柄蔓足类(茗荷亚目Suborder Lepadomorpha)标本中,共发现47种,其中有5新种,本文为新种的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中华直铠茗荷(新种)Litoscalpellum sinense sp.nov.(图1:1—12) 正模标本 V569B-60,头部长11.0mm,宽5.7mm;柄部长7.0mm,宽3.6mm,附着于水螅体上。1978年6月10日采自东海26°15′N,125°00′E,水深为550米,底质为软泥。采集者:唐质灿。头部呈长方形、顶端尖,壳板白色14片,被透明薄膜覆盖,有细短毛,板间有窄的间  相似文献   

18.
1956—1964年间,采自南海的若干鳍科鱼类标本,其中有12尾与曾记载过的其他种类稍有差异,经解剖比较研究后,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点线石斑鱼Epinephelus stigmogram macus sp.nov.,其正模及副模标本均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现描述如下。点线石斑鱼(新种)Epinephelus stigmogrammacus sp.nov.(图1—3) 背鳍Ⅺ-14;臀鳍Ⅲ-8;胸鳍16(稀少为17);腹鳍Ⅰ-5;尾鳍17。侧线有孔鳞62-63(13-14)/(36-37)。  相似文献   

19.
南海深海软骨鱼类四新种一新属一新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8月4—18日和1980年4—6月在珠江口外南海,水深350—1000米处,采得软骨鱼类多尾,经鉴定其中有4新种,1新属和1新科,即中华光尾鲨(新种)Apristurus sinensis Chu cI Hu sp.nov.(猫鲨科Scyliorhinidae),南海施氏鳐(新种)Springeria nanhaien sis Meng et Li sp.nov(鳐科Rajidae),斑纹扁红(新种)Urolophus marmoratus Chu,Hu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Sargassum刺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团伞托序亚组SubsectionClmerulatae扁托系SeriesPlatycarpae的种类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系新种4个,它们是永兴马尾藻Sargassumyongxing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8年3月8日由郑树栋采自西沙群岛永兴岛,模式标本号AST58-4012;三亚马尾藻Sarsassumsanya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76年4月15日由曾呈奎、周显铜采自海南岛三亚市大东海,模式标本号AST76-1972;大洲马尾藻Sargassumdazhou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7年6月间日由郑树栋、夏恩湛采自海南岛三亚市大洲岛,模式标本号AST57-5615;巨囊马尾藻Sargassummegalocyst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7年6月12日由郑树栋、夏恩湛采自海南岛三亚市大洲岛,模式标本号AST57-5616。4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