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龙眼荔枝的主要气候生态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给出广西龙眼荔枝生产的气候区划,认为在广西,年均温21℃以上、最冷月均温12℃以上、极端最低温-2℃以上的地区为龙眼荔枝最适宜区;年均温20℃以上,最冷月均温11℃以上,极端最低温-3℃以上的地区为次适宜区;年均温19℃以上,最冷月均温10℃以上,极端最低温-4℃以上的地区为零星分布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再生稻取得了很大突破,1986年全省蓄留再生稻69万亩,1987年发展到250万亩,1988年达到500万亩。蓄留再生稻在我省迅速发展,标志着我省许多地方具备种植再生稻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7月8—9目,四川省泸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嘉明和福集2镇洪水淹没面积多达8000hm^2,淹没时间为60-92h,处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通过野外追踪调查和示范区比较试验,提出在洪灾后结合水稻生育期、淹没时间、淹水深度、植株长势等指标判断水稻受害程度,并以各指标为依据果断采取相应的抗灾、减灾对策。初步分析认为,蓄留洪水再生稻是行之有效的灾后生产自救措施,同时揭示了早割低留桩、晚割高留桩、早割多施肥、晚割少施肥、保持浅水层和防治病虫害是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岑士良 《气象》1980,6(5):36-36
贵州是平均拔海高度在一千米左右的低纬度高原山区,南部近海,夏季风可由海上长驱直入,雨量较为丰富。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比淮河流域的1000毫米多10%以上,为华北平原的600毫米的一倍左右。贵州又是我国降水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省内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日数为160—190天;比淮河流域的110天多50%以上,为华北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1981—2021年研究区腋芽萌发期气象影响因素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是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气象影响。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则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与空气湿度下降趋势显著,导致致害高温(日平均气温≥32℃)积温和致害低湿(日平均相对湿度≤65%)日数明显增加,这是再生稻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诱因。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是开发利用头季稻杆上的“休眠芽”再生形成的一季稻子。从头季稻生育后期到收后再生苗形成,正是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和萌发成苗、成穗的重要时期,此期,正处于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高温少雨,空气干燥的伏旱季节,在目前农村水利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对蓄留再生稻的影响很大。为了进一步弄清干旱程度对再生稻的影响和寻求相应的对策,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区水稻种植面积达三百八十多万亩,每年中稻收割后,田块大都闲置,有六十余天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得不到利用。留蓄再生稻能有效的利用秋季气候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新途径、新技术。这项工作起步不久,虽然势头很好,但究其经济效益仍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使再生稻生产在我区尽快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栽  相似文献   

8.
一、地形与暴雨文县位于岷山东麓,白龙江、白水江的中下游,境内山峦重迭,河流蜿蜒。北面和南面由高大的插岗梁和摩天岭形成南北天然屏障,南面山脉拔海3000—3900米,阻挡了偏南气流直接北上。北面山脉拔海在3500米以上,其中雄黄山、五花山达4181米,阻挡了北方和西北方的冷空气直接南下。  相似文献   

9.
我县近六年来重视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农业布局、耕作制度、技术措施的采用趋向合理,变农业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益。一、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10℃的活动积温4800—4300℃,不宜双季稻栽培,调整为稻麦两熟,使水稻生育期热量充足,夏无高温危害,春秋不受低温影响,又能充分利用光温效应,有利粮食高产。1982—1984年在不适宜粮食三熟制的地区扩种稻麦两熟7.5万亩,累计增产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文成县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树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文成县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和小网格推算技术,对文成县茶树栽培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0℃积温在4 500℃以上,且年平均气温大于15℃的地区划分为茶树最适宜栽培区;≥10 ℃积温在3700~4500℃,年平均气温在12 ~ 15℃之间的地区划分为茶树较适宜栽培地区;≥10℃积温低于3 700℃,年平均气温不足12℃的地区划分为茶树不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亚热带西部山区积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优森  葛秉钧  任三学 《气象》1991,17(9):21-25
本文通过亚热带西部山区与亚热带东部地区积温有效性的对比指出,西部亚热带山区无效积温少,有效积温高于或相当于东部地区;西部的日温周期更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的生长,西部山区能量等效积温比实际积溫高500—1000℃。最后提出划分亚热带西北界限的指标为≥10℃积温>4000℃(湿润区)和>4200℃(半干旱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再生稻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尤溪气候的基本特征。再生稻生长主要与稳定通过 10℃初日、稳定通过 2 2℃终日、≥ 10℃活动积温、10~ 2 2℃持续日数及其活动积温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站 (哨 )资料 ,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再生稻示范推广的情况 ,将尤溪具水稻生产分为 4个生产区 :双季稻种植区、再生稻种植适宜区、单季稻晚熟品种种植区 (再生稻种植过渡区 )和单季稻中熟品种种植区。  相似文献   

13.
在开发山地、山麓和山间地等未开发的高寒地带时,为了稳产、高产,根据这些地区的气象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和确定安全的生育期,对制定生产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从实践中知道,山地和高寒地区一般比平地温度低,霜期和雪期较长,而且阴雨日数也多。但实际上,由于通常无气象观测资料,要根据气候条件来了解作物的安全生育期是很困难的。这里介绍一种推测无气象资料的山地和高寒地区气候条件的方法,以及如何求算不同拔海高度的作物安全生育期。一、高寒地区气候的推测 (一)气温的推测就一定期间平均值而言,拔海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以0.55℃的递减率降低,而且纬度每增高1°,气温约以1℃的比率下降。日本气象厅(1960)用全国观测站的气温资料按月推导出纬度、拔海高度和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式,所建公式就能  相似文献   

14.
普查历史天气图发现,造成我县低温阴雨天气的主要环流型有如下四种(图略) (一)欧高型:欧高型500hpa中高纬度环流主要特点为欧洲北部到东部地区为一阻塞高压,阻高中心值500位势什米以上,有一条以上等高线南北纬距差≥18度,乌山至库页岛为一宽槽区; (二)乌高型:500hpa中高纬环流特点为乌山地区有一明显的阻塞高压,等高线经向度大,有一条以上等高线南北纬距差>20度,阻高闭合中心≥552位势什米,巴湖至贝湖有一横槽;巴以上,冷空气从河套和河套东侧南下影响我区。 (三)两槽一脊型:其500hpa中高纬环流特点为巴湖有明显的高压脊,其东西两  相似文献   

15.
气温     
我省位于祖国西北内陆,各地拔海高度大多在一千米以上,境内多山,地形起伏,雨量少,蒸发大,日照长,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极端性也较突出,特别是河西沙漠戈壁地区,但与全国和全世界的极值相比,就大见逊色。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一九五二年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为43.6℃,比全国极端最高气温48.0℃(新疆吐鲁番地区东坎)低4.4℃,比世界“热极”(非洲利比亚的阿济济亚)58.0℃低14.4℃。全省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一九五八年河西西北部马鬃山区的野马街,为-33.7℃,比全国极端最低气温-52.3℃(黑龙江省漠河)高18.6℃,比世界极端最低气温-88.3℃(南极洲沃斯托克)高54.6℃。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达州及周边15个气象站资料和国内香椿主要产区气象资料、GIS资料,基于香椿生物学特性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综合分析了达州香椿气候生态适宜性,并选取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空间模型,运用集优法开展香椿栽培生态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达州气候生态条件总体适宜香椿生长,影响其栽培的主要因子是年均气温和地形条件;冬末春初的气温水平和积温及其变化是影响香椿上市时间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头茬椿芽采收要求≥10.0℃有效积温约60~70℃·d。香椿栽培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达州中南部,面积占比约58.7 %,其中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m、年均气温≥16.0℃的中亚热带浅丘平坝区,其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800m、年均气温14.0~16.0℃的北亚热带向山地暖温带过渡的低山深丘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海拔高度800~1200m、年均气温12.0~14.0℃的山地暖温带半山区,面积占比约26.2 %;北部海拔高度≥1200m的中高山区为不适宜区,面积占比约15.1 %。达州南部浅丘平坝区为香椿重点发展区,中南部低山深丘区为香椿适度规模发展区,北部低中山区为香椿自然生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乌鞘岭位于祁连山区东部,为河西走廊的门户。东有毛毛山,南有马牙雪山,西北有雷公山,拔海高度均在四千米以上。该地气候恶劣,云天复杂,尤其是盛夏季节的对流云,变化多端。加之,群山环绕,视野狭窄,更增加了识别云状的困难。乌鞘岭的地方性对流云,一般都是在同一气团内产生发展的。在浅脊或脊前西北气流控制下的晴好天气里,由于白天太阳辐射,使低层空气受热增温,较暖湿的空气上升到达凝结高度,就形成对流  相似文献   

18.
陈大文  谭猛 《贵州气象》2006,30(5):26-27
望谟县境内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望谟的水稻从播种到成熟需要≥10℃的活动积温在2300℃左右(早稻)或2600℃左右(晚稻)。在望谟县地区内如果日平均温度≥30℃以上高温连续8~10d,就会出现稻瘟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祁连山木里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冻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重要的形成条件,控制着陆域水合物的成藏。本文根据祁连山多年冻土参数经验公式,通过在ArcGIS中对由木里地区DEM空间分析,建立多年冻土参数计算模型,得到木里年均气温、年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空间分布特征。木里地区年均气温-8~-5℃,年均地温-5~-2℃,冻土厚度80~180m;聚呼更矿区年均气温-7~-5℃,年均地温-4~-2℃,多年冻土厚度90~120m;大通山地区,年均气温低于-7℃,年均地温低于-4℃,冻土厚度大于130m。结合研究区烃源岩分布资料,认为木里盆地与大通山接壤的盆-山地貌过渡地带为天然气水合物最有可能成藏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抚州地区气候优越 ,有利于柑桔种植。历史上 ,抚州地区各县均种植柑桔。特别是著名的南丰蜜桔 ,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就作为朝贡珍品 ,受到世人称赞 ,50年代斯大林称之为“桔中之王”。1柑桔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柑桔是喜温暖、湿润、短日照的亚热带果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是 :年平均气温>15℃(最好≥15.5℃) ,1a中有2个月以上月平均气温≥25℃ ,≥10℃以上活动积温≥4200℃(最好≥4500℃ ,极端最低气温 -7.0℃以上(最好 -5℃以上) ;年雨量1000mm以上(最好≥1500mm) ,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