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黑东部中生代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中生代存在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即由南北陆块碰撞(华北古板块与张广才-佳木斯地块)所形成的近东西走向的构造(古洞河-富尔河碰撞带)和东部地体向陆缘增生挤压所产生的南北走向的褶皱-推覆构造。前者由早期构造杂岩带及叠加于其上的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所代表,后者是在印支期的褶皱和糜棱岩化带之上发育的推覆构造。两种碰撞构造的主要发育时期为晚中生代(J3-K)。  相似文献   

2.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中生代存在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即由南北陆块碰撞(华北古板块与张广才—佳木斯地块)所形成的近东西走向的构造(古洞河—富尔河碰撞带)和东部地体向陆缘增生挤压所产生的南北走向的褶皱—推覆构造。前者由早期构造杂岩带及叠加于其上的印支期韧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所代表,后者是在印支期的褶皱和糜棱岩化带之上发育的推覆构造。两种碰撞构造的主要发育时期为晚中生代(J_3—K)。  相似文献   

3.
“彭灌杂岩”推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杂岩”推覆体,主要由中晚元古代的二长花岗岩、英云间长岩、钾长花岗岩、辉长岩等组成,用颗粒锆石法测其年龄值为699—859Ma。该推覆体的推覆面(映秀断裂)为脆-韧性变形,且以脆性变形为主的逆冲推覆断裂,并且有走滑性质。推覆体内部早期为韧性变形,叠加晚期脆性改造,其断裂呈叠瓦状排列,中后部以韧脆性变形为主,至前部脆性变形增强,总体为一个由众多岩片叠置而成的韧脆性冲断推覆体。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台北缘武当推覆体结构模式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研究结果揭示了扬子地台北缘南秦岭造山带当地区基本构造特征为巨型推覆构造,命名为武当推覆体,该推覆体由北向南可分为汉江推覆岩席、十堰推覆岩席、杨坪推覆岩席,三台推覆岩席及银洞沟推覆岩席。各推覆岩席表现为由印支期前伸展环境下水平滑脱剪切作用所造成的堆垛的武当群岩系在印支期以来南、北两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历经褶皱-韧-脆性推覆和脆性推覆阶段的构造变形,形成由北向南逆冲推覆呈前展式结构的  相似文献   

5.
论龙门山彭灌杂岩体的构造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杂岩是一个巨大的岩性复杂的地质体,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剖面研究和1:5万区域地质填图表明,它是处于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中的一个构造变形十分强烈 构造片体,是推覆过程中经受了强烈改造的一个古老杂岩体的外来岩块。其接触关系和侵位方式均属构造成因,仅在片体内部局部保留原始热侵位特征。杂岩体内部的变形特征均属印支-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迹。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含义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是三叠纪中后期至白垩纪漫长的脉动式的造山过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逆冲推覆体系,是由一系列由南向北逆冲推覆构造岩片相互叠置构成。它涉及了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古生代沉积地层和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并伴随有印支期岩浆活动。在变形旋回上表现为多期和多阶段的脉动式,印支期表现为南向北逆冲推覆和强烈的岩浆活动,燕山期表现为南南东向北北西推覆,形成了褶皱系统和劈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宁夏中西部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夏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由天景山北麓断裂带(主滑脱断裂)和香山-天景山冲断席(可分为9个次级逆冲推覆岩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铲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整个推覆构造带主要遭受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挤压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44°,由南西往北东推覆,总位移量26.6km;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75°,由南西西往北东东逆冲推覆,晚更新世以来还兼有左行走滑,总位移量大于4km.  相似文献   

8.
滇西弥沙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沙河断裂带为金沙江断裂带的南段,其构造变形复杂。该断裂带由构造混杂带和推覆构造带两个构造单元组成。构造混杂带宽约2km,由劈理化基质和构造岩片组成。推覆构造带由五套推覆体构成。这些推覆体在空间上层层叠置,并形成构造倒序结构。弥沙河断裂带的早期活动是在晚海西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是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9.
闽西南回龙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西南回龙地区逆冲推覆发育于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东南缘,由一系列规模不等,倾向南东东的叠瓦状逆冲断层及逆冲岩席组成,推覆运移方向由南东东入北西西,具明显分带,为单冲型逆冲推覆构造,形成发育时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0.
闽北仁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闽北变质岩中,由一系列规模不等向南东倾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及其上盘的推覆岩席组成,由南燕向北西方推覆,往逆冲方面可分为上,下2个逆冲推覆构造系,是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作用时期发生于印支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龙门山三大推覆体和推覆面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耿达一汶川推覆体为褶皱冲断推覆体,映秀一白水河推覆体为冲断推覆体,彭灌推覆体为冲断褶皱推覆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次级推覆体,而相应的推覆面分别为韧性变形为主叠加后期脆性变形;脆一韧性变形以脆性为主及脆性变形的特征,其形成次序由北西向南东,即前展式扩张方式,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中央地块的华力西推覆体是碰撞构造的结果,这种碰撞构造作用延续了100多Ma。可以分出四个造山时期:早华力西期(450~400Ma)岩石圈、洋壳和大陆壳的消减作用;中华力西期(400~340Ma)陆壳-陆壳碰撞和主要推覆体就位;晚华力西期(350~320和330~280Ma)沿逆掩断裂和横冲剪切带的地壳再活化。根据不同地质单元形成的年龄和位置,它们可以或不可以包括在上述这些造山时期内。因此,推覆体由上至下被叠置成如下特征:(1)上部浅变质带单元,空间上被限制在边缘带;(2)上部片麻岩单元,已遭受早华力西期变形作用严重干扰,并含有可能是寒武-奥陶纪洋壳的残留体;(3)下部片麻岩单元,严格限于西部带,由前寒武和下古生代变质沉积岩及花岗质岩石组成;(4)主要由白云片岩组成的相对地原地杂岩,明显地构成一个稳定的大陆带,泥盆纪推覆体就位其上。这些杂岩本身参与了石炭纪的水平构造作用,并被逆冲到(5)南部古生代单元之上。  相似文献   

13.
北山—南戈壁海西—印支造山带内发现位移至少120km—180km的侏罗纪逆冲推覆体。推覆体走向E—W,长1200km以上,将中元古界白云灰岩推覆在新元古界至下—中侏罗统岩层之上。据断层面上的擦痕、沟槽、纤维线理、近断层拖褶曲、褶皱倒向和上盘叠瓦断层等运动学标志表明,西部北山地区上盘向北运动,而东部南戈壁地区相对于东侧向南运动。推测两大推覆断层带(北山推覆体和南戈壁推覆体)被一大型撕裂断层(弱水断层)所分割。主冲断层后期变形为一系列E—W背形和向形构造,侵蚀作用使这些推覆体分割成许多位于主断层向形构造部位的飞来峰。推覆事件之后,因伸展事件形成的亚干变质核部杂岩,其Ar40_Ar39坪年龄为155.1±10Ma,Rb—Sr等时年龄为153±6.2Ma。推覆体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远晚于本区以前报导的大洋闭合时代),本文作为陆内变形期。侏罗纪特提斯海的闭合或特提斯碰撞前,亚洲南部活动大陆边缘后侧的岛弧后撤变形或蒙古—鄂霍茨克大洋的闭合可能与此陆内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1地质背景里伍铜矿床构造上处于康滇地轴西侧,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北东向木里—锦屏弧形推覆构造带北西侧后缘(图1)。区域地质构造主要由从北向南推覆的木里—锦屏山弧形推覆构造带及其北西侧后缘拆离出露的一系列由变质核杂岩穹隆体所形成的穹隆链组成(颜丹平等,1997;刘肇昌等,1996)。锦屏山推覆带以锦屏山主峰西侧的锦屏山-  相似文献   

15.
秦岭造山带佛坪基底杂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研究表明,佛坪基底杂岩是由普遍遭受多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中酸性侵入岩构成的结晶杂岩系,结晶杂岩的形成年龄为22-18亿年,受强烈构造热事件改造的年龄为2亿年左右;佛坪基底杂岩经历了基底杂岩形成时期,主造山期和主造山期后3个不同演化时期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主造山期最主要的变形是在早期盖层沿其与基底的界面发生逆冲推覆构造的基础上发生热穹窿叠加变形。  相似文献   

16.
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的新元古代宝兴杂岩主要由中低级变质的辉长质片麻岩、闪长质片麻岩、英云闪长质到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块状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特征表明,辉长质片麻岩和闪长质片麻岩为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原始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尖晶石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在上升和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地壳岩石强烈混染。英云闪长质和花岗闪长质岩浆形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而二长花岗质岩浆形成于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综合分析宝兴杂岩的岩石组合、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该杂岩体最有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构造背景,并可能经历了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及煤田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上覆席体、下伏岩系、推覆剪切滑移带变形特征、构造岩特征和推覆构造形成过程。应用Ramsay等人有限应变测量新方法,估算了推覆位移距离。在推覆体下预测出52km2的隐伏煤系分布区。   相似文献   

18.
在康滇地轴北段及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带的核心部位,分布着一些条条块块结晶杂岩。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许多地质学者曾先后用“康定片麻岩”、“康定杂岩”、“宝兴杂岩”、“彭灌杂岩”、“汉南杂岩”等名称称呼它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广泛开展二十万分之一区调后,一度把这套“结晶杂岩”划为不同时代的中酸性岩浆岩类。随着地质余学的不断发展和地质工作的逐步深入,八十年代初,一些地学工作者对其中一些具有变科层理特征的“结晶片岩”,提出应划为变质岩类的见解。一九八三年在编制全国变质岩地质图过程中,程文祥、张应圭 提出上述“康定杂岩”建群建组的初步意见后,在编写四川省区域地质志时,经过野外考察和室内资料整理研究对比,将上述称为“杂岩”中的“结晶片岩”统划为康定群。康定群之下部主要由变质基性火山岩组成;上部主要由变质中酸性火山  相似文献   

19.
康定杂岩时代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胥德恩  陈友良 《地质论评》1995,41(2):101-111
康定杂岩是康滇地轴上一套复杂岩系,由紫苏辉长质暗色杂岩、英云闪长质浅色杂岩及复成分混合杂岩构成。岩石结构构构造,铀、钍及稀土特表明,主体为岩浆杂岩,包含大量具层状痕迹的变质杂岩。大量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它同位素年龄表明,岩浆岩属晋宁-澄江期。变质杂岩时代与河口群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构造变形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是沿西沟早期韧性剪切带和界岭韧性剪切带构造侵位于早元古代秦岭群变质杂岩南缘之上的蛇绿岩推覆体,主要遭受了4期构造变形,反映蛇绿岩演化过程中四期主要的构造运动,分别为:10亿年左右上地幔部分熔融残余体──蛇绿橄榄岩块底辟侵位于上覆玄武岩、晋宁期蛇绿岩构造侵位、加里东─早华力西期由南向北的过冲及晚华力西─印支期的左行走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