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水雷装备和布雷能力 2 个方面介绍了美国水雷作战能力现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开展的水雷改进/研制项目和布雷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快速打击”系列水雷、隐蔽投送水雷、先进水下武器系列、 “锤头”水雷,以及无人布雷平台等。总结了未来美国水雷作战能力,分析了美国水雷作战能力发展的特点, 提出了美国水雷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图1“长尾鲛”无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UUV)作为高技术武器的一种,因它能用于危险的海洋环境中,且灵活隐蔽,造价低,而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目前主要用于侦察和处理水雷及通信。其种类繁多,有一次性的、潜艇型、潜艇发射型、半没水型、能载武器进行战斗完全独立型下一代无人潜水器。一次性无人潜水器一次性无人潜水器有两种类型。一种装有弹头,通过有线控制接近水雷,与水雷同归于尽,这种应称作遥控水中航行体(ROV)更为确切。另一种不装弹头仅装传感器可反复使用。德国“长尾鲛”“长尾鲛”是有线导航的扫雷系统,潜航深度达300m(图1)。它有装弹头的“长尾鲛”C(Combat)型和不装弹头的“长尾鲛”I(Inspection)型两种。后者用于搜索水雷和训练舰员。“长尾鲛”是呈鱼雷状,长1.3m,直径20cm,重40kg,本体上装有蓄电池驱动的水平推进器4台,垂直推进器1台,本体尾部光缆长3000m,可在距母舰1200m范围内行动。最大航速6节,可悬浮在水中指定位置。装备的传感器有设定位置声纳、分辨率可变的360度全范围声纳、带探照灯的摄像机等。“长尾鲛”除装备在德国海军扫雷舰上外,瑞典海军也决定将其装备在新型护卫舰上。此外,美国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3.
针对猎雷声呐对水雷目标探测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学信息与水下声场传播耦合分析的探测成像仿真方法。利用 Bellhop3D 声场分析方法对水下声信道信号冲击响应进行计算,结合信号复分析方法得到信号传播信道参数以构建声散射模型,以运动耦合方式综合分析声呐搭载平台位置、姿态及速度等因素对回波信号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来模拟目标回波信号,从而利用较为真实的等效回波信号进行图像重构。 以高频前视声呐为例,对声呐探测沉底水雷目标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高频声呐对沉底水雷目标的探测图像,与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可为进一步构建反水雷相关模拟仿真训练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雷既是弱小国家进行沿海防御、抑制强敌海上进攻的常规威慑力量,又是海上军事强国封锁对方港口、出海口和海峡,进行登陆作战的有效武器。随着水雷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技术发达国家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智能、高技术水雷,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水雷家族的朵朵奇葩。在未来的海上战争中布置这些新水雷,就会撒下天罗地网,使海上舰艇“寸步难行”。水雷素有“黑色杀手”之称,让我们来看一看未来可能装备海军部队的新型“黑色杀手”的真面目。神经网络水雷这种新型水雷采用芯片作神经网络器件,使水雷能够识别所有破坏半径以内的舰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水雷武器已按照试验鉴定新模式即将开展在役考核,却还没有完善在役考核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的情况,提出了水雷武器在役考核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该方法以效率为核心,以精准为原则, 理清在役考核各单位间的关系,搭起各单位间的桥梁,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实施的组织模式,以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为核心技术与管理手段,可高效率、高质量、更系统、更流畅地开展型号在役考核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工作。可推广应用于各类型号装备的在役考核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猎雷潜水员在现代反水雷作战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猎雷潜水员基本作战样式,筹划猎雷潜水作战小组职责分工,研究建立潜水员下潜、搜索、定位、处理等各个阶段的反水雷作战流程和行动要素,形成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作战方法和训练规范,是促进猎雷潜水员快速形成战斗能力的基础,对新型反水雷兵力作战能力生成和健全反水雷兵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海洋方向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求,我国的反水雷作战范围将延伸到第一岛链以外的海域,反水雷任务除了传统的近岸/ 近海反水雷任务,还增加了海峡反水雷、交通线反水雷以及海外基地反水雷等任务。 为了满足我国反水雷作战需求,结合国际上反水雷技术装备发展方向,用信息化改造、无人化拓展现有反水雷装备,构建无人化时代反水雷装备体系,形成能够在近岸、近海、中远海实施快速、安全、高效的反水雷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猎雷装备作为海军反水雷部队的主要装备,其探测应用研究对提高建制式反水雷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从作战部队探猎雷实战使用流程出发,结合探猎雷装备应用现状,提出了声呐探测目标的概率分类方法,建立了探测概率分类方法模型,对实际应用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对开展海区水雷目标数量评估、目标的识别比对以及声呐探测航次优化等装备作战运用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兰德索尔特级是瑞典卡尔斯克鲁纳造船厂近年来建造的一种现代化的扫/猎雷艇。首艇于1984年4月进入瑞典海军服役,目前已建成6艘,另有一艘正处于建造之中。该级艇装备有多种先进的扫/猎雷具,可用于扫除各种类型的水雷。实践证明,它适于在各类海床和水文条件下使用,包括岩质、沙质和泥质海床;即使在恶劣的海况条件下,它也具备较好的工作能力。兰德索尔特级为全玻璃钢型扫/猎雷艇,艇体采用独特的多层结构形式,其中两层之间填充有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各国自航水雷发展迅速且其作战效能分析日渐受高度重视的情况,在分析自航水雷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ADC,推导了自航水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解析式,详细分析了影响自航水雷武器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分析影响作战效能的各要素,提出了自航水雷在设计定型试验中应重点考核的关键指标和能力,为后续开展自航水雷设计定型试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猎雷是各海军强国重点发展方向,猎雷作战中首要的就是探测识别水雷。从传播损失、混响、 目标强度以及海流、潮汐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环境对猎雷声呐探测识别的影响,并从猎雷作战角度提出了有关参数设置、作战方式、数据处理等对策建议,可为部队探测识别水雷等目标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雷战是最常见的海上作战样式,对争取海上战争的主动权有着重要作用。美国十分注重反水雷作战策略研究及其装备发展。未来,美军将逐渐淡化专业反水雷和建制反水雷装备的区别,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模块化、通用化的联网无人反水雷系统,从而实现反水雷武器由以平台为中心的到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具体装备包括基于濒海战斗舰的专用反水雷舰艇、小型可用舰船上使用的反水雷模块、小型反水雷远征分队和潜航器等。  相似文献   

13.
电磁扫雷具是主要的非接触扫雷具之一,用于扫除带有磁引信的非触发水雷。为了诱动水雷磁引信,电磁扫雷具产生的磁场必须与水雷磁引信的动作要求相适应。基于实际的工程模型,应用 Ansoft Maxwell 对电极阵电磁扫雷具的磁场分布进行分析,绘制磁感应强度分布图和通过特性曲线,以便对产品进行设计验证和优化设计。同样的方法还可拓展用于其它电磁扫雷具的设计,以提升设计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风雨雷电变幻无穷,不仅给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给人的精神以强烈的震撼。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欧洲国家军队的战机都以这种威猛的自然现象命名,借以形容它们出色的飞行性能。其中,以瑞典的“雷”式和英国的“闪电”式战斗机颇具代表性。尤其是瑞典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雷”式战斗机更是开创战斗机设计的新思路,至今欧洲战斗机的设计思想无不受它的影响。“雷”式战斗机有如一声“惊雷”,震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水中兵器试验实施的实效性和安全性,针对多年来沉底水雷打捞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在回顾分析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吊车、绞盘、绞盘控制台、张力检测系统、自动缓冲系统、支架、钢索及超载报警系统等单元构成的打捞回收辅助系统,并阐述了海上使用方法和异常情况处置预案。  相似文献   

16.
水雷是诸多海军兵器中较为廉价的一种,是重要的水下防御武器。一般国家,都可以获得水雷,并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布设。同样,潜艇也是重要的水下武器,既可进攻,又可防御。实践证明,未来的水下作战将会和水面、空中一样,是多元化的。因此,各国海军都十分注重发展自己的水下作战能力。东南亚韩国正在发展一支大规模的远洋海军,并不断全面提高其水下作战能力。日前,潜艇和反水雷舰的建造已在韩国居主导地位,并很快将补充一项新的 KDX-2000型护卫舰计划,该舰将具有反潜作战能力。韩国在声纳领域的很大部分水下侦察能力是由欧洲厂商,尤其是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海军的战略转型,我军反水雷作战任务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近岸/ 近海反水雷任务,还增加了海峡反水雷、交通线反水雷以及海外基地反水雷等任务。 反水雷支援舰综合作战能力强、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高,在作战时为反水雷兵力提供指控、控制、通信及补给等方面的支持,快速提升反水雷系统的信息化、无人化、模块化水平,使反水雷装备能够协同工作,实现反水雷作战效能的最大化,是提高海军现有反水雷作战能力的理想装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 LM AUV 远程投送水雷使用特性的分析,梳理了 AUV 远程投送水雷时,雷位误差主要包括平台定位误差、航行误差和水雷末弹道误差,并构建了相应的散布概率函数,建立雷位散布模型。最后, 通过 MATLAB 程序仿真研究流速、水深及自主航距等因素对 AUV 远程投送水雷雷位散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水雷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中兵器,在历次海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反水雷用于清除水雷,保护编队的航行自由。随着“零伤亡”战争理念日趋深入人心,雷区无人化成为反水雷的发展方向。综合对比了无人艇、无人水下航行器、无人机等无人平台的特点,分析了无人艇用于反水雷的独特优势,探讨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反水雷无人艇的发展以及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情况,并研究了反水雷无人艇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反水雷无人艇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