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比例尺尺度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该类金(银)矿床的预测模型;认为该区NW向苏门答腊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断裂系统和新生代岩浆岩共同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产出;已知金(银)矿床点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快速圈定研究区有利找矿地段的标志;并据此圈定成矿远景区5个,其中A级成矿远景区3处,B级成矿远景区2处;然后,利用通用密度模型预测了不同概率下的各远景区未知矿床数,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在不同概率下的金(银)资源量。  相似文献   

2.
康滇古陆是我国铁、铜、铅、锌、镍、锡等矿产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该区先后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小型2处,矿(化)点35处,金异常数十处.本文着重讨论区内几种成因类型金矿的地质和异常特征,以及成矿控制因素和成矿机理,以供参考. 地质简况康滇古陆位于我国南北地洼区之川滇地洼系中.区内地层具明显的三元结构:基底地层是元  相似文献   

3.
云南澜沧老厂地洼型银铅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澜沧老厂地洼型银铅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铅锌银铜主要来自地洼期隐伏岩体,其次是来自地槽构造层(围岩),其中火山岩仅可能提供部分锌;成矿时间为87~50Ma,形成温度为200~350℃;成矿热液为以金铜系列初始岩浆水为主,伴有大气降水掺加;铜与铅锌银不关联。该矿床不是地槽阶段海西-印支期的火山沉积矿床或远成中低温热液矿床,而是地洼阶段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形成的与地洼隐伏岩体有关的中偏高温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东部的金矿床具有多因复成特点。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活动期”是金成矿的有利时期。后一阶段继承并改造前一阶段的金矿床或矿源层,使之形成新的金矿。这个地区金的成矿期主要有两个:一是晚太古-早元古代(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层中);一是中新生代(地洼构造层)。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地洼区四级单元——地穹或地穹与后地洼交接带或地洼区的更次一级正单元中。  相似文献   

5.
杨群周 《河南地质》1999,17(2):100-102,106
据地洼成矿理论,对舞钢地穹的大地构造演化和已有的金(银)多金属矿床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认为该地穹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质条件均有利,指出了区内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滇中龙岗地区多金属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了滇中龙岗地区金、铜、铁、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的类型和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演化有4个时期:早元古代铁-铜成矿期,中元古代-中三叠世古风化壳铁(金)矿成矿期,燕山期-早喜马拉雅期金、铅-锌(银)成矿期,晚喜马拉雅期金成矿期;相应地在空间上自下而上形成了4种成因类型的矿床组合: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铁-铜矿床,古风化壳型铁(金)矿床,构造破碎带热液蚀变脉状金矿床和铅-锌(银)矿床,沉积-热液改造砂砾岩型金矿床。文章指出了该区找矿主攻矿种和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7.
天台地洼型含金银铅锌矿床定位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应用微结构物理类比法和成矿实验模拟法,研究了赋于中国东南地洼构造层中含金的银铅锌矿床的定位成矿过程。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可分为两个过程,即大气降水活化、萃取地洼火山岩系中成矿元素的非定位过程和热液爆破角砾化系统定位成矿过程。显示出这类矿床具有:成矿热液是由隐伏深成岩对下渗大气降水的加热,流体源于岩浆水及大气水;近南向高角度断裂制约的双循环体系,以及成矿作用双机制(矿源层中活化、萃取机制和热液爆破沸腾沉淀机制)等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8.
<正>1概况大渡河金成矿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发现的一个重要金成矿集中区。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前震旦系康定杂岩中。在南北长60km、东西宽几千米至30 km范围内,已发现岩金矿床(点)70余处,构成了著名的康定大渡河"金谷"。成矿带北部燕子沟金矿和南部田湾金矿的发现,进一步表明该区金成矿具有巨大的潜力。已有的地、物、化、遥综合成果亦反映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成矿预测数据库”的建立为例 ,简要介绍了将Access97数据库运用于区域成矿预测中的概况。根据研究 ,本区铅、锌、银矿床主要形成于地洼期 ,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分析了滇东北铅、锌、银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构造运动概况划分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构造层 ,指出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古朔根乌拉地区1/5万矿调项目实施,共圈定1/5化探综合异常27个,新发现矿点两处,矿化点9处,矿种有金、铜、钼、银、铅、锌。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化探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等信息进行研究,阐明了该区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的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4个,提交找矿靶区4个。对其中两处找矿靶区进行钻探验证,海勒斯特沟金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中-低温热液型金锑多金属矿的潜力,博和铜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中酸性侵入岩及后期岩脉有关的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