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ZZZ-1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是一种测量地磁场总强度的绝对值观测仪器。它是为比测北京地磁传输台网的磁力仪而设计的,适用于室内外定点测量。仪器最小读数为0.1γ,观测精度为0.25γ。仪器具有时间服务系统,其自动采样时间为每分钟、每整10分钟及每小时任选,采样次数为一次、二次、四次或八次任选。记录方式分为自动数字显示和数字自动记录两种。  相似文献   

2.
介绍可用于断层气测量的高精度气体浓度连续自动监测的压电晶体吸附检测器和研制的气体连续自动监测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3.
用核子旋进磁力仪测量地磁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点不足,其一是定点测量重复性误差较大,有时在同一地点(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采用手动连续测量一组或数组数据,其值跳变量较大,有几伽马或十几伽马的磁场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地电台的噪音强度及仪器对噪音的抑制能力决定了地电测量的精度。应用地电自动测量系统(ATS)对黄子洞台的地电噪音进行了实际测量,分析计算了该台各道的噪音强度,信噪比及ATS对噪音的实际抑制能力,进而对ATS用于该台地电阻率测量时各道所能获得的期望观测精度进行了估价,获得了观测精度可达到10~(-4)的结论,这一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邱毅  金星  李军  朱耿青  邵平荣  徐嘉隽 《地震》2014,34(2):65-73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 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 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 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 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 将系统触发、 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 矩张量反演计算和最佳解挑选等过程实现自动化, 建立了地震矩张量快速自动反演系统。 将该系统在线运行于福建地震台网, 实现了对闽台地区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在线快速自动反演。 将反演结果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对比,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动态频率测量系统。它能以较高的采样频率,对一动态变化的频率进行自动测量,并将数据存盘。即使被测频率比较低,仍能取得很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磁异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航磁异常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GIS可视化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在MAPGIS软件系统平台上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够完成航磁异常的可视化检索、统计、属性编辑和图形显示,并实现检索结构数据的自动成图。首次建立的航磁异常信息数据库整理录入完成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资料室保存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大部分少、市、自治区的1万多份航磁查证异常登记表和检查卡片的相关信息:航磁异常属性记录约11350条、地检异常属性记录约12870条、见矿异常属性记录约1120条,扫描及矢量化地检异常图件约7270份。本系统通过建立异常属性数据库与航磁地检异常矢量图文件、全国省级航磁数据库文件、全国航磁测量工作程度图及全国1:50万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实现了多种信息基于GIS平台与技术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地电自动测量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简称ATS)成为全天侯的自动测量系统,ATS中增加了UPS(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并且对有关部件进行了必要的功能扩展和技术改造,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系统运行软件全部用BASIC语言编写,它包括:自动测量、计算、故障诊断/报警,编目打印/绘图、数据进库、值班员纪事及资料检索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S-YD型断层观测伸缩仪的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原理,。该系统实行现场自动采集和自动储存并由“数据交换器”进行数据调用和回放,具备交直流电源自动转换及有效的避雷装置,实现了无人值守。仪器所得观测数据稳定,并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固体潮汐与台湾“9.21”大地震0.5μm的同震阶跃。  相似文献   

10.
G-856数据的采集和回放软件的应用张振国(中国北京I00039国家地震局综合观测中心)将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用于我国地震地磁观测或进行其他物探测量已多年,但基本上停留在人工观测和人工记录的工作状态下。本文提出和解决了G-856在自动测量中所存储...  相似文献   

11.
地震台站使用自动标定器的标定计算问题张伟清(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言目前,全国基本台站使用的DD-1、DK-1等笔绘记录地震仅的常数,一般采用“分段标定”法,即将拾震器和放大器-记录笔系统分成两部分来测定。首先测定拾震器的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电自动测量系统C-ATS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系统结构和它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将计算机和瞬态波形存贮器引入谐振法测Q系统,由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代替了以前的手工采样工作。不仅提高了功效和测量精度,而且避免了许多麻烦和限制,为今后大量测量岩石Q值和波速提供了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光电液位传感器及其在桥梁挠度自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挠度是反映桥梁线性变化的重要参数,光电液位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连通管液位检测传感器,它的测量精度能达到0.1mm。将光电液位传感器、连通管、485总线、RS485/232转换卡、计算机等组成桥梁挠度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对大型桥梁挠度进行多点、长期、在线、远程、自动监测且不受桥梁现场高尘、高湿和浓雾的影响。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到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上,测量结果表明可以准确获取桥梁的挠度信息,测量的挠度值能够真实反映桥梁的挠度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桥梁挠度自动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克宁 《内陆地震》1989,3(3):269-274
目前,台站有许多采用感光记录方式的前兆仪器,通常,这种仪器时间服务系统准确度差,报警系统不够完善,交直转换和对备用直流电源的监视均采用人工方法,从而影响了图纸的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前兆光记录仪器控制仪,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服务系统、稳定、可调的直流电源,灵敏、可靠的报警系统,并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装置,能自行监视备用电源的电压,且具有过放、过充保护和配带自动标定装置。  相似文献   

16.
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利用沉积物确定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综述评述,在些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恢复沉复沉积物记录古强度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全新世、晚更新世和布容时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特征,评价了环境因素对沉积物记录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影响。对未来有关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1992年研制完成了MD-2型磁变仪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它在MD-1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增强了系统性能。MD-2型配接俄罗斯的磁变仪,已在南极和北京以及俄罗斯的部分台站投入使用。它的研制应用大大提高了地磁测量数据的质量和处理速度,实现了台站记录设备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8.
浮子水管倾斜仪(FSQ)是目前国内较好的定点形变测量仪器。但是它的记录部份在技术上却显得比较落后。为了提高FSQ的系统功能,我们应用ApPLEⅡ对FSQ的测量进行控制,经在汕头地震台的近2个月的连续运转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皮全部测量过程,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建库等的全自动化。这一系统我们称之为浮子水管倾斜仪的电脑自动测量系统(FSQ—ATS),系统造价低于FSQ的记录部份。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1992年研制完成了MD-2型磁变仪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它在MD-1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增强了系统性能。MD-2型配接俄罗斯的磁变仪,已在南极和北京以及俄罗斯的部分台站投入使用。它的研制应用大大提高了地磁测量数据的质量和处理速度,实现了台站记录设备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0.
磁变仪是长期记录地磁场变化的仪器,它需要配有稳定可靠的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是保证取得完整记录资料的重要方面。以往习用的一些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常因系统故障而丢失记录。为此,本人试做了一种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现介绍如下: 整个系统由五个触发器,一个无触点电源自动切换单元,一个石英数字时号钟和一个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