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概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分析阐明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领域的一些模糊问题,探索预测评价的技术指南.试图将国际上滑坡风险评估管理的理论技术与国内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相结合,在概要分析突发地质灾害空间预测评价的基本理念、结构层次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的工作流程:强调基础性资料调查编录工作的重要性,提倡基础工作质量分级,初步提出基础资料详细程度分级依据;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模拟计算评估相结合,提倡实用性技术方法和GIS技术的推广应用,初步提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区划的基本原则、实用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最后,简要讨论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的4个主要难点问题,提出定性分析与相对定量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突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技术指南的编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际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地质通报》2009,28(8):1006-1019
总结了国际主流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指南的进展和现状,综述了滑坡风险管理范畴中包含的理论和技术框架,研究精度和层次,滑坡编录、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分区研究的技术方法;指出了滑坡风险分区成果的误差来源和可靠性验证方法;基于滑坡风险分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中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总结了主流国家和地区滑坡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现状,强调了出版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的紧迫性,并展望了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依托"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项目成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拟定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思路,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特点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同时选择了一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4.
该书依托“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项目成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拟定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思路,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特点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同时选择了一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着重讨论了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解,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灾害体易发性、承灾体的易损性、这两者耦合关系评估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公式,并根据其研究对象、内容、目的等方面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完整概念。  相似文献   

6.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滑坡敏感性分析、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3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但是,滑坡地质灾害本身的复杂性和滑坡强度的确定、滑坡发生的时空概率估算、承灾体的易损性时空概率分析等难点问题的存在,无疑阻碍了滑坡风险定量评估的推广和应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技术体系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不同层次滑坡灾害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实现滑坡风险有效评价涉及到的难点问题,并结合降雨和地震诱发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国内外的实践,提出了中国未来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技术开展滑坡制图的技术方法与流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在目前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的生产和实践中推广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十一五"规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工作和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规划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利用ArcGIS实现快速应急制图的实践,在阐述滑坡风险制图的基本类型:滑坡编录图、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滑坡危险性分区图、滑坡风险区划图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利用ArcGIS软件及其空间数据建模方法,实现滑坡风险制图过程中的基础数据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空间数据模拟工具(SDM)开展滑坡快速制图的流程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发展现状及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是国土资源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采取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它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从1999年底开始此项工作,经过近8年的推行,已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灾害预防效果,明显地减少了工程建设诱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源危险性评价及受险对象易损性评价;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特征,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BP神经网络的建立、训练与仿真方法进行探讨.以天水地区为例,运用MATLAB软件,调用newff命令,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神经网络分3层,输入层有7个节点,输出层有3个节点,隐含层有6个节点.选择8个典型评价单元、以定性分析结果为预期输出,调用train命令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对其余单元调用sim命令进行仿真,得出天水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区图.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自身调节连接权值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质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决定了对其规律的研究应有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研究 ,从社会属性方面来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受威胁对象的易损性是控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条件 ,对这两者的分析评价称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GIS技术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代表着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研究 ,作者开发出了基于商业GIS软件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 (RiskAnly)。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并利用此系统对我国全国范围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1.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综合国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基础理论主要从人体摄取污染物质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污染物摄取剂量和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两方面开展讨论。评价方法从数据收集、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4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叠加风险”和“多暴露途径同种污染物累计健康风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问题,指出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应从制定法律入手,以典型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为试点,逐渐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最终完成包括法律法规、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等在内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和地质工作发展特点,提出了前期综合地质论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从工程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地质环境的基点出发,全面论证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和场地适宜性,对综合地质论证的范围、内容,以及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前期综合地质论证,应初步预测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中可能产生的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及早提出防治措施,同时,针对一些不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综合地质论证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传正  陈红旗  韩冰  陈辉 《地质通报》2010,29(1):147-156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危机事件管理行为,也是一种跨阶段、高要求、大集成、快反应和求实效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针对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为了探索减小地质风险和在风险下生存的途径,必须创建一个有灾害意识、有充分准备的政府或社区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技术体系包括人才团队、技术装备、理论方法等方面。人才团队要求科学技术素养深厚,工作高效实用;技术装备要求简单、快速并有效;理论方法追求支撑防灾减灾决策的"满意解"或"有用解"。技术支撑具体针对地质灾害"险情应急"和"灾情应急"2种类型,前者突出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防灾方法,后者重在成因分析与减灾行动。工作程序上划分为响应启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会商定性、防控论证、决策指挥、实施检验和总结完善8个阶段。技术路线包括地质环境信息获取、分析研判、预测预警、模拟仿真、技术方案论证、风险评估与决策支持6个步骤。为了促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感性判断走向理性量化,尽快提升和加强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立足于国家层面的决策需求初步提出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科学技术工作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兵 《云南地质》2006,25(3):297-302
基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研究成果,架构云南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方法,认为:影响地质灾害活动是多种因素叠加,地质灾害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灾害系统。在对影响地质灾害发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相应的预测模型,对给定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度作预测,由此创建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VB语言在MapGI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云南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应用物元理论,提出了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物元综合评判的基本流程,并以危险性预测为例讨论了物元集合的建立、等级关联度的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滑坡灾害风险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运用物元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对三峡水库蓄水条件下巴东新县城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综合预测研究,证明了物元模型在区域滑坡灾害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可行性;同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继军 《华北地质》2006,29(3):233-240
本文中对天津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天津松散层地质结构调查、工程地质结构调查、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和基岩地质调查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特别指出利用物探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对深覆盖区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和建立三维地质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提出了应急避险场所调查的内容、方法、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等内容,总结分析了北京市应急避险场所的分布、类型、规模、物资储备、建筑形式、路线长度及受灾情况等特征。同时,根据给出的应急避险场所适宜性简易评价方法对全市的应急避险场所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避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Basic principles of multi-risk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in Italy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The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atastrophic events in a given area requir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that allow risks comparison and that account for all the possible risk interactions. In the common practice, the risk evaluation related to different sources is generally done through independent analyses, adopting disparate procedures and time--space resolutions. Such a strategy of risks evaluation has some evident major drawbacks as, 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compare the risk of different origins, and the implicit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isk sources leads to neglect possible interactions among threats and/or cascade effects. The latter may amplify the overall risk, and potentially the multi-risk index could be higher than the simple aggregation of single-risk indexes calculated considering each source as independent from the others.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some basic principles for multi-risk assessment, and we consider a real application to Casalnuovo municipality (Southern Italy), in which we face the problem to make different hazards comparable, and we highlight when and how possible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threats may becom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9.
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示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宝塔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了详细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从宝塔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形成条件与触发因素,以及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危险程度区划、气象预警区划和应急搬迁避让场址等8个方面总结了详细调查取得的主要成果。认为做好项目的部署、组织与实施是详细调查成败的关键;紧密与各级政府结合,做好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是减灾防灾的必由之路;提高成果的实用性是详细调查的根本目的;新技术新方法是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重要手段;详细调查成果为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试点调查中采用的技术路线与调查方法可行,在全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开展详细调查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