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落后的经济状况客观上要求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应实行层次性开发。探讨了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的依据和理论构架 ,并结合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必将带来旅游业新一轮全方位、多层次、更广泛的对外开放。总体上说,将对我国旅游业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旅游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实施快带发展战略在“十五”期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制订了倍增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必须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就旅游业的自身特点而言,它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先天具有开放特性。我国的旅游业可以说是最  相似文献   

3.
任何产业的发展,首先遇到的是资源问题。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对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日显重要,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实践迫  相似文献   

4.
在简述亚欧新陆桥在我国境内基本概况及旅游潜力估价的基础上,从青海资源特征出发,探讨了青海旅游业在新陆桥中国旅游业中的特殊地位及青海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经济开发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简述亚欧新陆桥在我国境内基本概况及旅游潜力估价的基础上,从青海旅游资源特征出发,探讨了青海旅游业在新陆桥中国旅游业中的特殊地位及青海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经济开发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和区位可达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旅游经济重心在112.2°E,37°N,旅游资源重心在112.3°E,37.4°N,区位几何重心在111.8°E,36.9°N;二维组合矩阵分析显示,晋中、忻州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匹配的负错位区,临汾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匹配的负错位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赋存及区位条件的错位主要是由其旅游资源赋存与区位条件发生错位引起的,据此提出了空间错位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回顾了旅游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总结出我国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布描述及区划、旅游空间结构演替和区域关系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等领域。并从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旅游空间合作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先将贵州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和若干小类,在此基础上对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建议,旨在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西北地区的旅游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却显得落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过于分散,景点间距过大,由此导致游览行程过长,游览内容单薄,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游客的选择。而与此同时,在国外,列车旅游早已作为各国旅游业的重要旅游产品为世人所熟知。文章从分析我国西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针对景点分散这一制约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客观不利因素,肯定了开发旅游列车产品的思路。作者以西北地区为例,结合目前我国旅游专列发展现状,提出开通“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构想,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钟章奇  李山  王铮  闫丹  刘华婷 《地理研究》2014,33(8):1427-1441
在厘清中国旅游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识别出不同发展阶段下主要驱动因子的基础上,以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为建模工具,构建不同旅游业发展阶段下旅游者行为的模拟模型。对旅游资源因子驱动下、市场因子驱动下和文化因子驱动下的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旅游资源是影响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基础因子;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市场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由于旅游业发展受到旅游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持续影响,文化因子对其引导作用则可能叠加在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惯性”作用之上,进一步强化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分析了新疆历年旅游业发展状况,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点,新疆旅游业发展态势及新疆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旅游业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宗教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讨论了宗教与旅游的关系,随后分析了宗教旅游的特点,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详细解剖了南华寺的宗教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莉 《热带地理》2005,25(2):181-184
边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旅游形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加快两部边境旅游的发展,对推动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振兴西部边境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国际经贸合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提出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晴晴  杨效忠 《热带地理》2022,42(4):674-684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旅游者具身化意象认知结果对旅游地行为忠诚、满意度及旅游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借助蕴含旅游者记忆与叙事信息的网络游记文本及图片位置数据,采用质性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研究发现:1)廊道型旅游地意象由线性意象、色彩意象、地方意象、审美意象和情感意象五维类属建构而成。2)皖南“川藏线”旅游者在场体验过程中的情感评价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占比相对较少,其中高度积极情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高度消极情感。3)旅游者皖南“川藏线”意象要素感知特征呈现动静结合、线性体验与感知兼具两个层级。其中,动静特征通过静态景观与动态体验共同展现,线性体验更多强调旅游者产生的刺激、惊险、震撼的驾驶乐趣及情感升华。4)皖南“川藏线”线性意象热点集中于桃岭公路及六道湾周边,色彩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和红杉林两地,审美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青龙湖、红杉林沿线,地方意象热点集中于储家滩、桃岭公路和水墨汀溪一带。  相似文献   

15.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朱竑  陈晓亮 《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
旅游景区是地球表面上一类特殊的景观类型,而A级旅游景区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等级分类系统。它的设立和评比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自旅游景区评A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日趋重视,旅游景区评A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进而使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现有2 286个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看似毫无组织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其实是有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它两端稠密、中间稀疏的整体分布格局是伴随着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无论是在空间组织上还是在时间演变上,A级旅游景区都与人口分布、地形地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配比性。虽然中国31个省份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情况各有差异,但其组成结构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分散的趋势。总体看,中国各省份都存在着旅游景区的组团形态,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A级旅游景区向无序化方向发展。研究对目前中国A级景区的分布状况与资源间的错位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南阳旅游业发展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讨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旅游价值和它对南阳旅游业发展的整合提升作用,指出在引水工程景观带构筑中,用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理念做好资源配置,凸显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并对由于引水工程的开凿使南阳旅游资源价值和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提出了南阳旅游业发展要实施点轴发展战略,重塑旅游品牌形象,创新旅游城市形象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以沙坡头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沙漠型景区游客的基本社会属性、决策行为特征、时空行为特征、景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基于Excel、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沙漠型景区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是主要客源市场;(2)沙漠旅游发展趋势愈加大众化。游客以中等收入的青年、中年为主,且沙漠旅游意愿强烈;(3)网络和亲友推荐是沙漠型景区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4)沙漠型景区自助游如火如荼,倍受青睐;(5)沙漠型景区的体验项目备受欢迎;(6)游客在沙漠型景区停留时间集中在4~5 h。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动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日本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日元的升值、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日本政府为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而采取的推动海外旅游的政策,促进了日本人海外旅游的高速发展。作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日本政府除了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外,重点是吸引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并继续鼓励日本人到海外旅游,特别是同各国友好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推进日本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王圣保  姜国华 《湿地科学》2011,9(4):367-372
三江平原是中国著名的低平原沼泽分布区、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三江平原区域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三江平原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农业观光景观.三江平原区域旅游应充分挖掘该区湿地资源,推广湿地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规划...  相似文献   

20.
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服务生产传递过程中的协作者,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对其评价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水平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分析游客参与行为,从事前准备、信息分享、合作行为、人际互动4个维度探讨了游客参与对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经由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的8家旅行社参团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研究数据,利用LISR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游客参与的4个维度通过不同路径对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