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早期电影作品为考察对象,透视影片中"大团圆"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心理:既是"中和之美"的儒家美学理想在艺术中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的循环人生观等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浸润出来的结果,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文化根基。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意义从正反两面进行辩证的评判,以此引发对当今中国电影叙事观念以及创作手法的更新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庞其武先生在桂林生活、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温文尔雅,做事脚踏实地,不喜高谈阔论,低调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心。他不慕虚名,执着于山水画艺术创作,有选择地借鉴传统技法,适当地融入现代生活感受,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了一批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每年一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山西省王修筑先生在一粒米上刻的15首诗,吸引了全国不少人的目光,像这么小的微雕,以前在山西还没有见过.大家看过后都惊叹不已. 微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艺术,所以被历代称之为"绝技".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甲骨上的微刻,这说明微刻的历史几乎与书法同步.在漫长的3000多年文字发展过程中,书法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艺术门类,而微刻却沉入历史的冰川暗谷.直到明末清初,也只有一篇《刻舟记》问世.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诗创立具有一定的诗学因素,诗人们难以在传统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在其理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生产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下,新诗主要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一分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迅速确立其社会地位。新诗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关怀。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诗逐渐放弃社会责任,企图回归艺术。可是新诗的艺术成就本来不高,放弃社会责任对于新诗来说其实是放弃了存在的主要理由。摆在新诗面前的是一条漫长的艺术探索之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诗最终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正激发人们大脑深处的潜能,呼唤赏石向(造型)艺术回归11月初,笔者前去广西柳州参加了第六届柳州国际奇石文化节。柳州市对奇石的全方位重视,可谓国内赏石界之首。在亲身目睹了广受大家称赞的"云波摩尔石"后,作者很是震惊,尤其在与黄云波先生交谈中产生了共鸣。笔者不仅被其雕塑般极具韵味的形态所震惊,更被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撼。经专业人士介绍,"磨刀石"不知何时称为"摩尔石",笔者纳闷,中国的奇石叫了个外国名。  相似文献   

6.
一批俊彦逸足、茂士人表,时而荟萃嘉会,时而星散各处,未见营垒结盟、派别山头之宣言,却有兰亭修禊、竹林闲适、各执己见,汇聚于同一徽号下,曰"水墨视界"。"水墨视界",以北京李少文艺术工作室的最后一批弟子为底班,其旨在传统,  相似文献   

7.
婺源三题     
青山遮不住听说江西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我有点不服气,因为我住在"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淮河边。"人一生中要去的50个地方"就有婺源,我想,49个好看地方都去了,剩下这一个能不去吗-于是,我决心走出家门去看看她究竟美在何处-  相似文献   

8.
正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也就是古代文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萧,唐至今专指竖吹之萧,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爱不释手的器物,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艺术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脱胎于中国山水画,因此与中国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由于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古人更多将关注点放在地图的艺术特征层面上。古代风景名胜地图是中国特有艺术与文化的产物,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值得探寻与传承。本文从地图学的符号设计、制图综合、比例尺、方位与色彩、注记与文字、传统思想等多种角度对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以图的形式对相应特征作了阐述。这些艺术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结晶,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从根源上无形有形地影响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性的发展。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性能为当代以二维居多、艺术性严重不足的现代地图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哲人说:"书法就是写字的艺术."由汉字而书法,在真正意义上有民族文化美学意味的学问.书法是仿若云水,刚柔相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和线条美,又是表现艺术家审美性情和学养的艺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审美特点是体现了"自然天趣".这一书风,绵延近两千年,仍常盛不衰,而且持续发展.书家柳晓康就是一位继承这一传统法则的成功者. 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指出:"书,心画也"."心画"可谓书法之最高境界.书法是文人心性意态的自然流露.在笔歌墨舞之间,流淌着情思,表达着人生,所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墨画画家对中国水墨画民族化的探索,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技法与外来的技法审美观相互结合又相互补充和吸取基础之上的。中国优秀传统画几千年的发展,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人文精神、古典情怀以及高逸典雅的精神品格。无数个画家和文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明显区别于西方艺术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艺术。于是,当我们提出发展中国水墨画应突破传统时,并不是单纯的借鉴与模仿,而是持有一种对古典艺术的敬畏与  相似文献   

12.
李旭雨的中篇小说《厚土》以"家族历史"为幕布,描画了"吕氏族人"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作品的叙事契机是"不愤不启"式;叙事策略表现为:人物出场采用的是"牵引式",情节生成采用的是"径流式";叙事旨归表现为对文化的眷顾和对历史的反思。《厚土》在叙事艺术上展现的"平说"色彩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3.
艺术抽象,就其作为广义的理论范畴来说,是指与“艺术具象”相对应的,对自然对象的色彩、形状、空间、运动等进行概括、抽样、重组的艺术加工方式,它与人类某种基本的认知能力相联系。艺术抽象可以使艺术创作离开自然的表皮、深入到自然的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复写自然,而是在内心熔铸感官印象、探索“宇宙性的规律”,在艺术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内在的联系。理解艺术抽象的结构与特征对于我们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视觉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1-8月份建德市局信访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越级上访等情况屡有发生,信访工作任务越发艰巨。从信访反馈和处理的情况看,大多数信访纠纷和矛盾可以化解在基层。笔者结合自身在基层所信访的亲身感受,对信访工作中的言辞艺术作一探究。《信访条例》第二条第一款:"本条例所称信访,  相似文献   

15.
辛民 《华北国土资源》2012,(3):39-42,133
从刘春明的写意仕女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既有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考,又能在传统与未来、继承与创新中选择"原创与前瞻"的姿态.更为可佳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割断与历史、传统的文脉关系.当代人物画的发展表明,对绘画传统的任何绝对化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应有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否认一切艺术都是文化的产物,从传统走来与"原创和前瞻"之间并不截然对立,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区别在于言说的指向不同而已,即外在的表达与内在的独白,它们带来了回顾式的或是前瞻式的艺术形式与语言样式的不同. 刘春明作为当代中青年画家,其写意画当属性灵派,追求笔墨意趣和文人画的精湛与凝练,除其性情之外,更凸显出他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以及他的写意方式之主观性、纯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对传统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体悟,并在实践中锤炼、锻造自己的艺术,进而以表现心性、理念为目的,使艺术返回天真率意,做到心手合一,物我两忘,摒弃雕琢,一任从容自然的挥洒,在心无挂碍中信笔抒写.  相似文献   

16.
艺术抽象,就其作为广义的理论范畴来说,是指与“艺术具象”相对应的,对自然对象的色彩、形状、空间、运动等进行概括、抽样、重组的艺术加工方式,它与人类某种基本的认知能力相联系。艺术抽象可以使艺术创作离开自然的表皮、深入到自然的本质之中,不是简单地复写自然,而是在内心熔铸感官印象、探索“宇宙性的规律”,在艺术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内在的联系。理解艺术抽象的结构与特征对于我们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视觉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石砚与砚石     
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在大中华文化圈的文明进化中曾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砚起源自古人类在岩洞上或崖壁上创作岩画时研磨天然矿物颜料的研磨器,原始形态即是较为平整的石块或河卵石等,逐渐演化成为今天的石砚。西安临潼出土过一件55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石质研磨器,外形已酷似今天的砚了,考古界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砚。砚在古代称“研”,《说文解字》一书中有“砚,石滑也”,到了汉代始称“砚”。汉刘熙《释名》一书记载:“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随着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砚作为书写绘画的工具渐渐普及开来,得到广泛使用。涉及砚的书籍也日渐丰富,如《砚史》、《唐询砚录》、《古砚论》、《砚林》、《论砚》……。制砚的材料随之也多了起来,如:陶、瓷、铜、铁、漆、玉等。在许多收藏的古砚中也可以见到铜砚、漆砚,在精美的铜或漆盒中镶嵌砚石。非石质砚中只有陶砚曾流行一时,但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8.
走进位于桂林市新建路3号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座整洁、别致而又富有艺术色彩的办公楼上一块写着"2006年度全国建筑业诚信企业"的牌匾吸引住了记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朋友,你知道吗?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一种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它们或“隐居深山”,或深藏地下;或幽深迷离、奇幻莫测,或千姿百态、雄浑壮丽,给人以无尽的神秘感,它们就是有“地下艺术殿堂”之誉的溶洞。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思维和创新的产物,它凭借积累与激情感染人并唤起人类内心的共鸣。教育又何尝不是艺术,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知识唤起知识、灵魂感染灵魂的艺术,教师对每件事情的处理,对每个学生的引导和教诲,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