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析2001年干旱对岚县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属耐旱晚熟品种,平均生育期141d,播种面积每年均在4000hm2以上,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2%。由于岚县自然条件差,十年九旱,因此谷子平均产量仅为130kg至180kg左右。2001年岚县谷子在整个生育期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旱。从播种到成熟的总积温为2824.8℃,日照1113.5h,总降水量为227.0mm,与谷子在生育期所需的气候条件相比,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因此2001年岚县的谷子平均产量低,是正常年的3成左右。1苗期出苗到拔节期是谷子的苗期。在拔…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麟游县大豆种植面积由1949年到80年平均为51521.7亩,其平均亩产为56.5斤,播种面积仅次于宝鸡市十二个县、区的宝鸡、凤翔县,但论其亩产确是最低一县。70年代大豆播种面积比50年代少一万多亩,比60年代少两万多亩,平均亩产60年代比50年代少6.9斤,70年代(包括80年)又比60年代少12斤。产量最高的1956年,平均亩产为108.0斤,最低的76年,平均亩产为27.2斤。上述  相似文献   

3.
马合法 《气象》1993,19(1):1-1
前言 漯河地处沙颖河流域,在1986—1992年的7年间,小麦平均亩产281.6kg(最高315kg,最低241.4kg)。产量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麦倒伏却是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小麦倒伏4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1.5%,千粒重为18.6g,比未倒伏小麦下降10.8g;1991年小麦倒伏56.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9.2%,千粒重下降5.52g。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不外乎两条:一是气象条件不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豆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除阿盟大部地区、锡盟牧区及乌海外,其他盟市广泛种植,主要栽培区集中在东部四盟(市)。2000年全区播种面积79.4万hm^2,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8%、豆类总播种面积的70%。年总产量8.6亿kg。  相似文献   

5.
定西地区种植胡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2000米、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130天的地方。年播种面积58万多亩,占全省播种面积的40%以上,是我省主要油料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胡麻生产过程中的有利气象条件,探讨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旱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陇东南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粮菜兼用的特点,是陇东南地区一种高产秋田作物,播种面积9.5万hm2,平均单产1946.6kg/hm2,其中天水播种面积5.2万hm2,平均单产1701.1kg/hm2,陇南播种面积4.3万hm2,平均单产2192kg/hm2。1 陇东南马铃薯近5a的分布情况据统计部门近5a平均资料反映[1],陇东南地区马铃薯从川区到海拔2500m处均有种植。其中,天水主要分布在甘谷、武山、秦安、张家川等县,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6%~17.0%,秦城、北道、清水较少,占播种面积的8.8%~10.3%;陇…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气候变化及其对种植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张家口14个气象站点1960-2004年的降水、气温、日照、无霜期等气象资料和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农业总产值及农业气象灾害等资料,分析了45年来张家口气候变化的特征以及对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张家口45年来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升温幅度0.4℃/10年;无霜期日数每10年增加6.2 d;降水量在波动中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日照时数呈减少的趋势。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干旱灾害趋于严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产量降低,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产量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胡麻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麻学名为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胡麻是我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含油率高,油质良好,气味芬香,是我区西部地区人民喜爱的油料。胡麻在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均有种植,其中以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为集中产区。2000年全区播种面积10.1万hm^2,占全区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5%,年总产量6505.7万kg。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近50年谷子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同市1961—2010年谷子单产与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同市谷子的气象波动指数为0.3292,占谷子产量波动的94.4%;谷子生育期内温、光、水的变化趋势与谷子生长发育的需求基本吻合。造成谷子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在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同时谷子全生育期的总积温和关键生育期平均气温也通过影响谷子所需要的水分严重地影响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历史上多灾的省份,干旱、水涝、风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尤以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据省民政厅资料统计,1949~1989年的四十年里,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减产一成以上的)平均每年5169.4万亩,成灾面积(减产三成以上的)3195.9万亩,分别占全省每年平均播种面积的30.5%和19.0%,因灾平均每年减产粮食30.2亿斤,减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近50年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河北省70个站近5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北省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全省及各区域年平均最高气温呈现升高态势,全省大部分地区增温在0.5~1.0℃之间。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春夏季次之,秋季最小;全省70%左右的站点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大于等于30℃高温日数呈现增加趋势,80年代到90年代是增幅最大的时段。增加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冀东平原区;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各年代平均值变化幅度相对平缓,年际变化则呈现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小且增加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宜播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气候条件与农作物熟制的相互关系,得到农作物潜在播种面积,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和其他因子对其综合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实际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空间差异明显,华中实际播种面积占比最大而新疆最少,西南、华中、东北和新疆面积增加,西北、华南、华东和华北减少;在≥10℃积温指标下,1986-2009年我国潜在的不可耕地面积平均值相对1961-1985年减少约34.33%,一年一熟区面积有所减少,但仍占约50%面积,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地区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综合≥10℃和≥0℃两个积温指标,我国潜在播种面积缓慢增长,与实际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他综合因子则在总体上对潜在播种面积的增长有微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近43a积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观测站点43a的气象资料,以积温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积温、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黑龙江省呈变暖趋势,43a来全省平均升温0.88℃,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异常各有其特点,20世纪90年代前气温异常年主要以异常偏冷年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气温异常年主要以异常偏暖年为主。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全省划分成5个种植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江苏省35个站1951~1990年逐月降水资料,采用EOF展开方法分析了全省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我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有如下特点:①全省降水量的年际文化总趋势基本一致;②同一年内,全省各地降水量距平符号常有南北相反的分布特征;③在降水的时间变化上,全省年降水量在近四十年经历了多——少——多的准周期过程,在60年代中期有一次跃变,由50年代多雨期进入少雨期,80年代后期降水有增多的趋势;④各季降水量的变化在不同地区有差异,80年代夏秋季节的降水量在苏南明显增多,而淮北呈现出降水减少,尤以冬春季节为重。  相似文献   

15.
近44年云南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姚愚  李晓鹏  闫丽萍  罗园  李卫红  李毅巍 《气象》2006,32(10):81-87
利用云南省121个地面测站1961-2004年的年平均气温,分析了云南最近40多年来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在气温的年代变化上,1960年代和1980年代云南气温波动较小,1970年代是近44年来最冷的一个年代,1990年代以后逐步转暖,但1990年代的年平均气温波动也较大。各地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气温倾向率,1980年代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4℃/10年,与全国大部地区的升温率接近,滇西的保山、中甸和思茅等地是近40年全省升温最快的地区,而滇中地区则是最近10多年全省升温最显著的地区。主分量分析揭示了云南各地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第1特征向量场的高值区是云南气温变化的敏感区,第1主分量序列是反映云南整体年均气温变化趋势的指标,第2特征向量场的正值区和负值区基本对应第1特征向量的低值区和高值区。在第1特征向量的高值区1960年代以来的气温变化具有前低后高的特点,低值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根据谷子生长发育的特性和优质高产所需的气象条件,分析了大同地区谷子全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重点分析了谷子主要生育期降水量波动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概述了谷子生育期不利的气象因素,提出了大同地区谷子优质、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1994年沈阳市玉米播种面积约为39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4%,正常年景总产近20亿kg,占粮食总产的62%,无论是其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在沈阳市粮食作物中均占首位。1994年本市气候异常,玉米减产现象严重,减产幅度为历史罕见。本文从玉米气象产量模型,玉米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规律、机制与定量指标角度出发,分析造成1994年沈阳市玉米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2 沈阳市玉米生产状况简介 沈阳市玉米主栽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掖单13、6107×340、沈单7、330×5003等),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10月上旬收获,生  相似文献   

18.
我省小麦播种面积居全国第四,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是主要的小春作物。其占小春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增加,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分别约为40%、49%、59%左右,近年上升到68%;其占小春产量的比重也相应地出约50%、58%、69%上升到近年的75%。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年粮食总产的增减,关系日益密边。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是我省河西地区的主要商品粮。常年播种面积450万亩,占全省春麦总播种面积的45%左右,因此它的丰欠事关大局。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河西三种麦区气候要素变动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产量的气候原因、关键期及主导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区气候——产量模型,并进行气候种植区划。河西不同类型麦区气候差异很大。沿沙漠区幼穗分化期及灌浆期高温、干热风是影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农业产量的高低及其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两大影响因素。后者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品种更新、生态建设、栽培措施等 ,属人为影响因素 ,是可逆的。前者主要包括光、温、水、气及其组合方式 ,属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是不可逆的 ,但通过改善生态环境 ,增大科技投入 ,也可使气候条件多少得以改善。赤峰市现有农业耕地 86 .6万 hm2 ,全市农业总产量 1998年达到 33.32亿 kg,比解放初期 (195 0年为 4.82亿 kg)翻了近7倍。按年代划分 ,5 0年代全市平均总产量为 6 .74亿 kg;6 0年代为 7.72亿 kg,比 5 0年代平均提高 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