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航海通告自动改正技术是海图生产和自动化水平更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分析目前航海通告改正技术的基础上,将自然语言技术应用到航海通告改正信息的分析和提取方面,并设计了航海通告模板库和语言词汇库,分析了航海通告语言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最后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2.
王斌  唐岩  王伟  刘波 《海洋测绘》2016,(4):56-59
在分析传统海图与航海通告生产模式基础上,借助数据库驱动海图生产模式,研究了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提出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方案以及数据库模型。经分析,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航海图书产品生产作业效率,更好地满足各种军事活动保障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快速和准确地处理多元异构数据文档,是实现电子航海通告信息由互联网获取到生产实际应用的核心环节.基于对航海通告源数据结构与特点的分析,设计了通告预处理数据库模型、系统功能模型及工作流程,利用OCR技术、数据库技术及VS2010编程环境,研发了电子航海通告预处理系统,解决了通告文档内容的拆分与整合、识别与提取、检核与修编等...  相似文献   

4.
航海通告编发模式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焕  刘国辉 《海洋测绘》2009,29(4):82-84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航海通告发布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应用“航海通告数字化综合编辑出版系统”的情况,对航海通告编发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进行全景分析,并对今后航海通告的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杨迎胜  王焕 《海洋测绘》2010,30(2):67-69
通过回顾航海通告结构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比代表国外航海通告发展主流的英版航海通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应当在借鉴国外航海通告发展成熟经验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航海通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从互联网获取航海通告数据是提高海图产品现势性、保障舰船航行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网站特点、网页结构及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自动获取航海通告网页数据的总体方案;通过研发应用系统,实现了通告爬取、数据整理、数据库管理等主要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较之传统工作方式,利用该系统获取的航海通告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将为海图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源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考察目前我国航海通告编制作业流程入手,分析、总结出其中所需要解决的各种辅助计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过软件的方法设计和实现这些计算功能的关键技术?由此提高了制作航海通告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黄小苑  邬金 《海洋测绘》2010,30(5):69-71
主要讨论了改正通告管理系统中的三个模块,改正通告编辑系统、审核系统和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结合电子海图进行改正通告编辑,自动录入测绘数据库,实现了系统间数据共享,利用数据库二次开发接口在测绘生产项目管理系统调用并审批,并最终实现内外网Web发布,提高了改正通告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方便海图制作部门及海图用户查询、下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国内外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实现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所必需的通告符号与海图要素自动转换、改正位置自动计算、改正要素自动匹配等自动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矢量海图通告改正的自动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识别、提取和应用航海通告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对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中文电子航海通告文本特点的研究,通过语料标注、搭建、调参、训练与评价了5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得出CNN-BiLSTM-CRF模型的识别精确率、召回率等主要指标达到70%以上,能够适应复杂的通告内容及其语境干扰,是目前最优的航海通告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结论。应用该模型可为航海通告内容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取,高效编制及快速与准确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库的一体化海图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当前海图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差距,探讨了基于数据库的一体化海图生产模式的技术思路,从数据库搭建、标准规范制定、软件工具选定等三方面研究了海图生产新模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航海通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模式,而海图生产部门和用户主要延用了手工选择、摘录、检查和入库等操作来处理和应用通告信息,这种方式制约了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的效率。以海图人工地物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ArcMap软件、ArcGIS Add-In组件和ArcPython编程语言等开发环境,设计了互联网在线式人工地物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研究并解决了有关人工地物通告数据的爬取及清洗、提取与修编、检索和筛选,以及图层创建和输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软件成果能够极大提高海图人工地物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为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提供多种数据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船舶定线制的起源以及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结合实例分析船舶定线制的完整体系,提出自己的分类方法,重点探讨船舶定线制这种复杂要素在海图上的表示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航海通告中明确表述该要素。  相似文献   

14.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是油田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应用Logistic生长曲线统一表征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并建立了涠洲油田群不同主力产层的油田含水上升模式。研究表明以涠洲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凸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以角尾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s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而以流沙港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则具有凹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应用涠洲油田不同主力产层典型的含水率上升方程,结合区域产量规划研究,预测了涠洲油田群的产水量情况,为油田群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对油田开发管理及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海图生产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模拟制作方式到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制作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可以按不同标准为用户提供各种数字海图数据和纸质海图产品,初步形成了基于海图数据库的数字海图和纸质海图生产新模式。然而,在这一新的海图生产模式中,如何实现对多样、异构的海图数据的一体化有效更新,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分析我国现行的海图生产模式及特点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海图更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初步给出了适合我国的海图产品一体化更新模式,并扼要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以数字制图技术、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在海图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应用特点,以这些技术本身的发展给海图的牛产技术、产品形式和使用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应用对海图的质量产生了哪些新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提高海图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A new method of assimilating sea surface height (SSH) data into ocean models is introduced and tested. Many features observable by satellite altimetry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over much of the ocean, especially in the lower (but non-equatorial) and mid latitude regions. Based on this dynamical trait, a reduced-dynamics adjoint technique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using vertical normal mode decomposition.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problem, the adjoint equations are based on a one-active-layer reduced-gravity model, which approximates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as opposed to the ful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equations. The reduced dimensionality of the adjoint model leads to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than a tradit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algorithm. The technique is applicable to regions of the ocean where the SSH variability is dominated by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The adjustment of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model fields dynamically transfers the SSH information to the deep ocean layers. The technique is developed in a modular fashion that can be readily implemented with many three-dimensional ocean models. For this study, the method is tested with the Navy Coastal Ocean Model (NCOM) configured to simulate the Gulf of Mexico.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rete-tim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in the presence of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nd a long sampling interval. The AUV, named VORAM, is used as a model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algorithm. Simulations of depth control and contouring control are performed for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AUV with full nonlinear equations of motio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when the vehicle has a long sampling interval. By using the discrete-tim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experiments on depth control of the AUV are performed in a towing tank. The controller makes the system stable in the presence of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 even external disturbances without any observer nor any predictor producing high rate estimates of vehicle states. As the sampling interval becomes larg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is more promin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9.
潮汐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及改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潮汐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通过分析验潮站控制及潮汐场解算的潮汐改正传统模式的特点,设计了该模式的工作流程;比较了传统改正模式与GPS无验潮模式的不同,研究了无验潮模式及陆海图拼接所涉及的垂直基准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